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足迹与风采:南航校友访谈录(全2册)
23771100000061

第61章 矢志航空 奋进人生

———记78级?[1]友,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史坚忠

史坚忠,男,1957年8月生,山东莱州人,1982年毕业于南京航空学院飞机设计专业,2000年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设计专业博士学位。历任南昌飞机制造公司650所技术员、组长,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研究所副所长、所长,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650所所长、副总经理,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期间,先后担任直8、直9直升机发展型和练15高级教练机等6个飞机型号的行政总指挥,挂职任贵州省省长助理、省政府党组成员。现任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获“全国新长征突击手”、航空航天部首届“航空十佳青年”、“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防科技工业百名优秀博士、硕士”、“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荣誉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鸿鹄之志 起于南航

史坚忠自小就对航空有着神往之情。他说,之所以与航空结缘是受姑姑从事航空发动机工作的影响。1977年恢复高考,史坚忠就把南航定为高考目标。备考的时间只有两三个星期,史坚忠便夜以继日地复习功课,甚至连走路都在脑海中回忆复习过的知识。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最终如愿拿到了南航的录取通知书,成为一名南航人。

史坚忠为人严谨、谦虚,有“讷于言,敏于行”的君子风范,但一谈到母校,他的兴奋之情就溢于言表,话也变得多起来。他回忆说,那时的南航周围环境特别优美,有山有水,鸟语花香,没有尘嚣困扰。对很多校园老建筑的名字和地理位置,他现在仍能脱口而出。校园良好的学习氛围更是让他终生难忘,他回忆道:“我觉得校园生机勃勃、积极向上的氛围激励着我们努力学习。”苏格拉底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史坚忠就是在为自己的航空梦而奋斗着。他埋头学习、刻苦钻研,有时周末在自习室一坐就是半天,但他乐此不疲。当然,他也是个懂得劳逸结合的人,偶尔会出去活动活动、打打篮球。“我觉得整个学校充满着活泼的氛围,让我既可以安心学习,又有机会放松。”教育是一种氛围,南航“团结、俭朴、唯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对史坚忠有着深远的影响。回顾自己在南航读本科和攻读博士阶段的经历,他认为自己主要有四大收获:第一,做人诚实,做事守信;第二,奋发有为,积极向上;第三,严谨治学,方法得当;第四,基础扎实,结合实际。史坚忠特别强调,想干事和勇于担当是大学生成功的基础,他认为南航有这样一种氛围,学生需要有干大事的志气和状态,这也是国家需要的。他也坦言,“南航的成功是老实,缺点也是老实”,“这是南航的烙印,对我影响很大,使我变得踏实”。

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在史坚忠心目里,南航是有大师的,这些大师对南航的人才培养可谓是“甘为人梯,默默付出”。他说,他们当时都觉得老师的教学水平很高,例如,对于学生而言,理论课比较枯燥,但南航的老师却以严谨的教风和深入浅出的教学艺术,使得理论推导很严密、逻辑关系很清晰。“这一点很吸引我。”史坚忠回忆道,“我按照老师们的思路慢慢去想,时间久了,自然就钻进去了。”在老师的指导下,他认真学习飞机设计、结构力学等和工程实际结合紧密的课程,参观了像航空主机所这样的科研院所,把握好每一次动手实践的机会。这些经历,他至今都记忆犹新。

合抱之木 始于毫末

《道德经》有云:“合抱之木,始于毫末。”仔细品读史坚忠从“毫末”到“合抱之木”的经历,就会不禁感慨这种自然成长规律之伟大。从30年前南昌飞机制造公司650所的普通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到今天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的副总经理,这绝非偶然,而是史坚忠一步一个脚印、勤勤恳恳干事、踏踏实实创业的必然结果。一代大儒王阳明常强调立志的重要性,原因在于立志能给人明确的方向和积极的态度,激励人主动地为实现梦想而努力拼搏。史坚忠喜欢谈他的航空梦,在南昌飞机制造公司、在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飞机设计研究所,他最大的愿望是把中国打造成教练机的强者。在中国生产出世界最强的教练机,成为推动他不断前进的源动力,他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了事业上。在每一个型号飞机的研制过程中,总会经历“山重水复疑无路”,往往是经过无数个不眠之夜的冥思苦想、反复研讨后,终于“柳暗花明又一村”,每当这时,史坚忠感到全身的细胞都欢乐得想跳舞。

提及自己的成功,史坚忠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有目标,才有动力;二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三勤一善”,即勤奋工作,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善于总结。虽然史坚忠那一代人的经历比较坎坷,受“**********”影响“上过山下过乡”,但他对生活的艰辛和命运的多舛淡然处之,更多的是强调勤奋和学习的重要性。“人就应该争分夺秒地积极工作、学习,大学知识只是一个基础。走上工作岗位后,还要学习很多新知识。”他如是说。

