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天读懂五千年中国史
23751100000026

第26章 封建社会卷(15)

趣味链接 王宗衍是怎么当上太子的?

王建共十一子,王宗衍排行老幺。因皇太子元膺早死,遂王建打算在王宗辂、王宗杰二人中择其一为储。年少无知的王宗衍无论是论资还是排辈,皆不可能继任皇太子,那为何王宗衍反而继承了帝位呢?原来王建晚年沉迷女色,贤妃徐氏因姿色艳丽而受专宠,而她正是王宗衍的母亲。所以,用“子凭母贵”来形容王宗衍的帝王路,再贴切不过。当皇太子元膺一死,徐贤妃就开始四处走动。她与宦官唐文义勾结,教唆“相人”哄骗王建说幼子王宗衍的相貌贵不可言,一看即是帝王相;又指使宰相张格在王建面前附和。唐文义、张格皆为前蜀忠臣,而徐贤妃又是王建的内宠,他们的意见,王建自会慎重考虑。亡国之君王宗衍就这样当上了太子。

后蜀——荒淫昏庸,两代王朝终被灭

后唐灭掉前蜀后,特派孟知祥入川任成都尹、西川节度使。孟知祥入川后,通过整顿吏治,减少苛税,使得川内生产恢复,百姓渐安,而孟知祥自身的威信和势力也日益强大。

公元932年,孟知祥兴兵攻伐东川,杀东川节度使董璋,后劝降其兵将,将东川、西川兵力合并。孟知祥手中的军权日重,称帝建国之欲也愈加明显。

公元934年,孟知祥趁后唐宫廷内乱之际,于成都称帝,国号蜀,史称后蜀。但孟知祥只做了七个月的皇帝就病逝了。孟知祥死后其子孟昶继位。

孟昶即位初年,励精图治,衣着朴素,兴修水利,注重农桑,实行“与民休息”政策,使得后蜀国势渐强盛起来,将北线疆土扩张到长安。但是他在位后期,沉湎酒色,不思国政,生活荒淫,奢侈无度,朝政十分腐败。

公元965年,宋师在大将王全斌的指挥下,以两路伐后蜀。蜀军与宋军在剑门关外进行一场大战,后蜀精兵皆被歼灭,灭亡之势已不可免。宋军包围成都府,孟昶投降,后蜀灭亡。次年即965年,孟昶郁郁而终,享年四十七岁。

趣味链接 七宝溺器

孟昶是个非常懂得享乐的人。据传宋太祖灭后蜀后,侍卫们领了宋太祖的旨意前去收拾东西,这些人居然连他的小便器也收来了。那溺器是最污秽的东西,侍卫们怎么还要取来呈给太祖呢?只因孟昶的溺器与众不同,乃用七宝装饰,名曰“七宝溺器”,精美无比。侍卫们见了,十分诧异,不敢隐瞒,取回呈览。太祖见此,不禁叹道:“溺器竟用七宝装饰,更不必说进食的器具了。奢靡至此,安得不亡!”随后命侍卫将它打得粉碎。

闽国——乱世造就英雄,王氏兄弟奠定开国基业

唐朝末年,军阀连年征战,民不聊生,农民纷纷起义。淮南道光州刺史王绪,由于无法应付大军阀秦宗权的勒索,兴兵而起。他先攻占了寿州(今安徽寿县),一个月后,又攻陷了光州(今河南潢川县)。王绪得寿、光二州后,继续扩大队伍,广招民士。时有光州人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三兄弟加入了王绪的队伍。其后王绪率领五千多人的队伍南下,于公元885年3月,从闽南漳浦县入闽,一举攻克了漳州。

因王绪生性猜忌,进入闵地后又滥杀将士,致使军中人人自危。在进军南安时,王绪被前锋将士王潮缚杀。王绪被杀后,王潮被众将推举为新的统帅。他率兵由南康经赣州,再转潮阳,到达泉州,最后终于将福建平定。

公元896年,唐昭宗封王潮为威武军节度使,治福建,王审知为观察副使。自此,王潮、王审知兄弟正式割据闵地。次年,王潮染病去世,其弟王审知执军府大权。公元909年,朱温灭唐后,封王审知为“闵王”。

王审知先辈世代务农,在治闽的29年间,他提倡节俭,选用良吏,减轻赋役,奖励农业,开辟海港,发展商业,建立学校,使得闵地的经济和文化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公元925年,王审知死,其长子王延翰继任“闵王”。

王延翰个性骄横荒淫,统治极其残暴。他常逼迫其兄王延钧帮他四处搜刮美女,王延钧不从,王延翰就将他赶到泉州。公元927年,王延钧与王审知之养子王延禀联手反叛,王延翰被王延禀抓获并斩首。王延翰继任“闵王”的同时,北方政权亦已易主。

