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三天读懂国学
23750700000009

第9章 独尊儒术,千古流传(3)

“二程”在政治上都属于保守派,和司马光一起反对王安石变法。他们是北宋豪族大地主组成的保守派在哲学上的代言人,在政治上影响很大。王安石变法失败后,他们得以回到朝廷,但是很快和苏轼发生矛盾,结果爆发了党争,史称“蜀洛党争”,极大地影响了北宋的政局,后来又被逐出朝廷,被蔡京等人污蔑为“元佑党人”,兄弟俩都在寂寞与困苦中死去。

“二程”提出最高哲学范畴是“天理”说,“天理”说是他们的独创。他们认为理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绝对不能违反,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永恒存在的。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最高原则,它先于事物而存在,物不能主动体现它,人却是可以的。他们还提出要“存天理,灭人欲”,反对妇女改嫁,提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言论。他们认为“天理”在人间的具体表现形态就是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人们必须遵守。

二程对孔子的“仁”学还有了新的发展,提出了“万物一体”的概念,主张“天人合一”。在教育方面,他们主张以德育为主,注重内心的修养,主要途径是格物、致知、穷理。在提高个人修养的方法方面,他们提出了“定性”理论,实际上就是“定心”。

值得一提的是,程颢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发明“本心”,因此很注重内心静养的修养方法,后来陆九渊和王阳明就是沿着程颢开辟的路径,创立了“心学”。

程门立雪:一年冬天,大雪纷飞,杨时和游酢(两人都是程颐的弟子)去拜访程颐。他们到程颐家的时候程颐正在休息,于是他们两个人就恭敬地站在门外等候着,等了好长时间,待程颐醒来的时候,看见门外的雪已经有一尺厚,杨时和游酢两个人的身上都是雪。

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

朱熹,字元晦,号晦庵、晦翁,南宋着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后世尊称为“朱子”,是孔子、孟子之后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他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继承了“二程”的理学,完整地构建了“理气一元论”的思想体系。

朱熹祖籍江西,出生于福建,幼年时接触佛、道,深受影响,勤奋好学,立志要做圣人,后来开始学习儒家经典,14岁时他的父亲朱松因为反对秦桧而被贬,未到任而卒。父亲去世后,朱熹遵从父亲的遗命拜儒生为师,努力学习儒家经典,与母亲一起迁居到福建建阳,18岁时参加乡贡,以佛学禅宗的学说被录取,主考官还预测他将来肯定是“非常之人”。19岁时中进士,被任命为泉州同安县主簿,任满后就辞去官职,拜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为师,专心儒学,潜心研究理学,又四处讲学,宣扬他的“太极”即“天理”和“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思想,成为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

公元1175年,朱熹在吕祖谦的邀请下来到江西上饶的鹅湖寺,和“心学”的创始人陆九渊进行了一次哲学辩论会,实质上就是朱熹所持的客观唯心主义和陆九渊所持的主观唯心主义的一场争论。双方进行了激烈的争辩,持续了三天,陆九渊略占上风,但是最终双方谁也没有能够说服对方,不欢而散。

朱熹这一生除了坚持抗金,与南宋的投降派坚决作斗争外,就是开办书院(开办了白鹿书院,修复了岳麓书院),聚众讲学,宣传自己的政治哲学主张。朱熹为了更好地帮助人们学习儒家经典,就从儒家经典中精心选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书”,并亲自为“四书”作注。这件事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四书”也逐渐成为明清两代法定的教科书。

公元1195年,宋宁宗下诏废除理学,朱熹深受打击,1200年朱熹在家里忧愤而死。朱熹的主要哲学着作有《四书章句集注》、《四书或问》、《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西铭解》、《周易本义》、《易学启蒙》等。另外他还有《朱子语类》一书传世,这本书是他与弟子们的问答录。

朱熹的哲学思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理气论:朱熹继承周敦颐、“二程”的学说,又吸取了佛、道各家思想,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这个体系的核心范畴就是“理”,或是“道”、“太极”。朱熹觉得“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他认为理比气更根本,在逻辑上理先于气;但同时气具有变化的能动性,理没有办法离开气。朱熹认为万物各有理,万物之理又都归于太极。

