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三天读懂国学
23750700000002

第2章 诸子百家,群星璀璨(1)

春秋战国,群雄并起。礼坏乐崩的一个结果是思想活跃,百家争鸣,各种救世主张如同岩浆般喷薄而出。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纵横家、兵家、农家、杂家、名家、阴阳家……那是中华民族群星璀璨时。

“满口仁义道德”——儒家

儒家是我国诸子百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流派,诞生于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之中,创始人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后来由战国时的思想家、文学家孟子发扬光大。

儒家的思想核心是“仁”,“仁”所包含的内容很庞杂,但是它的基本含义是爱人,也就是要人们互存、互助、互爱。在孔子之后,孟子在“仁”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着名的“仁政”说,强调要用仁政统一天下,治理天下,孟子的“仁政”说在中国的政治思想史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需要指出的是,儒家的思想虽然在春秋战国时期得到了很多统治者的尊崇,但是在当时社会急剧动荡的情况下,各国诸侯为了发展自己的势力都崇尚用武力解决问题,所以儒家的思想在当时很难行得通。西汉武帝之后,儒家思想才被统治者确立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儒家在政治方面强调要积极入世,积极干预现实生活,主张“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儒家的经典着作被后世统称为“十三经”。在先秦时,儒家的经典原本只有“六经”,即《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秦始皇焚书坑儒后《乐经》就失传了,东汉的时候在剩下“五经”的基础上又加上了《论语》和《孝经》,是为七经;唐代时又加上《周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和《尔雅》,是为十二经;宋代时又加上了《孟子》,是为“十三经”。

除此之外,儒家还有“四书五经”之说,“四书”即《大学》(为《礼记》中一篇)、《中庸》(也为《礼记》中一篇)、《论语》、《孟子》,“五经”是《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战国时,儒家形成八个主要学派。《韩非子·显学》记载,儒家在孔子去世后分为子张之儒、子思之儒、颜氏之儒、孟氏之儒、漆雕氏之儒、仲良氏之儒、孙氏之儒、乐正氏之儒。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以子思(孔子的孙子)和孟子为代表的思孟学派。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3.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4.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周易》

5.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尚书》

6.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身。

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儒家的主张

1.儒家的“正名”说

《论语·子路》篇记载,有一次子路问孔子:“卫国的国君等着您去处理政事,您到那边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孔夫子回答说:“我一定会先纠正各种名分。”

子路是个愣头青,不太理解孔子所说的话,就对孔子说:“老师,您真是迂腐了,那么多大事都等着您去做,为什么要先去做不重要的事呢?”

孔夫子听了子路的话也有些生气了,他说:“子路,你可真粗鲁啊,君子对于自己不知道的事就不要乱说。”接着孔子又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就很难做成事。事情不能做成功,礼乐就没有办法兴盛,礼乐不兴盛就会导致刑罚不恰当,刑罚不恰当百姓就会不知所措。所以君子纠正了名分之后才能把自己要做的事做好。”

孔夫子为什么那么看重正名呢?因为孔夫子所生活的春秋末期是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一切东西都失去了固有的秩序,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很多人都不按名分办事,孔夫子忍受不了这种现象,觉得这样下去很危险,就提出了“正名”说,正名就是正名分和正责任。

2.儒家的“礼”

礼原来是指古人祭祀的仪式,表现了古人对上天和祖宗的尊敬,也体现了人间的等级和尊卑。孔夫子将礼从宗教的范畴推广到了人间,让它成为了人文世界的一种日常行为规范,指引人们在日常的交往活动中互相尊重,遵守社会公德,在不同的场合面对着不同的对象还应该保持一定的分寸。它不仅是等级社会的一种外在形式,而且还和人的内在理性相结合,让“礼”的实践成为人的一种自律行为,从而达到自我控制的目的。

3.忠恕之道

儒家的忠恕之道其实就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具体来说就是自己想要有所作为,也要尽心尽力让别人也有所作为,自己不喜欢、不愿意的事情,也不要强加给别人,用文言来讲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知命说

知命说是儒家提出的“为而无所求”的理论,具体来说就是一个人做事情的真正价值其实并不是什么目的,而是行动,只要履行了自己的义务,那就已经在道德上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而不必非要求得到一个结果。

“命”是天命或是天意,我们从事各种活动,是否能够成功,其实和好多条件都息息相关,并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所以只要竭尽全力,成败就不必计较,这样我们才能保持快乐,这就是所谓的“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和“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万世师表——孔圣人

孔子是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古文献整理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还是世界文化名人。

孔子是殷商后裔,所以是子姓,他的祖先是宋国人,从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之后,后世子孙就以孔为氏。他的曾祖父孔防叔为了躲避宋国的内乱,就从宋国逃到了鲁国。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是鲁国的大夫,也是出名的勇士。叔梁纥年轻时娶妻生有九女却无一子,后又娶妾生有一子,也就是孔子的大哥伯尼,又叫做孟皮,不料伯尼在七岁的时候摔成了残疾。当时女子和残疾的儿子是不能继承家业的,于是70岁的叔梁纥又在外纳颜氏之女颜征在为妻,未婚而生孔子。颜征在在怀着孔子的时候曾经到尼丘之山祈祷,又因为孔子出生时头顶的中间凹下,就像尼丘山一样,所以孔子名叫孔丘,因为他排行老二,所以又叫仲尼。

孔子从小就和母亲一起生活,3岁的时候父亲叔梁纥去世,家庭生活非常困难,但是孔子一直坚持学习;17岁的时候母亲去世,当年鲁国权臣季孙请“士”一级的贵族去赴宴,结果孔子被季孙家臣阳虎拒之门外;19岁的时候娶妻,20岁时生子,当时正好遇上鲁昭公赐给孔子鲤鱼,所以孔子就给儿子起名叫孔鲤,字伯鱼。孔子生子后开始出仕,被委任为管理仓库的官吏,后来又管理过畜牧业。

