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天读懂五千年世界史
23750800000014

第14章 世界中古卷(2)

511年克洛维病死,根据日耳曼人的传统,王国被他的儿子们瓜分。虽然后来王国又得到了统一,但是这时候的王室已经衰弱,大权掌握在宫相查理·马特手里。特别是732年他率军赶走阿拉伯人后,声望达到顶峰。751年,查理·马特的儿子丕平篡夺了王位,从此开始了加洛林王朝的统治。

加洛林王朝最有名的君主是查理。他即位后,击败伦巴底人,控制了意大利北部。然后用了三十三年的时间迫使萨克森人低下了高傲的头颅,选择信仰基督教。800年,查理统治下的法兰克王国大致与西罗马帝国的欧洲部分相合,史称“查理帝国”。罗马教皇为其加冕,因此查理被人们称为“查理曼大帝”。

814年查理死后,他唯一活着的儿子路易继承了帝国的全部。路易登上帝位后,想要改变日耳曼人的传统,于是,817年,他发布了一个法令,规定皇帝的长子继承皇帝位。教会支持这个法令,因为教会认为,帝国的统一与教会的统一是一样的。但是这个法令激怒了路易的儿子们,他们希望按照日耳曼人的传统继承一部分领土,于是他们联合把路易囚禁起来。843年,路易的儿子罗退尔、日耳曼路易、秃头查理三人在凡尔登缔结条约,约定日耳曼路易统治今天德国地区,秃头查理统治今天法国地区,罗退尔统治今天意大利地区。此后法兰克帝国再没有被统一过,各个不同的帝国部分发展出不同的习俗、民风、语言,成为了独立的国家,形成今天的德国、法国和意大利。

趣味链接 查理曼大帝

查理曼大帝是神圣罗马帝国的奠基人,他建立了囊括西欧大部分地区的庞大帝国。公元800年,查理曼大帝由罗马教皇加冕神圣罗马帝国开国皇帝,号为罗马人皇帝。他在行政、司法、军事制度及经济生产等方面都有杰出的建树,并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是他引入了欧洲文明,他被后世尊称为“欧洲之父”。

教皇国的诞生——丕平献土,教皇笑纳

323年,尼西亚大会上,基督教获得罗马官方的认可,之后迅速发展,成为当时的第一大宗教。但是此时的基督教权力并不大,受控于罗马皇帝,仅是得到其允许发展的一个宗教而已。

476年,西罗马帝国在哥特人的进攻下灭亡,原有领土陷入无主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意大利的基督教会组织起来,在罗马主教的治理下,逐渐成为意大利中部地区事实上的世俗统治者。此后拜占庭帝国和伦巴底人的势力深入到意大利地区,教皇权力受到威胁。拜占庭皇帝以罗马帝国继承人自居,要求基督教服从自己的统治。但是当伦巴底人入侵罗马时他又无力保护教皇,教皇开始寻求法兰克王国的保护。

法兰克王国自从建立者克洛维皈依基督教后,一直都是基督教的忠实信徒。741年,墨洛温王朝的宫相丕平想要篡夺王位。为了使其行为显得名正言顺,他寻求教皇方面的支持,给自己篡位称王披上合法的外衣。陷入伦巴底人和拜占庭帝国威胁中的罗马教皇欣然应诺,于是同丕平勾结起来。751年,在法兰克贵族会议上,“根据全体法兰克人的拥戴,众主教的奉献和贵族的宣誓”,丕平成为公认的国王,开创了加洛林王朝。教皇还亲自为新国王举行涂圣油仪式,使得王权笼罩了一层神圣色彩。

基督教的支持让丕平很满意。作为回报,他率军在754年进入意大利同伦巴底人作战。在此后的两年里,丕平率军打败了伦巴底人,并把从伦巴底人手中夺回的土地——罗马城及其原东罗马帝国在意大利的拉文那总督管区划归教皇管辖。这便是教会史上所谓的“丕平献土”。“丕平献土”标志着教皇国的诞生。

丕平的献土扩大了教皇的统治区域,然而也带来一个法理上的问题:既然教皇所统治的领土是由法兰克王国所赠,那么教皇在世俗政治中是否相应地成为法兰克皇帝的封建附庸呢?

