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特殊材料铸人生
23768700000004

第4章 童年,沿着铁路线的成长(1)

祖籍是名城但不是名门

中国人喜欢追根溯源。

那么,颜鸣皋的根在哪里?源自何方呢?

在他的档案中,籍贯一栏中填的是:浙江宁波慈溪(现为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

宁波属浙江省,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历史十分悠久。早在七千年前,人类先民就在此繁衍生息,创造出了灿烂的河姆渡文化。

宁波辖下的慈溪,位于东海之滨,春秋时属越,秦代设县,古称句章,至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始称慈溪,县治在今之慈城镇。由句章改名为慈溪,缘于东汉董黯“母慈子孝”的传说。据《延四明志》载:“汉句章董黯,母尝婴疾,喜大隐溪水,不以时得。于是筑室溪旁,以便日汲。溪在今县南一舍。故以慈名溪,又以溪名县”。

后来,慈溪还一度改名为慈谿,这里还有一段十分曲折的故事:那是在明永乐十六年(1418年),慈溪发生了一件令衙门内外都震惊的大事,县府大印一夜之间不见了踪影,怎么寻觅都未能找到。那时候,大印就是乌纱帽,大印就是皇权,大印丢失,这还了得?县太爷思前想后,恐怕被歹徒所得,招惹麻烦,急忙逐级上报。这事果然惊动了朝廷,皇帝特意下诏更铸,御笔钦定把县名也给改了,以防后患,改溪从谷,遂改慈溪为慈谿,仍属宁波府,隶浙江承宣布政使司。

岁月变迁,到了1949年5月24日,慈谿县治孝中镇(今宁波慈城镇)获得解放后,才又恢复了历史的名字——慈溪。

慈溪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三大传统的区域特色文化:青瓷文化、围垦文化和移民文化。在晋唐时期,慈溪上林湖青瓷就远销海外,架起了通往世界的“海上丝绸之路”。慈溪又有“唐涂宋地”之称,悠久的海涂围垦历史,塑造了慈溪人开拓进取的性格。慈溪的移民文化更是源远流长,早在秦代,名士徐福在慈溪达蓬山启航,东渡日本,拉开了对外交流的序幕。

慈城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从唐开元慈溪设县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1954年至今,一直是县治所在地,更是作为历史名镇而蜚声海内外。

颜鸣皋的祖父颜开文,是慈城镇一位纱厂搬运工小头目,在壮年时期就因病去世,给颜鸣皋的祖母茹氏仅留下几亩薄田和两个年幼的孩子。

据颜鸣皋回忆,祖母茹氏有着高高的个子,很能干,是个坚强的女性。为了支撑起这个家,她把十四五岁的大儿子送到外面当学徒,学做生意,自己则带着小儿子颜馀卿,到一位余姓大户人家当“梳头娘”。

当“梳头娘”的家庭,肯定不会富裕。

《风土中国》杂志2006年第4期刊载了一篇题为《慈城的女人》的文章,作者是宁波的王静女士,文中对“梳头娘”有着专门的介绍,现摘录如下:

旧时妇女,婚前留辫发,婚后梳发髻。辫发有三股辫、五股辫,而发髻有横爱司髻、直爱司髻、鲍鱼髻、蝴蝶髻、元宝髻,可谓形式多样,再插上碧玉簪、珠花、金钗、银钗。发式不仅显示女性的美,而且象征着家庭的荣耀,所以慈城大户人家的女眷和小户人家的娇太太都要请梳头娘姨的,而手脚不大灵活的老太也要请梳头娘姨。这样家境相对贫困的慈城女人也就有了能养家糊口的职业。

梳头娘姨是一种特殊的行业,按照雇主的需要,分专职或包头两种。专职的一般是大户人家所雇,专为家里的重要人物梳头,一般梳一人的头需要一个上午,一次又一次用篦箕梳梳,这有按摩作用,是很利于健康的。而包头娘姨似钟点工,每天走家串户,到原先约定的雇主家去梳头。一个上午要走好几户人家,梳头娘姨一般都聪明能干,她们为太太们梳出各式不同而又让她们称心如意的发髻……

慈城的女人是好样的,贤德是她们的写照。民国时期,有一位叫阿杏的母亲,她的男人出门到南浔做生意,十多年杳无音讯。为了家,为了一对儿女,她以梳头娘姨的身份到槐花树门头冯家帮佣。由于人品好、性情和善,冯家的女主人将她推荐给半浦村的男主人,任上海四明银行行长的孙家,专做女主人的梳头娘。

茹氏做的也是专职梳头娘,肯定有着和阿杏一模一样的品性,她到余家帮佣,很得主人家赏识,太太将她的小儿子颜馀卿认作养子,吃住在余家。后来颜馀卿改名为颜余庆,字裕卿,名字中间有个余字,大概和他是余家的养子有关。

