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三天读懂国学
23750700000012

第12章 中国史学,浩如烟海(1)

放眼世界,很难再找出一个像中国这样注重修史的国家。丰富、连贯的史籍让我们可以深入地了解先民的历史,以史为鉴。史学,构成了国学的重要一翼。

秉笔直书——管窥中国史学

史家三长:这个概念是唐代着名历史评论家刘知己在他的《史通》中提出来的,意即作为一个史学家需要具备三个条件,即史才、史学、史识。史才是指史学家必须具备对历史进行整体把握、细节表述和结构布局的才能;史学是指史学家应该拥有山川地理、典章制度、风土人情、考据辨证等方面的学问和知识;史识就是除了拥有一定的史学见解和观点外,还要有秉笔直书、忠于史实的高尚品质和勇敢精神。

一字褒贬:这个观点出自西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杜预在书中提到“《春秋》笔法严谨,以一字为褒贬”,就是说《春秋》每个字都蕴含着褒奖和贬责。孔子作《春秋》时对于古人褒则称字,贬则称名,于是引起乱臣贼子的恐惧。此外在《春秋》中,把杀有罪之人称为“诛”,把杀无罪之人称为“杀”,凡是违背礼仪犯上作乱、以下犯上者都被称为“弑”,比如《春秋》中记载“宋人弑其君杵臼”、“晋赵盾弑其君夷皋”,因为是以下杀上,所以用一个“弑”字,又因为宋昭公和晋灵公都是无道昏君,所以直书其名。这样的笔法流传千古,确实让不仁不忠之人不寒而栗。如果每一个史学家都能够用这样的方法去评判历史,那么就会人人奋进,移风易俗。

书法不隐:又被称为“秉笔直书”,原文出自《左传·宣公二年》,讲的是春秋时晋国的君主晋灵公是个无道昏君,晋国的国相赵盾屡次进谏,晋灵公不但听不进去,反而还要杀他,赵盾被迫出奔外国,没有越过边境就听说自己的族人赵穿杀死了晋灵公,于是赵盾就返回了国都。晋国的太史董狐在史书上记载“赵盾弑其君”,赵盾看到之后觉得非常委屈。他认为自己因为眷恋晋国才留下这个恶名,便向董狐解释说自己并没有杀死国君,让董狐不要睁着眼说瞎话。可是董狐对他说:“你是晋国的国相,逃亡不超越国境,回来之后又不讨伐杀死国君的反贼,不是你是谁呢?”赵盾听了董狐的话无言以对,最终也没有让董狐修改史书。

孔子评论说:“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赵盾),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境乃免。”

无独有偶,据《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记载,齐国的权臣崔杼杀了齐庄公,齐国的太史就在史书上写“崔杼弑其君”,结果崔杼杀了太史。太史的弟弟继任太史之后,照样直书事实,结果又被杀,太史的另一个弟弟就接着直书事实,崔杼最后无可奈何,只能承认这个事实。这就是中国古代史家秉笔直书的精神和勇气,成为历代史家的精神支柱,难以动摇。

正统之辩:又被称为“正统论”或是“正闰之争”,正就是正统的意思,闰就是多余的、其余的意思,总的来说就是历代学者和史家对我国历代王朝正位和闰位的认定。

从周朝开始,中国人就有一个“大一统“的观念,这种观念让史学家一定要站在一个正统的角度去记载历史。战国末期的阴阳家邹衍提出“五德始终说”之后,史学家就按照五行相生相克排出了历代王朝的顺序,合乎五行的就是正统,与五行不合的就是僭越。

但是遇到列国纷争割据的局面时,就很难把握谁是正统、谁是僭越了。就拿三国来说,司马光站在宋朝的立场上,认为曹魏是由东汉禅让而来,所以就奉曹魏政权为正统,觉得蜀汉政权是僭越,到了南宋的时候朱熹为南宋考虑,觉得蜀汉政权虽然偏安一隅,但却是东汉政权的延续,于是就以蜀汉政权为正统,以曹魏为僭越。

