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李明传
23768000000046

第46章 李明印象(1)

在本章中,我们采撷了几位与李明一起从事预先研究和型号研制工作的同事以及他带过的几位博士生所写的短文,从他们的视角来反映李明个性与特点的一些侧面。除赵守廷、黄德森和郭志孟的文章是根据录音整理的外,其余均系他们自己写的。在此,我们向所有提供文章的作者表示感谢,顺便对作者也作一简要说明。

第一篇,《我所接触到的李明院士》,作者张汝麟,原中航工业自控所(618所)副总工程师。

第二篇,《与李明院士共事的日子》,作者章怡宁,原中航工业沈阳所(601所)副总设计师。

第三篇,《与李明共事的日子》,作者郭志孟,原航空工业部飞机局飞机处处长,曾是多个重点型号办公室主任。

第四篇,《我所了解的李总》,根据赵守廷的录音整理,他曾是601所外场维护保障研究室主任。

第五篇,《在李明总师领导下工作的点滴回忆》,作者黄德森,曾任601所型号和预研项目的副总质量师。

第六~第九篇,作者章俊杰、朱铁夫、姚宗信、王国栋,均为李明院士指导的博士生。

最后一篇是李明姐姐所写文章的节录。

我所接触到的李明院士

张汝麟

1983—2006年24年间,在两个ACT验证机项目和“973”无人作战飞机系统基础研究项目中,我和李明院士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此后,在多种会议和博士生培养方面也有比较多的接触。他的使命感、敬业精神、领导才干和人品魅力都给我很深的印象。

一、航空报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歼8ACT和歼8ⅡACT两个验证机项目都是当时国内急需的行业重点预研项目,“973”无人作战飞机系统则是我国国家安全重大技术基础研究项目,这些都是从无到有、填补国家空白的重大项目。但这类项目在重视程度、经费支持和成果级别上都无法与重点型号项目相比拟,而在技术难度、开发风险和团队付出的精力方面要比同时期的型号项目大而多。作为601所总师和后来成为工程院院士的李明,清楚地认识到这些技术开发项目对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重大意义,不计个人得失,不辞辛苦,领导团队团结奋斗,进行艰苦的探索和踏实细致的工作,取得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成果,为这些技术和理论方法的工程应用奠定了基础。今天,这些技术开发的意义和效果是大家都能看到的:ACT验证机项目所取得的主要技术成果已应用于“猎鹰”教练机、歼×、大运等型号及多项型号课题中;“973”无人作战飞机系统项目所开发的系统体系结构、理论和方法成果已应用于中航工业创新基金“无人作战飞机自主控制技术集成和验证”项目和空军“十二五”无人作战飞机背景机预研项目。

二、善于学习、思考和总结

ACT验证机项目和无人作战飞机系统在开发时均是国内空白,国外发表的资料也都是些皮毛和粗略的结果,没有工程研发资料可供参考,都要靠我们自己去进行探索。在这些项目开发中,团队内部经常举行学术交流和技术研讨会,各个重大研发节点,大至顶层设计,小至具体算法和软件实现,关键部件转型等,李明院士都亲自参加会议。在所有这些会议上,他都认真听取每一个人的发言并做详细记录,仔细询问关键细节。这样,在他已有渊博知识和丰富工程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广泛听取意见和深入思考,就能得出符合实际情况的结论和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

他本人一直很重视吸收新知识,无论上班和出差他都抓紧一切空闲时间阅读国内外相关学科的技术资料。我本人多次去他办公室或晚上所住的宾馆房间探访他时,他都在审阅技术报告或阅读技术资料。

三、团结协作、技术民主

两个ACT验证机项目持续了近20年时间,主要开发团队中包括了601所、沈飞公司、609所、618所、631所等多个单位,参与研发的人员多达数百人。学术思想、从事的专业和研发经历都有很大差异,再加上单位关系的因素,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群体集合,但这是一个团结战斗的团队、高效有序的团队,凡是在这个团队工作过的人员都很怀念这一段经历。大家可以在技术研讨中充分发表不同的见解,甚至争执得面红耳赤,高声调、拍桌子,但是成员个人之间的友情和为了统一的大局目标,宽容理解和相互支持的精神是在其他团队难以见到的。当时的国防科工委预研局局长对此给予很高的评价,曾要求我们认真总结团队经验,以便推广。这种团队文化与李明院士强调团结协作、充分发扬技术民主的一贯主张和工作作风是分不开的。在大家有争议的问题上,他不是先讲自己意见作结论,而是认真听取各方意见,通过讨论和争议最后取得科学合理的一致意见,使得参与工作的每个同志都有主人翁意识和对正确决策的认同感。每个成员不只是执行者,而且知道为什么和怎样去执行,这是项目取得顺利进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四、严格要求、培养人才

