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天读懂中国五千年历史悬案(最新升级版)
23751300000036

第36章

古墓怪异符号暴露契丹失踪之谜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中,曾有一个以“镔铁”自称的民族,他们就是契丹民族,这个剽悍勇猛、好战威武的民族,在 200多年的时间里曾经挥斥长城内外,饮马黄河。在最强盛时期,曾经雄霸中国北部半壁江山,但令人惊异的是,这样一个不可一世的民族,自明代以来就集体失踪了,人们再也听不到关于他们的消息。契丹人究竟去了哪里?他们还有没有后裔?这个失踪的民族,成为一个诱人的历史之谜。

据《辽史》记载,辽灭亡后,至少还有两大部分契丹人留了下来。一部分是契丹末代皇帝的追随者,另一部分是聚居在辽国南部的契丹人,还有一些散居各地的契丹军民。黄河流域不断出土的文物说明有的契丹人被女真人降服,有的向北回迁到契丹的发祥地,也有人和北方其他民族逐渐融合为一体。事实上,在金朝统治时期,契丹人不断举行起义。当蒙古族兴起后,契丹人纷纷投靠,想借助成吉思汗恢复本民族的地位。这也从侧面证明,到元代初期,契丹人的势力仍然十分强大。

那么,几百万契丹人到哪里去了呢?

有人认为契丹民族作为一个民族,已经不存在了,契丹人在不同时期、不同历史条件下,大都融入其他民族之中了。辽亡以后,除一部分契丹人随耶律大石西迁以外,大部分契丹人仍留居在东北地区。这些契丹人虽大都与女真、高丽、蒙古族融合,但一部分契丹人还是以集团形式保留着契丹民族的风俗习惯。金、蒙战争爆发以后,许多契丹人起事,参加反抗女真人统治的斗争。这部分契丹人有的被女真人镇压,有的投靠蒙古人。投靠蒙古人的这部分契丹人,随着蒙古人东征西讨,也随之分散到了全国各地。

而随耶律大石西迁的这部分契丹人,在西辽亡后到今伊朗克尔曼省建立一个起儿漫王朝,俗称后西辽。虽然这部分契丹人的传统习俗已不见,被当地民族完全同化了。但他们对西方的影响至今仍在,以致现代俄语和拉丁语一直把中国称为“契丹”。

也有人认为契丹民族没有被融合,他们作为一个民族仍然存在。一种说法认为,生活在大兴安岭、嫩江和********草原交汇处的达斡尔人,就是契丹人的后裔。达斡尔的意思是“原来的地方”,也就是故乡。几百年来,达斡尔人就在这里游牧,但究竟哪里才是他们的故乡?达斡尔人自己不知道,因为他们自己没有文字,只能靠口述来传承历史,清朝以前的事就没有人知道了。达斡尔族一直供奉本族菩萨库烈佛,而库烈儿是 800多年前契丹北迁首领的名字。据史料记载,辽亡后,这个不肯降金的契丹将领,率领一部分契丹人来到嫩江流域,并按照契丹人的风俗,组织氏族部落定居下来。直到明末清初,根河地带的达斡尔酋长根铁木儿还被通古斯人称为契丹酋长。学者通过比较研究契丹族和达斡尔族的生产、生活、习俗、宗教、语言、历史等内容,找到了大量证据证明,达斡尔人是继承契丹人传统最多的民族。但这些只是间接的证据,具体定论尚待进一步的证明。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契丹部落最后迁徙到了云南地区。他们的根据是,在云南省施甸县,发现了一个仍在自己祖先的坟墓上使用契丹文字的特殊族群,统称“本人”。他们分布在云南省施甸县和保山、临沧、大理、德宏、西双版纳等地,其中以居住在施甸县的为多。据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和云南民族研究所 1990年以来的调查研究,“本人”的先祖就是当年随从蒙古军队远征云南而落籍于此的契丹人。他们历经元、明、清和中华民国及新中国几个历史时期,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契丹民族的文化传统。他们的体质特征也与当地人明显不同,长得比较高大。这些人有阿莽蒋、阿莽杨、阿莽李等姓,明清以来已改为蒋、李、赵、何、茶等姓。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还发现了一本《勐版蒋氏家谱》,其中记载着蒋氏家族的来源:“蒋氏祖先姓耶律氏,名阿保机,创建辽朝,为金所灭。后裔以阿为姓,又改为莽。在元初,随蒙古军队南征有功,授武略将军之职。明朝洪武年间,因麓川平缅叛有功,分授长官司,并世袭土职。后又经历数代,改为蒋姓。”这个家谱清晰地记载了勐版蒋氏家族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后裔,及其姓氏的演变过程。

