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形势与政策
23766600000024

第24章 坚持对外开放——中国入世十周年(2)

以汽车业为例,入世后,进口汽车逐年增加,但并未造成冲击。国产轿车?106?2001年产销量仅70万辆,2010年国内基本型乘用车销售达949万辆,其中自主品牌轿车占轿车市场的30.9%;轿车出口18万辆,同比增长76%。国内汽车业重组浪潮迭起,2010年上汽集团等4家年产销规模逾200万辆的企业占据汽车总销量的 62.1%。所有的跨国汽车巨头都向国内企业伸出橄榄枝,中国汽车市场得到全面培育。吉利、奇瑞、比亚迪等一批自主品牌企业异军突起,吉利收购沃尔沃公司,成为国内汽车业迈出国门的重要标志。目前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汽车产销国。

汽车业从“最令人揪心”到“最令人振奋”,映射了中国制造业十年来直面挑战、固本强身的不凡路程。2010年全国工业实现增加值16万亿元,比2001年增长近2.7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十年间由18万家发展到30多万家。全球500强榜单里,中国内地企业已占61席,比2001年增加50家,有3家进入前十名。

(三)服务业

入世之初,中国银行业曾被断言“技术上破产”,实际上,开放后国内金融业在做大的“蛋糕”中吃到了更多份额,至2010年底,银行业资产总量为95.3万亿元,资产利润率达到国际良好银行水平,抗风险能力显著提升,是全球十大银行榜的“常客”,工商银行荣膺“最赚钱的银行”;中国保险业现有总资产比2001年增加了10倍,********、中国平安等变身“大鳄”。而同期,外资银行和外资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仅各占2%和4.4%。外资的涌入也促进了国有银行改革和金融创新。这一积极效应同样出现在电信、零售、旅游、中介、证券等领域。

开放带来竞争,但竞争并不可怕,只要应对得当,竞争就不是压力而是动力。十年来,入世的“鲶鱼效应”倒逼着国内产业奋起搏击,在国际化的征程中大步挺进,凝聚成世人惊羡的“中国力量”。

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说:“入世之初,面对可能的外部冲击,国内担忧的是如何‘与狼共舞’;而今,面对中国产业的整体实力,国际上热议的是如何‘与龙共舞’了。”

十年来,中国全面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成为全球产业链不可或缺的一环,“中国制造”畅行天下,出口商品逐年优化。比如,机电产品出口从世界第六升至第一,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到三成以上,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成为出口的新增长点,促进了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加工贸易十年增长了近5倍。不仅如此,很多企业牵手大跨国公司,在“与巨头同行”时,自己得到了提高和壮大,“通过跟可口可乐、三菱商社等一流跨国企业建立投资合作关系,中粮的国际视野和核心竞争力上了一个大台阶。”中粮集团负责人说。

入世催生了各种所有制经济蓬勃发展。在公平开放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国有、外资和民营企业百舸争流,各显身手。特别是民营经济活力迸发,至2010年底,我国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逾840万户,占全国实有企业总数的74%,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和对外贸易的一大主体。在海外并购潮中,也活跃着一大批优秀民企的身影,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说:“以前,中国对外投资的主角是国有企业;现在,许多民营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大大加快。”

没有因为让出一部分“蛋糕”就丢掉市场,发展的空间变得更大;没有在入世后的开放中不堪一击,产业竞争力变得更强。十年大考,中国经受住了;十年答卷,比预期还要好。

“十年,中国赢了,世界也赢了!”

入世十年,也是中国与世界共赢的十年。

美国前贸易代表巴舍夫斯基评价:“中国使世贸组织成为更完整的体系,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和发展的重要引擎。”

入世以来,中国年均进口增速约20%,2001~2010年货物进口总额扩大了约5倍,占全球比重从3.8%增至9.1%。十年来,中国每年平均进口7500亿美元的商品,相当于为贸易伙伴创造约1400万个就业岗位。另一方面,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也使国外消费者普遍受益,据统计,由于进口中国商品,美国消费者过去10年共节省开支6000多亿美元,欧盟每个家庭每年可节省开支300欧元。在“最困难的”的2009年,全球贸易下降12.9%,而中国进口增长2.8%,是主要经济体中唯一进口呈现正增长的国家,成为世界第二大进口国。

中国按照入世承诺,完善外资产业政策,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十年间在华外商投资企业累计汇出利润2617亿美元,年均增长30%。在全国外贸总额中,外企占比55%。2007年以来联合国贸发会议每年进行的“最受欢迎的投资目的地”调查中,中国连年被跨国公司列为首选。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跨国公司仍对中国信心不减,继续增资扩厂,有的正是凭借在华投资的丰厚回报而渡过了难关。

在“走出去”过程中,中国也切实履行社会责任。截至2010年,中国对外投资企业聘用当地员工近80万人,每年在当地纳税超过100亿美元。

国际金融危机蔓延时,中国政府及时实施强有力的内需刺激政策,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世界经济复苏起到极大的提振作用。同时,组织30多个大型采购团奔赴海外,进口和对外投资加快增长,被外电赞为“最闪亮的稳定器”。据世界银行计算,2002~2010年,中国占世界GDP比重从4.4%增至9.3%,是对世界GDP增量的第一大贡献国。据高盛公司研究,近十年中国对全球经济的累计贡献率已逾20%,超过美国。

入世后,中国积极在南南合作框架下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提升贸易水平,增强自主发展能力,促进共同繁荣。2007~2010年,中国从最不发达国家的进口额由238亿美元升至432亿美元,且2008年以来一直是最不发达国家第一大出口市场。近十年累计对外提供各类援款1700多亿元人民币,免除50个重灾穷国近300亿元人民币的到期债务,承诺对已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97%税目的输华产品实行零关税。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总干事尤姆凯拉说:“中国入世,受益方绝不仅仅是中国,还包括发达国家、新兴工业体以及非洲一些最不发达的国家。十年,中国赢了,世界也赢了!”

入世谈判的主要参与者之一、商务部政研室主任张向晨认为:“十年应对,积累了丰富经验,而最重要的经验就是坚持‘五个并举’,即扩大开放与提高国内产业竞争力并举,履行义务与充分运用规则发展保护自己并举,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制与开展双边和区域经贸合作并举,寻求自身发展与为世界经济稳定发展做贡献并举,对外开放与国内改革发展并举。”

十年来的辉煌成就再次说明,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国强民富,实现互利共赢。改革不能回头,开放不可止步,入世十年的成功实践,进一步坚定了我们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信心和决心。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需要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