显然罗马教廷也意识到了这点,为了提高教皇国的威望,打消丕平的继承人日后利用这一献土行为来控制教廷的可能,罗马教廷伪造了一份历史上称为“君士坦丁献土”的文献。该文献宣称君士坦丁大帝通过祈祷治好麻风病后接受了洗礼,并在受洗后的第四天就决定将帝国都城罗马捐赠给基督教会,并授予教皇及其后任者对其进行世俗统治的权力。该文献捏造了一个并不存在的事实,使得丕平献土完全合法化,为日后教皇的独立造下了舆论基础。

趣味链接 教皇国的消失

1929年2月11日,教皇庇护十一世与意大利王国签署了《拉特兰条约》。根据《拉特兰条约》的规定,教廷最终承认意大利的统一以及罗马成为意大利首都。意大利王国承认教皇在梵蒂冈城堡内至高无上的权威和世俗统治权力,梵蒂冈城堡成为独立的梵蒂冈城国。从法理上说,教皇国在1929年2月11日这一天正式灭亡,由梵蒂冈城国取而代之。

诺曼征服——加速了英国封建社会的发展

要讲英国的历史,就要从匈奴人入侵欧洲时期说起。5世纪中叶,匈奴大帝阿提拉率军纵横欧洲,当他进攻东欧和北欧时,居住在这里的盎格鲁-撒克逊人被迫迁徙,最后逃亡到英伦三岛。盎格鲁-撒克逊人登上不列颠岛后,大肆洗劫城镇和乡村,不列颠人被杀戮或沦为奴隶,同入侵者融合,形成后来的英格兰人。大约7世纪左右,盎格鲁-撒克逊人建立起一系列的国家,开始了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

英格兰有位国王叫爱德华,即位之初得到过其表弟诺曼底公爵威廉的帮助,爱德华许诺由其继承自己的王位。但是当爱德华死后,英格兰人却按照盎格鲁-撒克逊法律,选举了盎格鲁-撒克逊人大贵族哈罗德为国王。威廉对此十分气愤,决心用武力夺回属于自己的王位。

威廉在发动战争前,派使节四处游说,力图创造一个有利于自己的国际环境。威廉重点游说了罗马教皇。在教皇面前,他把哈罗德描述成一个背信弃义、篡位夺权者。罗马教皇很满意威廉对自己的尊敬,于是公开支持威廉的行动,还赐给他一面“圣旗”。罗马教皇的出面,为威廉赢得了声誉,很多国家的封建君侯都表示支持威廉。

1066年,威廉率领陆军六千人、船只四百五十艘、水手三千人,横渡英吉利海峡,进攻英格兰。英格兰国王哈罗德仓促应战,双方大战于黑斯廷斯。哈罗德战败,死于战场。之后威廉进入伦敦,加冕为英王威廉一世,史称“征服者威廉”,诺曼王朝由此建立。

诺曼征服为英格兰带来了强大的王权,在强大王权的作用下,威廉一世没收了反抗自己的盎格鲁-撒克逊贵族土地。除了将一部分土地留作己用外,他将其他土地作为“战利品”分封给追随他的诺曼贵族及军事随从。受封者要按照土地面积的大小,提供一定数目的骑兵,并亲自率领他们为国王作战。大封建主又把自己土地的一部分再分封给下级,也要求他们提供骑兵。就这样,通过层层分封,英国建立起一整套的具有封君封臣关系的采邑制度,这使得英国刚出现的封建社会加速发展。

作为全国土地最高所有者,威廉从1085年开始下令调查全国的土地。调查的内容涉及每户有多少耕地、多少人口,人口是农奴还是自由人,耕地是农奴份地还是自由土地。调查财产项目繁多,从不动产土地、房屋到动产耕牛、猪羊、鹅鸭、餐碗都在调查之列。由于调查内容繁多,而且均需一一登记在册,英格兰人民把记录册称之为“末日审判书”。

诺曼征服对英格兰历史的发展很重要。盎格鲁-撒克逊人统治时期,英格兰深受斯堪的那维亚半岛的影响,与欧洲大陆联系不深。而威廉的胜利不仅把西欧大陆的封建制度移植到英国,而且在经济、社会、文化、军事等方面改变了英国的面貌,使英国同西欧大陆更紧密地融为一体。

趣味链接 忏悔者爱德华

爱德华是英国的盎格鲁-撒克逊王朝的一位君主,自1042年至1066年在位。因为对基督教信仰有无比的虔诚,故被称作“忏悔者”。爱德华在位期间兢兢业业,被誉为“在威廉一世前最英明的帝王”。但是他在位期间,与法国的联姻活动为未来的大乱埋下了祸根。

西欧封建关系的形成——独特的封君封臣关系

每当看到西方国家的君主与别人签订条约时,中国人往往很困惑,作为一国之君,手握生杀大权,为何总是与别人妥协?对于早已习惯一国之君就是天下共主的中国人来说,对欧洲流传的俗语“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更是不能理解。下面就为你揭示西欧独特的封建关系,告诉你一个与中国封建关系不一样的西欧。

