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天读懂中国五千年历史悬案(最新升级版)
23751300000025

第25章

八仙中流传故事最多的当数吕洞宾,在道教中,全真教奉其为“纯阳祖师”,又称“吕祖”。吕仙原名吕岩,又有说法是本名吕煜或吕琼,号纯阳子,一般认为他公元 798年生于永乐县招贤里(今山西省芮城县永乐镇)。另一种说法是他是唐末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唐宝历元年(825年)中了进士,并且为官了一段时间。不久因为厌倦腐败的官场生活,弃官入道,隐居终南山。在现实的吕洞宾的基础上,民间添加了许多他的传说故事,是“八仙”中最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也是名气很大的一个。从北宋开始就一直有人假借他的名号出山,让他的传说更加丰富而且神奇。比如“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四下鹤城”、“吕洞宾卖汤团”等等。

何仙姑:八仙中唯一的女性,有关其身世说法不一。一说她是唐朝人。宋初《太平广记》引《广异记》称有“何二娘”者,是位以织鞋为业的农妇。《续通考》说何仙姑为唐武则天时广东增城县人,出生时头顶出现六道毫光,天生一副“仙科”,13岁时在山中遇一道士,吃了道士一只仙桃,从此不饥不渴,身轻善飞,并可预见人生祸福。后来她应召进京,途中离去。一说她是宋朝人。宋代的一些文人笔记多称她为北宋永州(零陵)人,有称她幼遇异人,得食仙桃成仙。有称她放牧于郊野,遇异人送仙枣,食后而成仙,宋人笔记中还记载了何仙姑一些为人占卜,预测祸福的事迹,一时间士大夫及好奇者争相前往彼处占卜,可见她的原型不过是一位精于占卜的民间女巫。

八仙中有位玩世不恭,似狂非狂的行乞道仙,名叫蓝采和。南唐沈汾《续仙传》、宋初《太平广记》、陆游《南唐书》等书均载有他的事迹。蓝采和是唐末至五代时人,其行为怪僻,经常穿着破烂的衣服,一只脚穿着靴子,另一只则赤着,于长安街市乞讨,并手持大拍板,乞讨得来的钱有时赠予穷人,有时花在酒肆中,醉了就唱歌,歌词多充满神仙之意。另外,他又喜欢于夏天穿厚厚的衣服,冬天躺在雪地上。相传有人在童年及老年时都见过他,但他的容貌却没有改变。而最后,蓝采和得汉钟离度化,于酒楼乘醉骑鹤而去。

韩湘子:普遍认为是文学家韩愈的侄子(有说侄孙),《唐书·宰相世系表》、《酉阳杂俎》、《太平广记》、《仙传拾遗》等书都有关于他的介绍。一称是韩愈侄孙,历史上韩愈确有一个叫韩湘的侄孙曾官至大理丞。他成仙的传说,最早见于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书中称韩愈有一年少远房子侄,为人轻狂不羁,不喜读书,韩愈曾责怪他,他却能在七日之内使牡丹花按其叔的要求改变颜色,并且每朵上边还有“云横秦岭家何在……”的诗句,韩愈惊奇万分。还有说韩湘子是韩愈外甥,其事迹和《酉阳杂俎》所言大同小异,总之韩湘子其人物原型为韩愈的族侄,五代时即被仙化。

八仙中,曹国舅的事迹最少,出现最晚。其身世,说法大同小异,都和宋仁宗的曹皇后有关。《宋史》有传,曹佾,字公伯,曹彬之孙,曹皇后的弟弟。他性情和宜,通晓音律,喜爱作诗,封济阳郡王,身历数朝而一帆风顺,年七十二而寿终。《神仙通鉴》云:曹国舅天性纯善,不喜富贵,却慕恋于仙道,其弟则骄纵不法,恃势妄为,曹国舅对其恶行深以为耻,遂入山修炼,遇汉钟离、吕洞宾收他为徒,很快曹国舅修成仙道。《东游记》中所述曹国舅与上略同。

法门寺地宫埋藏 1000多年的秘密

位于中国陕西省扶凤县的法门寺,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寺院之一。它位于陕西省宝鸡市扶凤县城北 10公里处的法门镇,据专家考证,法门寺始建于北魏时期约公元 499年前后,当时称“阿育王寺”。

