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心芯相印
23766700000033

第33章 当厂长,甘当公仆(7)

由于生产线尚未完全恢复,便想方设法取得总部和空军同意,把中航技积压的几十台尚未出口的该型外贸发动机买过来。由于这批发动机已经超油封期,我们抓住这一点以低价买入,回厂进行分解、检修、复验、总装试车合格,最后交付空军。在军品生产线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确保了当年军品生产任务的完成。不但为工厂赚了一大笔,同时赢得了空军的信任。

军品生产的后续投入是很大的,当时部里的个别领导不看好420厂恢复军品生产,根本就不对该项目投入资金。我想到了银行,当时负责420厂信贷的是成都工商银行芷泉支行。这是我上任后,第一次来到该支行,接见我的是陈欣副行长。她见我进门,马上开口道:“你是新来的420厂段厂长吧,要坐你就坐,要站吧,你就站。”态度如此冷淡,给了我一个下马威。我也知道工厂这几年一直走下坡路,财政赤字严重,欠银行的钱不是一点儿。看到我来银行,用脚趾头想,都知道我又是来借钱的。不给我好脸色看,纯属正常,所以我也一点儿不在意,毕竟是你有求于人,适当放低身段也不是什么丢面子的事情。更何况男子汉大丈夫,能屈能伸嘛。想到这儿,我便释然了。顺着陈行长的话头,就近找了个椅子坐下来。陈行长一直在忙她的工作,根本没有要理会我的意思,连抬头看一眼的动作都没有。我就这样坐着她的冷板凳,虽然无趣,但我却没有闲下来。我一边不断地打量着这位30多岁的女人,看她干净利落地处理着一大堆文件;一边在积极地思索,如何打破这种尴尬的局面。我在这个女人举手投足之间就认定了她是一个不平常的女人,是个直率的女人,是个能干的女人,也是充满爱心、能帮助人的女人。我一定要争取到她的帮助,现在也只能靠她,工厂才有希望。

待陈行长忙完一阵后,我拿着她的水杯给她加了一杯水,并趁机说道:“陈行长您真忙,真辛苦。真不好意思打扰您。以往工厂有对不起银行的,对不起行长的地方,望行长多多包涵。420厂太困难了,职工太穷了,但志气还不穷。现在恢复军品生产了,行长知道,这是政治任务,回款有保障。我就贷用于军品的钱,别的我不敢打包票,但当年的贷款利息当年一定还,即使再困难、再穷,哪怕是砸锅卖铁,我保证按时还。望行长看在工厂2万多职工的份儿上开恩,多多关照”。

把我“凉拌”了大半天,陈行长已经觉得过意不去了。再听了我的一番忧厂忧职工的话,她仿佛有所感动了。终于有反应了,重开金口说道:“段厂长,不是银行不支持你420厂,是你420厂就是扶不起的阿斗,提携不起来。你当这个厂长也不容易,我听到你到任后的一些做法,对你也有了些了解。为了工厂今天你能做到这个份儿上,确实不容易。就冲你大厂长给我倒的这杯茶,我给你一个机会。你先回去吧,我会向上级汇报,给你们说说情的,你就等我们商量的结果吧。”

没几天,银行的贷款就到帐了,这让我特别感动。我总算没有看走眼,陈行长虽然外表装出一副冷漠的样子,其实还是有一副热心肠的。

从此,我就开始与银行打交道,我一直遵守着对陈行长的承诺,当年还当年贷款及利息。可能是由于我的诚信为人吧,420厂与银行的关系越来越好。那是1992年底,银行估计420厂当年所贷的款很可能还不了,他们在年终合盘中都已经做了别的准备,根本就没有到420厂追款。到期了,我硬是归还了1600万,银行是怎么都没想到的,当然就更加信任420厂了,更加相信我了。

到了1993年年底,都12月31日下午了,芷泉支行还缺2000万贷款合不上账,银行束手无策之际,抱着侥幸心理找到我,希望我能够支持,帮助解决这一难题。我二话不说,立即让财务打了2000万过去,银行当然是十分感激。就这样,在我的诚信为本、互助互惠的理念下,工厂与银行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我与陈晓成、陈欣二位行长成了好朋友。后来,银行贷款除了保证军品需要外,还同时为汽车发动机及其他各种产品提供了大量资金,给420厂生存与发展以巨大的支持。