颜余庆生于1892年,当时才十一二岁,虽然只断断续续地念过两年私塾,但他老实、聪明、能干,也深得余家人喜欢。

这位叫颜余庆的年轻后生,就是颜鸣皋的父亲。

家乡在南方出生在北方

颜鸣皋的出生地不是宁波慈城镇,而是千里之遥的河北省定兴。

这原由还得从祖母茹氏帮佣的余家说起。

余家的大儿子余本堂,在京汉铁路工作。1907年前后,他回了家乡一次,见到颜余庆,见他聪明能干,也是十分喜欢,心中一动,便顺口问道:

“余庆,你想不想跟我到外面闯一闯?”

十余岁的颜余庆抬头看了看母亲,然后低头轻轻回答:

“想啊。”

茹氏此时也正为儿子的出路发愁,她有点拿不定主意,是让他留在家中种田,还是让他出门当学徒?一听说有这等的好事,也急忙说:

“好啊,就让他跟着你去学本事吧。”

母子二人这样痛快地回答,反而让余本堂有点意外。他沉吟了一会儿,说道:

“那就让他跟我出去先上学吧。”他觉得,到外面闯世界,没有文化,没有专门技能是不行的。

就这样,颜余庆扛着简单的行囊,跟着余本堂离开了家乡。

余本堂送他上的是一家法文学校,是铁路部门兴办的,除了教法文之外,主要教授铁路方面的有关知识。这对于文化底子非常薄弱的颜余庆来说,听起课来如同听天书,求学的艰难可谓刻骨铭心,这也成了他以后对子女们学习上严格要求的一个结。

两年后,颜余庆毕业了,被分配到长辛店,在京汉铁路干报务员工作。

颜余庆有了安稳的工作,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这期间,在外学徒的大哥已经结了婚。茹氏开始托人说媒,为小儿子颜余庆张罗成家。

媒人说的姑娘是宁波西门外吴家村的,名字叫吴莲卿,小颜余庆6岁。虽然也是贫寒人家出身,但她聪明俊俏,性情和善,贤惠孝顺,身体健硕,勤劳持家,口碑极好。茹氏和儿子都非常满意。

吴莲卿婚后先是随婆婆住在慈城,后来就随丈夫颜余庆去了外地。

表面看来颜余庆的工作是安稳的,可工作地点却是流动的,一般两三年换个地方。因此,他们的子女出生地也不是在一个地方,是沿着铁路线的,石家庄、正定、许昌、新乡、驻马店、武汉……

父亲颜余庆的职务随着子女的出生也不断地变动着,先是干报务员,然后当列车长、火车站副站长、站长、车务副段长、调度室主任等。

1920年6月12日,在河北省定兴县北河店火车站,站长颜余庆家又新添了一个小男孩。

这小男孩虽然瘦小,但脑袋却非常大,眼睛非常亮,生下来哭喊的声音也非常大。

父亲颜余庆给他起了个响亮的名字叫颜鸣皋,“皋”的本意是水边的高地,大概是取自“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那句古语。可老人家怎么都不会想到,儿子在将来会飞得这么高。颜鸣皋不负厚望,声闻于天,名声远播。

北河店火车站很小,是一个四等站,到现在恐怕连快速列车都不停,那里的乡亲们也很少有人知道,在这个偏僻的小车站,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会诞生一个著名科学家,一名中国科学院院士。

颜鸣皋在十二个兄弟姐妹的大排行中排老五,兄弟小排行为老三。

颜家兄弟姐妹是六男六女,出生顺序是两女、三男、两女、三男、两女。在颜鸣皋的前面有两个姐姐和两个哥哥。大姐叫颜月仙、二姐叫颜凤仙、大哥叫颜鸣远、二哥叫颜鸣谦。在他的后面是三妹颜琴仙、四妹颜杏仙、四弟颜鸣岐、五弟颜鸣奎、六弟颜鸣鹤、五妹颜梅仙、六妹颜蓉仙。兄弟的名字中间都有个“鸣”字,姐妹的名字最后都是个“仙”字。

文弱瘦小却有个诨名“倔老三”

颜鸣皋一出生就非常瘦小,文文弱弱。在外人看来,他肯定是个老实听话的孩子。其实不然,他生性好动和调皮,并且执著又倔强。从小他对未知的事物都有一种好奇心,有一种不满足的探寻欲望。

因为家住火车站,每当列车轰轰隆隆驶过时,他总是转着大眼睛揣摸,这铁家伙怎么跑得这么快?