据我所知,凡是送交李明院士审阅的技术报告或论文,他都认真仔细、逐字逐句地审阅和修改,并给予详细解释和指导。这个过程不仅使成文材料完整、准确,更重要的是使作者在技术业务和工作作风上得到培养和提高,树立起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

一个突出的例子是张德发同志的成长。张德发是一位事业心强、兢兢业业、吃苦耐劳和勇于进取的好同志。年轻时,待人处事方面有点简单、生硬,同事关系方面存在一些小问题。参加ACT项目后,李明院士看重该同志的大节和突出的优点,在工作中对其进行耐心的教育、严格的要求和培养。张德发同志不仅改善了群众关系,而且入了党,成为601所副总师,ACT验证机项目的副总设计师,为ACT项目研发成功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坚持原则,勇于批评

李明院士一贯坚持组织原则,在工作和生活中以身作则,并带领大家按原则办事。记得在1985年与联邦德国MBB公司合作谈判期间,当时国家经济状况还比较差,为了节省开支,团组负责人决定大部分成员两人合用一张床,大家对此很不习惯,当负责人不在场时有很多抱怨和议论。李明当时在场,听到这些议论后严肃地指出:“背后议论是不对的,有意见应该当面提出。”事实上,当负责人听到这些意见后,很快就让旅店给每个房间加了一张床,解决了这个问题。

六、严格律己、平易近人

李明院士在生活上非常朴素,无论在所内或是出差在外,从没有特殊要求。在ACT团队内,有几位同志烟瘾很大,而李明是不抽烟的,大家在一起开会时经常烟雾腾腾,李明从未表现出任何不满。平时在生活上和大家打成一片,绝不扫大家的兴。大家知道,这几年李明身体不太好,医生对于他的饮食有明确的限制,在多次会议上与李明同桌用餐,他从不提特殊要求,更没有专门为他做菜,都是在桌上现有的菜中自己选择食用。

我多次去601所参加李明院士带的博士生论文答辩会,每次离开时,他都要到招待所送行,即便是早晨7时乘车去机场,他也不顾身体欠安,按时送行。这充分表现出他待人接物的高尚人品,是大家学习的好榜样。

与李明院士共事的日子

章怡宁

我与李明院士在一起共事近20年,深深感受到李明院士严谨的治学态度、创新而又缜密的思维方式及相互支持工作的团队精神。

一、严谨的治学态度

我担任副总师时,李明院士是总师,我编写的许多设计技术报告都需要李明院士审批。李明院士虽然不完全了解我负责的专业,但他能当做自己熟悉的专业一样来对待,认真分析研究每一个关键的技术难点,他每次审查我的报告时,总是那么认真,几乎每次都会提出若干影响到项目风险、可靠性、可实施性等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重大问题,这使我在日后编写设计技术报告的过程中,不断加强对设计技术的钻研,以及对某些关键技术问题的深入分析研究。

李明院士一天要审查许多技术报告,没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度的责任心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这里还要特别指出的是,对于因专业差异带来一些涉及专业较深的问题,李明院士总是力求搞懂,他不耻下问、耐心请教、虚心学习,这种态度让我备受感动,也是我学习的榜样。

二、创新而又缜密的思维方式

李明院士平时博览群书,刻苦钻研,知识渊博,他从雄厚的基础知识中展现出与众不同的创新思维。

李明院士在审查某型飞机强度验证报告时,提出了同行许多人未曾实践的问题,即为什么总要用两架飞机来完成静力和疲劳试验,用一架半行不行,一架半能不能保证考核的完整及有效?从而向传统的验证模式提出了挑战,经过相关专业的反复论证是可行的。

