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越、老、柬、缅四国行
23756400000013

第13章 没有艳遇,只有巧遇篇(1)

遇见一位皇帝

越南大叻的夜市有狂欢的味道。到大叻已是黄昏时节,找好旅馆放下背包,套上外衣,顶着微寒的风,我直奔广场而去。广场不大,一条街走到底,吃喝玩乐尽汇于此,人声鼎沸,像一锅刚出炉的热包子,氤氲的香气里有着狂欢的味道。

大叻的旅游景点并不多,可总感觉无论到了哪里都有风景。一句话,大叻很清爽,清新的空气,碧绿的湖水,清爽得让人会感觉身体逐渐融化般的轻松,而有了这种轻松,再看一草一木便都与别处不同了,普通也散发出超凡脱俗的气质。

因为有了保大行宫,大叻在我眼中,悠闲的色彩中似乎掺进了几丝忧郁。这几丝不易觉察的忧郁恰恰是最让我心动的亮点。

保大皇帝是越南最后一个皇帝,自称具有维新精神却无机会的人。他早年留学接受西方教育,对政治和生活的要求都与其他君主有所不同。保大的首任妻子是同样留学法国的越南贵族小姐。两人生活经历和所受教育很相似,所以选择了大叻作为他们避世的夏宫,在这里度过他一生最为悠闲的岁月。

保大皇帝曾很悲哀地说,当他结束法国学业回国准备大干一场时,越南已被法国控制,自己也沦为傀儡皇帝,连为房间添置件新家具也需要经过批准……所以当他离开皇城顺化后,大叻的清爽与宁静是保大最爱的地方。夏宫比起皇宫显得简陋不堪,夏宫是一栋平常的2层楼建筑,房内摆设也非常简单,以致我难以相信这会是有着奢华爱好的保大的夏宫。可事实上,这简朴的夏宫,终究没能将帝王的人生化繁为简、返璞归真,也未能把政治风云都挡在门外。保大最终还是老死异乡,生命中曾经有过或未曾有过的荣华富贵、地位权势和休戚荣辱都将随风逝去。

体会到了保大夏宫里的简朴与幽闭,仿佛隐隐感到了保大的悲哀。保大选择了大叻,是被迫的无奈,在纷繁复杂的政治事件里,他的悠闲显得凝重而伤感。不知道从何处捡个头绪去观察还残留在房间角落的尘埃,也不知道这些历史中的尘埃是否落定,宫中零星散落的贵族气息似乎在低诉着保大的郁闷与寂寞。络绎不绝的游人很多,大家低声细语讨论着属于皇家的寂寞与无奈,很有秩序地参观皇帝与五位妻子的房间。

夏宫的另一角里,当地摄影师提供了可以穿着越南皇家服装拍照的服务,大多到此的越南人喜欢扮相成皇帝或皇妃的模样坐在龙椅上留恋。房间里总是人来人往,与其他那些空置着只摆设有家具的房间截然不同。

走过这幢两层楼的皇帝行宫,脑海闪过的镜头多是愁眉莫展的英俊皇帝,以及晚年寄居法国的落寞。我不知道保大皇帝在大叻是否真的感受到了作为普通人所感受到的悠闲,如果是的话,他是幸运的。

从保大皇宫走出来,有个越南姑娘在街口叫住我,用并不娴熟的英文问我,是否到过越南。我看着她,努力回想是否在西贡或其他地方见过,可实在没有印象。小姑娘很肯定地告诉我,她在朋友那儿见过我的照片。大概她看中国人,跟我看越南人差不多,都觉得长得一个模样;或者她只是想说声“你好”,有一次和外国人的语言沟通。我没有猜透小姑娘的心思,倒给自己添了几分惆怅,如果顺着她的话承认就是,也许多了个越南朋友,走入另一个越南家庭,得到更多故事?看来还是怪自己不够放松,戒备心过强拒绝了各式各样的“相遇”。

好吧,幸好还能与建筑相遇。尽管我感叹保大皇宫不过尔尔,但路边坡地上的法式别墅,很有惊艳之感。这些别墅没有被作为文物或景点保护起来,里头都住着人。这些别墅从建成至今,也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次易主。在征得现住的主人的同意后,我进入了别墅里面参观,虽说建筑的历史并不久,但许多别墅仍或多或少地留下了岁月的痕迹,只是难以考究别墅里头曾上演过多少波澜壮阔的故事。很惊喜地发现一幢法式橱窗加中式楼阁的别墅,厚重的木门虚掩,不需推开已能一览院内景致,院落边角建了个中式小亭,雅致浪漫地堆缀着花花草草,不由得心生羡慕向往之情。