史学家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争论不休,一直到了王夫之的时候才有了一个比较公正的说法。他认为过去的史学家通常都是为了某个统治集团服务,站在他们的立场上去撰写历史,他们所谓的“正统”并不是真正的正统,只有能为天下人谋幸福,得到天下人心的政权才是真正的正统。

最古老的官方史书——《尚书》

《尚书》是儒家经典之一,所以被称为《书经》,战国时称为《书》,汉代时改称为《尚书》,也就是“上古之书”的意思。《尚书》是一部多题材的文献汇编,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史书,具体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

现存的《尚书》版本真伪参半,通常认为《今文尚书》中《周书》的《牧誓》到《吕刑》十六篇是西周时的真实史料,《文侯之命》、《费誓》、《秦誓》是春秋时的史料。所讲内容比较早的《尧典》、《皋陶谟》、《禹贡》这些篇章反而是战国的时候编写的古代历史资料。

《尚书》的绝大部分内容属于当时的一些君王处理国家大事的公务文书,是上古皇家档案文件的汇编,本义是“解密的皇家文档”、“向社会公开的皇室卷宗”,它保存了商周时期特别是西周时期的一些重要史料。

《尚书》相传为孔子所编着,记录的基本上是虞夏商周四朝部分君王的言行,呈现给我们的基本上都是誓、命、训一类的言辞,文字古奥迂涩,韩愈在《进学解》中就形容《尚书》的文字“周诰殷盘,诘屈聱牙”。

《尚书》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它的思想倾向:以天命观念解释历史兴亡,为现实提供借鉴,告诫统治者要敬德、重民。

关于《尚书》的体裁,唐代孔颖达监修的《尚书正义》谈到了两种分类方法:

六种说:典、谟、训、诰、誓、命,这种说法来自西汉孔安国所撰写的《古文尚书序》。

十种说:典、谟、训、诰、誓、命、征、贡、歌、范,这种说法来自孔颖达自己所监修的《尚书正义》。

1.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

译文:没有经过验证的话绝不轻信,没有向众人征询过意见的谋略不轻用。

2.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3.视远惟明,听德惟聪。

4.若网在纲,有条而紊。

译文:就像把网结在纲上那样,才能有条理而不紊乱。

5.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6.以公灭私,民其允怀。

译文:用公正的心去消灭私欲,百姓就会信任并归向执政者。

——《尚书》

一个茶壶,三个茶杯——“春秋三传”

《春秋》又被称为《麟经》或是《麟史》,是儒家的“五经”之一,为春秋时期鲁国的编年史,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的历史,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春秋”在上古时期代表着一年四季,当时的史书记载的都是一年四季中发生的大事,而“春秋”就是史书的统称,所以鲁国史书的正式名称就是《春秋》。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春秋》是经过孔子修订之后的《春秋》,它的史料价值非常高,《春秋》原文有18000多字,现存16000多字,在语言上极为精炼,遣词造句又井然有序,但是它所记载的内容却非常广泛,叙述了242年间诸侯攻伐、盟会、篡位弑君、祭祀、灾异礼俗等方面的内容。值得一提的是,《春秋》中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

由于《春秋》的纪事过于简略,所以到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详细记录的“传”。比较有名的是“春秋三传”,即左丘明的《左传》、公羊高的《公羊传》、榖梁赤的《榖梁传》。

《公羊传》和《榖梁传》都成书于西汉初年,用当时通行的隶书书写,被称为“今文”;流传到今天的《左传》有两种,一种是从孔子旧居的墙壁中发现的用先秦古体字写成的,被称为“古文”,另一种是经由荀子流传下来的。

《公羊传》和《榖梁传》与《左传》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公羊传》和《榖梁传》都讲究“微言大义”,希望能够阐述清楚孔子的本意,因为这两本书的作者都认为《春秋》是孔子私人的着作,所以后人认为这两本书的内容有牵强附会的嫌疑。

《左传》以记录历史事实为主,补充了一些《春秋》中没有记录的大事,它比《春秋》多记录了两年的历史[《春秋》记录的是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的历史,而《左传》记录的是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六年的历史]。另外它的一些记录和《春秋》所记录的有出入,通常认为《左传》的史料价值大于《公羊传》和《榖梁传》。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汉代时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据说是春秋末年鲁国的盲人史官左丘明对孔子修订的《春秋》所作的解释和补充,实际上它更像是一本独立撰写的史书,以《春秋》为蓝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经典之一。