有了生产线就有了生产的条件和基础。后面的事情是每年的订单、价格和预付款。为了这三件事,我多次奔赴北京,几乎跑断了腿。我带着财务的白晋,在空军、总参谋部大院里跑来跑去,有时也到个别办事人员家去。我是个急性子,但在求人办事尤其是求人办企业的事时我特别有忍性和耐心,一点脾气也没有。我甚至经常在上班前就来到总参二局孙刚参谋家门口等候,与他一道进总参大院,然后跟他一起上下班。到后来连他夫人也受感动了,她对孙参谋说:“钱又不是你个人的,你又不是不负责任地乱给工厂钱,你看人家段厂长为了企业这么不辞辛劳,你差不多就行了。”

我经常在孙参谋办公室和张布克、张国珍参谋的办公室一呆就是半天,有时也去他们首长办公室走动走动,包括强志伟部长都成了我的朋友了。他们上班我就静静地坐着等,总之就是要把事情办成才罢休。看到茶水没了,我会主动帮忙加水;看见地脏了,就拿起扫帚扫扫地。所以后来工厂的职工都开玩笑的说:“发动机的订单、调价、预付款都是厂长到总参、空军端茶倒水、打扫卫生换来的。”

这几位参谋个人是很同情我的,也很支持,但在大面上还得按规矩办事。一天孙参谋的上司到他办公室来了,见到我还在这里,首长还没说什么,但参谋不得不说了:“段厂长你这样天天来,已经影响我们正常工作了。”首长说:“那你们要抓紧把段厂长要办的事情办好嘛。”就像这样,参谋在人前总会装模作样不耐烦我,其实内心里,对我是特别照顾的,总想着把我请求办的事尽快办好。调价和订单的事情在他们的关怀与努力下顺利解决了,我当然十分高兴,心中久未平静。一是军队大机关办事认真严肃,对航空工业部门的高度重视与热情服务值得学习和敬佩。二是如果此事办不成或晚办成,工厂能有军品生产吗,这将导致什么后果,我对他们感激万分,直到今天。

空军管计划的张鹏部长也被我的精神所感动,他对我说:“段厂长,你有能力生产就尽量生产,我们绝不让你生产的发动机扔入大海。”当然他知道工厂现有条件干不了多少,不过有了这话我便如同吃了定心丸。

经过我不辞辛劳、反复奔波,终于就发动机调价、军品任务等重大问题,与总参、空军、海军有关领导达成协议,争取到发动机后面三年的生产任务。

提到预付款,我还有一段难忘的回忆。当时工厂职工每月工资加福利总共是1000多万元。自我当厂长以来每月的23日准时发放工资,从未晚发过。那是恢复军品生产的第二年,快到10月23号了,但工资还差几百万。发动机又还没交付,怎么办?党委庞书记找到我说:“实在不行,我来开动员大会为这个月工资晚发作解释。”我说:“书记,暂时不用,我还有最后一招。我曾经向工人们承诺过,要保证工资的按时发放,绝不能失言。再说工人们就靠这点工资养家糊口,不发工资工人们怎么活得下去,怎么安心工作?”

我立即赶到北京,向空军订货部缪会元部长、空军工装部王振铎将军说明原由。他们说:“段厂长,你坐,我们想想办法。”我急,他们也跟着着急。部长不时叫管财务的刘安新助理和其他相关人员进办公室询问有关预付款的情况。他安排我在办公室坐下喝茶,然后自己丢下手头的工作,什么事情也不做了,就为此事奔波。

提前下拨军费既要空军装备部同意,又要空军副司令同意,还要报总参装备部批准,程序繁多,事事都是两位部长亲自安排。到中午快下班了,两位领导把一张还来不及写抬头的400万的支票交到了我手里。说:“趁下班之前,赶快到王府井中国银行分理处,去转账到成都工商银行芷泉支行,再转到420厂账号上,明天好发工资。”捏着这张倾注了两位首长关怀的支票,此时,我再也忍不住了,眼睛已经被泪水淹没了,满脸全是热泪。任何感谢的话都已经不能表达我此时此刻的心情,雪中送炭的400万啊,竟让一向坚强的我无语凝噎了。每当我回顾起这段往事时,总是记忆犹新,对帮助渡过难关的两位首长是永远感恩戴德的。

有了订单,有了资金,那就必须按时按质交付产品。这时才真正感到时间是多么的重要,上帝恩赐予人们的时间是公平的,一年就是365天,每天就是24小时,买不到,借不来,也不能储存。有人说时间就是金钱,其实它比金钱更有价值。所以有效利用时间就显得尤为重要,不光自己如此,让员工也要如此,还要为员工珍惜时间。