为了解开契丹民族的神秘失踪之谜,中国社科院的专家还利用了 DNA技术。他们先在四川乐山取到了契丹女尸的腕骨;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取到了有墓志为证的契丹人牙齿、头骨;在云南保山、施甸等地采集到“本人”的血样;从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旗和其他几个旗提取到了达斡尔、鄂温克、蒙古族和汉族等人群的血样。在完成古标本的牙髓和骨髓中用硅法提取的线粒体 DNA可变区比较后,得出了如下结论:达斡尔族与契丹有最近的遗传关系,为契丹人后裔;云南“本人”与达斡尔族有相似的父系起源,很可能是蒙古军队中契丹官兵的后裔。

经过现代科技手段的支持,契丹民族消失的千古之谜终被解开。即使如此,由于契丹族 1000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外婚制”,所以纯粹意义上的契丹人早已经不存在了。

济公和尚原型是位博学高僧

“济公”是中国家喻户晓的神话人物,罗汉化身的济公在人间惩恶扬善、治病救人。老百姓将他视为“活佛”,而那些为富不仁、坏事做绝的恶人则对他又恨又怕。那么,济公其人是否真的存在?他是何许人也?又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济公的传说至今已有 800多年的历史。六朝以来,浙江南部的天台山就是充满神秘色彩的佛教圣地,晋代《西域记》把天台石桥方广寺称为五百罗汉显化之地;唐代被称为三贤的寒山、拾得和丰干,就以疯癫著称,因此,天台在历史上就流传着许多罗汉、颠僧的传说。

济公其实是一个有史可查的人物,最早记录见于南宋高僧释居简《湖隐方圆叟舍利铭》和释如《赞济颠》。济公,法名道济,他的高祖李遵勖是宋太宗驸马、镇国军节度使。父亲李茂春和母亲王氏住在浙江天台北门外永宁村。李氏家族人丁不是很旺盛,但因历世仕宦,家境富裕,也称得上是天台的望族了。赭溪西岸的一大片田地,就属于这个家族所有,至今人们还称作“李家”。李茂春年近四旬,膝下无嗣,虔诚拜佛终求得子。济公出生后,国清寺住持为他取俗名修缘,从此与佛门结下了深缘。

少年济公成长在赭溪畔,读书于赤城山。由于受天台山“佛宗道源”和李府世代积善信佛家族文化的熏陶,潜移默化,萌生了出家的念头,先入国清寺,后投奔灵隐寺瞎堂慧远,这位“佛海禅师”为济公授具足戒。

济公被人们神化为“活佛”,不是偶然的,而是他扶困济贫、除暴安良的行为得到了大家的尊敬所致。济公出家后,不像其他世俗和尚那样守着寺院的清规戒律循规蹈矩地生活,而是成天吃荤喝酒,衣衫褴褛,浮沉市井,救死扶弱。不过,在一般僧俗眼里,道济的言行出格,被认为不是正常的人。有的僧人向方丈告状,说道济违犯禅门戒规,应责打并逐出山门。谁知,方丈瞎堂慧远一边口宣:“法律之设原为常人,岂可一概而施!”并在首座呈上的单纸上批了:“佛门广大,岂不容一颠僧!”此后无人再敢诟逐。瞎堂圆寂后,道济去净慈寺投德辉长老,后来做了书记僧。

