书城心理心理学与人生
23748900000029

第29章 深知身在情长在——友谊、爱情、幸福(1)

李商隐的诗“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苏轼的词“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皆是生者悼念死者,今日怀念往时。现代人不会用考究的诗词来表达感情,而是选择更直白的方式,用歌声唱着“回来,回来,回来,我的爱”。早知如此,又何必当初呢?

闪闪发光物,并非尽黄金——亲密关系

一个人从出生、成长,直到成为一个成熟的、独立的个体,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关系。比如父母与儿女的关系、朋友亲戚关系、同学同事关系和情侣夫妻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往往就是在各种关系中完成的。从广义来看,亲密关系包括亲情、友情和爱情,当然,也有人从狭义的角度定义亲密关系,单独将婚姻中的夫妻关系定义为亲密关系。在本文中,亲密关系按照前者的定义来解读。

生命之初,我们就和父母产生情感上的联系,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密关系会发展为一种依恋情感,而且,依恋情感的类型往往决定了一个人在其他亲密关系中的表现。本书的第四章已经详细介绍过孩子的依恋类型与人际关系发展的关系,这里不再赘述。

实际上,人类与生俱来就有一种归属感的需要,也就是马斯洛所定义的归属和爱的需要。这种需要决定了一个人要去爱别人,同时试图得到别人的爱。当这些需要得到满足时,亲密关系就形成了。在这些关系中,包括吸引你的人、你喜欢或者爱的人、建立真挚友谊或者性关系的人,获得情感支持、能够相伴一生的人。亲密关系在社会交往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坚实的情感联系。虽然不同的亲密关系存在的方式和意义不尽相同,却同样满足了人们渴望安全感,渴望被爱的需要。

所有的亲密关系都是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吸引开始的,然后通过认知进行互相了解,通过语言或者非语言的交流形成互相依赖的关系。当个体的社会关系范围从家庭延伸到社会,友情便是亲密关系的第二步。对于成年人来说,朋友的意义显得非常复杂,这个朋友和那个朋友之间的情感差距也很大,不可否认的是,任何朋友都是亲密关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友情关系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表层朋友,一是深层朋友。表层朋友的建立和保持都是因为实际意义上的酬赏作用,深层朋友也存在这一层面,此外还包括情感的支持和互相关心。友谊关系产生的原因不同,维护和保持的方式也不会相同。表层朋友可能随着酬赏作用的消失,而慢慢地减少接触;与深层朋友的交往则从一开始的很少见面,慢慢地增加接触机会。而且,在情感的投入上,人们在深层朋友身上要付出更多。

在交朋友这个问题上,男性和女性存在很大的差异。无论是儿童友谊的发展,还是成年人友谊的发展,男性基本都按照一贯的模式进行,女性也是一样。儿童期的男孩子通常和一群人一起游戏,和许多人同时交朋友,女孩子则选择一对一的游戏,在单一的互动中建立友谊关系。

成年之后,男性之间的友谊也是在共同参加的活动上建立起来的,比如一起看球赛,一起跑步,一起创业等。女性之间喜欢通过聊天来选择朋友,因此,许多女性在回答“为什么会选择她作为你的好朋友”这一问题时,通常答案都是“因为我们聊得来啊”。

同性之间的友谊关系会因为年龄的增长发生变化。对于女性来说,闺蜜之间的感情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醇厚,并且有更多的情感参与。男性之间的友谊关系并不会随着时间发生太大的变化,即使男性开始和异性发展爱情时,同性之间的感情差异也不明显。

比友情关系更深入的情感,莫过于爱情了。在爱情关系中,人与人互相吸引的力量更大,试图接近对方、了解对方的渴望也更强烈。可以说,这种强烈的内心召唤成为了爱情发展的可能,同时,有着相似背景、个性、外表吸引力和态度的人更容易彼此吸引。

试图与他人发展爱情关系时,有许多办法能够在短时间奏效。在心理学家看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自我暴露。当个体将有关自己的信息告诉对方,便能够将一般的亲密关系变得更深入。而且,一个人能否适当地自我暴露还是衡量人格健康的标志,如果双方谈论的内容永远围绕着天气、体育运动、流行文化这些与个人无关的话题,深入的交流便会受阻,亲密关系也无法继续向前发展。