南松河的水墨天地

左脚才踏入万荣的地界,右脚便被云雾缠绕的风景牵引着走近。

一条主街通往万松河,远处的尽头若隐若现的山峰,颇有中国桂林山水的味道,水墨之间透着几分灵气。街上很难看见现代建筑,大多是为旅行者兴建起来的旅馆和竹楼,色彩简单得让眼睛突然遭遇一场暴雨,洗褪了才从琅勃拉邦得来的兴奋,清冷得难以隐藏失望。

或许正是这份清冷,让日出而作,日落而归不再是抽象的美好期望,浮生便如同南松河缓缓流向远方的河水,时间仿佛在此减缓流动,只需坐看云起,与轻风相会。

街上拉客的生意人,向我介绍在万荣的多种玩法,漂流、骑行、探洞或探险,内容精彩,颇有户外运动的乐趣。我的心,早被潺潺水声吸引,无暇顾及热情的老挝生意人。

南松河并不大,旱季时河面十米不到,河水清澈温凉,雨季河面扩大一倍,河水黄而混浊。无论哪个季节,南松河默默地流淌在万荣的城市边缘,给养成千上万的人们,这是一条流在人们心里的河流。

万荣处处散发出慵懒和随意,南松河边散落着各国老外,品着咖啡或啤酒,惬意地享受午后阳光,河上时常传出嬉戏声,浅浅的河面上到处是玩水的游人……每个人都乐意在此当“悠客”,在乡野气息弥漫的村庄里感受身心放纵。聪明的生意人把纳凉的竹楼建在河面上,踩着河水爬上一米高的竹楼,把脚泡进有些凉的水里,抬眼看远处群山雾气缭绕,突然想起“除却巫山不是云”——词的原意是指感情忠诚,除了巫山的云,别处的云都容不进眼里。将这句词送给万荣再恰当不过,无论万荣与桂林的山水地貌如何相似,可万荣的山水云河只独属万荣,也只有在万荣才能见到南松河下的喀斯特地貌。这样的想法,令我格外珍惜起南松河。

而万荣不只有南松河,还有无数溶洞和乡村,还有一条不起眼也容下世界各地旅行者的长街。白天的万荣街上并不热闹,游客们已散去各处景点,生意人懂得旅行者的作息规律,躺在自家的长椅上,享受青山绿水,懒得一塌糊涂令人羡慕。夜色里的万荣则像南美的某个小镇,路边酒吧与旅馆用招摇的英文、法文招牌招揽着过客,拉客的生意人似乎倾巢出动,手舞嘴动时表现的也是一种文化。无论置身何处都可以听到震耳的西方音乐。如果恰逢某国节日,比如春节、圣诞节或万圣节,街上到处是狂欢人群。酒吧为了招揽人气,门前也铺满地席,这时的“路过”,指的是踩着别人的饭桌一步一步挪动。有人甚至跳起了table dance,耳边响着划破夜色的尖叫和撩动人心的骚动,认识或不认识的人在今夜都是朋友,一个拥抱或亲吻都是问候。以看客的心态,看眼前的繁华与奢迷,还以为是某部西方影片的外景地。

南松河是条需要用身体来与它亲密接触,才能感受其魅力的河流。

每天有不计其数的游客漂流在南松河上,感受流水的激湍凶险或舒缓温柔。大多旅行社提供南松河探险游,第一次玩单人皮艇,兴奋胜过探险心情。河水看起来既平静又温柔,即便是顺水而下也能漂过南松河。“轻敌”让我粗心,河面的平静只是假象,暗藏河里的急流和浅滩险些让我人仰船翻,花了很多时间适应了皮艇的平衡力,人为设置的河面障碍便出现了,南松河面上建有不少低矮木桥,一不小心连人带船都会撞到桥柱上……原本打算悠闲地划着小船,累了便躺下来休息,或者干脆枕着河水睡上一觉。探险让旅程变了味道,紧张和手忙脚乱代替了浪漫的计划。“花钱买罪受”的滋味酸涩不堪,我有些后悔应该留在河边,像个白痴般地听着河水流声睡上一天。

才熟悉了单人皮艇,接着换橡皮轮胎。导游介绍,探洞时需要手脚并用,提醒我尽量放松,不要过于紧张。未知的神秘充满诡异的力量,顺着河流方向缓慢地靠近漆黑狭窄的山洞,我不仅手脚并用,连脑袋和脸也靠在潮湿温软的山壁上才能艰难地挪动,很短的路程却花了漫长的时间才划过。艰难地到达豁然开朗的洞口时,迎来热烈的欢呼声。洞内并没有什么养眼的风景,然而探洞的过程却令人终生难忘。回望幽深而神秘的洞穴,它像是人生历程中的某个考场,而答卷需要每个人身体力行去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