经过隋唐时期的不断改扩建,到了宋代,法门寺发展到最大规模,当时仅二十四院之一的“浴室院”即可日浴千人。宋徽宗曾手书“皇帝佛国”四字于山门之上。金元之际,法门寺仍是关中名刹,“藏经碑”中有寺僧抄写大藏经 5000卷之记载。金人也刻“诗碑”盛赞其寺塔:“三级风檐压鲁地,九盘轮相壮秦川。 ”明清以后,法门寺逐渐衰落。明隆庆三年(1569年),寺中历经数百年历史的唐代四级木塔崩塌。明神宗万历七年(1579年),地方绅士杨禹臣、党万良等捐资修塔,历时 30年建成八棱十三级砖塔,高 47米,极为壮观。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因地震塔体倾斜裂缝。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在爱国志士朱子桥先生的主持下,该塔完成了晚明以来最大规模的维修。

几千年来,史书记载和民间传说中都曾提到,法门寺地宫里有佛祖释迦牟尼的真身舍利,到底是真有其物还是讹传?法门寺地宫中真的埋藏有千年的秘密吗?

1981年 8月 24日的一场暴雨使得伫立在法门寺中的佛塔,中部突然出现裂缝,佛塔东北边的部分完全坍塌,西南边部分出现倾斜,千年古塔即将毁于一旦,该如何处理?经过反复论证,有关方面形成了两个方案,一是把旧塔拆除后重新修建,另外一个是保护剩下的半边塔。

鉴于佛塔十分珍贵,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工作人员决定修复残塔。但是,佛塔倒塌的情况十分罕见,残塔里全是土坯,把土坯保护起来非常困难,而且造价极高。最后,专家组研究决定,将残塔拆除重建。

1987年 4月 3日,考古人员在清理古塔拆除后的塔基时,终于使得一个埋藏了 1000多年的绝世秘密重见天日:塔下果真埋葬着珍贵的“佛指舍利”。原来,考古人员无意中在塔基处浮土下发现了一块白玉石板,除去浮土,一尊雄狮浮雕渐渐显露出来。推开白玉石板,一个神秘的洞口赫然出现。这就是法门寺地宫的入口。考古人员沿着地宫的幽暗隧道前进,发现墙壁为黑色大理石拼贴。石壁因年代久远呈现出一种特有的斑驳,东侧上刻有白色的文字。隧道尽头,两块石碑赫然屹立,碑文在手电光下依然清晰可辨。两块石碑上共计刻有约 900个字,一个是记事碑,一个是物账碑,文字内显示石碑是唐代最后一次迎送佛骨时留下的。在两块石碑被移开后又一道门出现,石门左右两边各雕刻一尊精美的菩萨像。进门后,地面上是一堆堆整齐的丝织品。虽经千年岁月,丝织品依然精美光鲜。在前室尽头,一座大约有 80厘米高、四面有精美的彩绘浮雕的汉白玉石塔静静伫立,塔盖、塔刹、塔身、塔座均保存完好,后来,这座塔被人们称为阿育王塔。

神秘继续上演,阿育王塔后面竟然还有一道石门,门后设有密室。第三道门打开后,法门寺地宫的中室被打开。中室呈方形空

间,中央放了一个白玉灵帐,灵帐里面放置法门寺地宫了一枚玉质仿制舍利,这是一件国宝级的文物。灵帐后果然又有一道石门,门内是地宫的后室,在后室的土层里,考古人员发现一个密龛。密龛里藏着一个包裹,包裹里面又是一个铁函。这个沉甸甸的密龛里套着一重又一重的密龛。直到第七重,是一个镶满珍珠的金质宝函,宝函里是一座宝珠顶小金塔。第八重是个纯金塔,打开后,金座上有根像手指一样的银柱子,是玉质仿制佛指骨舍利。最后一层铁函打开了,里面有个用丝绸包裹的镏金函,镏金函里有个檀香木函,檀香木函里还有个水晶椁子,水晶椁子里还有一个玉棺,在玉棺里面,终于又出现了一枚佛骨舍利。这是一枚真正的佛骨舍利。世间圣物、唯一仅存的佛祖真身指骨舍利,终于显身。这被誉为继秦始皇陵兵马俑之后的又一考古重大发现,是中外佛教界和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

