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天读懂世界五千年历史悬案
23751200000039

第39章 军事之谜——苍茫战争凝固瞬间(9)

第一就是美国士兵本身,他们在寻欢作乐时,不喜欢带避孕套,慰安妇又无法抗拒占领军的淫威,结果,不论是慰安妇还是美国士兵,得性病的比例都超过了90%。

第二个因素就是,大洋彼岸美军的妻子联合抗议,惊动了当时正在从事人权活动的罗斯福夫人,她极为愤怒,严厉地质问麦克阿瑟:“我们合众国的小伙子们,就是公然在日本妓院这样出入得脏病的吗?你这个司令对此很自豪吗?”

1946年,占领军司令部以“公然卖淫是对民主理想的背叛”为理由,要求日本政府关闭各处慰安所。26日,日本政府下令各地警察署遵照执行,并谢绝美军官兵继续访问慰安设施。

日本政府随即下令遣散慰安妇,总共55000名慰安妇,她们带着满身的疮痍,没有任何补偿就被赶到了街上。

这些慰安妇中,很多后来继续从事色情行业,被美军称作“潘潘”;或者为美军包养,称为“安丽”。

在“安丽”和“潘潘”中,“潘潘”的命运更加的凄惨。她们站在美军经过的街道两边,嘴上抹着廉价、浓重的口红,穿着暴露的裙子,摆出各种妖娆的表情,来招揽顾客,为了一点微薄的报酬,竭尽全力服侍美国军人,过着非人的生活。

“安丽”的名称来源于英文字母“only”,虽然看起来命运比较好,但是当美国兵们回国的时候,就无情地抛弃她们,甚至连他们的孩子都不管。

半个世纪过去了,日本政府不仅没有给过这些慰安妇任何补偿,甚至为了所谓大和民族的尊严,都不承认有这件事。选择遗忘,也许正是一个“优秀”的民族保持荣光的捷径?

爱因斯坦的恋人是苏联间谍?

着名科学家爱因斯坦竟然是苏联间谍的总头目,说出来恐怕不会有人相信。可是,偏偏世界上还真就有那么一些“聪明”人相信,并且进行了大量的调查。这群“聪明”的家伙就是美国联邦调查局的特工。因为怀疑着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到美国是受苏联的派遣,他们从1932年到1950年,对爱因斯坦进行了秘密的调查,积累的秘密档案达到了1800页之多,远远超过了爱因斯坦的任何一部传记。

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FBI传奇人物胡佛,一直认为爱因斯坦移居美国是别有用心,怀疑他是柏林共产党间谍网的总头目。为了给这个一直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想法找到证据,胡佛命令联邦调查局特工暗中对爱因斯坦进行调查,调查先后进行了4年的时间。

到底联邦调查局局长埃德加·胡佛,得到了什么情报,如此坚定地认为着名科学家竟然是苏联间谍呢?

其实早在1942年,胡佛手中就有了一份联邦调查局的调查报告。这份报告是来自一位自称“爱国者”的情报贩子,此人的真实名字没有记录。报告中说,在1938年11月1日,一个名叫“音乐男孩”的组织在纽约市的比尔特莫尔饭店秘密开会,会议的内容被所谓的情报人员窃取出来,是关于爱因斯坦正在进行的一项试验。他在测试一种威力无比巨大的射线,一旦用这种射线制成武器,它将摧毁一切现存的武器,不论是飞机、坦克还是装甲车。拥有了这种武器,人类的作战能力将大为提高,可以以一敌百、以一敌千;拥有了它,可以轻易地征服世界。

就是这样一篇来历不明的调查报告,让胡佛怀疑爱因斯坦在移居美国之后开始秘密地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怀有不可告人目的的。

对于稍微有点了解爱因斯坦的人来说,谁都知道爱因斯坦向美国提出了制造原子弹的建议,其初衷就是对付纳粹德国,当纳粹德国的间谍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说爱因斯坦是苏联共产党在美国间谍网的负责人,那就是更加的让人难以相信了。爱因斯坦是一个社会民主主义者,从来没有加入过共产党,一个人的信仰不是说改变就能改变的。

对爱因斯坦的调查,先后在暗中秘密进行了20年,20年的调查不知道耗费多少人力、物力。不知道美国的民众,在知道了联邦调查局大把大把地浪费他们缴纳的税金,却在调查这种问题,会是什么反应。

