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罗尔斯·罗伊斯的传奇(发动机家族)
23769900000047

第47章 遗达系列(4)

1947年英国海外航空公司(BOAC)合资拥有的马来亚航空公司(Malayan Airways)和澳洲航空公司使用双发“空速领事”(Airspeed Consul)飞机在新加坡、吉隆坡(Kuala Lumpur)、怡保(Ipoh,马来西亚马来亚地区西北部城市)和槟城(Penang,马来西亚港口城市)之间开始了民航业务。后来增加了道格拉斯公司DC3飞机用于雅加达(Jakarta)、棉兰(Medan,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东北部城市)、巨港(Palembang,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东南部港市)和西贡(Saigon)的航班。1948年开始了曼谷(Bangkok)的空运服务。而在1949年,随着增添了3架道格拉斯公司DC3飞机,开始了北婆罗洲(North Borneo,马来西亚一地区)、沙劳越州(Sarawak,马来西亚婆罗洲西北一地区)、丹老(Mergui,缅甸南部港口城市)和仰光(Rangoon,缅甸首都)的航运飞行。虽然不引人注意,但是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机队增加了DC4“空中霸王”(Skymaster)、维克斯公司“子爵”客机、洛克希德公司“超级星座”、布里斯托尔公司“不列颠”(Britannia)、“彗星”Ⅳ和福克F27等飞机,说明发展壮大是稳定的。

随着1963年成立了马来西亚联邦,政府购买了航空公司,重新命名为马来西亚航空有限公司,并且随后于1967年称为马来西亚新加坡航空公司,并在1967年开始了佩思(Perth,澳大利亚城市)和台北的空运业务,还有波音707320B涡扇飞机飞往悉尼。

真正的转折点发生在1971年1月,当时通告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政府将成立各自国家的航空公司。

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作为英国直辖殖民地的新加坡独立,从成为马来亚联邦的马来亚分离出来。而马来西亚成立了联合王国。1948年,在马来亚和新加坡宣告成立了应急政府。1930年成立的马来亚共产党被禁止活动而转入地下。在20世纪50年代的第一个5年期间,马来亚和新加坡就独立问题与英国谈判,并于1957年马来亚联邦独立。1959年6月,新加坡宣告成立自治政府,李光耀(Lee Kuan Yew)宣誓就职总理。他开始督促支持与马来亚联邦合并,并且于1962年9月在新加坡举行公民投票,新加坡人同意合并。在随后的几年中,包括马来亚、新加坡、沙捞越和沙巴(旧称北婆罗州)的马来西亚宣告成立。李光耀奋斗建立了多民族的社会但却面临着马来人的强势。1965年7月,马来亚联邦和后来的马来西亚联邦的首任总理东姑·阿都·拉曼(Tunku Abdul Rahman)同意新加坡成为独立的国家,他告诉李光耀:

现在没有其他道路。我已经决定:你们走你们的道路,我们走我们的道路。只要你们所走的道路与我们相关,我们就发现成为朋友很难,因为我们介入了你们的事务而你们将介入我们的事务。明天,当你不再在马来西亚,而我们不再在国会或选区争论时,我们将再次成为朋友,我们将彼此需要并且我们将进行合作。

1965年8月9日,新加坡从马来西亚分离出来。英国政府在第二天承认了这一新政府,首相哈罗德·威尔逊致函李光耀:“您可以确信我们祝愿你们成功。”

李光耀后来写到,他“将为独立的新加坡事业付出一切努力”,尽管他不知道“他的余生不仅使新加坡运转,而且还使其繁荣昌盛”。

新加坡实现了繁荣昌盛,而新加坡航空公司也随之发展。

1972年6月30日,新加坡国家航空公司命名为新加坡航空公司。从那时起,该航空公司的壮大是显著的。1972年7月,新加坡航空公司与波音公司签订合同,采购两架波音747200飞机,并且另两架为意向订单。开始了每周两班飞往雅典和苏黎世,以及每周3班飞往法兰克福和大阪,而伦敦的航班增加到每周5班。到1973年4月,新加坡航空公司每天都有航班飞往伦敦。