某型飞机材料国产化新研×××多项新材料,均属于国内三代机空白的重要和关键项目。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第三代重型战斗机的材料体系,实现国产化率××%。每当提起此事,大家都认为是我们这些搞新材料研究者的功劳,其实,材料国产化的成功是与李明院士的创新思维分不开的。

早在1993年李明院士带领我们赴俄考察时,就提出了材料国产化既要继承研制俄先进材料,也要充分利用国内科研成果,博采众长,建立自己的材料体系,并要求我们收集资料先期论证。他多次强调一代飞机一代材料,缺乏材料基础是研制不出先进飞机的,要在飞机国产化中把材料国产化安排进去。鉴于当时国内材料基础较薄弱,仅有二代机的材料配套体系,不少领导特别是少数高层领导对材料国产化缺乏信心。李明院士就在多次关键技术汇报会上呼吁其重要性,力排众议,统一了材料国产化的思想,落实了材料国产化专项投资经费。按照李明院士的指导思想,我们组织××个材料承制单位,发扬团队精神,协同攻关,用了不到×年的时间圆满实现了材料国产化目标,这是我国飞机材料领域的重大创新。

在高科技课题研究中体会到李明院士严谨的工作作风。

我们在进行国产碳纤维应用研究专项攻关中,意外发现了上浆剂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有重大影响,进而影响到材料的耐热、湿热和力学等性能,日本、美国视之为高性能碳纤维研制中的核心技术,对我国严加封锁,是我国30多年来攻关未果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已深入到上浆剂材料失效机理的应用基础研究,是一个高难度的交叉学科问题,能否有所突破,没有信心,许多人不同意再研究下去了。

李明院士很关心上述问题,多次提出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是实现创新的物质技术基础,他指导我们力争把材料的机理搞清楚,根据当前的研究成果继续研究下去,并提出很宝贵的具体意见。在攻关过程中一再鼓励我们克服种种困难,争取有新的突破。

在他的指导和具体帮助下,经过一番努力,我们终于掌握了上浆剂对界面性能影响的核心技术,研制成功国产耐热性能优异的上浆剂。这项研究成果显著提升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耐热和力学性能,是我国在该领域的一个重大创新。试验表明,我们的研究工作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水平。

三、相互支持工作的团队精神

1992年9月,当我调到总师办任副总师的时候,李明院士就意味深长地对我说,总师办是抓所内重大技术问题的单位,总师办对内要团结协作,相互支持工作,对全所要做到一盘棋协调好工作。多年来,李明院士就是这样身体力行带头去做,使得总师办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出色地完成了引进某型飞机生产许可证,策划和实施某型飞机国产化等多项型号和预研工作,为我所的技术进步和先进装备的研制、交付及应用做出了贡献。

李明院士对相互之间工作的支持是令人难忘的。

记得在材料国产化实施过程中,受国内技术水平限制,厚板研制不能满足进度要求,基于已有的工作基础和推进复合材料技术发展的需要,我们提出了某型飞机的外翼等主承力部件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建议,这一建议得到了李明院士的全力支持。

复合材料是一种新的材料技术,应用于飞机结构可以获得减重、耐腐蚀、大面积整体成形、改善隐身性能等显著效益。国外广泛应用,国内仍停留在非主承力结构上的应用,用量仅为6%,尽管此前已有某型飞机带整体油箱复合材料机翼的演示验证,但其成熟度距批量应用是有差距的。上上下下,许多人对复合材料应用的担心也不无道理。

在此关键时刻,李明院士在综合权衡材料成熟度、国产化要求、创新结构应用利弊的基础上,全力支持翼面上复合材料方案,同时要求大家重视细节决定成败,把装机前的试验和分析工作做细做全,特别是两个准全尺寸的翼身组合体试验、颤振分析和相关试验工作,要做到装机前充分暴露问题及时改进,确保静力试验一次通过。经过全体参研人员的努力,发扬团队合作精神,群策群力,终于实现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在翼面主承力结构上的批量应用,用量达×%,减重效率××%,居国内领先水平,既满足了材料国产化的急需,又实现了先进材料应用的创新。

与李明共事的日子

郭志孟

我跟李明在歼8白、歼8Ⅰ、歼8Ⅱ、歼8Ⅲ、“八二工程”、“十一号工程”中都有接触。

“十一号工程”从开始酝酿到签订总合同,我们都是一起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