当然,还有另外一件事情,说出来更是让美国联邦调查局丢尽了面子。他们居然不知道爱因斯坦曾经疯狂地迷恋上了一位苏联的间谍。而这名女间谍,竟然躲过了联邦调查局众多特工的眼睛,与爱因斯坦进行交往。而联邦调查局的局长胡佛,以及他的众多情报人员们,在调查了爱因斯坦这么久之后,居然对此一无所知,实在是不知道,他们当初是怎么吃上这碗饭的。

与爱因斯坦交往的苏联间谍,名叫玛格丽塔·科南科娃,她长得非常迷人,爱因斯坦见到她的时候,已经是一个老头了,不过还是很快就爱上了她。二战期间,她被派到美国的任务就是趁机接近爱因斯坦、奥本海默以及其他在普林斯顿的科学家,并且劝说他们向她透露有关原子弹的机密。玛格丽塔在美国的身份是一位雕塑家的妻子,而她的丈夫正在创作一尊爱因斯坦的半身像,所以,她接触爱因斯坦就显得顺理成章,丝毫不会引起美国联邦调查局调查人员的怀疑,伪装自己的手法,可谓水到渠成,毫无破绽。

尽管费尽了心机,但是从爱因斯坦身上,她却得不到任何的材料。因为爱因斯坦没有参加曼哈顿计划,所以他不了解任何关于原子弹的制造数据。爱因斯坦的角色在当时,是为美国海军做顾问,并且在新武器的开发上提供意见。实际上他没有什么秘密可以泄露的。

而且当时,爱因斯坦清楚地知道美国联邦调查局正在调查他,不过他毫不在意。1948年,在一次晚宴上,爱因斯坦对波兰驻美大使维尼耶维奇说:“我相信您现在一定意识到美国已不再是一个自由的国家,不用说,我们的谈话正在被录下来。这个房间已经安装了窃听器,我的房子正受到严密的监视。”果然,就是这句话也被美国联邦调查局的调查人员,如实地记录下来,真是尽职尽责。

后来,苏联女间谍玛格丽塔跟随着自己的丈夫回到了苏联,不过她在美国期间究竟获得了多少情报,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可以肯定的是,爱因斯坦没有泄露任何关于原子弹的细节,原因是他确实什么都不知道。

蒋介石与战犯冈村宁次的交易

侵华日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比起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松井石根、板垣征四郎等人来说,运气要好得多了。这些人作为日本甲级战犯,走上了断头台,而冈村宁次却获得无罪释放。

冈村宁次究竟是获得了什么人的“关照”,最终无罪开释的呢?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但是侵华战争的硝烟还没有完全扑灭,内战的火苗又将燃起。蒋介石想要在美国帮助下消灭共产党,实行独裁统治。

当时,日本虽然已经投降,但是在中国境内还有很多日军正在等待中国军队接受投降。他们的手中拥有大量的武器,最重要的是他们还暂时控制着当地的政权。蒋介石不想让这些落入中共的手中。

但是,日本投降的时候,蒋介石的军队主力都在中国的西南,短时间内难以抵达中国的华北、华中、华南等原先的沦陷区接受日本投降,接掌当地的政权。另一方面,八路军和新四军又不接受蒋介石“原地驻防待命”的命令;蒋介石被逼无奈,就求到了冈村宁次的头上。

蒋介石给冈村宁次发电报,希望冈村宁次手下等待投降的百万日军“保持现有的态势——如果八路军来接受投降,一定要拒绝,最好的做法就是将中共的武装抵挡在敌占区之外,将所有的武装地盘等一切留给他。还承诺将来一定回报他”。

冈村宁次正在等待投降,可谓担惊受怕,夜不成寐,总是担心战后受到审判。接到信之后,他终于明白可以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为自己保住一条小命。冈村宁次毫不犹豫,立刻给蒋介石回电,表示谨遵命令,将敌占区的“武器弹药、军需品、地盘以及所有之物”,“尽归诸军”,“中共如来,必拒之”。

蒋介石收到回信之后,可谓大喜,缠绕心头的难题终于得到解决。1945年8月31日,冈村宁次受到南京国民政府参议的接见,为了报答,告诉他一切尽可安心,蒋委员长会遵守对他的承诺,“准其以其劳绩赎罪,免以战犯惩处”。冈村宁次听后大喜,连忙表示尽全力听从蒋委员长的训令。

1945年,日本天皇一宣布投降,中共就列出了一份日本战犯名单,冈村宁次是头号战犯。各界纷纷表示赞同,强烈要求国民党当局将其拘捕交给法庭公审。当时,东条英机等其他战犯纷纷在日本东京被逮捕,蒋介石却逆天而行,不仅不予以逮捕,反而承认冈村宁次对在华战败的日军的指挥权,实在是为了一己私利,冒天下之大不韪。

