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天读懂中国五千年历史悬案(最新升级版)
23751300000034

第34章

蒙古军队还有异常严密的组织,而且调动起来灵活迅速。蒙古的军队是根据十进位的体系,即由十人、百人、千人、万人的部队所组织而成。各个部队的人数非常接近,可能是方便应付人员伤亡和损耗。万人部队是最大的作战单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作持续的战斗。这万名战士由大汗的一个亲戚或亲信指挥。两万人可组成一军。另外,大汗亲选一万名“体格矫健,技能好”的人,组成精锐的“护卫军”,在平时分为四班守卫,战时随大汗出征。而被征服的人民会被拆散分派到其他的部队之中,令其无法组织动员,以避免反叛。蒙古人在极其严厉的军法约束之下作战并共享战利品。在战争中遗弃战友会被判处死刑。这种严格的纪律,加上英明的领导和有效的组织,让蒙古人的武力,从骑兵群提升为一支真正的军队。

在实战中,蒙古军队还继承和发展了先人的成功经验,创造了“大迂回”战术及“闪电”战术。蒙古军的“大迂回”战术源于蒙古族的围猎。他们把围猎中的技艺娴熟地运用到战争中,它不以击溃敌人就算达到战争目的,而是用左右包抄的方式,将敌人包围,从不给对方留下一条逃生的出路。蒙古军队在战争中,还经常使用“闪电”战术。与蒙古军队相比,对手通常移动速度缓慢和谨慎,但蒙古人善于寻找机会去分散敌军的力量,然后集中自己的力量,以快速的袭击把敌人各个击破。他们会试图环绕或包围敌军,来制造局部优势。蒙古的轻骑兵并不能对抗重骑兵的攻击,所以他们会假装败逃来吸引敌军骑兵的穷追猛打,藉此消耗他们的体力,以降低其攻击实力。这时,原本走避的蒙古轻骑会突然折回反身成为攻击者。蒙古军队精于设下埋伏和突袭。蒙古军的将领也最擅长于应用侦察兵,并且在身处劣势的情况下,通过武力的调动以夹击敌军。

后勤保障是战争成败的重要因素,成吉思汗对此非常重视,由于部队出征时只能携带有限的羊马,为充分食用这些牲畜,成吉思汗规定了专门的屠杀方法,使这些牲畜易于更长久的保存。据史料记载,成吉思汗差不多每到一处,就在五十、百里以内各设一驿站,以便于互通信息。在作战时军队之间相互联络信号方面,蒙古军队也都采取了妥善的办法和制定了必要的制度。例如除制定徒步和乘马联络外,用吹号、色旗互相联络等。

此外,蒙古军队还有一种最有力的武器,就是计划周详、时时刻刻对敌人施行的心理战术。如果蒙古军队想攻取的城市不愿意投降,那么,他们最终一定逃不掉屠城的下场。当时最大而兴盛的撒马尔罕和内沙布尔两城,就由于这个原因先后被夷为平地,居民无一幸免。这个消息传开后,别的城市就不敢抵抗。但是有的即使投降也不一定能避过厄运。基辅城中的俄罗斯王公投降前虽得到宽大保证,但最后还是给扔在饮酒祝捷的桌下活活压死。阿富汗西北边境赫拉特城的居民在听到赦免消息后走出城外,却被全部杀死,整座城也被夷为平地。

曾有史学家赞叹:“整个世界上,有什么军队能跟蒙古军相匹敌呢?战争时期,他们像受过训练的野兽,去追逐猎物。但在太平无事的时候,他们又像是绵羊,生产乳汁、羊毛和其他许多有用之物……”蒙古军队在横行欧亚的过程中,使众多城池遭到灭顶之灾,造成了巨大的经济破坏,但同时却打开了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此间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三项——火药、印刷术和指南针传到了欧洲。成吉思汗个人辉煌的成就,也引得古今无数英雄竞折腰,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不愧为“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的陵寝为何在“马背”上?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是蒙古帝国的创始人,他不仅创建了有史以来疆域最大的中华版图,也给后世留下无数的猜想与谜团。《环球时报》上称其财富位列世界史上前十位,一位蒙古学专家预言:成吉思汗的陵墓里可能埋藏着大量奇珍异宝,里面的工艺品甚至比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还要壮观。这并非夸大其词,因为成吉思汗的陵墓里可能埋藏着他东征西讨,从 20多个王国得来的无价珍宝,这也是吸引考古界人士多年来前赴后继、苦苦寻觅的原因。

但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殒落六盘山后,葬身何地一直是个谜,也是史学界久为争议的一个问题。难道,真如传说中的一样,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陵寝位于“马背”之上,到处移动,难觅其踪?