时过八十多年,颜鸣皋还能记起第一次挨母亲巴掌的情景:

那时他刚三四岁,茹家表叔领着他到车站站台上玩耍。这时,一列火车开了过来,他甩脱表叔的大手,竟跟着火车跑了起来。表叔心中一惊,一个箭步赶上去,把他抱了起来。这一下他可不愿意了,又哭又闹。表叔无奈,只好把他抱回家。回到家他并不算完,还是哭闹着要去追火车。气得母亲朝他屁股上狠狠揍了两巴掌。

茹家表叔在一旁哄着他,可是越哄越哭,越哄越闹,没法子,只好无奈地摇着头说:

“真是个倔老三!”

从此以后,颜鸣皋落下个“倔老三”的诨名。“倔老三”!每逢他和兄弟姐妹发生冲突时,兄弟姐妹都这样叫他。有时也会从父母亲嘴里脱口而出。

为什么要去追火车呢?颜鸣皋现在已经记不清了,可对第一次挨巴掌还朦朦胧胧记得。

“倔老三”确实倔,没少让母亲着急上火。

“老三、老三,你野到哪里去啦?”一听母亲着急地喊自己,颜鸣皋反而更加放慢了脚步。

颜鸣皋似乎比别的孩子有着更多的好奇和倔强。

四五岁时,他对父亲车站值班室里的手摇电话产生了兴趣,他想弄清楚里面说话的人藏在哪里?是大还是小?经常趁父亲不注意爬到桌子上鼓捣几下,甚至拿起话筒左拧右拧,有几次气得父亲要揍他。可过了不大一会儿,他又会钻进来继续他的探索。

在颜鸣皋的记忆中,还有许多类似的倔事。

有一天下午,外面正下着小雨,如丝如缕,将屋外的天地网成一片白色的纱罩。

颜鸣皋对母亲说:

“妈,我到外面玩一会儿。”

母亲正忙着做晚饭,头也未抬就拒绝道:

“又想野去,没看见外面在下雨吗?”

父亲颜余庆下班回家了,母亲端上了饭菜,兄弟姐妹都围坐在饭桌旁。

“老三呢,老三呢?”母亲在点人头时发现不见了颜鸣皋,着急地问几个孩子。

几个孩子都摇了摇头。

父亲颜余庆倒不担心,说:

“跑不远,饿了就回来了。”

父亲对家务和孩子生活上的事操心不多,全都一股脑儿交给了母亲。他操心的是孩子们的学习,孩子们稍一懂事,就把他们送到附近私塾里去学《百家姓》、《千字文》。到了该读书的年龄,不论是男孩女孩都必须上学堂。他在家中给孩子们确定的目标,也是他心中描画的理想,男孩子要读完高中,女孩子要读到初中,以弥补他小时候没上过学的缺憾。

母亲放心不下,操起一把雨伞就冲进雨幕里。

原来,颜鸣皋给母亲打过招呼之后,见母亲不答应,就悄无声息地溜出了家门。雨也下得很调皮,也悄无声息地在天地间飘洒着。

颜鸣皋出了家门,仰起脸庞任雨水滋润,小脑袋里也不知都想些啥,信马由缰地沿着铁道线走出去很远,不知不觉地来到了一个小河边。他蹲下身子,专心致志地看雨点打着水面上溅起的水花,荡漾的涟漪,一看就是好长时间。

母亲好不容易找到他,将他从河边拎了起来,他才如梦初醒。母亲望着浑身淋得湿透的儿子,又气恼又心疼,本想好好教训教训他,可扬扬巴掌又放了下来,只是抹了抹他头上的雨滴。

回家的路上,颜鸣皋兴奋地告诉母亲,“雨点儿落到河里时还跳两下呢,像小鱼儿摇了摇尾巴,钻进河里就找不见了……”

母亲也被儿子的情绪感染了,责备的话到了嘴边又咽下,反而对他讲起,在南方的老家有无边的大海,有更多的河水,有更秀美的山,更绿的树……

听着母亲的诉说,颜鸣皋有了更多的幻想,有了更多的期盼……

颜鸣皋在与作者交谈时曾经这样说:

“好奇好动,坚韧执著,性格倔强,宁折不弯,是好事也是坏事,是优点也是缺点。好事是执著倔强的性格成就了我的事业,完善了我的人生;坏事是这种性格使我经历了不少磨难,受到了不少挫折。但我是改不了了,也不想改。人没点性格做不了大事,回首往事我依然无怨无悔。”

孔庙里的启蒙

孩子一个个降生,地方一次次变动。

父母亲有点照料不过来了。

1926年,北方正值直奉战争,兵荒马乱。

这期间,父母亲商量决定,把几个孩子送回老家慈城去。这除了时局乱、孩子多不好带等原因外,父亲颜余庆还有一个想让孩子有个安稳的地方上学的心思。

这时的慈城,只有祖母和伯母两人。

伯母也是个苦命的女人,结婚不久,伯父就因病去世了,一直陪婆婆寡居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