1946年1月19日,在日本东京设立“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进行审判,冈村宁次也在被审判之列,驻日盟军司令艾森豪威尔多次照会国民党政府,要求将冈村宁次遣送东京接受审判。冈村宁次自知难逃死罪,因此茶饭不思。蒋介石在南京紧急召开会议,最后,借口遣返工作尚有许多事情未了,仍需冈村宁次留下处理,没有将他送回东京接受审判。

还有什么事没了呢?原来还有事相求,冈村宁次在中国华北指挥百万日军对华作战,其中主要的精力用来对付八路军,对八路军作战的经验可谓是丰富之极。蒋介石为了对付中共,就向冈村宁次请教。冈村宁次为此专门写了《从敌对立场看中国军队》的军事论文,详细地阐述国共军队的战略战术和作战特点,并且提出了如何对付中共武装的建议,得到了蒋介石的重视。

蒋介石违背全国人民的意愿,肆意包庇日本第一号战犯冈村宁次,激起全国人民的反对。众怒难犯,蒋介石无奈,只好将冈村宁次交付中国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审判。但是为了宽慰冈村宁次,国防部王俊中将对他说:“根据国际情况,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将您和松井太久郎列入战犯名单,但暂不归国受审。为了敷衍舆论,也可能移交军事法庭审理,但审判只是走走形式而已,毋庸挂虑。”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多次照会中国政府,要将冈村宁次引渡日本进行审判。蒋介石指示外交部,用冈村宁次身患重病加以推脱,使之不能成行。

其次,还有一批国民党军政高官极力为冈村宁次脱罪,何应钦、汤恩伯主张判冈村宁次无罪,并为此积极奔走。

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宣布下野。李宗仁担任总统,蒋介石还是下手令给国防部长徐永昌,让徐永昌给南京最高军事法庭审判长石美瑜下令:一定要判冈村宁次无罪。当时,所有判死罪的日本战犯都已经被绞死。

1949年1月26日,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开庭,石美瑜宣判:冈村宁次被宣布无罪,当庭开释。当时,法庭上目瞪口呆,继而大乱,旁听的百姓强烈谴责。冈村宁次就这样逃过了惩罚,实在是中国历史上最荒诞的、最可悲的一幕。

1966年,冈村宁次在日本东京自己的家中病死,死时82岁。二战后,被送上断头台的战犯有100多名,可是犯下滔天罪行的冈村宁次,竟然逃过了制裁。

杀手的失误改变法国的历史

暗杀这种手段自古就有,特别是在一些重大事件的关键时刻,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它在起作用。

法国总统戴高乐,就经历过一场惊心动魄的暗杀,只差几英寸,他就会被子弹击中,去见上帝了。这次暗杀行动发生在巴黎郊区,时间是在1962年8月22日晚上8时18分,当时法国总统戴高乐的车队正行进在回科隆贝的总统住所途中,这时车队遭到了枪击。幸运的是,总统乘坐的DS19载着总统和总统夫人安然无恙地冲出重围。当时总统所乘的这部车有一个幸运的名字“Goddess”,即幸运女神的意思。

第二天,一个自称“全国抗敌委员会”的秘密组织对新闻界发布了一份公告,在公告当中声称,他们将会对这次暗杀事件负责。恐怖组织在公告中这样说:戴高乐因犯叛国罪,被军事法庭判处死刑,由特别行动第一团的第一别动队执行。

经过调查,法国在编的军队中并没有“特别行动第一团”,而所谓的军事法庭和判决,就更加是子虚乌有,故弄玄虚。后来,经查实,这是一个反对戴高乐在阿尔及利亚的政策的右翼组织所为。

这个秘密组织,在阿尔及利亚战争时期,一共计划了31次针对戴高乐将军的暗杀,其中有5次计划被实施。那天晚上针对戴高乐的暗杀,差一点就成功了,几颗子弹打碎了后窗上的玻璃,一颗子弹从他鼻子前几英寸的地方擦过去,真是危险极了。

巴黎警察局刑警大队队长莫里斯·布维尔全权负责调查此案。疑点渐渐都集中到一个叫热尔曼的人身上,他是这次暗杀行动的现场总指挥。

热尔曼的真名叫巴斯蒂安·蒂里,公开的身份是航空工程师,曾参与法国第一枚导弹火箭的设计工程,有一副精于数学计算的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