西罗马灭亡后,周边蛮族纷纷建立国家,抢夺罗马帝国的遗产。为了得到支持,国王常常会把征服来的土地赐给手下的将领。而受封者要按照土地面积的大小,提供一定数目的骑兵,并亲自率领他们为国王作战。大封建主又把自己土地的一部分再分封给下级,也要求他们提供骑兵,并为自己作战。层层分封,西欧就出现了一种新的制度——采邑制。这样,在最高的王权和最底层农民间,就存在多层领主,法兰克王国的创建者克洛维就曾实行过这种制度。

赏赐土地的称为“封君”,受封者称为“封臣”,他们之间的关系称为封君封臣关系。封臣对封君承担许多义务,主要的有:第一,封臣必须效忠封君,不能做任何危害封君的事,尤其是不能发生背叛的事情。第二,封臣有义务带领军队追随封君作战,而且武器装备要自带。在必要的时候,封臣需要向封君提供资金。这也是封臣最重要的义务。第三,封臣有义务向封君出谋划策以及规劝,帮助封君减少错误。相应地,封君也需要履行一些义务,主要是向封臣提供土地或其他赏赐,并保护封臣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但通常情况下,“封君”只与他们直接的“封臣”之间有责任和义务,即附庸只对直接领主负责。这样就出现了欧洲中古时独特的君臣关系。

封君封臣关系在发展过程中,还产生了一些仪式,其中有三个最常用和明显:

一、合掌礼。封臣将手放入封君的手中,代表愿意依附。

二、亲吻礼。亲吻封君的手,表示臣服。

三、臣服礼。愿意效忠的人要脱帽、下跪、解下武器,双手合掌放在封君的手掌之中,按照《圣经》起誓,结成神圣的关系。

封君封臣所奉行的一整套道德规范和培养后代的制度,出自这些封建主所处的生活环境和他们的生活方式,构成所谓“骑士制度”的主要内容。向封君誓死效忠,成为欧洲骑士精神的核心。

趣味链接 中国西周的分封制

周武王姬发灭商建周后,大封同姓、异姓以及古代帝王之后于新占领的东方,“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周最初分封了七十一国,姬姓之国有五十三个,占了其中的绝大多数。其他的分封国有功臣之国,如齐国;有守卫边疆之国,如燕国;有防卫商民之国,如卫国。周初分封在于用众多的诸侯国以藩屏周,监视被征服的各地民众,达到巩固政权的目的。诸侯对王室有按期纳贡朝觐、出兵助王征伐等义务,其内政基本上是独立的。从这点来看,周王朝的分封制与欧洲早期的采邑制有许多相似之处,也都发挥着类似的功能。

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

《自由大宪章》——世界历史上的第一份宪法性文件

1066年诺曼征服后,封建制度在英国迅速发展,封建王权不断强化,1199年英国国王在欧洲成为最有权势的国王。然而王权的强化却严重损害了贵族的利益,受到他们强烈的反对。特别是英王约翰在位时期,英国贵族强烈要求限制王权。

贵族强烈反对英王约翰,这件事还要从约翰本身说起。约翰是英国狮心王查理的弟弟,查理死后无嗣,约翰与查理的侄子亚瑟成为王位继承的竞争者。但是恰巧这个时候,亚瑟神秘失踪,杳无音讯。很多人认为是约翰为了取得王位而将他暗杀的。而约翰即位后,不受罗马教皇的喜欢,约翰不同意教皇任命的主教,因此与罗马教廷产生了嫌隙,得不到教会的支持。同时,约翰也是一个懦弱的国王,他继承的诺曼底封地被法国国王侵占,起初不敢与法国开战,后来虽然勉强开战,却被打得大败而回,颜面扫地,激起了英国贵族的不满。

英国全国上下对国王越来越不满意,最终在1215年的英国贵族会议上,大家以武力胁迫约翰签订《自由大宪章》。《大宪章》以限制国王的权力、维护贵族和教士的权利为主要内容,如保障教会选举教职人员的自由;国王不得违例征收贵族和骑士的领地继承税;在未获得经由贵族、教士和骑士组成的“王国大会议”的同意之前,国王不得向直属附庸征派补助金和盾牌钱;取消国王干涉封建主法庭从事司法审判的权利;国王在逮捕或监禁任何自由人或没收他们的财产之前必须经过同级贵族的判决。此外,该份文件还有一些涉及城市和商业经济的条款,如保护商业自由、确认城市已享有的权利、统一度量衡等。该份文件还规定了国王违背以上制度的处罚措施,即国王如违背其中任何一条,他将会受到由二十五名贵族组成的委员会的武力攻击,这是公然对王权的限定。

英王约翰是在武力胁迫之下才勉强签字的,根本没有接受《大宪章》约束的诚意。就在贵族离开伦敦各自返回封地之后,约翰立即宣布废弃大宪章,并开始逮捕贵族,英国旋即陷入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