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天读懂中国五千年历史悬案(最新升级版)
23751300000023

第23章

玄奘的威名从西域传回了大唐后,这位当年偷渡出国游学天竺的

僧人,引起了上至皇帝下至百姓的莫大兴趣。

贞观十九年春正月,玄奘给唐太宗上书,说自己取得佛经回来了。当时唐太宗正在洛阳统领兵马准备征伐高丽。得知玄奘即将携带佛经、佛像回国,唐太宗便命令留守在长安的左仆射房玄龄迎接。房玄龄派遣右武侯大将军侯莫陈实、雍州司马李叔、长安令李乾佑奉迎。后来,玄奘受到了唐太宗的亲自召见。公元 664年,玄奘由于积劳成疾病逝。

玄奘回国后,在 19年之中翻译出了经论 75部,总计 1335卷,他还口述《大唐西域记》。该书是玄奘西行求法历时 17年、行程 5万余里、经过 100多个国家所写的游记。内容相当丰富,涉及中亚、西亚、南亚地区内许多国家的山川地形、城邑关防、交通道路、风土习俗、物产气候、语言文字、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各个方面,并有不少佛教传说。全书共 12卷,约 11万字,记述的国家达 138个以上,是我国古代的一部极为重要的地理著作。

唐玄奘差点做了高昌国驸马

相传,汉武帝刘彻派大将军李广利率兵远征大宛以求汗血宝马,然而军队疲惫不堪大败而退,汉武帝大怒,下令不许汉军东返,进玉门关者杀,于是这支队伍来到吐鲁番,他们见这里气候宜人,又有天山雪水,李广利于是决定将军中病弱疲惫的伤员们集中起来在这里屯田。从此,他们便在这里定居下来。这个地方由于“地势高敞,人庶昌盛”而得名“高昌壁”,后来这个地方建立了国家——高昌国。

汉唐以来,高昌是连接中原、中亚、欧洲的枢纽,它既是经贸活动的集散地,又是世界宗教文化的荟萃地。当时波斯等地的商人,从他们国家带着苜蓿、葡萄、香料、胡椒、宝石和骏马来到高昌城,又从这里带走中原的丝绸、瓷器、茶叶和造纸、火药、印刷术。与此同时,世界各地的宗教先后经高昌传入内地。当时这里的居民先后信奉佛教、景教和摩尼教,高昌成了世界古代宗教最活跃、最发达的地方之一。

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即汉武帝的军队筑成高昌古城后 700年,27岁的玄奘为了探求佛法求取真经,“冒越宪章,私往天竺”,违反了朝廷当时禁止百姓擅自西行的规定,混在一伙四出逃荒的饥民之中离开长安,踏上西天取经之路。这之前,在贞观元年(627年),玄奘曾结旅陈表,请允西行求法,但未获朝廷批准。因没有唐朝的通关文书、没有寺院的证明文件,也没有任何权贵阶层的支持与举荐。玄奘曾被唐凉州朝廷地方官员下令捉拿、曾被玉门关外五个烽火台的守边兵士张弓放箭险些射伤,常常是昼伏夜出,惶惶终日。

除了面对官府的层层盘查之外,玄奘还要面对关外漫漫黄沙。一路上为他做向导的胡人,到了关外,面对漫漫黄沙时也打了退堂鼓,临走时,他送给玄奘一匹识途的老马,并告诉他,如果在沙漠中走了四天后,能够看到一小片绿洲,就说明走对了方向。走进戈壁深处的玄奘在喝水时,又不慎把皮囊的水全部洒掉了,没有了水的玄奘凭借着自己的信念坚持行走,但最后还是昏倒在老马身上,不知过了多久,一阵凉风把他吹醒,他终于走到了那一小片绿洲,这就是富饶的高昌国。

高昌王笃信佛教,国都寺庙林立,平均每百人就有一座寺庙。高昌国共有僧人数千,但高昌王仍感到缺少真正的高僧。高昌商人们在凉州听玄奘讲经后推崇备至,高昌王听到这个消息颇为振奋。三年前他到长安朝贡时目睹了宏伟寺院和博学的高僧。礼仪之邦的风土人情让他倾服,回国后他下令臣民都梳唐人发式。现在又来了一位大唐高僧,可以请他向国人弘道讲法,这是一件多好的事啊!俗话说:凡事可遇不可求,现在机遇到来了。

