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未了的传奇:波音747的故事
23767800000048

第48章 “挑战者”号的灾难(1)

1986年初,我在夏威夷度过了一个短暂的假期,想到三个月之后,自己就要从波音公司退休了,不禁百感交集。那年3月,我就年满65岁了,在这个年纪上,波音公司希望管理人员能将接力棒移交给年轻一代。

1986年1月28日,那是我从夏威夷返回工作岗位的第一天。九点刚过,秘书走进我的办公室。“‘挑战者’爆炸了,”她摒住呼吸告诉了我这个消息。加拿大生产的一款公务机就叫做“挑战者”,所以,我误以为她说的是一起空难。“不,”她说,“是‘挑战者’号航天飞机!”

她打开电视机,电视上正在重播航天飞机发射后坠毁的报道。“多惨痛的悲剧啊!”我记得当时自己这么说道。“这将导致整个航天项目的倒退。”

这是美国航天史上第一次有航天员在发射过程中不幸遇难。当时,那架“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严重损毁,我猜其失事之谜大概已无迹可寻。相比而言,民航飞机事故调查工作显然要容易得多。

那天晚上回到家后,我和南茜讨论起了这场令人震惊的事故。我告诉她说:“我也面对着很多难题,但是没有一个像这样的,用不着担心这样的事情感觉真好。”

我的话音刚落没多久,家里的电话就响了起来。是从白宫打来的,打电话的人解释说罗纳德·里根总统正在组织一个调查委员会,负责“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事故原因的调查工作,而他希望我加入其中。我要加入其中吗?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如果总统需要我,我将接受这个任务,”我回答他说,“不过我需要先征求波音公司的意见。”

“波音公司已经批准你了。”我被告知。

就这样,我介入了美国载人航天史上这起悲剧性事故的调查工作。总统召集的调查委员会中共有14名成员,在“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事故中,有6名宇航员不幸丧生,遇难的还有一名来自新罕布什尔州的老师,她作为有效载荷专家参加了这次飞行任务。

调查委员会的主席是曾任美国司法部长和国务卿的威廉·罗杰斯,副主席则是在月球上迈出人类第一步的尼尔·阿姆斯特朗,结束航天员的生涯后,他一直在俄亥俄州教授航空工程技术。

除我以外,这个调查委员会里还有大卫·艾奇逊,航空航天背景的律师;尤金·卡福特,麻省理工大学航空航天系的系主任;理查德·费曼,才华洋溢的物理学家及诺贝尔奖得主;罗伯特·霍兹,美国《航空周刊与空间技术》杂志前主编;唐纳德·库提那,美国空军少将,航天军事专家;萨利·赖德,物理学博士,曾两度乘坐“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罗伯特·隆美尔,美国环球航空公司前副总裁;亚瑟·沃克,天体物理学家;艾伯特·韦伦,休斯飞机公司执行副总裁,物理学家出身;查尔斯·查克·耶格尔,美国空军准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王牌飞行员,于1947年驾驶飞机突破声障;奥尔顿·基尔,拥有工程物理学博士学位的公务员,也是我们这个调查委员会的管理人。

总统对我们提出了两个要求。其一是调查事故发生的客观环境并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因素;另外一个就是在我们调查的结果和决议的基础上,提出补救措施或为其他行动提出建议。我们总共有120天的时间,而相关行政机构也将给予我们这次调查行动以大力的支持。

接到任务后,比尔·罗杰斯(比尔为威廉的昵称)和尼尔·阿姆斯特朗立即着手成立小组级委员会。其中,我领导的小组委员会主要负责调查航天飞机的工程和生产情况,而萨利·赖德则负责与飞行操作相关的调查。

在这起事故中,“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73秒后发生爆炸,在此之前,该航天飞机已经成功进行了9次飞行。“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于20世纪80年代初交付NASA,是NASA的第三架航天飞机,在它之前的两架分别是“企业”号(从未进行过太空飞行的原型机)和“哥伦比亚”号,在它之后,NASA还有另外三架航天飞机,分别是“发现”号、“亚特兰蒂斯”号和“奋进”号。

参与这次调查工作真是让我大开眼界。调查工作刚展开不久,委员会里的其他成员很快就发现我和NASA的普通员工有着大为不同的观点。萨利·赖德和其他人对我采用的方式和提出的意见均持有异议。

争论的焦点在于“安全”。在商用飞机领域,安全永远是至高无上的。从飞机及发动机制造商到政府立法者、各大航空公司无不投入大量精力确保飞机运营的安全,并且一直致力于继续提高飞机的安全性。

波音公司有一条规矩,那就是要求大家把政府的适航要求当作飞机的最低可接受标准,而不是设计目标。为了进一步提高飞机的安全性,波音公司要求每一个工程师对其设计的安全性负责。如果需要,波音公司也将为这些工程师提供帮助或指导。在我看来,正是对飞机安全性的这些郑重承诺,使波音公司得以在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在747项目中,每一个在我手下工作的人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提高飞机的适航性,没有人愿意做出会降低飞机安全性的设计决定。如果他们这样做,就等于违反了公司的规定。

简而言之,我工作在一个把安全当作头等大事的环境里。当我得知在NASA这里情况有所不同时,不禁大为吃惊。这也是我调查的着手点与委员会里其他成员明显不同的原因,这并不是说他们对安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是被我当作非常严重的情形,对他们来说却并非如此。

但是我要超越自己,我要实事求是。

当我到华盛顿特区去参加第一次调查会议时,我担心由于航天飞机几乎完全损坏,调查工作可能会困难重重,或者我们根本无法找出航天飞机失事的原因。幸运的是,我的担心是多余的。从航天飞机发射升空的图片上我们清楚地看到了这起事故的原因:高温、高压的燃气自右侧的固体火箭助推器中泄漏出来,而燃气泄漏的那一面恰好正对着“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和它的那个大型外部燃料箱。升空后,这个漏孔很快变大,并喷出了熊熊的火焰。火箭发射产生的动压使这些火焰向下喷射,并导致一个支架失效,于是,固体火箭助推器的喷流就这样射穿了外部燃料箱。

根据发射时的遥测数据,我们发现“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右侧的固体火箭助推器内部压力在发射后出现下降,随后,外部燃料箱的压力也开始下降(这也进一步证实了我们的推测)。很快,航天飞机就发生了巨大爆炸,爆炸产生的碎片散落在从大西洋到得克萨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的各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