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学与微表情
23750000000024

第24章 从不屑到恶心——厌恶微表情(3)

这样一来,林黛玉就成为了这些人中,不论是血缘上还是感情上都是和王夫人关系最为疏远的一个人。所以,王夫人的心腹周瑞家的把宫花最后一个送给她,也就变得合情合理了。

但是林黛玉并不这么想。林黛玉最大的缺点就是敏感、多疑和刻薄。所以,在得到周瑞家的送来的宫花时,自然就留了个心眼,问了一句:“这宫花还送给了谁?”周瑞家的虽然只是一个仆人,但是由于其主子的身份,所以根本也用不着顾忌那么多,就实话实说了。

听到周瑞家的答案后,林黛玉就讥笑了一下。林黛玉的眉毛既没有皱起也没有下压,而且眼睛形态也没有明显的变化,一边嘴角微微向上。林黛玉的这个冷笑既说明了她内心的清高,也表达出了她不屑一顾的情绪。

林黛玉接下来的话就说明了她的这一情绪和心态:“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林黛玉在说这些的时候,语气也不正常,完全是不屑一顾的语气。再加上原来那不屑一顾的表情,明显是在给周瑞家的甩脸色。

周瑞家的在这一路送宫花的过程中,所有的人都对她很恭敬。就如同那句俗话一样,打狗还得看主人。既然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人,那么在给周瑞家的难堪的时候,就应该考虑考虑王夫人的感受和地位。

但是林黛玉并不在乎这些。幸好当时在场的还有贾宝玉。贾宝玉一看势头不对,马上就帮助圆场。这样一来,周瑞家的尴尬也就化解了。

不屑一顾属于厌恶情绪和表情的一种,而且是最轻微的厌恶。不屑一顾还表现在讥笑和冷笑上。因此,不屑一顾的表情与其他厌恶表情最重要的区别是在嘴部。

不屑一顾的情绪和表情表达了当事人连看都懒得看一眼的心态。虽然不屑一顾属于厌恶情绪中一种轻微的表现,但是实际上,不屑一顾和厌恶还有不小的区别。

不屑一顾表现在面部上,常常就是讥笑或是冷笑。虽然讥笑和冷笑中都带有“笑”这个字眼和表情动作,但实际上并不能表达出当事人的喜悦之情。但是,讥笑和冷笑在厌恶表情和情绪中,却带着一种自我优越感。

正是这种优越感的出现,所以不屑一顾的面部表情才不会像其他厌恶表情那样紧皱或下压眉毛,而且一边嘴角还会上扬,露出所谓的“笑”。此外,在不屑一顾的表情中,眼睛的形状也不会有任何明显的变化,更不会像遇到强烈刺激时那样出现视觉阻断的行为。因为眼前的刺激性事物或人,虽然引起了当事人的一丝厌恶,但是还远远没有产生想要逃离的冲动。

小说《水浒传》中,有一个十分豁达的人名叫鲁智深,绰号“花和尚”。鲁智深原名鲁达,原先为官府效力,官职为提辖,所以人称“鲁提辖”。有一天,这位鲁提辖和自己的好友史进、李忠在酒馆喝酒时,听到一名女子在哭泣。

于是,好奇的鲁提辖就去问明原因,在得知父女二人被一名绰号为“镇关西”的屠夫所欺负时,就打抱不平,去“镇关西”的肉摊上戏弄郑屠户。这一戏弄不要紧,鲁提辖居然把“镇关西”给玩死了。虽然鲁提辖只打了“镇关西”三拳,但“镇关西”就死了。于是,就有了脍炙人口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美谈。