当表面的交谈得到了回应,交往的双方才能进一步拓宽话题,交流一些非常个人化、非常敏感的信息。这种逐渐渗透式的自我暴露使得人们能够由浅入深地互相了解,也使得亲密关系的发展从陌生到熟悉、从友情到爱情这样循序渐进地进行。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亲密关系中的自我暴露也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崇尚个性的美国人喜欢在广阔的社会情境中展露自我,并且试图在自我暴露的过程中表现出自己的与众不同;相反,崇尚集体文化的东亚民族,比如中国人、日本人和韩国人,自我暴露的程度非常有限。作为集体中的一个普通个体,东亚人不太喜欢鹤立鸡群,让自己变成群体中与众不同的那一个。

和Sheldon成为朋友——交友策略

看过《天才大爆炸》(The Big Bang Theory)的人即使不喜欢刻薄又难搞的Sheldon Cooper,也一定会对这个智商超高、情商低下的天才印象深刻。Sheldon讲起话来从来都是一针见血,对包括室友在内的任何人都是一副尖酸刻薄的嘴脸,喜欢凌晨时分敲门找人谈心,还喜欢按照自己的标准规定别人的生活。他不仅在自己的爱情里像个白痴,甚至多次出于好心地插在约会的情侣中间,做那个又闪又亮的“电灯泡”。

身为物理学家的室友被他嘲笑为低能儿,MIT的工程师他也不放在眼里,身材火辣的美女邻居被他嘲笑为大脑平滑的猴子。面对这样一个怪咖,任何人在他面前都需要启用超凡的忍耐力,如若不然,他的随便一句话都会勾起众人的怒火,让人想在一秒钟之内将他扔到楼下去。

可是,朋友们都是爱他的!虽然Sheldon懂得宇宙的运行原理,通晓薛定谔猫的来龙去脉,甚至能在叠衣服这件生活小事中总结出不可忤逆的科学原理,但从某种意义上说,Sheldon不是更像一个天真但无邪的孩子吗?他的大脑能够进行任何有关天体物理的运算,而实质上,他不过是一个不懂得人情世故、不知道通融迁就为何物的书呆子。

和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陈景润一样,原来研究黑洞、宇宙大爆炸的物理学家也是一样的。Sheldon痴迷科学,仿佛无所不知,又是一副无法适应日常生活的模样。可以想象,到了现实生活中,一定不会有哪个女人喜欢又宅、又另类、又难搞的科学怪人吧!甚至没有人能够像Leonard一样忍受他的怪癖,即使他的智商的确超过了180。

试想一下,如果Sheldon真的来到了现实的生活中,活生生地站在你的身边,你会愿意和他成为朋友吗?如果他出现在你的生活里,甚至成为你的室友,你会因为他那些讨人厌的室友条约给他一板砖,还是会心疼地守护他的纯真,执着地做他的朋友?朋友是什么?一个人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人做朋友,从来都不是Sheldon一个人需要面对的问题。

心理学家研究过人际吸引的因素,研究过亲密关系背后的心理动机,也研究过维持友谊需要做出的努力,只是不知道,Sheldon这位智商奇高、厌恶一切体力劳动、藐视低等智力、无法正常进行社交活动的理论物理学家是凭借何种气质成为别人朋友的?还是说,心理学家们已经将他作为阿斯伯格综合症的患者进行研究了?

要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先来看看是什么原因让普通人找到朋友吧。一般情况下,两个人从完全陌生到变成朋友,必然有主观和客观的原因做主导,比如外貌上的吸引、临近的生活空间、熟悉程度、个人特质的吸引以及个性上的相似和互补。这些特征决定了一个人是否会受到他人的喜爱,也决定了一个人会选择什么样的人做朋友。

在一项针对大学生的态度调查中,被试在众多形容个人特质的形容词中选择真诚、温暖和能力作为最吸引人的特质,评价最低的个性特征是说谎和欺骗。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诚实程度、温暖个性和个人能力会决定他是否会成为被试的朋友。

温暖是一个概念比较模糊的词,但是在亲身感受中,人们却能够很容易判断出对方的特质是温暖还是冰冷。一般情况下,当一个人对其他人持有正面态度时,表现出来的特质便是温暖。而这个人通常会成为备受欢迎的人。

