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飞机设计的一代宗师徐舜寿
23765100000006

第6章 家世(1)

家乡

南浔镇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地处长江金三角杭(州)、嘉(兴)、湖(州)平原腹地,是我国首屈一指的水稻产区和鱼米之乡,更是享誉全球的蚕丝产地。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晋时代(公元4世纪)。南宋时期逐渐繁荣,淳佑末年(公元1252年)建镇,明清成为商业重镇。“水市千家聚,商鱼舟结邻”,“夜市买菱藕,春船载绮罗”。至19世纪初,所产“辑里湖丝”以白、净、柔、韧驰名中外,历代被指定为帝、后服料,多次在巴拿马、旧金山、纽约等万国丝绸博览会获奖,鼎盛时期其产值占全国总量的一半。有资料记载, 1847年,仅南浔镇生丝就占上海口岸生丝出口的三分之二。

南浔镇距太湖最近处不到两三公里,离杭州60公里,离上海100公里。清澈明净的苕溪水,源自西天目山,从湖州出来分为72条,其中最北边的一条横贯南浔镇东西。南浔镇有88座石桥,河边有保存完好的名园、名楼、名人古宅。“古巷深深,粉墙黛瓦,小桥流水”,在文人的笔下,南浔镇被誉为“绿波三叠跨晴红,十里桑****市通。”

徐舜寿于1917年8月21日出生在上海,1920年,他随母亲迁回祖籍——浙江湖州的南浔镇。

徐舜寿的哥哥徐迟,是著名的诗人、作家、翻译家。他在回忆录——《我的文学生涯》中这样描绘自己的家乡:

“这里有水晶晶的水,水晶晶的太空,水晶晶的日月,水晶晶的星辰,水晶晶的朝云,水晶晶的暮雨,水晶晶的田野,水晶晶的寺院,水晶晶的宝塔,水晶晶的天主堂,水晶晶的耶稣堂,水晶晶的水风车,水晶晶的水车,水晶晶的池塘,水晶晶的水网……这个水晶晶的小镇,水晶晶的倒影,映出这个水晶晶的世界!这是,呵!这是我的水晶晶的家乡!”

诗人的气质和独特的笔触,展现了玲珑剔透的水乡景色和淡雅清新的南国气息。

徐舜寿在这秀美的江南故乡中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

湖州古称吴兴,由汉代至清代正史立传的有285人。近代以来,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萌芽最早的地方,才俊辈出。2004年,湖州市委、市政府作出决定——从湖州225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人中选出代表,在湖城仁皇山新区的文化广场和市民广场上建湖州历史文化名人园。经过市民广泛的参与、讨论、推选,以开城鼻祖战国春申君黄歇为主雕塑、四座共26位历史文化名人的群雕组成的方案得到一致认可并付诸实施。

与赵孟 、沈约、颜真卿、陆羽、吴昌硕等历史文化名人并列的,有一组以“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为主角、五位现代名人为一组的群雕。其中有我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开拓者,主持设计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著名地球和空间物理学家赵九章等。

在这组群雕中,与钱三强比肩而立的,就是徐舜寿。雕像基座的简介上写着——“飞机设计师。组建了我国第一个飞机设计研究机构,主持设计了我国第一架喷气歼击教练机”。

2006年8月,由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主办的“2005年度全国优秀城市雕塑建设项目”专家评选活动中,湖州历史名人园雕塑荣获10个年度大奖之一。这组群雕塑还获得“2006浙江省城市雕塑评选”的最高奖项——特别奖。

南浔镇有一个文化公园,里面有“徐迟纪念馆”和历史名人长廊,其中也有徐舜寿的画像。

家族

南浔镇里徐氏家族在历史上曾经是比较殷实的。家族用“延年益寿,长发其祥”八个字为族人按辈分取名。

曾祖父徐延祺曾在紫禁城内太和殿旁的军机处行走,在总理衙门担任过相当于内阁中书之职,专司向皇上条陈有关外交政策奏章。后因深夜值班,受寒得病、哮喘咳嗽,旬月而卒。

祖父徐麟年,家教甚严。徐舜寿的父亲徐一冰在37岁时曾写下一首五言古诗——《自述四十五韵》①,记叙苦读史。诗中写道:

“余年甫成童,侍父游楚鄂(自注:时先君客鄂城司贸库事)。庭训督责严,都为科名缚。老父爱儿深,为起临江阁(自注:修葺典中更楼为余之读书室)。……暮日西山落(自注:楼之左即樊口西山),夜半尚吟哦……”

徐舜寿的父亲出生于1881年,属“益”字辈,名益彬、逸宾,常用“一冰”。20岁时考取秀才。哥哥徐迟对父亲有深刻的记忆:

“他很威武。贫儿院里既有新式的体操用具如哑铃、曲棍等等,也有国术的武器,刀枪剑戟,插在武器架上。父亲是十八般兵器都能取下来耍上一段段的功夫的。

我记得父亲管教我很严,经常要把我叫到他办公室里去,让我坐在他的办公桌前,出了题目要我作文。”

(徐迟《我的文学生涯》)

1905年,徐一冰24岁留学日本,进大森体育学校,专攻体育。

留学期间,徐一冰看到外国人的强健体魄,对比中国人的文弱之躯,意识到要让国人强壮,就必须有专门的学校传播体育。他刻苦学习体育技艺和理论知识,立志回国后有一番作为。

1906年,徐一冰毕业回国,先后在上海的中国公学、爱国女校、湖州旅沪公学、民立中学和上海女子中学等学校任教。1907年,在上海老西门创办中国体操学校,自任校长并兼训育。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体操学校②。