济公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疯癫,实际上却是一位学问渊博,行善积德的得道高僧,被列为禅宗第五十祖,杨岐派第六祖。由于济公法行高超,达官贵族都以与其结交为荣,但是,道济却轻易不入侯门,而用他精湛的医术为老僧、贫民悉心治疾,疑难杂症多得根治。净慈寺失火后,他自撰榜文,前去严陵山一带募化,使之恢复旧观。他好打抱不平,息人之争,救人之命。于是人们又以他扶危济困而称之为“济颠”,尊之为“济公活佛”。济公诞生时正好碰上国清寺罗汉堂里的第 17尊罗汉(即降龙罗汉)突然倾倒,于是人们便把济公说成是罗汉投胎。黎民盼望救星,社会呼唤英雄,当人民十分需要圣贤的时候,高僧就成了活佛,凡人道济成为历代供奉祭祀的神灵,其成佛后的尊号长达 28个字:“大慈大悲大仁大慧紫金罗汉阿那尊者神功广济先师三元赞化天尊”,集佛道儒于一身,堪称神化之极致。

不过,也有人认为,济公的原型为金陵高僧宝志,是南北朝时建康(南京)人。宝志,自小出家,住京师(即建康)道林寺,修习禅业。又曾向西域来的著名禅师学习禅法。至宋明帝泰始(465~ 471年)初年,忽然出现反常行为,居止无定,饮食无常,留着长长的头发,喜欢赤脚走街串巷。出门时总是扛着一根锡杖,杖头挂着剪刀和镜子,或者挂一两匹布帛。他那诡异乖张的行止,常常招致人们的好奇和讪笑。

据《南史·陶弘景传》后面所附的沙门宝志事:“宋泰始中(468年)见之,出入钟山,往来都邑,年已五六十矣。宋齐之交,稍显灵迹,被发徒跣,语默不伦……好为谶记,所谓志公符是也。”这样一直到南齐建元中(479~ 482年),宝志有时一连几天不吃饭,而没有饥饿的神色;有时言辞闪烁隐晦,难以捉摸,事后却发现他说的话都应验了。不时自编自唱半通不通的歌谣,结果都成了某些大事的预言。

据说梁武帝在位时,宝公有诗云:“昔年三十八,今年八十三,四中复有四,城北火酣酣。”梁武帝 38岁做了皇帝,83岁时他曾“舍身”当和尚的所在地同泰寺发生火灾,火起之日为四月十四日。宝志和尚的话都得到了应验。在此之前的齐武帝,曾将他关押起来,次日,人们却在大街上见到了他。齐武帝很惊讶,亲往狱中察看,却见他依然在押。齐武帝无奈,只好恭请他出狱,对其敬奉有加。

天监十二年的一天,宝志忽然将寺中的金刚像搬出,自语道:“菩萨当去。”到了第二天就无疾而卒。宝志死后,梁武帝女儿永定公主出资,在钟山玩珠峰开善寺(明初称蒋山寺)前为他建塔下葬,称宝公塔。琅玡王筠奉命为宝志撰写碑文,文词丽逸。后人便依此碑文演误其名为道济,朝代为南宋。

到了明初,朱元璋为了营建孝陵,选中了蒋山寺这块风水宝地,决定迁移蒋山寺及宝公塔。谁知在拆塔掘基时,却见宝公尸体未腐,手缠腰,发披体,容貌如生,朱元璋视之生畏。遂许愿金棺银椁,以葬宝公。随后将其移至钟山东南麓,重建寺塔,即今之灵谷寺、宝公塔。

不管济公的原型是谁,济公的既颠又济,他的扶危济困、除暴安良、彰善罚恶等种种美德,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了独特而美好的印象,人们怀念他、神化他。他也成为人民心中的活佛,反映出济公形象的广泛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