此时我想到了管理的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我特别强调计划。有一个符合客观实际的计划才能把事情办对、办成、办好,才能使工作有效率、有效果。首先组织有关部门编制工厂生产经营中的各类计划,然后编制分级计划。这收到了以下效果。

一是通过计划使工厂的生产经营目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三者之间尽可能地取得了动态平衡。对工厂所拥有的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在经营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二是落实任务,责权利分明。计划分工厂、分厂、车间、工段等分计划。它决定着上下级的目标与责任,明确工作内容、工作标准、工作进度、考核标准、保障措施、工作主体及协作单位等。将工厂的生产经营工作落实到各单位,落实到每位员工。计划对事是无事不包,对人是无人不包。每位员工的工作都纳入了工厂的计划中。

三是计划成了全厂各单位、各部门及员工行动的导向,对其有较强的约束和督促作用。它能动员职工为实现目标并按已定的为实现目标的方式而努力工作。所以起到了******的作用,调动了基层及员工积极性与创造性,甚至是你追我赶地完成任务。

四是在编制计划时为了计划实现的可行性,既考虑了当时的环境,更考虑了执行计划中条件的变化。格物致知,预见问题,采取措施。因而计划中有措施及保障条件,还有备份措施或弥补措施,以便在计划执行期间由于预测不准而采用。这样各项工作就能够在尽可能大的程度上将未来的不肯定和变化转化为肯定和不变化,总能做到胸有成竹。

五是计划使工作有序与协调。所谓有序,除了明确的目标以及为此而确定的步骤、重点、分工等,可在实现过程中分别轻重缓急,保证重点,计划决定了做工作以什么为先,当然是以攸关事项为先,以攸关事项排序。

人们常常更多的只关注紧急事项,紧急事项很多并一定是攸关事项。紧急事项一般都是意外事项,是因为没有预见、考虑不周或未列入计划而出现的。不重视攸关事项,而总是关注紧急事项,到头来,就成天处理紧急事项,将会陷入被动局面,工作也就难有成效。

所谓协调,是计划做出事先的协调,处理好在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总目标与子目标之间、各具体目标之间、预期目标与时间约束之间、目标与手段之间、各部门之间、员工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促进目标的顺利实现。工作的内容越是复杂,参与实施计划的行为主体和涉及的环节越多,越需要协调。

因为有序和协调,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减少了盲目性,避免了操作中的重复浪费,因而有利于提高效率与效果。

计划一经通过、批准下达后,在其所指向的范围内就具有了约束作用。在这一范围内无论是集体还是个人都必须按计划的内容开展工作和活动,不得违背和拖延,更不能朝令夕改,尤其是主要指标和重大节点不得轻易更改。

执行计划要比制订计划难得多得多。它要把设想变为成果;把蓝图变为现实,这是非常艰巨的工作。艰巨性就在于要付出艰辛的行动。要长时间地动脑筋,不断预测,随时了解计划执行情况,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不断采取措施,不断修正偏差,让计划的各种指标不要偏离太远。直到完成计划。

我的工作习惯是巡视工作,很少坐在办公室等待大家来汇报工作。大都是主动走到生产车间、工段,去了解情况、发现问题,甚至亲自帮助工人解决问题。我喜欢一个人白天晚上在基层转悠,几乎上午10点钟以前不进自己的办公室,一大早进厂后,就到分厂和车间,因厂子太大,只有今天走东面几个分厂,明天再走西面几个分厂。先到分厂的各车间看看,然后到分厂厂长办公室坐坐,与干部们聊聊,找找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强调上下配合、左右协调,及时处理问题,保证生产流程通畅。晚上我几乎也都在车间里。夜班下班了,把没关的灯关上,没拧紧的水龙头拧紧。

我到16号大楼最多的是生产部总调度室,了解生产进度,在生产过程中最大的问题之一是用电。420厂是成都市用电的大户,每天18~22时是用电高峰期,电力局限量用电。在这时间段,我总是待在调度室,首先是自我调节用电量,一但超量电力局拉闸,我就立即赶到水碾河景江电力局求援,阐明限电对工厂生产的影响和造成的损失。由于工厂当时很困难,欠电费很多,电力局工作很难做通,由于自己的苦苦哀求和真诚的态度,总是能感动他们,及时合闸输电。这也是我要衷心感谢电力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