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天读懂中国五千年历史悬案(最新升级版)
23751300000040

第40章

一路上为狂风暴雨今日土木堡侵袭,兵士饱受饥冷,士气大减,前线又时有战败的消息传来,更使军中一片混乱。大同镇守郭敬把各地惨败真相秘告王振,王振慌了手脚,急令班师。王振的家乡蔚州就在撤退的路上,他为了显示自己的威风,便邀皇帝“临幸”他的老家。大军刚刚出发,王振又后悔了,他想,50万人马经过蔚州,自己庄田里的庄稼不就全毁了吗?于是又下令改回原路。这样一来,也先部队赢得了时间,渐渐逼近明军。八月十三日,明军退到土木堡,次日,也先也追到,并迅速包围了土木堡。土木堡是一个没有水源的地方,50万饥渴交加的将士如入绝境。也先看到这种情况便佯作撤退,并派使者讲和。王振信以为真,急令移营就水。这时,瓦剌骑兵突然从四面八方杀来,明军顿时大乱,士兵丢盔弃甲、仓皇奔逃,自相践踏,死者不计其数。皇帝英宗只有下马盘膝坐以待俘,随行大臣大多战死,明军全军覆没。祸首王振早为将士们所切齿,乱军之中,护卫将军樊忠用铁锤把他捶死,并痛骂道:“我为天下诛此奸贼。”(《明史纪事本末》卷29)。

土木堡之变,英宗被俘,明朝 50万军队差不多全部被歼,从征的 100多名文臣武将几乎全部战死沙场。后来,明代宗朱祁钰对王振的府邸也进行了查抄。搜查的结果令新皇帝和大臣们瞠目结舌:总计有金银 60余库,玉盘上百个,高达六七尺的珊瑚树 20余株,马匹数万,其余珍宝不可胜计。

土木堡之变后仅仅一年,被俘的英宗就从蒙古回到了皇宫,后来又经过 8年的密谋准备,发动了“夺门之变”推翻了景帝,又一次成为大明王朝的皇帝。但是明英宗却用木头雕刻成王振的模样供奉于智化寺。他又为王振精心修建了一座精忠祠,并命人撰写了一篇文辞华美的墓志铭,极力鼓吹王振的忠心。英宗的这些行为让我们颇为费解。如果说英宗以前处于年幼时期,不辨忠奸,那么土木堡之辱却还没有让他警醒,这其中又是什么样的原因呢?是历史给我们留下了错误的信息?回答这些问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对被称为“英宗”的朱祁镇也只能用“昏庸”二字来概括了。

万贵妃独受恩宠的原因何在?

中国古代社会的婚配制度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在婚配年龄上,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丈夫年长于妻子”这一模式占主流,即使妻子年纪稍大,一般也都只是在三五岁之间。若论起纳妾,那男人们更是非要挑选比自己年少许多的对象。然而在明朝的深宫大院里,曾经出现过完全相反的事情。一个比皇帝年长 17岁的女人,高居专宠之位,甚至凌驾于皇后之上。这种忘年恋在民间尚且不多见,发生在后宫佳丽如云的皇帝身上更是奇闻。后世的史学家们对这一恋情见仁见智,有的说朱见深有严重的恋母情结,有的说万贵妃妖艳无比,具有超强的驾驭男人的能力……不管这一恋情是如何发生的,万贵妃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确实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那么,万贵妃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

万氏是青州诸城(今山东青州市一带)人,父亲万贵为县衙掾吏,犯法发配边疆,万氏 4岁时被选入宫,做过明宣宗(宪宗之父)的宠妃孙太后的宫女,长大后侍奉太子朱见深,万氏虽比宪宗大 17岁,但由于她机警,善于献媚讨好,因而深得这位小太子的喜欢,朱见深 16岁继承帝位时,万氏已有 35岁,但这位年轻的皇帝还是撇开世俗的眼光,将其留在身边,并对她宠爱有加,万氏也“不负帝意”,挖空心思地想一些奇招妙法讨这位尚未成熟的小丈夫的欢心。据史书记载,朱见深每次临幸万贵妃的宫闱之时,万氏总是穿上军装上前迎接,令朱见深笑逐颜开,好不开心。

