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辉煌60年
23771200000103

第103章 优秀奖(19)

1999年国庆大典阅兵, 当空中加油编队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的时候, 人们第一次看到飞机拖着两条长辫子时都惊呼这是什么飞机? 这两条“长辫子”是什么? 这, 就是609 所为我国航空工业填补的空白, 就是609所人自己研制的空中加油吊舱放出的加输油软管。每想起这一时刻我都感到由衷的自豪! 首批空装加油吊舱的制造过程是609 所创造的又一奇迹, 每当想起那些年的日日夜夜, 都会引起我心中的激荡!

经过艰苦的努力, 1991 年12 月609 所研制的我国空中加油吊舱首次空中对接成功, 1992年11月实现了全高度全包线两台同时加油试飞成功, 紧接着1994年完成了设计定型。研制过程中航空航天工业部部长林宗棠、军委副总参谋长何其宗、国防科委副主任谢光、空军副司令员林虎、海军副司令员李景等都曾到609所指导工作。当时没有充足的科研经费,上级领导提出的指导思想就是“当了裤子也要上空中加油”, 所以生产、试验设备都是因陋就简, 不少是拆东补西、修修改改完成的试验。有一个改制的实验台要完成4 项产品的试验, 每次仅能作一种产品的一项试验。在完成研制任务后, 609所的领导马上想到了下一步批量生产的问题。可是没有资金改造设备怎么应付今后的生产任务 (由于资金缺乏一直没有实现重大的技术改造)?

1995年是609所科研生产任务非常繁重的一年, 歼7 E、歼8Ⅱ、“十号工程”、变稳机、歼8Ⅱ ACT、DD外贸工程等十几个机种上百项任务都要完成。就在1月份突然接到中航总通知要求年内要生产10台吊舱的指示, 这样的速度就是到国外订货也做不到! 紧接着2月份生产调度局王士忠副局长带队来检查任务落实情况。我当时是主管生产的副所长。我在汇报时列举了条件差、时间紧、任务量大的实际困难。如吊舱的原材料缺口很大; 外购件、二次配套件都没有筹备; 铸件也没有储备; 生产、试验能力跟不上等。我说609 所是如牛负重、奋力爬坡。王局长说这是国防急需、光荣使命, 任务的确艰难, 但必须完成, 不能动摇! 要增加信心, 有困难总公司帮助解决! 要我们加快清理库存列出难点。

我当时有情绪, 担心开完会就没有人管具体问题了, 叫天天不应, 内心深处信心不足。但我们深知责任重大, 反映归反映干归干, 马虎不得。所长王复华和书记王启珍都很重视,在全所进行了动员, 要求发扬“8911精神”, 坚决完成首批生产吊舱任务。不久中航总主管生产的刘高倬副总经理带队来所专门检查吊舱的生产情况, 强调这是军委下达的任务不能含糊! 是扬国威壮军威的重大任务! 关系到祖国疆土海屿的完整与安全, 具有重要性、紧迫性, 必须完成! 经过反复研究同意数量改为8台。他对我说, 军中无戏言, 完成了我给你庆功, 完不成我唯你是问! 事后得知这是中央军委几位领导在杨村机场观看了空中加油样机后的指示精神。

在那个年代, 一般情况下下一年度的生产准备工作最迟在上一年四季度就开始启动了,而吊舱任务下达很晚, 原材料和二次配套件的订货十分困难, 而这又是完成任务的关键一步。在任务起步这一过程中, 我看到了上级的决心和机关的行动, 空军机关和驻所代表室、各有关兄弟单位给予了大力支持。调度局几乎每天都来电了解情况, 可以说有求必应有问必答, 以至于不是重点难题我们都不好意思打扰他们了, 尽量自己解决。我切实体会到了这不是609所在孤独作战, 而是全行业在行动! 我很快打消了顾虑, 信心倍增, 决心带好队伍,拼命也要完成首批吊舱的制造任务。

举例说吧。物资处采购器材本来就是千辛万苦, 而吊舱订货品种多、需要量少, 有的特殊材料只需几千克, 厂家不可能单独制造, 就千方百计了解哪个单位有, 打听到了马上派车去落实。确须单独冶炼的就请求厂方特殊处理。生产调度局、部物资局、406站都把609所的事当大事解决, 直接帮助协调。电子元器件、恒力弹簧材料等都逐步得到了解决。