公元933年,王延钧要求后唐加封他为吴越王、尚书令,后唐不允,王延钧遂与后唐断绝关系,自立为帝。他定国号“大闽”,改元龙启,改名王璘。后唐朝廷此时正遭遇夺权内乱,无暇顾及,只能默许闵地独立。

王延钧称帝后,自知国土狭小,土地偏僻,因此与四邻相处格外谨慎。而在闵国境内,他继续推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因此在他执政的六年内,闵国还算安定。但在他死后,继位子孙皆为暴君,互相残杀,内乱不止。

公元945年,政权重新稳固的南唐,趁王氏内乱之机发兵来攻。闵国新皇帝王延政软弱无能,主动投降,其他闽国属地亦纷纷易帜,闽国自此灭亡。

趣味链接 骨肉相残,内乱不断,基业败坏

王继鹏是闵国开国后的第二任皇帝,王延钧之子。他趁父亲王延钧病危之际,将其残忍杀害,篡得了皇位。他后又诛杀自己的亲五叔王延武。古云“多行不义必自毙”,王继鹏果然不得善终。公元939年,控鹤都将连重遇与拱宸都将朱文进合谋兵变,一把火烧了闽国南宫。王继鹏仓皇出逃,后被其叔王延曦与侄王继业捕杀。其妻、子皆被杀戮无遗。王继鹏死后,王延曦继位。他同样暴虐无道,甚至腐败到卖官鬻爵的地步,又对宗族大肆诛杀。公元944年,连重遇与朱文进再次发动兵变,攻杀王延曦。并对王氏家族进行大屠杀,凡王氏在福州者,无论老幼,都被屠杀殆尽。

南楚——历史上唯一以湖南为中心建立的政权

公元896年,唐昭宗封马殷为潭州刺史。马殷以潭州为根据地,逐步消灭了湖南的其他割据势力。公元898年,马殷进为武安军节度使,领潭、衡等七州之地。次年,马殷完全控制了湖南,随后又将势力伸展到广西东北部以及贵州东部的少数民族地区,占地二十余州。

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后专治北方,而在南方各地则广封王侯,试图让南方各地皆向后梁称臣。马殷正好也搭上了顺风车,被朱温封为“楚王”。马殷亦借此机会扩大了军力及疆土。当李存勖灭掉后梁,建立后唐政权时,马殷独立称雄的时机也到了。

公元927年,马殷正式建立楚国,都长沙,史称“南楚”,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以湖南为中心建立的政权。马殷仿照天子礼制,立宫殿,置百官。他以潭州为都城,改名长沙府。但他使用后唐年号,对后唐称臣。因为如此一来,后唐就不会立即兴兵讨伐,他亦可在此阶段休养生息,积蓄力量。

马殷在位期间,采取保境安民的政策,下令百姓可以用帛代替钱交纳赋税,减少了官吏加重赋税的机会,并且促进了湖南的桑蚕业的发展。马殷还利用楚国产茶多的特点,提倡种茶。让农民自采茶叶卖给北方商客,征收茶税。此外,马殷还命人在汴、荆、襄、唐、郢、复等州设茶商店,招徕四方商贾。

公元930年,马殷病重。后马殷病逝,其次子马希声继立。

马希声继立后,遵从父亲遗命,恢复了节度使称号,不再称楚国。后唐则任命马希声为武安、静江节度使,兼中书令。

公元932年,马希声去世,其弟马希范继立。因马希声在位时并未称帝,死后被后唐明宗追封为衡阳王。而马希范即位后不久就被杀,楚地的军权落在其弟马希广手中。

公元950年,马希广之弟马希萼勾结蛮族军攻击马希广,并向南唐称臣,请求发兵攻潭州,楚地守将许可琼亦投降南唐,致使长沙陷落,马希广被擒。不久后,马希广被马希萼所杀,南楚政权就此结束。

趣味链接 马希声的怪癖

马希声生平最喜欢喝鸡汤,加之后宫多内宠,身子总发虚,遂每天都要杀鸡五十只烧汤喝。而且每锅鸡汤必须用五十只鸡来炖,不足五十只或多于五十只鸡炖出的汤,他都不喝。一次,他手下的人因为天气不好,没有凑足五十只鸡,就偷工减料,用四十八只鸡给他炖了一锅汤。马希声也不知是不是有特异功能,喝了两口觉得不对劲,立即下令将厨子绑在马上活活拖死。自此以后,负责炖汤的厨子再不敢敷衍了事。此外,马殷去世时,灵柩已安放在灵车之上,就要前往墓地,而马希声依然坚持要喝完鸡汤才肯发丧。

南汉——披荆斩棘终立国,“创业”容易,“守业”难

朱温建立后梁后,特封刘隐为大彭郡王,驻守两广之地。此地虽距离中央朝廷遥远,但名士云集,有的是为了躲避战乱来此者,有的是被流放名臣后裔,还有因战乱阻隔不得北返的任满地方官。刘隐出任大彭郡王期间,将这三类士人皆纳入麾下,帮他管理政务。此外,他还遣其弟刘岩,率兵平定了岭南东西两侧的割据势力,控制了岭南;后又向西进发,占领了容、邕两地(今广西西部、南部及广东部分地区)。至此,刘隐已是占据两广要地的最大割据者。