朱熹提出,理是事物的基本规律,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气”是朱熹哲学体系中仅次于“理”的第二个范畴,它是形而下者,气是有情、有形的,具有凝聚、造作的特性。他认为气是铸成万物的质料,天下万物都是理和气相统一的产物。理生气并寓于气中,理是第一性的,在先;气是第二性的,在后。

动静观:朱熹认为动静不但相对立、相排斥,并且还相互统一。朱熹还论述了运动的相对稳定和显着变动这两种形态,他觉得稳定与变动是相对统一的,变动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会变得稳定。

心性理欲论:朱熹认为人的正当的物质欲望是正常的,但是不能太过膨胀,所以他主张要“遏人欲,存天理”。他还认为“道心”出于天理,“人心”出于形气之私,所以“人心”必须听命于“道心”。

格物致知论:朱熹既讲“人生而有知”的先验论,也不否认见闻之知,他强调格物才能穷理。他还探讨了知与行的关系,觉得知先行后,行重知轻。

朱熹的教育观点:朱熹把人的学习阶段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还提出了“朱子读书法六条”,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1.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2.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3.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

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5.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6.人光明磊落便是好人。

7.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8.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9.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

10.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1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

“心学”的开山祖师——陆九渊

陆九渊,字子静,号象山,因为书斋名“存”,所以又被称为“存斋先生”。他曾经在贵溪龙虎山建立茅舍聚众讲学,因为山的形状像大象,所以又被称为“象山”,陆九渊就被呼为“象山先生”、“陆象山”。

他是南宋着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是“心”学的开山祖师,明代的王阳明发展了他的学说,建立了中国哲学史上赫赫有名的“陆王学派”,陆九渊被后人尊称为“陆子”。

陆九渊从小就聪慧好学,喜欢究根问底,提出自己的见解。他中进士后先后出任地方上的一些官职,为官清廉,有恢复山河的志向。

因为与朝廷的监察官员意见不合,陆九渊辞职回乡,开始聚众讲学,有数千人跟随他学习。他也曾和朱熹在鹅湖论战,争论哲学问题。宋光宗即位以后,他被重新任用,修复和整饬了军事重地荆门,后来病逝于荆门任上。

陆九渊一生最辉煌的活动在于创立学派,从事教学活动,他有数千弟子,遍布江西、浙江两地。

陆九渊融合了孟子“万物皆备于我”和“良知”、“良能”的观点以及佛教禅宗“心生”、“心灭”等论点,提出了“心即理”的哲学命题,从而形成了一个新的学派即“心学”。陆九渊认为天理、人理、物理只在人的心中,心是唯一实在。他认为“宇宙是吾心,吾心即宇宙”,认为心是永恒不变的,天理是人心所固有的,同样恒久不变。

陆九渊认为在治学时应该“发明本心”,不必多读书外求,“六经皆我注脚”。他认为教育对人的作用就是存心、养心、求放心和去蒙蔽、明天理。

千古一人——王阳明

王阳明名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子,被人尊称为“阳明先生”,所以又叫“王阳明”。他是浙江余姚人,明代最着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的集大成者,不但精通儒学、道学、佛学,还能够统兵征战,是中国古代罕见的全能大儒,文能治国,武能安邦,可谓是“明朝第一人”,他的学说被后世称为“阳明学”。

王阳明出生于统治危机不断加深的明代中叶,他的父亲是明代状元、南京礼部尚书王华,据《明史》记载,王阳明出生时他的祖母梦见有一子从云中来,于是他父亲就给他取名王云。但是他五岁的时候还不能说话,王华非常着急,适逢一位高僧告诉王华,要给王阳明改名为守仁,孩子才会说话,王华照做后,果然王阳明就说话了。

王守仁少年的时候就学文习武,非常刻苦,但是却常常因为下象棋而耽误功课,遭到父亲的责罚。王阳明小时候读书并不只限于四书五经,他读的书非常庞杂,思想也与众不同,很多老师都不理解他。他在十二岁的时候写了一首名传千古的诗,即《蔽月山房》。全诗如下: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这首诗充满了哲理,说明王阳明在十二岁的时候就已经知道,月亮比地球上的高山更加高大、宽阔,着实让人惊叹不已。