在后人看来,这的确是鲁提辖的一番佳话。但是,鲁提辖根本顾不上这些,因为他要逃命。虽然当时的宋朝政治昏暗,但是杀人偿命对普通民众来说还是一条十分管用的法律。

于是,鲁提辖就变成了鲁智深。“智深”其实是一个长老的赐名,也就是他出家后的名字。鲁智深之所以出家,其实就是为了逃避命案。

当时鲁智深出家的寺庙在五台山。虽然鲁智深已经出家,但是并没有戒酒,而且不守清规戒律。有一次,他喝醉了酒,撒酒疯,大闹五台山,最后竟然把半山腰的亭子和寺中的泥塑金刚给砸坏了。

这样一来,本来就不守清规戒律的鲁智深更是犯下了不可饶恕的大错。于是,寺中住持不得不把鲁智深给赶走。但是,住持看在鲁智深是一个豁达、率性之人的面子上,就写了一封推荐信,把鲁智深推荐给了相国寺的住持。

只是鲁智深已经“恶名远扬”,即使有五台山寺庙住持的推荐,相国寺的住持依然不敢把这样一个危险品放在寺庙之中。他打发鲁智深去相国寺寺外的菜园子。

由于鲁智深是一个新来的和尚,原先经常偷抢菜园子的流氓地痞们就决定给这个新和尚一个下马威。在这些地痞流氓们和鲁智深较量拳脚的时候,鲁智深的脸上一直保持着讥笑和冷笑的表情。

虽然鲁智深是一个粗人,但是他对自身的拳脚能力还是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的。在他看来,这些泼皮无赖根本不是他的对手。即使他们一起上来攻击他,他也可以轻松地搞定他们。

也就是说,在拳脚能力上鲁智深比这些泼皮无赖们有着巨大的优势。而这些泼皮无赖们的胡搅蛮缠虽然会让鲁智深心生厌恶,但是不得不承认,鲁智深的内心深处其实还是有心理优越感的。这种优越感既是对自身能力的自信,也是因为对比而产生的。

果然,这些泼皮无赖的三脚猫功夫根本没法和鲁智深较量。最后,鲁智深把他们一个个都撂倒在了粪坑之中,算是一种惩戒,也算是为自己立威。

讥笑和冷笑常常是人们表达不屑一顾情绪时所采用的面部表情。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讥笑和冷笑虽然有嘴角一边扬起的参与,但是眼睛的形态却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因此我们可以说,讥笑和冷笑的笑容并没有笑到眼睛里,并不能表达出一个人真实的喜悦心情。而且,在讥笑和冷笑的表情中,嘴角的笑容是不完整的,因为只有一边的嘴角向上扬起。

当遇到一个你认为很愚蠢的人,而这个家伙又很不识趣地向你发出挑衅时,你会心生厌恶。然后,你的大脑会迅速地做出判断:为对方是一个不如你的人,你有足够的能力可以搞定他。

当你们之间的实力有着天壤之别时,你便会产生优越感。因此,这种来自他人挑衅的刺激性事件,在你心中就不会引起很大的情绪波动,然后你就出现了不屑一顾的表情。

正当你不屑一顾时,对方出丑了,你就会出现讥笑或冷笑的表情。如果对方一直保持严谨的态度和行事方式,那么你的不屑一顾可能就到此为止了。

寇准的斜楞眼——不屑一顾时的眼神

虽然不屑一顾的情绪和表情属于厌恶微表情,很难被对方察觉到。但是,一些细心的人还是可以观察和感觉到。

首先是眼睛部位。人在遇到自己不喜欢或讨厌的强烈外界刺激时,就会出现饱满的厌恶表情。这时,人的眼睛是紧闭的。但是,如果这个外界刺激比较轻微,人的眼睛就不会闭上,并且也不会伴随着皱眉和眉毛下压的动作,眼睛周围的肌肉也没有明显的变化。

但是,眼神却会有明显的变化。当一个人情绪很平静或是没有太大的波动时,这个人的眼神会给人一种平和之感,而且不会带有任何情绪。这时,人们眼睛周围的肌肉和眼神都没有明显变化。