新加坡航空公司认定,他们能与行业巨头竞争的唯一方法是提供较好的服务。他们开辟了免费饮料和耳机听音服务,当时其他航空公司却在对此收费(如同日本汽车制造商通过提供当地汽车制造商额外收费的小器具作为标准配置而突入欧洲和美国)。他们还在经济舱提供选择性膳食。此外,他们还率先持续革新服务,例如飞行中为每一位旅客提供电话服务和在交互式的世界银刃(KrisWorld)娱乐系统提供多样性的视频节目。所有这些额外服务并不意味着航空公司在一开始就有了损失,因为它们使得航空公司获得了市场占有率。从第一天起就意味着有利可图。

1978年,新加坡航空公司与英国航空公司一起采用了“协和”飞机,并且当年与波音公司签订了9亿美元创纪录的合同,购买13架波音747飞机和6架波音727飞机。1983年5月,宣布了另一个庞大订单,当时新加坡航空公司采购了6架波音747300、4架波音757飞机和6架空中客车公司的空客A310飞机,该订单价值14亿美元。到20世纪80年代末,作为东南亚的主导航空公司,新加坡航空公司巩固了地位,并于1989年7月新加坡和英国政府签订了民航协议,允许两国之间增加额外航班。这使英国航空公司可以合法地进入1981年7月启用的樟宜机场(Changi Airport)的重要中心,然而这也在亚洲和欧洲之间的空运业务中给予新加坡航空公司额外的地位和更多的操作空间。

1989年2月,新加坡航空公司成立子公司信风(Tradewinds),后来重新命名为胜安航空公司(Silk Air),其利用租赁的MD87飞机开始了飞往泰国芭堤雅(Pattaya)的空运业务。

1989年后期,新加坡航空公司与达美航空公司签订了长期联盟协议,从而在重要的美国市场提高了地位。

1991年,新加坡航空公司购买了56架Megatop747飞机,价值约100亿美元,而在当年后期,又购买了20架空客A340300飞机。1994年6月22日,新加坡航空公司签订了购买22架Megatop747和30架空客A340300E飞机的订单,价值103亿美元。

新加坡航空公司已使自身成为世界上的主导航空公司之一。在前10年,新加坡航空公司就被授于约100项服务质量奖。1994年,《航空运输世界》(Air Transportworld)说:

新加坡航空公司是评定其他航空公司的度量标准。

新加坡航空公司的副董事长和总裁张松光博士(Cheong Choong Kong)于2002年告诉作者:

从地理上看我们所处位置极佳,但我们的观念非常开放,而且我们的哲学是“我们希望有一支年轻而现代的机队”。结果,我们成为飞机和发动机方面有影响的买方。

新加坡航空公司订购的第一架遄达发动机装备的波音777飞机将于1997年新加坡航空公司成立50周年纪念日交付。公司已于1985年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的上市正好遇上了1985年新加坡的经济衰退及汇率危机,证券交易所关闭3天。新加坡航空公司的股票以5美元上市,在经济恢复之前下跌到4.40美元(它们现在为14美元,因为进行了1∶1的股份分割,相当于28美元)。

与世界上的大多数航空公司相比,新加坡航空公司财务业绩显著。截至1995年3月31日,其年纯利润增加了14%,创纪录地达到9亿1750万美元。

在1994年,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衰退即将复苏之际,尽管当时尚不清楚世界经济将会出现6年的增长,新加坡航空公司还是宣布了100亿美元新波音和空客飞机的订单。新加坡航空公司总裁张松光说:

我们认为你不可能真正地预测将来并且了解何时周而复始。飞机订购与交付之间留有相当一段时间提前量,而你得提前计划。

洛伦茨在《星期日泰晤士报》上追述了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初市场萧条期间,对抗拥有相对较多资源的两家竞争对手的艰难时期。他把失去英国航空公司波音777飞机发动机的订单而被通用电气公司获得该订单说成是振动性的打击。他写到:

许多人相信,英国的旗舰承运方转向购买美国产品敲响了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在大发动机市场的丧钟。该交易扼杀了罗尔斯·罗伊斯公司意图通过将遄达发动机销售给全日本航空公司而进入日本市场的前景。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内部和外部一些人则认为这预示着公司丧失独立自主权。

如同我们所见,在丧失了英国航空公司和日本航空公司的交易之后,罗尔斯·罗伊斯公司进行了反击,赢得泰国航空公司、阿联酋航空公司和国泰航空公司的订单。但却失去了客户沙特航空公司的订单,其在克林顿(Clinton)总统对沙特阿拉伯政府施加压力之后购买了波音777和波音747,装备通用电气公司的发动机。即使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可以声明独特的三轴设计遄达小于并轻于其竞争对手,但在许多竞争中,其竞争者的较大政治和财政影响似乎可以取得成功。但是新加坡航空公司不是这种情况。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如何应对?

