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英模篇1
23764300000120

第120章 谭卫东 2010年全国劳动模范

谭卫东(1954.7—),重庆人,2010年全国劳动模范,时任中航工业贵州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航工业贵航)董事长。1971年12月参加工作,在贵州国营红林机械厂历任工人、技术员、中心工艺室主任、车间主任、副总工程师。1996年4月先后任贵州红林机械厂厂长,贵州红林机械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2001年12月任中国贵州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贵航集团公司)副总经理。2004年5月任中国一航发动机事业部副主任。2005年9月任中国贵州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贵州航空工业管理局局长,011基地主任,党委副书记。2006年9月起任中国贵州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贵州航空工业管理局局长,011基地主任,党委副书记,中航通用飞机公司总经理等职。EMBA硕士研究生,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同时,谭卫东也先后荣获1997—1999年度贵航集团公司劳动模范;2006年4月获中国一航航空报国突出贡献奖、中国一航优秀领导干部;2008年2月获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5月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0年5月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从1996年4月起,谭卫东担任贵州红林机械厂(简称红林厂)厂长,2001年8月,该厂改制为贵州红林机械公司后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在他的带领下,红林厂3年扭亏,从低谷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谭卫东在贵航集团工作期间,团结和带领董事会、总经理班子,按照中航工业“两融、三新、五化、万亿”发展战略的要求,研究制定了《贵航集团公司关于深入贯彻实施大集团战略、发挥专业化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决定》。

谭卫东担任中航通飞公司总经理后,积极推进公司组建和重组整合工作,较快地完成新通用飞机公司的合资注册,使首批现金资本金20亿元和公司珠海总部基地、产业基地的土地资源迅速落实,形成了航空工业与广东省地方经济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开创了省企合作的全新局面。

谭卫东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多次赴飞机厂、所、机载专业化企业和困难企业进行调研、考察,详细了解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与相关成员单位领导积极沟通,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增强他们搞好企业的信心。每到一处,谭卫东都仔细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科研情况,小到产品加工细节、工艺流程,大到企业经营战略、远景目标,鼓励大家在市场经济中眼睛一定要向外,要树立远大的志向,“有志才有为,有为才有位”,在企业做强、做大上下功夫。

谭卫东高度重视沟通协调工作,为了促进装备制造和农业机械的发展,他专程拜访新疆建设兵团的领导,落实了采棉机的生产订单;为了争取飞机订单、协调推进新机研制等工作,他经常与部队总部领导和有关负责同志沟通、协调。特别是在“山鹰”高级教练机研制工作最为关键的2002年到2004年5月期间,谭卫东作为贵航集团公司分管计划的副总经理,主要负责型号研制计划方面的工作。他针对贵航集团公司各单位科研、生产能力的实际情况,结合“山鹰”高级教练机研制工作量大、时间紧迫的特点,科学、正确地组织制订了研制计划。当计划下发后,他经常深入科研、生产单位,随时了解研制、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组织协调、解决,将并行工程系统理论应用在研制过程,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措施。他坚持执行研制计划节点的严肃性,提出了动员全集团力量确保“后墙不倒”的口号,有力地保证了01架飞机在2003年5月15日开铆,在12月13日实现首飞的研制大目标。贵航集团公司因此也创造了国内新机研制史上的奇迹。2005年9月,谭卫东担任了贵航集团公司的主要领导后,兼任“山鹰”高级教练机研制现场指挥部总指挥,全面负责“山鹰”高级教练机的研制工作。在此期间,他提出了在新机研制中要切实树立用户至上、打造精品工程的观点,并针对在前期空军体验飞行时提出的改进要求,说服其他同志克服对新机进行改进的畏难态度,果断决策并有序地组织了飞机两项重大技术改进,使“山鹰”高级教练机更加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通过技术改进后,“山鹰”高级教练机2009年9月29日通过全机技术鉴定审查,标志着贵航集团公司自主创新再次取得丰硕成果,新机研制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除此之外,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大型水陆两用飞机“蛟龙”600获得国家立项并召开了研制工作启动会,这是我国继C919大型客机之后的又一重大民用飞机研制项目,也是中航工业成立后第一个立项的民机型号。其他如“海欧”300、浮空器型号研制工作均取得一定的成绩。特别是在阅兵活动中,他所领导的中航通飞公司积极主动做好保障服务工作,受到了有关方面的充分肯定。

谭卫东以关键工程、重点工作项目为契机,开展以重要活动为载体的“成就百亿大业”的热潮,使贵航集团公司在2007年总收入历史性地突破百亿元,比2006年同期净增26亿元,同比增长速度与新产品产值率双双超过了30%,成为贵州省包括中国航空工业屈指可数的百亿元大型企业集团之一,实现了跻身百亿企业集团的历史性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