现存的成吉思汗陵园在伊金霍洛旗,只是一个衣冠冢,号称“八白室”。八白室顾名思义是由八间白色的建筑构成的,建筑雄伟,具有浓厚的蒙古民族风格。“八白室”原来是八座白色的毡帐,后来的蒙古人为了祭祀成吉思汗而为他建立了一座马背上的陵园。毡帐里供奉着成吉思汗的遗像,象征着墓地。这样的陵园既便于迁移,也便于祭祀,很符合游牧民族到处迁徙的特点。“八白室”迁移多处,最后迁到鄂尔多斯草原的伊金霍洛旗,里面有他的衣服、家谱,据说还有成吉思汗逝世前的最后一口气的灵魂也在灵塔里。但成吉思汗死后的遗骨究竟葬于何处,到现在为止还不能完全确定,这也成为了一个千古之谜。

成吉思汗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关于他去世的经过,以蒙古文书《蒙古秘史》(也称《元朝秘史》)的记载为最早。据记载,在出征西夏前一年,成吉思汗在一次打猎时,从马背上摔下受伤,并发起高烧。当时进攻西夏的计划已定,成吉思汗本来要和平解决,但西夏将领阿沙出言不逊使成吉思汗大怒,于是抱病出征。

虽然灭亡了西夏,但成吉思汗因为病重最终也死在军营里。

成吉思汗死在西夏灵州的军成吉思汗陵中,可是陵墓为什么安放在鄂尔多斯草原上呢?有一种说法认为是为了满足他生前的愿望。700多年前,成吉思汗率军西征路过鄂尔多斯草原,看见这里水草丰美,鸟鸣鹿奔,不禁心旷神怡,连马鞭不小心掉落都没发觉,他的部下把鞭捡起想要交给成吉思汗,然而成吉思汗却说:“这里是强大王朝存在的地方,树木花草茂盛的地方,把马鞭就放在这儿吧!不管走到什么地方,就按照马鞭放的方向,死后就把我葬在这里。 ”不幸的是成吉思汗却在即将攻克西夏都城的紧要关头去世,为了不动摇军心,骗取西夏早日投降,他留下“秘不发丧”的遗嘱,由少数亲信将灵柩秘密运到传说中被成吉思汗所赞美过的地方安葬。为了不使外界知道他的死讯,亲信们在途中“遇人尽杀之”。到了地点后把灵柩深埋,并将墓穴填平,把草仍然覆盖在上面,恢复原来的样子,还让群马在墓地上任意践踏,等第二年青草长起,与茫茫大草原再看不出什么区别时才将军队全部撤走。他们为了使亲族想在祭奠他时找到埋葬地,就牵来一只驼羔,当着母骆驼的面将驼羔杀死并将血洒在墓地。骆驼有辨识自己血亲的天性,每逢祭祀时,人们把那只母骆驼牵来,它徘徊哀鸣的地方就是陵墓的所在地。

成吉思汗的陵寝在“马背”上的原因有一种说法是,这主要是古代蒙古族特殊的葬制造成的。《黑鞑事略》一书中记载蒙古人“以马践蹂,使如平地”的习俗,讲到的就是蒙族实行土葬,但在地面上不留坟冢、碑记一类的标志物。元末人叶子奇的《草木子》一书也同样描写了蒙古贵族实行秘密潜埋的葬制习俗。他们死后一律被送到漠北墓区深埋,埋毕用万马踏平,待草长茂盛之后再解禁。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成吉思汗选择秘密埋葬的方式可能还有保密的目的。成吉思汗的一生是在马背上度过的,他生前率领蒙古铁骑横扫亚欧大陆,威震四海。但也使不少民族遭到了灭顶之灾,不少人对他可说是十分仇恨。成吉思汗清楚地知道除了政治上或民族仇视的因素,还有不少人会为了盗取王者墓中的宝藏而使他的墓葬遭到野蛮毁坏。成吉思汗不愿意自己身后也遭此厄运,因为在蒙古人看来,人的遗体一旦被挖掘,他的灵魂就难以超生。所以他选择了秘密埋葬的方式,不希望自己的陵墓被找到并被挖掘。因此,由于墓地上无任何标志,从而也就无法辨认灵柩真正的所在地了。数百年来,一直不断有人寻找成吉思汗的陵寝,但都没有成功。有人认为成吉思汗墓地在今蒙古国境内,也有学者坚持成吉思汗的陵寝在中国内蒙古,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成吉思汗葬在一处深水湖底或一条大河的河底。不久前中国新疆博物馆的考古学者还宣称他们最近在新疆北部阿勒泰山脉所在的青和县三道海附近,发现了一座人工改造的大山,很可能是成吉思汗的葬身陵墓。

但这些都缺少足够令人信服的证据。成吉思汗的陵墓在何处,已成为难以揭开的千古之谜。或许以后,人们会有幸揭开它神秘的面纱,一览其奥妙,这都未为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到时那一定会引起巨大的轰动,比秦陵兵马俑的发现不遑多让。

忽必烈远征日本为何会马失前蹄?

成吉思汗在中世纪建立了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军事帝国,其孙元世祖忽必烈承继大统后,继承并延续了祖先征战的传统,四处征伐拓展疆土,几乎无往而不胜,但是在对日本的两次渡海作战中却遭到了惨痛的失败,从而不得不打消了兼并这个蕞尔小国的想法。我们先看一下忽必烈两次远征日本的过程。

至元三年(1266年),忽必烈遣兵部侍郎郎赫德、礼部侍郎殷弘出使日本。忽必烈在国书中,对这次遣使的目的讲得极其清楚,要日本效法高丽,举国来朝以通和好,如不相通好,将至“用兵”,令日本“王其图之”。被日本以书辞无理,不能接受,予以退回。此后几经出使,均被日本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