玄奘本想取道另一条路,但高昌王派使臣专程将他请到高昌。高昌王听说玄奘当夜要到的消息后在宫殿里焦急踱步,寝食不安。午夜,卫士们报告玄奘已到,高昌王亲自举着火把迎接他,并不顾玄奘路途劳累,兴高采烈地和他聊了一整夜,随后几天也是如此。高昌王每日在三百弟子面前跪地当凳子,让玄奘踩着他的背,登上法座讲经,时间过了十几天,唐玄奘执意西行,高昌王苦苦挽留,并要以弟子身份终身供养玄奘法师,还要让全国居民都成为法师弟子,每日沐浴执香,洗耳恭听法师讲经。

但是玄奘并不想在高昌国长期逗留,他对高昌王的盛情深表感谢,对他的挽留婉言谢绝。他一定要远赴印度寻求中国佛教经典里缺失的经文。大臣们为了挽留玄奘,也想出了一个计策:让玄奘成为国王的女婿。他们说,玄奘青年才俊,公主才貌双全,崇信佛法,玄奘不能不对这位公主动心。高昌王便向公主提起此事,公主喜笑颜开。她听过玄奘讲法,对他崇拜有加,能与这位才智之士共度此生是她莫大的荣幸。但玄奘却向高昌王陈情,他此生的使命就是远赴印度,求法取经,然后再回国弘扬于百姓之中,他恳请高昌王不要拦阻他。

习惯了人们对他俯首听命的高昌王,见玄奘竟然置他的恳求于不顾,不由得怒火中烧。于是威胁玄奘说:法师面前有两条路,或者留下,或者回国,请法师三思。玄奘毫不犹豫地回答:“君王留下的只能是贫僧的尸骨,绝对留不住贫僧的心!”为了能被放行,玄奘开始绝食,到了第四天,他已极度虚弱,气息奄奄,高昌王极为震惊。高昌王请求玄奘进食,恢复身体,继续西行,不过他诚邀玄奘从印度回来时,在高昌住上三年。玄奘深感于高昌王礼佛的虔诚和修业的诚意,答应他归来再访,并与高昌王结为兄弟。高昌王决定请玄奘升座讲法一个月,同时为他预备西行一切所需之物。临行前,高昌王为玄奘写了 24封致西域各国的通关文书,还赠送了马匹和 25名仆役。出发那天,全城居民夹道相送,高昌王麹文泰抱住法师失声恸哭,亲送至 100里外的交河城,才依依惜别。

鉴真双目失明还是得了白内障?

鉴真(688~ 763年)是我国唐代赴日传法的名僧。日本人称其为“过海大师”、“唐大和尚”。鉴真俗姓淳于,扬州江阳(今江苏扬州)人。他父亲是一名虔诚的居士。14岁那年,他随父亲去大云寺参拜。一见到慈悲的佛像,他就产生了禅悦之喜,便向父亲提出要皈依佛门。被他的诚心感动了的父亲,就将他托付给自己的师父智满法师。鉴真于 46岁登上戒律大师的讲座,在江淮地区讲律传戒,被仰为东南戒律宗首、“江淮化主”,40余年间,鉴真为俗人剃度,传授戒律,先后达4万余人,江淮间尊为授戒大师。在佛法戒律之外,他还广泛涉猎梵声音乐、佛寺建筑、雕塑绘画、草药医术、书法镂刻。漫长的修炼过程,造就了鉴真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卓越超群的人格。

当时的日本,佛教戒律不完备,僧人不能按照律仪受戒。公元 733年(日本天平五年),日本僧人荣睿、普照随遣唐使入唐,邀请高僧去传授戒律。访求 10年,决定邀请鉴真。鉴真的弟子中有人劝他不要去。“到日本去,路途遥远,沧海森漫,百无一至……”鉴真说道:为了弘扬佛法,何惜身命?唐天宝元年(742年),鉴真不顾弟子们劝阻,毅然应请,决心东渡。但是,由于地方官阻挠和海上风涛险恶,先后 4次都未能成行。

公元 748年,鉴真又开始第五次东渡。由于船只误入海流,又遇狂风巨浪,鉴真一行在海上漂流了 14天后抵达海南岛南部。鉴真一行过海到了广州,准备北返再次东渡,但由于劳累过度,日本僧人荣睿又不幸病逝,鉴真的得力弟子祥彦也在途中死去。加上南方炎热,使鉴真患了眼疾,医治无效而失明。