外购成件和二次配套有几十个厂家。各家都有各自的实际困难。加油软管是沈阳橡胶四厂生产的, 他们设备确有困难, 生产调度局和空军装备部领导亲自去帮助协调解决。吊舱壳体、冲压动力涡轮、电机的配套也很困难, 如果没有上级的指挥协调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解决的。原生产传动链条的厂家已经停产, 经过多方努力才得以落实。另外还有军方的努力特别是军代表室的努力和贡献。

当时各厂资金都很困难, 通常要先付款再发货。调度局进行协调时提出要求: 不要讲钱到付货, 要先提供产品再说钱, 全线开绿灯。制造冲压动力涡轮的兰翔厂当时连付给乙方吹风的试验费都拿不出来, 调度局把这个情况告诉了我们, 为了保进度609所替他们垫付了作试验的钱, 使试验进行下去, 保证了冲压动力涡轮产品的交付。

在那个激情岁月, 人们都有一股劲, 不管节假日还是晚上, 只要任务需要就加班加点干, 决不在自己岗位上耽误。半夜三更叫醒有关人员, 包括领导、技术人员、军代表到现场处理问题是常有的事。工会组织劳动竞赛, 宣传部在加班时间组织慰问, 党政工团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 全所上下为了共同的目标而拼搏。记得大约12 月的一天我们装配赶了一夜,东方已经发白, 我叫大家回去打个盹, 眯一觉再接着干。转身找李惠俊总军代表, 人哪里去了? 原来他家在市里, 来不及回去, 就准备在汽车里打个盹。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拼抢RLB14 A泵的奇迹。那年经过10 个月的拼搏, 我所交出了4台吊舱, 扭转了被动局面, 11 月在所调度会上所发出“乘胜前进, 向总目标冲刺”的号召。科研生产呈现出胜利的曙光。但就在11 月24 日, 从常州电传通告了RLB14 A泵壳体发现裂纹及具体部位和数值, 这批产品不合格的消息犹如一片乌云遮住了刚刚出现的曙光。当听到RLB14 A泵发现裂纹时, 总装备部一位首长急得把帽子都摔了, 大失所望。

609所紧锣密鼓地行动起来了。至12月3日凌晨2点30 分,“止裂”方案宣告失败;至12月4日凌晨2点,“补救”方案失败。一条裂纹把609所推向“绝路”。事关重大, 涉及中航总大目标, 涉及军备计划, 北京来电, 十万火急! 609所十分痛心、焦急。我们决不甘心这个局面。当机立断! 12月4日决定重新投产壳体, 从头再干, 我们发出“绝路求生,再创奇迹”的口号!

制造一批壳体正常运行需3个月, 所长要求10天期限。这是意志的考验! 这是向命运的挑战!

“战役”从更改图样打响! 期限24h, 要求12月6日早8点前完成。12月4日从常州返所的技术人员争分夺秒于12月5日上午10点20分图样更改完毕。铸造20车间12月5日上午全体动员敲响战鼓, 发出战则必胜的誓言。上午11点木模改制开始。当晚11点木模更改结束。与此同时,“芯子”已准备好, 铸造工严阵以待。12月6日早上7点30分第一批铸件5台已浇铸出来。第一仗打得漂亮! 人们奔走相告, 胜利有望!

壳体到机加工以后的过程我不详述了, 内行人一眼便可得出“艰苦卓绝”的结论了。

这次拼抢RLB14 A不愧是一曲团结协作、拼搏奉献的凯歌。主制41车间、加工中心站、主装第四研究室都提前做好准备, 宁愿人等活, 不让活等人。化验、探伤、热表、空气动力、吹砂, 随叫随到。质量保证人员昼夜跟产, 设计、工艺随时处理问题, 宣传部、工会现场跟踪采访, 送来温暖。机关实现了24 h全方位服务, 现场指挥组24 h值班, 为操作人员提供最大限度的工作时间和最佳环境。我们的干部始终在第一线指挥, 哪里有灯光, 哪里就有干部。没有直接参战的单位也纷纷表示: 有需要帮忙的说一声! 在这段时间里人们见面都问:“传到哪里了?”“有什么问题吗?”整个拼抢就是一曲无私奉献的凯歌。夜里在寒气逼人的厂房, 师傅们脸上的汗水不是热出来的, 而是紧张、焦虑出来的。有的职工连续工作30几小时; 有的职工凌晨3 点30 分干完一批活, 早上就打电话到车间, 叮嘱“下批活来了, 马上告诉我!”因为大家都知道, 计划的时间往往都提前完成; 有的师傅是从病房里走来的; 有的师傅的亲人还在医院里……目睹这一切, 我的心在颤抖, 多么可敬的同志! 多么可爱的人们! 我为有这样一支能吃苦、能打硬仗的队伍感到自豪。