由于徐一冰先生办校成绩卓著,曾获得北洋政府颁发的一等文宪章和七等嘉禾章,获得民初大总统黎元洪颁发的“教思无穷”匾额。

1914年,徐一冰创办了中国第一个现代体育刊物《体育杂志》。奠定了徐一冰属于“我国第一代的、居于第一位的现代体育家的身份。”

南浔镇徐氏一门,徐一冰、徐迟、徐舜寿父子三人,都在不同领域创造性地开拓了自己的事业,作出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父亲

跨入20世纪的中国,经历着从清末新政到辛亥革命、从传统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大变革。是一个军阀纷争、社会动荡、民族资本主义较快发展、思想文化流派纷呈的历史时期。一批具有强烈责任感的知识分子,努力寻求国家、民族摆脱困境与屈辱的途径,并开始注意到启蒙民众、提高国民觉悟的重要性。

徐一冰年幼时受儒家忠恕之道影响,留日期间,接受了孙中山以民权、平等思想为代表的民主革命思想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启蒙教育,所以,对社会问题特别关注。创办体操学校后,又将目光投向贫困的流浪儿童的教育。

他在“创办贫儿教养院缘起”一文中表述了对贫困儿童教养的观点和决心:

“国何以贫,民贫故也。自近世社会主义日渐发达,种种救贫政策,不一而起……

凡救贫事业中,是属可怜可悯,而为当务之急者,莫如先救一般失养之贫儿……

盖儿童之贫,非自为也,实社会之不良,无人教养,有以制其死命耳……父母不能尽教养之义务,父母之罪也。社会更不能代尽教养之义务,此岂社会之幸福哉。故吾人能于社会上,多尽一份子之义务,即于社会多得一份子之幸福……

一冰夫妇,关心社会义务。十年于兹,于良心上固早有一种教养贫儿之志愿。现在商请地方自治机关,将洗粉兜慈阴庵房屋,拨一半为贫儿院院址,所有开支经费,由一冰夫妇变卖家产,首先试办……”

要给贫困儿童以教育,财力是首当其冲的问题。1915年初,徐一冰在南浔镇大街小巷的墙头张贴布告,广泛宣传要在阴历正月初八、初九、初十,一连三日,在南浔镇德懋弄本宅拍卖房屋家具、金银首饰、各式衣服、文房书画和祖传珍藏等家产。经过三天义卖,徐一冰用所得资金约4000元,加上募捐所得,开办了南浔镇贫儿教养院。他自任院长,夫人陶莲雅担任管理贫儿衣食生活起居的副院长,全家随之迁入贫儿院居住。

同时,他要兼顾上海的中国体操学校。因此,在老西门租有一座石库门房子。他奔波于沪浔两地,时而也带全家人去上海居住。徐舜寿就是在上海这栋房子里出生的。

贫儿院开办以后,招过两期学生,每期30人,共60人。这些学生入院前,大都备受饥寒,饱受湿热,不少人有病在身。入院后先在病房中隔离、治疗、护理,以免传染。数月后,疾病渐少,面黄肌瘦者逐渐恢复,精神萎顿者日见活泼。贫儿院实行半工半读,办有木工、竹工、藤工、纺织工和织毛巾工场。音乐科教学铜管乐器,军乐队的全副铜管乐器应有尽有,打击乐器一应俱全。聘有乐师教习,每天排练。

贫儿多是失学儿童,文化程度低,资质参差不齐,故实施分级授课。每天上午授课4小时,侧重国文和算术,下午进行手艺学习,分别在竹木工场和纺织工场学习劳动。儿童们学习手艺方面进步很快,纺织工、藤工、车工在半年后即能自制成品出售,一年后可成为熟练工,如纺织工每天可织出30多条至50条毛巾。

徐舜寿和贫儿教养院的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长大。他用纺车纺线。粗纱细纱、经线纬线,都能整理得很好,并坐在织毛巾的机子上,手拉脚踏,织出各种毛巾来。

这样的环境,养成了他特有的细心和严谨。他的夫人宋蜀碧回忆:

“他的心非常非常细。在沈阳还写信叫我把零布头给他寄过去,裤子破了,哪儿破了,他自己缝。自己缝还要用同样布的线,他从布里抽出线来缝。”

贫儿院的生活严格而有序,如学生到食堂用膳,必须排队而入。食堂里挂着一副对联,内容取自《朱子家训》,上联是“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下联是“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吃饭时谁也不能掉一粒米在桌上,若不慎掉了,必须拾起来把它吃掉。在此环境中成长的徐迟和徐舜寿从小懂得爱惜物力。

1907年,徐一冰创办中国第一所体育专门学校——中国体操学校;1914年,他创办中国第一个现代体育刊物;1915年,他毁家创办“贫儿教养院”。在今天看来,都是了不起的壮举。不幸的是,由于积劳成疾,1922年末,徐一冰病逝,终年42岁。

母亲

父亲去世的那一年,徐舜寿年仅5岁。

徐舜寿的母亲陶莲雅,又名“怜亚”,出身名门,知书达理。她与徐一冰结婚的十年中,连续生了三个女孩。直到1914年,第一个儿子徐迟出世。1917年又生了徐舜寿,父母给这个孩子起了一个小名为“止宝”,意思是到此为止,但家里人将他的小名唤为“止多”,意思是孩子生得够多了。

父亲去世时,母亲年仅40岁。她不仅挑起全家生活和教育子女的重担,还继续担任贫儿院的副院长,负责管理贫儿们生活方面的事务工作。但接任院长的却是一位忘恩负义的小人,“任院长后第一件事就是卖掉东翼台上那架钢琴”,紧接着把陶莲雅一家人撵到洗粉兜20号的一座小破房子里去。徐迟在《我的文学生涯》中讲到这一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