除了珍贵的舍利之外,法门寺地宫中的丝绸文物,则是继中国西北甘肃省敦煌藏经洞之后,唐代丝绸出土数量最大、品种最多、价值最高的地方,被誉为中国唐代丝织品的宝库。据考古资料所载,法门寺地宫中所藏的丝绸织物工艺极其精致,缝合处所用的金线平均直径只有 01毫米,最细处仅 006毫米,比头发丝还细。地宫中一只藤箱内堆积的丝绸衣物,厚度虽然只有 23厘米,却叠积丝绸织物达 780层之多。

法门寺地宫中还发掘出土了上百件璀璨夺目的金银器和琉璃器,而久已失传的 16件“秘色瓷”则让中国的瓷器研究专家兴奋不已。秘色瓷是唐代宫廷专用瓷,制作工艺早已失传,其实物也只是在中国的史书中提到过,后世从未见到过。据记载,秘色瓷器由于釉料好,给人的印象好像是碗中盛有水,因而总是晶莹透亮,一尘不染。

为了保护和展示法门寺地宫所出土的珍贵文物,我国政府在当地成立了博物馆。我国的文物保护专家还与德国同行合作,对地宫中出土的丝绸织物进行高科技保护。

古代“高考”是怎样进行的?

高考,是现代才有的名词。但实际上,科举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就是中

国古代的“高考”。科举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是在隋唐时期,在隋唐之前的魏晋时期,官吏大多从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选官以家族、门第为标准,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入朝做官,而且升迁快速,公卿机要职务全被他们占据。出身寒门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依靠自己的才能谋得一官半职,却位卑权轻,无法担任中央和地方的高官职位。高门无士庶,寒门无王侯,一个人能否有所作为早在他出生之前已经确定,此所谓“士庶之别,国之章也”。以门第取人弊端显而易见,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泾渭分明,这种地方官员和士族官僚选拔晋升体系十分不利于国家长治久安。

隋朝统一中国以后,隋文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正式废除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公元 605年,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创立。当时,科举主要考时务策,就是有关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论文,叫试策,按照成绩的高低来录取。最初的时候,分科取士刚刚草创,国家并没有统一的法度,进士考试还没有形成固定的制度,但是读书、应考和做官的基本框架已经确立起来。

唐朝时,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帝王积极推进科举制度改革,选拔了大量寒门人才。有一次考试之后,新科进士鱼贯而入,入朝堂拜见皇帝,唐太宗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唐代科举考试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考试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考试的内容已经很复杂,常科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等 50多种科目,最为重要的是明经和进士。唐高宗李治以后,进士科逐渐重要起来,许多宰相权臣等都是进士出身。由于考试时间都在春天,因此科考被称为“春闱”。唐代科举取士规模很小,进士科得第很难,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新科官员中通过科举考试录用的,只占 5%左右。而且,进士及第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还要通过吏部的考试才能做官。

无论如何,对于寒门学子来说,通过科举考试如同鲤鱼跳过龙门一样值得庆贺。科考成绩开榜之后,进士及第称“登龙门”,第一名曰状元,同榜人要凑钱举行庆贺活动,集体到杏园参加宴会,叫探花宴。宴会以后,新科进士们一起到慈恩寺的大雁塔下题名显示荣耀,中进士因此又称为“雁塔题名”。新科进士的各种聚会庆贺活动中,有很多王公权贵参加,有很多权贵就在聚会中甄选女婿,这对那些既得官位又得娇妻的寒门学生来说,真是天大的喜事。

到了宋代,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进士科的重要性则更为突出,进士一等多数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进士科为宰相科。宋代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这时的科考开始实行糊名和誊录,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贯等密封起来,防止徇私舞弊。宋太宗时,开始对殿试实行糊名制;宋仁宗时期,省试、州试实行糊名制,后来又进一步将考生的试卷另行誊录。考官评阅试卷时,考生姓名、字迹等均无从辨认,对防止主考官徇私舞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而随着明王朝的建立,科举制也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科举考试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明代士人要参加科举考试,必须先进入学校。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地点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驻地,三年一次。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又称礼闱,于乡试的第二年举行。殿试在会试后当年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时务策一科。殿试完毕后,次日改卷,又次日放榜。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殿试之后,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其余进士经过考试合格者,叫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考试合格者,分别授予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等职,或以知县优先委用,称为“散馆”。明英宗以后,朝廷形成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