27岁的时候,孔子向郯子请教古代的官制,并开办私人学校,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私人办学。孔子办学坚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打破了贵族在教育上的垄断。孔子有三千弟子,其中比较出色的被称为“七十二贤人”。

《论语·季氏》中记载了孔子饱经沧桑后的人生箴言——“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这时候的孔子已经是一个知识渊博的人,博学好礼,又留心政治,用心思考,并经常发表一些自己的见解。成年后,孔子身材高大,臂力过人,酒量非凡。

30岁的时候,孔子在鲁国结识了来访的齐景公;34岁时孔子在周地拜见了老子,并向老子问礼;35岁的时候鲁国发生内乱,孔子逃到齐国,得到齐景公赏识,一度打算封地给孔子,可是最终被齐相晏婴阻止。后来齐国的大夫想害孔子,孔子向齐景公求救,结果齐景公已经不打算再用孔子,孔子无奈,只好逃回鲁国。

孔子逃回鲁国后就一直讲学,直到51岁的时候被任命为中都宰,治理一年卓有成效,随后被任命为小司空,后又被任命为大司寇,代理鲁国宰相,结果鲁国大治。这时候齐国看到鲁国在孔子的治理下实力不断上升,因此非常恐惧,所以齐国君臣就开始谋划着排挤孔子。与此同时,孔子为了削弱鲁国“三桓”(鲁国的三个权臣)的势力发起了“堕三都”运动,结果遭到了“三桓”的记恨。齐国瞅准机会给鲁国君臣送来80名美女,鲁国君臣乐不思蜀,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鲁国举行郊祭,祭祀结束后没有按照惯例给孔子送祭祀用的祭肉,孔子知道鲁国的当权者已经不想再任用他了,于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率领弟子离开了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漫长旅程。

孔子在外周游13年,历尽了磨难,最后在68岁高龄的时候返回了鲁国,结果当权者对他还是敬而不用,孔子只能继续从事教育和整理文献的工作。孔子晚年时,弟子颜回、子路,儿子孔鲤都先后去世,孔子的身心健康遭受严重打击,73岁的时候与世长辞。

在孔子身上,有很多宝贵的精神品格值得我们学习。例如:(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2)岁寒,而知松柏之后凋也;(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4)学而不厌,诲人不倦;(5)正道直行。

孔子一生“述而不作”,亲手删订了《诗经》、《尚书》、《仪礼》和《春秋》,他的主要思想和言行都记录在《论语》之中,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孔子去世后受到后世的称颂,被称誉为“万世师表”、“至圣先师”和“天纵之圣”。他所创立的儒家学派更是影响了无数的中国人。

1.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温故而知新。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7.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8.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

1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5.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6.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17.朝闻道,夕死可矣。

1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9.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20.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论语》

“七十二贤”——孔子的得意门生

1.最得意的弟子颜回

颜回,字子渊,所以又叫颜渊,春秋时期鲁国人,他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在14岁的时候就拜孔子为师,以后终生都跟随孔子,孔子曾经以“好学”、“仁人”相许。颜回以德行着称,为人谦逊好学,“不迁怒,不贰过”,还特别尊重老师,谨遵孔子的教诲。但谦逊好学的颜回却不幸早亡。

从汉代起,颜回就被尊为“七十二贤”之首,历代统治者对其不断加封,被称为“复圣”,生平言论都收集在《论语》之中。他毕生追求的是“君臣一心、上下和睦、丰衣足食、老少康健、四方咸服、天下安宁”,没有饥饿,没有战乱的理想社会。

颜回最为孔子称赞的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处世哲学。孔子被困于陈蔡之地时,绝食七日,当时子路、子贡等人对孔子的学说产生了怀疑,只有颜回仍然坚定地支持孔子,肯定孔子的思想。孔子听了颜回的话之后非常高兴,表示要是颜回将来生活富足,愿意去给颜回做管家。

颜回还是第一个认为孔子是圣人的人,在少正卯与孔子争夺弟子时,“孔子之门三盈三虚”,只有颜回始终没有离开过孔子。颜回说孔子的道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2.曾点和曾参

曾点是曾参之父,父子同为孔门“七十二贤”。《论语·侍坐》记载,有一次他和子路、冉有、公西华陪伴孔子一起闲坐,孔子让弟子们谈谈个人的志趣,轮到他谈的时候,他停止了鼓瑟,对孔子说:“我和他们三位想的都不一样。”

孔子说:“那又有什么关系呢?也就是各自讲讲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点说:“暮春三月,春天的衣服已经做好了,我会穿上春天的衣服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少年一起到沂河里洗洗澡,洗完澡后到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一起唱着歌回家。”

孔子听完之后长叹一声说:“我赞成曾点的想法啊。”

实际上孔子和曾点的志趣是一样的,他们追求的都是安详、自得的生活。

曾点的儿子曾参也是孔子的弟子,他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老师,后来子思又把学说传授给孟子,所以曾参这个人上接孔子,下启思孟学派,对孔子的儒学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和建树。他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观,还提倡“吾日三省吾身”和“慎独”,又是我国着名的大孝子,提出了“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观点。他的孝道观念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着有《大学》和《孝经》,被后世尊称为“曾子”和“宗圣”。

曾参锄瓜:有一次曾参的父亲叫他去瓜地里锄草,曾参不小心把一棵瓜苗除掉了,父亲认为他用心不专,就用棍子打他,因为出手太重把曾参打晕了。曾参醒来后马上退到一边“鼓琴而歌”,用这种方法告诉父亲自己并没有被打坏,自己心里也并没有怨恨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