公元 753年,日本“遣唐使”藤原青河一行在回国时,特意到扬州拜谒鉴真,再次请他东渡。鉴真不顾高龄和双目失明,毅然决定随日本船第六次东渡。一个多月后在盛大隆重的欢迎下鉴真进入日本首都奈良。这次东渡,虽然终于取得成功,但他年近七旬。日本天皇下诏慰劳,并授予鉴真传灯大法师之位,宣布“自今以后,授戒传律,一任和尚”。同年四月,鉴真初于东大寺卢舍那殿前立戒坛,登坛为日本圣武上皇、光明太后、孝谦天皇等授菩萨戒。不久又为沙弥澄修等 400多人授戒。已受过戒的日僧灵福等 80多人也纷纷舍旧戒,重新从鉴真授戒,日本佛教开始有了戒律。鉴真又在日本传戒、建寺、讲学、行医,生活了十个春秋,直至圆寂。

鉴真的事迹在日本人民中,世世代代传为鉴真和尚塑像美谈,日本文化史学者甚至称他为文化的大恩人。弟子为他所塑干漆夹像,1200余年来,始终受到日本人民的景仰。1980年,日本曾送这座塑像短期来华,成为中日友好关系史上的佳话和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件大事。鉴真作为中日民间交流的使者,为中日佛教文化的交流谱写出了光辉的篇章。尽管如此,有些学者在研究了史料后,却对鉴真在第五次东渡过程中失明之事提出了质疑。

著名历史学家陈垣就认为“鉴真和尚到日本后,晚年曾失明则或有之,谓鉴真和尚未到日本前已失明,则殊不可信”(陈垣《鉴真和尚失明事质疑》)。因为,鉴真失明一事,《宋高僧传·鉴真传》等书都没有任何记载,仅据日本人真人元开所撰写的《唐大和尚东征传》上的一句话作为孤证,论据并不充足。鉴真在日本,校正数百万言的经论而一字不差,对一个盲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

而且《唐大和尚东征传》所提供的那些导致双目失明的原因,涉及荣睿病死,鉴真悲痛得数日不进滴水;与普照分手,鉴真痛惜悲戚;祥彦病逝,鉴真抚体悲呼。还有诸如遭受暑热瘴气,毒火攻心,等等。与鉴真这样的得道高僧的精神境界完全不相符合。这些说法,将鉴真视为凡夫俗子,而非得道高僧。显然是“以凡夫之心,度高僧之腹”,所做出的分析结论,与得道高僧所修炼而成的精神境界相去甚远。因为鉴真作为虔诚的有着多年修行功夫的佛教徒,深知五蕴皆空,生死不二,对人的生死必然会有一种非常超脱的看法,怎么会因为生离死别而悲痛得数日不进滴水、痛惜悲戚、抚体悲呼,以致毒火攻心、双目失明呢?而我们从前几次东渡失败之后所看到的那个表现出乐观精进、深信有佛菩萨保佑的百折不回的精神的鉴真,怎么会在第五次失败后表现出那样的一种不堪打击的沮丧情绪呢?

一些日本学者也认为,《唐大和尚东征传》所说的“眼光暗昧”,是指鉴真患有老年性白内障,而不是双目失明,这种说法倒是有可能更为接近事实的真相。《鉴真奉请经卷状》这张鉴真的借条仿佛也为这种说法提供了佐证,公元 757年,鉴真为借经卷曾经向当时的奈良东大寺出具了一张借条。这就是现存正仓院的《鉴真奉请经卷状》。借书条上的书法为唐人风格。值得注意的是,书法字迹端正整齐,并有涂改重写的地方,经过奈良国立博物馆的西山厚研究员鉴定,认为此文与中国所存鉴真相关文献出自同一人手笔,所以,日本研究人员认为,鉴真在东渡时,可能还保有轻微的视力,能够自己书写重要文件,但不能很好地阅读了。

据此,也许鉴真得了老年性白内障,而非完全失明更符合历史的真相,无论鉴真是否彻底失明,日本的文献中,他在日期间从未有过哭泣的记载,而总是以最和善的微笑面对信徒。鉴真因为年高体弱,为了弘扬佛法又不惜劳苦,终于在日本天平宝字七年(763年)五月六日,坐化于唐招提寺,根据日本方面的记载,当时鉴真双脚结跏趺坐,神态安详,死后三日,体温尤在,时人呼为真菩萨……

佛法云,大雄无畏,勇猛精进。这就是鉴真大师最好的写照。

貌美杨贵妃为何没能成为皇后?

白居易《长恨歌》生动地描述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杨贵妃生前,有“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等诗句;杨贵妃被赐死后,有“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等诗句。《明皇杂录》、新旧《唐书》等多种史书的记载,可以证明白居易的描写基本是属实,并非文学夸张。杨贵妃,名玉环,字太真,是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中地位最高、权力最大的一位美女,也是我国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最大的一位后妃。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备受宠爱的美人,却一直没有被册封为皇后,原因何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