尼克·德瓦尔1994年6月由罗尔斯·罗伊斯公司雷斯顿(Reston,华盛顿附近)办事处返回,接管该公司在东南亚的销售业务,据他说,罗尔斯·罗伊斯公司那天失去为新加坡航空公司订购的新波音747提供动力的订单,这是因为他们制定了一个明显而简单的策略并且坚持实施。

这个策略有4个要点。

第一,罗尔斯·罗伊斯团队必须将罗尔斯·罗伊斯公司作为一整体向航空公司推介。它不仅要提供最好的发动机,并且一旦发动机维修时还能提供最专注的支持。而且这是一个新的国际性的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建有公司,并进行国际化销售(1994年秋天宣布购买了艾利逊公司)。这不再是以英国为核心,可能不会有竞争,指望着由前殖民地提供优惠条件的一家公司。普拉特·惠特尼公司已经是新加坡航空公司的一个长期的、被尊重和深受欢迎的供应商。

第二,罗尔斯·罗伊斯公司表明它将提供新加坡航空公司大宗商业交易,尽可能地与其竞争对手提供的一样,可能还会更好。

第三,它将使航空公司确信飞机会具有很好的剩余价值。

第四,可能最重要,他们将使航空公司确信无论他们选择了空客A330还是波音777,遄达均是最实用的发动机。

1994年10月竞争开始,首先向机体竞争者空中客车公司和波音公司,发动机竞争者罗尔斯·罗伊斯公司、通用电气公司和普拉特·惠特尼公司发布技术说明。新加坡航空公司的总裁张松光说,航空公司计划提前采购10~20架新的宽体双发飞机,用于扩充机队和更换旧飞机。在这一阶段,潜在的订单看来价值约2亿美元,而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在努力争取12月被选定的可能性。

然而,时间表却在往后推迟,首先是推迟到了1995年春季,然后是夏季,最后是秋季。为了赶上订单交货日期,他们每天工作18小时,日复一日,周而复始,而随着整体经济形势的好转,订单数量还在增加。1995年秋季,由于做出决定的日子即将来临,罗世杰询问新加坡航空公司董事长乔·皮雷(Joe Pillay),是否约翰·柴芬斯(John Cheffins,当时的民航经理、现在的罗尔斯·罗伊斯公司首席执行官)可以对全部参选队伍外加新加坡航空公司的高级管理层就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的情况进行最终说明。罗世杰告诉皮雷,新加坡方面的决定是20世纪90年代的关键决定,如同美国航空公司对波音757的决定曾是20世纪80年代的关键决定。罗世杰希望柴芬斯及其团队能够将罗尔斯·罗伊斯公司遄达发动机以及罗尔斯·罗伊斯整个组织的全部后备支持作为整体出售。皮雷答应了他的请求,团队适时地进行了说明。该团队包括约翰·柴芬斯,他介绍说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完全能够生产和维修新加坡航空公司要求的发动机;菲尔·霍普顿(Phil Hopton)说服新加坡航空公司的挑选队伍相信遄达是其飞机的完美发动机;托尼·伍丁斯(Tony Woodings)说明发动机交付后罗尔斯·罗伊斯公司提供支持的详情。根据尼克·德瓦尔所说,该团队(尤其是菲尔·霍普顿)进行了非常精彩的报告,对其产品流露出自信心。皮雷和挑选委员会给予罗尔斯·罗伊斯团队相当的热情,邀请他们反驳遄达不如RB211-524和RB211-535发动机综合体的论据。碰巧,柴芬斯于前一天在悉尼的罗尔斯·罗伊斯公司授奖典礼上为一个长期约定进行演说。他租用了加拿大航空公司的“挑战者”600飞机飞来新加坡,但是起落架发生故障而飞机又必须在悉尼着陆。他赶到新加坡刚好准时演讲。《飞行国际》预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