宪宗一生都非常宠爱比自己大 17岁的万贞儿。明朝文人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篇》中对万贵妃所受的恩宠感慨道:“自古妃嫔承恩最晚、而最专最久者,未有如此。”那么,万贞儿为什么会得到宪宗的旷世恩宠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朱见深具有强烈的恋母情结。明宪宗朱见深,初名朱见浚。在他 3岁的时候,父亲英宗朱祁镇在与蒙古瓦剌部的交战中被俘。他的叔父明代宗朱祁钰登基皇位,他被立为太子。但是,当他的叔父逐渐牢固地控制了政权之后,就改立了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而废除了他的太子身份,改封为沂王。在他 11岁时,父亲朱祁镇重新成了皇帝,他又成为了太子。这一年,他改名朱见深。在朱见深最艰难的日子里,万贞儿始终陪伴在他左右。由于古代主子和侍女之间的特殊关系,万贞儿在他心目中就有了多角色的朦胧的定位——母亲、姐姐兼情人。

二是万贞儿心计颇重。据《明史·后妃传》记载:万贞儿擅宠之后,醋意大发的吴皇后凭借优越的地位和超凡的自信指责万贞儿的过错,并亲手杖打了万贞儿,结果引起宪宗大怒。宪宗一怒之下下诏“废后”,并将吴皇后打入冷宫。《明史》里面对这件事是这样评价的:“宪宗年十六即位,妃已三十有五,机警,善迎帝意,遂谗废皇后吴氏。”一“迎”一“谗”,说明万贞儿心计颇深。之后上台的王皇后对她已是忌惮三分,只能忍气吞声。

三是万贞儿懂得宪宗在私生活方面的爱好。在明末清初查继佐撰写的《罪惟录》中,描述万贞儿“貌雄声巨,类男子”,可见万贞儿绝非是美女中的极品,连宪宗的母亲周太后也大惑不解地问儿子:“彼有何美,而承恩多?”宪宗答道:“臣有疝疾,非妃抚摩不安。”这话已经说得非常露骨了,万贞儿尽管不是美女,却有美女不可替代的好处。不过这一观点大多见于小说野史。

由于朱见深极其宠爱万贵妃,因此万贵妃飞扬跋扈,据《明史》记载万贵妃“苛敛民财”,“糜费无算”。为了达到擅宠的目的,她还通过买通太监给怀孕的妃嫔灌药,迫使她们堕胎,但九密一疏,一个宫女纪氏被朱见深临幸后怀孕,万贵妃命太监张敏进药给纪氏,张敏感叹宪宗无子,动了恻隐之心,私自将堕胎药量减半,竟保住了孩子,后来朱见深父子相认,万贵妃极其恼怒。

朱见深父子相认后不久,一日,宪宗召纪氏宴饮。宴席中,纪氏忽然觉得腹痛,不得不中途返回永寿宫。万贵妃得知消息,立刻派太医去为纪氏诊治,但诊治后没多久,纪淑妃就暴薨了。对于纪淑妃的暴死,皇宫内外议论纷纷,有说是万贵妃下毒害死的,也有说是下毒未果后纪淑妃自知不免而自缢身亡的。总之,不管怎么说,万贵妃都是路人皆知的主谋。这时,离宪宗父子相认之时,仅仅才过了42天。大臣们都对皇子之母如此不明不白地死去而感到震惊,纷纷请求调查纪淑妃的死因。其实宪宗自己也疑心是万贵妃所为,为了避免使万贵妃受追究,他放弃了为纪氏申冤的想法,只是追封她为“恭恪庄僖淑妃”,隆重举殡而已。

太监张敏眼看宪宗皇帝对万贵妃的偏心包庇竟然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不禁对自己的结局也忧惧万分。为了不至于在万贵妃手里受活罪,他决定自尽。纪淑妃的丧礼刚过,张敏便吞金自尽了。这年十一月,在纪淑妃去世 4个月之后,朱樘被立为太子。