《左传》是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典籍,是后世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对后世史学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左传》不仅发展了《春秋》创造的编年体、确立了其在史学上的地位,而且还引录保存了当时流行的部分应用文,例如命、誓、盟、祷、让、书、对等。

它取材于王室档案、鲁国的历史文献和策书、其他诸侯国的国史,在记事上基本以《春秋》所记载的鲁国十二位国君为次序,补充并丰富了《春秋》的内容,不但记录了鲁国一国的史实,而且还记录了别的诸侯国的历史,主要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各诸侯国之间争霸、聘问、会盟、婚丧、篡弑等内容,对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天文历法、地理、古代文献、歌谣、神话传说都有记述和评论。

《左传》一改《春秋》流水账一样的记录历史的方法,使用了有系统、有组织的史书编纂方法,不但记录了春秋时期的史实,而且还引用了许多更早时期的史实,这就大大提高了《左传》的史料价值。

《左传》有鲜明的道德和政治倾向,强调宗法伦理与等级秩序,重视长幼尊卑的差别,同时也表现出了“民本”思想。

1.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出自《左传·桓公十年》,原意是百姓本身并没有罪,因为美玉而遭受祸患,后来也指因为有理想、有才能而受害。

2.多行不义必自毙。

出自《左传·隐公元年》,原意是如果一个人不义的事情做多了,就会自取灭亡。

3.东道主

出自《左传·僖公三十年》,原文是“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原意是指东边路上的主人,后来指款待宾客的主人。

4.退避三舍

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原意是向后撤退九十里,春秋时行军三十里为一舍,三舍就是九十里,后来就比喻为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5.言归于好

出自《左传·僖公九年》,原文是“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是彼此之间重新和好的意思。

6.狼子野心

出自《左传·宣公四年》,原本的意思是狼崽子虽然小,但是却具有凶恶的本性,后来就引申为:凶暴残忍的人必定有极大的野心。

7.表里山河

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原文是“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表指外,里指内,山是太行山,河指黄河,具体的意思是外边有山,里面有河,地势非常险要。

最早的国别史着作——《国语》

《国语》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别史着作,它记录了周王朝和鲁、齐、晋、郑、楚、吴、越等八国的历史,上起周穆王(传说中和西王母约会的人)十二年西征犬戎,下至周贞定王十六年晋国的权臣智伯被韩、赵、魏三家所灭,包括了各诸侯国贵族间的朝聘、宴会、辩说、讽谏、应对之辞,还有一部分历史事件和传说。它偏重于记述历史人物的言论,反映了春秋时期的历史状况。

《国语》的作者至今都还没有定论,司马迁和班固等人都认为是左丘明,虽然这个说法在两晋以后受到很多学者的怀疑,却缺乏确凿的证据。现在最为普遍的看法是:《国语》是战国初期一些熟悉各国历史的人,根据当时周王室和各诸侯国的一些史料,经过整理加工汇编而成的。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周语上》

译文:阻止人民对政事发表批评的危害,比堵塞河川所引起的危害还要严重,具体来说就是不让百姓说话,就必然会有大害。

纵横家的言论集——《战国策》

《战国策》是我国古代一部着名的历史学着作,属于国别体史书,又被称为《国策》。它是我国古代记载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政治军事斗争的最完整的历史着作,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实际上是当时纵横家游说之辞的汇编。因为当时各诸侯国之间的政治军事政策的变化都和谋士献策、智士游说、辩论有关,所以该书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

全书按东周、西周、战国七雄(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等十二国依次分国编写,共12册,33卷,497篇,约12万字,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公元前490年晋国的贵族智伯灭同为晋国贵族的范氏,下至公元前221年秦王朝建立,高渐离为了给荆轲报仇,举筑击秦始皇,未果而被杀害。

《战国策》的作者到今天都没有确定,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它不是一时一人所作,西汉的刘向是这本书的校订者和编订者,《战国策》的书名也是刘向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