6台产品共用108h, 提前5天入库, 12月10日下午1点发往常州, 609所人创造了建所以来的又一奇迹, 可称为奇上加奇、惊天动地, 应该载入史册。一位外厂的同志说:“你们计划10天赶出来, 我们就认为不可能, 现在5天就干完了, 真不可想象。”消息传到北京, 空军装备部领导、调度局领导都连连说好。调度局当即表彰我所的突出成绩。

12月9日夜, 当我披着满天星斗, 和刘国生处长一同骑着车子往回走的时候, 我没有感到连日的疲劳, 没有感到初冬的寒冷。刚刚成为历史的108 h令人激动, 令人难忘, 浮想联翩, 感慨万分, 我连夜写了一篇感想“我想起了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 随后发表在609所所报上。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可能淡忘这108h, 但609所精神永存。我们应该珍惜609所这个光荣的集体, 珍惜609所的荣誉, 珍惜可爱的609所人。

那一年我们总结出了609 所生产“21 字战术”: 人盯人、快速转、满负荷、接力赛、职责明、大协作、五结合。首次被中航总评为“完成航空批生产配套任务先进单位”称号。

那一年首批吊舱制造成功, 再次证明609所“8911精神”巨大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那一年609所完成首批吊舱生产任务, 为研究所也能搞小批生产赢得了信誉, 得到军方和有关部门的认同。

一晃十几年过去了, 609 所乘改革的东风, 借结构调整之力, 强强联合转战南京成为“中心”。如今鸟枪换炮, 设备精良可谓兵强马壮。但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 领导者必须重视队伍建设和作风培养, 无私奉献、团结协作的精神必须发扬光大,“中心”上下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 才能攀登一个又一个科研技术的高峰, 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人才。

4项重点预研课题是609所发展的里程碑

———609所技术发展历程回顾

吕怀斌

“六五”至“七五”期间, 609所进行了四余度模拟电传模拟系统、电子防滑刹车系统、高压除水升压式环境控制系统和空中加油技术研究4项重点预研课题取得成功。要总结完成这4项预研课题的经验和体会, 还得从609所技术发展历程说起。

1961年哈军工参加“东风”113飞机附件设计的步荒、李伟贤等6位同志, 在洛阳筹建了中国的第一个飞机附件研究所———国防部第六研究院第三研究所, 这就是609所的前身。建所后, 北航、南航、西工大、哈军工的大量毕业生分配来所。由于洛阳的研究所在军阀吴佩孚的兵营旧址中, 所区内除了几栋简陋的营房外其他什么也没有。新分配到所的61 届、62届毕业生都分散到113、114、116、134、511、514等航空附件厂, 边实习边工作。主要任务是为将来从事机轮刹车、液压泵马达、助力器、液压附件、燃油附件、涡轮冷却器等附件的设计作准备。

1963年, 在各地航空附件厂实习的技术人员陆续回到洛阳研究所中, 组建了自己的研究室。当时主要任务是“摸62”, 即消化吸收苏联米格-21飞机附件资料。六院院长唐延杰提出的工作方针是“摸着石头过河”, 就是要我们认真消化吸收米格-21的技术, 为设计我国新一代飞机打基础。米格-21飞机属于第二代战斗机。机上的刹车、操纵、燃油、空调等机载设备都是纯机械系统, 飞机操纵系统是通过人工拉杆操纵液压助力器来完成飞机操纵的, 刹车系统是惯性防滑刹车系统, 空调系统是由涡轮冷却器和散热器组成的开式系统,燃油系统连压力加油也没有, 更谈不上空中加油了。消化米格-21资料为我们以后从事飞机附件设计打下了基础。

这期间, 我们从越南战场上得到美国F-4等飞机的许多残骸, 如舵机、伺服阀、涡轮冷却器、散热器等液压、空调附件。这些附件使我们大开眼界, 对美英机载设备发展水平有了感性认识, 也看到苏联飞机机载设备与美国的差距。

1964年刮起了部院合并风, 国防部六院并到三机部。受影响最大的是我们六院三所,科研人员被分散到七八个对口专业工厂。我们年轻的研究所还没有来得及发育和成长就夭折了。分散到工厂的科研人员, 又经历了史无前例的“**********”。他们在工厂并没有浪费时间, 一方面继续深入消化米格-21的资料; 另一方面结合工作深入到车间接触实际, 获得了丰富的工艺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