王阳明看到明朝的统治危机不断加深,心里非常着急,他以诸葛孔明自喻,想要建立属于自己的功业,要做圣贤,此后更加刻苦学习儒家经典,同时又学习骑、射、兵法,27岁时考中进士,被任命为兵部主事。当时朝廷官员都知道他是个博学之士,但提督军务的太监张忠却认为王阳明身为一个文士,竟然做了武夫方为之事,就有些瞧不起王阳明。有一次他强迫王阳明当着军士的面射箭,想让王阳明出丑,王阳明再三推辞,张忠就是不答应,没有办法王阳明只好拉弓放箭,一连三箭皆中红心,于是全军欢呼,把张忠弄得很尴尬。

王阳明当了三年兵部主事,这期间他对程朱理学的疑惑越来越多,觉得程朱理学存在很多不对的地方,但是他也无法全然领悟。为此他不再只关注程朱理学,而是全心全意地研究其他学说,想为自己的疑惑找到一个解答的突破口,这其中就有陆九渊的心学。

后来因为他上疏营救反对大宦官刘瑾的官员,结果被廷杖四十,然后被贬到贵州的龙场任驿丞,在路上他历经波折,成功躲过刘瑾所派的锦衣卫的追杀,安全到达龙场。

当时的龙场在万山丛中,环境非常不好,但是王阳明并没有消沉,相反,他更加刻苦地学习、思考,终于对《大学》中的思想有了新的领悟。他认为心是万事万物的根本,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心的产物,“心外无理”、“心外无物”,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着名的“龙场悟道”。

刘瑾被杀后,他先是升任知县,累官至南京太仆寺少卿。公元1517年,江西南部以及江西、福建、广东交界的山区爆发了农民起义,地方官员无计可施之时兵部尚书王琼推荐王阳明为江西巡抚,率兵镇压农民起义。王阳明到任后招安和剿杀并用,很快就平定了农民起义,在这个过程中他也体会到做任何事都应该“知行合一”。

就在王阳明平定起义军的余部时,明朝的宁王朱宸濠发动了分裂国家的叛乱,王阳明用兵如神,带领8万民兵和农民,前后只用了35天的时间就平定了叛乱,被人们称为“大明军神”。此后王阳明被加封为南京兵部尚书,封伯爵,因为功劳太大而遭到嫉恨,王阳明便辞去官职,回到家聚众讲学,在绍兴、余姚一代建立书院,宣讲自己的学说。

嘉靖六年,他又被启用为总督两广军事,率兵平定了当地的少数民族武装叛乱,随即因为肺病加剧辞官回乡,在归途中病逝。在王阳明临终的时候,他身边的学生问他还有没有什么遗言,他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说完病逝。

王阳明的一生很好地实现了古人“三不朽”的人生理想,为后世楷模。他有《传习录》、《大学问》等着作传至后世。

春秋时,鲁国的大夫叔孙豹提出“立德”、“立言”、“立功”是“三不朽”。立德就是要树立高尚的道德,“立言”是提出有真知灼见的言论,立功就是要为国为民建立大的功绩,这三项是可以虽久不废,流芳百世的。自古以来,我国历史上能够做到“三不朽”的只有两个半人,孔子、王阳明和曾国藩(半个)。

王阳明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他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以此对抗程朱理学。他提出“心外无理”和“心外无物”,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为讲学的宗旨,认为“天理即是人欲”,否认心外有理、有物、有事,指出做学问应该“学得其心”,主张用反求内心的修养方法去达到“万物一体”的境界。他还提出“知行合一”和“知行并进”的观点,提出要“致良知”。在教育上他提出从内心下手,让孩子们发自内心地喜欢学习,而不是逼着他们去学习。

王阳明的学说以“反传统”的姿态出现,明朝中叶之后,形成了“阳明学派”,影响非常大,甚至传播到了日本,对日本的学术界也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1.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2.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3.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4.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