公元911年,刘隐病逝,其弟刘岩接任。六年后(公元917年),刘岩称帝,国号“大越”,都广州。刘岩自称是汉朝皇室的后裔。为了表示自己建国是恢复昔日的汉家天下,于是又于次年改国号为“大汉”。史称“南汉”。

刘岩称帝后,为了稳定边疆,与北边的“楚”和西边的“南诏”联姻,巩固了双方的政治关系。此外,刘岩亦继承了兄长刘隐的做法,厚待士人,继续招纳、任用被流放到两广之地的大臣们的后代。

由于离北方政权较远,刘岩和中原政权的关系并不密切,称帝后和后梁一直没有联系。等后唐灭掉了后梁,刘岩听说其军队很强大,担心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遂立即派人到中原探听虚实。他在书信中自称“大汉国主”,对后唐则恭敬地称呼“大唐皇帝”,还说南汉已派遣使臣,携大批贡物在途。但使者回来后却告诉刘岩,后唐内部政治混乱,大乱迹象尤为明显,根本无力南下。刘岩听后欢呼雀跃,连本就没有派遣的进贡使臣也不派了,言谈中还称后唐皇帝为“洛州刺史”,讽刺后唐的疆域狭小。

刘岩虽然有些口出狂言,但他也却有说此话的资本。五代十国中,南汉算是相对“长命”、安泰的政权了。南汉自刘岩于公元917年建国,至公元971年灭亡,历经五主,统治长达五十四年,仅刘岩一人就做了二十五年的皇帝,这在战事频发的五代十国时期十分罕见。

公元942年,刘岩病逝,其子刘弘度即位。面对老子留下的大片江山,刘弘度半点珍惜也无。他和历史上那些臭名昭着的“败国二世”一样,只知奢侈荒淫而怠于政事,这也给了其他野心之士可乘之机。

公元943年,晋王刘弘熙趁刘弘度不备,将其杀死,篡夺了皇位。倘若刘弘熙是因看不惯刘弘度的恣意妄为,想通过“弑兄篡位”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那么他还算得上是一代明君。历史上这样的先辈不乏其数,他们徒有满腔热血和政治抱负,可惜生不逢时,所以只能以背负“弑兄”之罪作为代价,来兑现政治抱负。但刘弘熙绝非这样的帝王,他之所以篡位,完全是因觊觎帝王的权威与财富。他的荒淫残暴更甚于刘弘度,使两广境内的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南汉政权经历了刘弘度、刘弘熙两位无耻皇帝,再无复兴的可能。

公元971年,宋军进攻南汉。南汉军队无力抵抗,南汉末代皇帝刘继兴投降,南汉从此灭亡。

趣味链接 刘岩的暴行

南汉帝王中,开国之君刘岩算得上是一位明君,但他在历史上也存有诸多被人诟病的暴行。奢侈就是其一。刘岩统治晚期,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建造极尽奢华的玉堂珠殿。该珠殿里的金银珠宝、奇异珍玩一应俱全,令人眼花缭乱。此外,刘岩为了巩固统治,常用炮烙、截舌、灌鼻、刀锯等酷刑来处决犯人,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刘岩还喜欢观看行刑场面,看着受刑人痛苦挣扎的表情,他竟高兴得手舞足蹈,嘴里还念念有词,口水都流了出来。大家都以为他是怪物投胎而生。刘岩死前对自己的儿子们很不满意,说他的子孙没什么才能。结果他之后的皇帝皆为暴君,国家没多久就灭亡了。

南平——俯首称臣获苟安

公元907年朱温称帝,建后梁,命高季兴出任荆南节度使一职。当时的荆南,其实只存荆州(今湖北江陵)一州,其他如归、峡、夔、忠、万、澧等州,都已为其他割据势力所夺。因此,高季兴在上任后,立即招集流散兵民,网罗南方名士,积蓄力量。

912年,朱温去世,后梁走向衰落,高季兴便开始有了独立一方的计划。他不仅整顿吏治,扩充军队,加固城池,还大量征收赋税,储备军需等。后梁末帝朱友贞自知无力控制,只能听之任之。他封高季兴为“渤海王”,以示笼络。

公元923年,李存勖灭后梁建后唐,高季兴立即向后唐俯首称臣。后唐建国初期,专攻北方政事,无力南下,遂特封高季兴为“南平王”,希望他能在南方为南唐稳住阵地。后唐灭前蜀以后,高季兴又得到了归、峡二州。但即便是这样,南平依然是五代十国中,国力最弱小的一国。高季兴及其后继者对南北称帝诸国,皆上表称臣,借以得些赏赐,获得苟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