能力这点是毋庸置疑的,任何人都喜欢有能力的人。一个人如果在智力、社会交往中表现得非常完美,或者显得比其他人优秀,他就会变成被他人喜欢的那种人,人们也喜欢和他交朋友。有趣的是,当优秀的人犯了错误或者出现疏忽时,往往比他保持完美形象时更受人欢迎。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莱温斯基事件”曝光之后,克林顿没有名声扫地,反而成为美国最有魅力的男人。

此外,个性上的相似或者互补也会影响人际吸引的结果。在一项针对2000名高中生友谊关系的调查中,研究人员让每一位高中生写出自己在学校中最好的朋友,结果,大部分学生的“最好的朋友”在性别、年龄、种族上呈现相似性,在个性、学业态度、对药物的态度等方面也有着惊人的相似。

实际上,外貌上的相似性也会影响人际吸引,尤其当人们选择约会对象和结婚对象的时候,所有人都倾向于寻找和自己外貌相似的异性。一项针对情侣的研究发现,成为情侣的两个人在年龄、智力、宗教、长相上都非常相似。在跟踪研究中,外貌相似的情侣在一年后分手的几率非常小。研究人员认为,人们会有一个默认的观念:长相相似的人,可能有着相同的社会交换价值。

此外,人的心理普遍有一种寻求认同的需求,尤其是面对同一问题的态度和主张,如果人际交往的对象持认同的观点,便会增加人们的自信心。同样是希望能与之继续交往的喜欢的人,如果对方和自己的意见不一致,就会带来心理上的不快,反之,对方如果支持自己的意见,便会达到心理上的平衡,获得愉快的体验。于是,人们总是倾向于寻找和自己相似的人做朋友。

这样说来,貌似和“互补性”形成了矛盾。人际吸引的互补性常见于恋爱和婚姻关系中,如果人际交往中的一方能够满足另一方本身无法满足的需求,或者弥补另一方无法克服的短处,双方就会产生吸引力。这种互补包括能力、性格方面,也包括美貌、财富、社会地位方面。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男性喜欢年轻的女性,而女性喜欢年长的男性。在这种关系中,年长的男性获得了美貌的补偿,年轻的女性获得了成熟、财富和社会地位的补偿。有趣的是,这一规律反过来并不成立——男性无法用美貌弥补财富和地位的缺失,女性也无法用财富和地位补偿美貌的缺失。不过,这并不妨碍情侣双方或者夫妻双方在性格上的互补,而且,互补性和相似性往往是同时存在的。

这样看来,无论是从智力上、外貌上来看,还是考虑到相似性、互补性的作用,Sheldon都有理由成为Leonard等人的朋友,你说呢?

剪不断,理还乱——理性爱情

在人类的情感中,爱情是最强烈的,也是最奇妙的感情了。因此,历史上才有那么多人写诗填词,咏叹爱情。裴多菲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在爱情浓烈的时刻,爱情的美好要比生命还要珍贵。

因为这世间珍贵的美好体验,许多人祈求“天长地久”,祈求“朝朝暮暮”,祈求爱情能够长存于相爱的男女之间,甚至用“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来表达彼此的决心。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爱情能够永恒,可惜,天长地久的爱情却并不多见。也许正是因为现实情况如此不堪,人们才喜欢歌颂至死不渝的爱情,寄希望于戏剧中的才子佳人,愿良辰美景能够在理想的世界中继续。当然,古人并非人人都是浪漫主义诗人,在现实面前,人们不认为爱情是能够永恒的,是不会改变的,甚至直白地表达出更世俗的情感观念:富易妻,贵易友。归根结底,爱情不过是社会关系中的一环,当社会关系发生改变,爱情有什么资格例外呢?

站在一个更广阔的角度上看,人对万事万物都存有感情。面对憨态可掬的动物、花团锦簇的枝头、甚至冰冷的山河大川,人人都会有喜怒哀乐的变化。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是具有普遍性的,只不过,人总是习惯将注意力放在狭小的生活圈子里,甚至放在某一特定个体的身上,对于关注对象之外的事物不曾投入更多的感情。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任何人都会对睡在天桥下的流浪汉产生情绪反应,有的人同情,有的人惋惜,有的人厌恶,当然,也不排除有人会对流浪汉产生爱情。但是,对于一个无法和流浪汉的生活圈子产生交集的人来说,她可能会爱上“流浪汉”这一概念带来的情绪反应,而不是天桥底下某一个具体的人。如果真的发生了这种情况,应该需要某种特别的机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