据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篇》中记载,万贵妃在鞭打一个宫女时,因为暴怒,被涌上来的痰憋死,听闻万贵妃死后,宪宗很长时间没有说话,只是长叹一声:万贵妃去了,我也快要去了。宪宗对万贵妃的爱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唐明皇对杨贵妃的爱,但两者本质是不同的,杨贵妃是四大美女之一,有惊人的美貌,而万贵妃,得宠的时候已经 35岁,已经是半老徐娘。所以宪宗对万贵妃的爱应该着重在一个“情”字上,或是亲情,或是友情,或是爱情,总之是一种错综复杂的情。而这种感情造成了万贵妃独享恩宠 20年。

明宫“梃击案”的种种谜团

在中国古代社会,特别是封建社会,采用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度。那么,什么是嫡长子继承制度呢?皇帝立皇后所生之长子为太子,而皇后无所出时,则以年长者为太子。虽然明朝数代皇帝经过特殊情况而被立为帝(明成祖起兵篡夺侄儿惠帝的帝位,明代宗景泰帝因明英宗被俘而被大臣拥立,明世宗因明武宗无子而入继大统),但明朝亦仍然沿袭这套礼制。

明神宗万历帝在位期间,由于王皇后无子,故朝臣主张立宫女王氏所生的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皇太后李氏、皇后王氏也支持立朱常洛。

朱常洛生母王氏,于万历六年(1578年)被选入慈宁宫,在万历母亲李太后身边做宫女,被万历私幸而怀下身孕。太后发现宫女王氏怀孕,问万历帝,万历帝不承认。太后命太监取出文书房内侍记录的《内起居注》,对万历帝语重心长地说:“吾老矣,犹未有孙。果男者,宗社福也!”就是说我已经老了,现在还没有孙子呢。如果这个宫女将来生个男孩的话,那是宗庙和社稷的福啊。话说得语重心长,万历帝就承认了。万历十年(1582年)八月,王氏生下一个男孩,就是朱常洛。朱常洛出生前 50天,大学士张居正逝世,万历帝独揽大权。王氏被打入冷宫,连儿子也不能相见,抑郁成疾,双目失明。王氏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病重时,子常洛请旨获允前往看望母亲,但“宫门犹闭,抉钥而入。妃目眚,手拉光宗衣泣曰:‘儿长大如此,我死何恨!’”遂薨。万历帝既不喜欢王氏,由母及子,也不喜欢王氏所生的长子常洛。神宗喜欢的人是皇贵妃郑氏,他一直想立郑贵妃所生皇三子朱常洵为太子。最初神宗不断拖延,到了皇长子 10岁时,因为储位未定,不能就学读书。神宗虽然处分一些支持皇长子的大臣,但东林党也支持皇长子,使支持皇长子为太子的声势更大。万历二十九年,皇长子朱常洛 20岁,神宗在无法拖延下终于策立常洛为皇太子,朱常洵为福王,封地为洛阳。

朱常洛虽被立为太子,但是明神宗仍然没有放弃改立朱常洵为太子的想法,朱常洛 21岁大婚后,移居慈庆宫居住,但是,慈庆宫名义上是太子的寝宫,实际上还比不上宫中的一般宫殿,不仅破陋不堪,而且防卫甚差,神宗仅仅派了几名老弱病残的侍卫来防守。宫中服役的宫女太监也很少,仅有几个随朱常洛一块长大的几个贴身太监。慈庆宫的情况与皇三子朱常洵所居住的宫殿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似乎他才是真正的皇太子似的。就在这种情况之下,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慈庆宫发生了梃击一案。“梃击案”的“梃”就是木棍,“梃击”就是以木棍打人,因为打的这个人不是普通人,是皇太子,所以就成为一个案子。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五月初四黄昏时分,一个身材高大的陌生男子手持一根粗大的枣木棍闯入朱常洛居住的慈庆宫。打倒了几个守门的老太监后,便直奔太子就寝的大殿而去。朱常洛的贴身太监见外边的太监拦截不住,马上关闭了大殿的大门,并临窗大声呼喊“抓刺客,抓刺客”。后来,宫里的侍卫们闻讯赶到,与同时赶来的几个太监一起才将这名陌生男子制服,交由东华门的守卫指挥使朱雄收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