当然,这两个原因是史坚忠成功的内因,仅此还是不够的。对此,他也有独到的见解,他将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外部因素概括为“天时地利人和”。《孟子·公孙丑下》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荀子·王霸篇》说:“农夫朴力而寡能,则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孟子所说的“天时”指带兵作战的时机、气候;“地利”是指山川险要,城池坚固;“人和”则指人心所向,内部团结;而荀子所指的“天时”则指农时,“地利”指土壤肥沃,“人和”是指人的分工。史坚忠汲取了孟子和荀子观点的精华,从中总结出了干事创业成功的三大基本要素,分别对“天时”、“地利”和“人和”给予了新的解释。在他看来,“天时”,包括国家的政策和领导的支持。他说:“发展大飞机,国家这么重视,我觉得是最好的天时,正好我是从事这一行的,自己又喜欢,能从事自己一生的追求,还有国家的支持,事业发展的机遇就有了。”“地利”,指将组织和个人的需求有机结合;“人和”,就是处理好与领导、同事的关系,发挥团队作战的优势。当然,史坚忠很谦虚,他在阐述“天时”、“地利”、“人和”时并没有提自身的能力。一个人有志向,勤工作、勤学习、勤思考,时时提出新想法,处处考虑组织的需要,身边的资源自然可以转为“天时”、“地利”、“人和”。否则,即便存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也会错失良机。史坚忠特别指出,年轻人不能有太多的“怀才不遇”,如果感觉没有得到重用,首先得问自己对组织的价值体现在何处。这与美国总统肯尼迪的世纪名言“不要问国家可以为你做什么,而要问你可以为国家做什么”有异曲同工之妙。

栋梁之才 源于精进

虽然阔别母校已有20多年,但史坚忠始终关注母校的人才培养。在他看来,优秀的毕业生至少具备五个素质:一是道德素质,要爱岗敬业,“一个人首先要爱自己的事业,要把自己的事业看得很重”;二是智力素质,主要指学习能力;三是创新能力,“你不能总是跟在别人后面学习人家的,应该有自己的想法,时刻想想自己能干些什么”;四是身体素质,“坚持锻炼才能更好地持续工作”;五是实践能力,包括扎实的专业知识、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基础扎实的毕业生很容易让领导和同事认可你”。细细琢磨一下不难发现,他所说的五项基本素质与南航提出的“高素质公民和未来开拓者”的人才培养目标有着一定的相似性。在优秀毕业生的五种素质中,最重要的素质是创新能力,这也是史坚忠最为看重的一点。为此,他提出了自己的人才培养建议:狠抓师资队伍质量,改革教学方式,紧密接触社会。对于师资队伍的建设,史坚忠认为,教师对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非常大,正如教育大师陶行知所言:“想让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让老师成为什么样的人。”梅贻琦在《大学一解》中说:“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只有南航老师扮演好了“大鱼”的角色,南航学子们才能在从游中“濡染观摩”达到“不求而至”、“不为而成”。对于教学方式的改革,史坚忠强调,大学教学要适应国家和社会的需求,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紧密接触社会。目前,大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之一就是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因此不管是教学还是科研,都应加强与专业所在行业的频繁和深入的互动,大学要加强与社会的对话、合作,以保持大学组织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方面,史坚忠认为学校可以依托第二课堂,发挥好各种学生社团和社会实践平台的作用,多组织学生参与校内外的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长见识、增才能。在南航求学期间,史坚忠曾担任过班级团支部书记、劳动委员和学生会干部,由于个人思想觉悟高、成绩优秀,成为班级第一个入党的学生。他认为,参加社团活动可以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尤其是责任感,同时也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不足,学习他人的长处,促进自己尽快成长。他特别指出,开展学生活动前要加以引导、详细策划,重在质量,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不能生拉硬拽。他很强调“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每次活动之后,加入学生评价环节,征求同学们的意见,这样可以更好地了解同学们的爱好兴趣,有利于将活动的积极意义发挥到极致。”

史坚忠认为,南航将来的定位必定是沿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前进,务必要保持和凸显航空航天特色,对特色的定位要再高一些,这是关键的竞争点,也是立校之本;务必要加强研究性教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探究能力,这是创新的源泉。

其实,从访谈史坚忠的细节中,我们就能发现南航校友的可贵品质:一为严谨,访谈时间与原计划丝毫不差;二为谦虚,访谈结束之后,他坚持送我们下楼并直到门口。

(撰稿:王小青 审稿:王国军 编辑:李雪飞)

注 释

[1].友寄语: 优秀的毕业生至少具备五个方面的素质:一是道德素质,要爱岗敬业;二是智力素质,主要指学习能力;三是创新能力;四是身体素质;五是实践能力,包括扎实的专业知识、协调和沟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