当一个人遇到自己不屑一顾的人或事物时,他的心中就会升起轻微的厌恶感,虽然眼睛的形状没有明显的变化,但是眼神中却会透露出嘲笑的意思,上眼睑下压,并形成斜眼。如果厌恶感加强的话,这个人的眼神中还会透露出憎恨之意。

所以,我们在观察一个人不屑一顾的眼神时,可以通过对方是否出现了斜视的行为进行判断。因为这种方式最直观也最有效,而且一眼就能观察到。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式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的情况。如果对方天生斜视的话,就不能再套用这种标准了。

除此之外,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尽量不要斜视对方,即使是陌生人也不可以。因为你这种斜视的眼神会表现得很明显,被对方觉察到后,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对方或许会因为你斜视的眼神而认为你在轻视他,因此对你产生厌恶的情绪甚至敌意。

寇准是宋朝着名的大臣,在民间传说中也是以忠臣的形象出现。寇准出身书香世家,因为父亲早逝,所以早年生活过得比较清苦。在寇准为官的过程中,他与周围的官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寇准不阿谀奉承和攀附权贵,是一个刚正廉明、不畏强权的人,因此受到了很多人的尊敬。

宋太宗十分欣赏寇准,并说:“我得到寇准,就像唐太宗得到魏征一样。”由此可见,宋太宗对寇准的评价有多高。

寇准的官位很高,自然得到了不少人的追捧。在靠拢寇准的这些宋朝官员中,既有像寇准一样的正直廉洁之士,也有一些唯利是图的小人。其中,丁谓就是一个小人。丁谓的为官与行事原则,以自身的利益为准,是一个道德水准很低的人。

有一次,寇准正在和同僚们吃饭,不小心在胡须上粘上了饭粒,但是寇准本人并没有意识到。

可是,坐在寇准旁边的丁谓却发现了,于是就伸手帮寇准把胡子上的米粒取掉。这无疑是一种公开的巴结与讨好,因此立刻遭到了寇准的厌恶,寇准马上露出了不屑一顾的表情,并渐渐转化为了讥笑与冷笑,而且还当众批评了这个向他示好的丁谓。

不过寇准似乎忽略了一点,一起吃饭并不是只有他们两个人,还有很多其他的官员。而寇准的这一做法必然会给丁谓带来难堪和尴尬。

丁谓虽然是一个小人,没有什么道德原则,但是也还是十分好面子的。丁谓之所以投靠寇准,不是因为寇准是一个正直廉洁的人,而是因为寇准是皇帝身边的红人,身居高位。可是,寇准这一公开的不屑表情深深地伤害了丁谓的自尊心。或许对丁谓来说,他一辈子也忘不了寇准讥笑和冷笑的表情吧!寇准眼神斜视着他,带着不屑一顾的神态,而且只有一边的嘴角向上扬起。

寇准没有注意到的是,丁谓的眼神中也出现了斜视,而且还伴随着恨意。这说明丁谓对寇准的这一做法感到很不满,已经到了十分厌恶的地步,并心生恨意。

后来宋太宗去世,继位的是宋真宗。宋真宗十分尊重寇准,因此寇准遭到了许多官员的嫉恨,其中以王钦若为首的官员们就视寇准为眼中钉肉中刺。终于在这伙官员的共同攻击排挤之下,寇准被免去相职,降职为地方官,不得不离开权力的中心——东京。

虽然王钦若是扳倒寇准的领头人,但是丁谓在扳倒寇准的过程中也起到了主要作用。而这一切的起源就是因为当初吃饭时所受到的侮辱。除此之外,丁谓还做尽了落井下石之事,希望寇准永远不得翻身。

在某些特定的场合,人们会毫不犹豫地暴露出自己厌恶的情绪,并且出现饱满的厌恶表情。因此,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来。例如一个人独自在家或是和自己好朋友在一起时,或者是一个特别令人厌恶和憎恨的场合,等等。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由于道德的约束,人们为了能给其他人留下良好的印象或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一般不会露出饱满的厌恶表情,但是他们的眼神中却会闪过厌恶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