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辉煌60年
23771200000062

第62章 三等奖(12)

那是一个求知若渴、人才辈出的时代。在全国兴起的向科学技术进军热潮的推动下, 我们不休周末, 更没有业余时间, 白天工作, 晚上学习, 办公楼和宿舍深夜灯火通明, 劲头很足。虽然我英文比较好, 但俄文却是个空白, 经常与外方专家接触, 完全依赖翻译工作效率太低, 所以只好从头学起。很多干部经常早5点出门, 深夜才回家, 还要看文件准备第二天的工作, 所以熟睡的家人几乎看不到他们。高方启总工程师有时晚上10点多到技术办公室来, 看到灯还没有熄, 就替我们把灯关上, 催大家回去休息。当他刚一离开, 灯又亮了起来, 大家继续投入工作。

时世造英雄, 英雄逢时世。谁又是真正的英雄? 那就是新中国的劳动者。技术工人队伍中有一名来自上海的劳模陈阿玉, 后来被评为全国先进生产者, 他精通钳、焊、钣金等多种技术, 化解了很多生产和技术难题, 被我们称做能工巧匠。有一次, 机身与机翼两个螺纹孔对不上, 无法实现装配, 把大家难住了。我们把陈阿玉找来。他认真查看了一下, 自制了两把铰刀, 两个孔各留了充分的余量, 用铰刀一铰, 就轻松地对合上了, 大家都舒了一口气。

随着一个又一个难题的攻克, 我国试制的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比计划提前了一年多冲上了万里云天!

龙腾东方,名动天下

1956年7月19日清晨, 沈阳于洪机场, 静谧中平添了一份不寻常的神秘与悸动。由于工厂跑道在扩建中, 我国自行试制的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牵引至此试飞。

这是一个载入中国航空史的重要时刻, 300多名来自各方面的代表翘首仰望。曾在朝鲜战场上击落过两架敌机的主任试飞员吴克明从容登机, 开足马力, 驾驶着我们亲手试制的银色战鹰呼啸着直插云霄, 轻盈舞动。成功了! 人们高兴得蹦了起来。那是多少个日日夜夜的鏖战, 又承载了多少人的期盼啊!9月9日《人民日报》头版以《我国试制成功新型喷气式战斗机》为题做了报道。9月10日, 军委副主席聂荣臻元帅亲临工厂观看飞行表演, 并为我们举行了一次规模盛大的庆祝大会。自此, 中国不能制造战斗机的历史已经成为过去。

1956年国庆节, 厂领导熊焰和刘南生应邀赴北京参加国庆观礼。我厂制造的4架56式飞机列队飞越天安门广场上空, 接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主席高兴地对外国友人说:“我们自己制造的飞机飞过去了。”

56式飞机的性能相当于当时美国的F-86。它的问世, 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 同时也带动了冶金、电子、材料、空气动力研究等相关工业技术进步, 给百业待兴的新中国带来了蓬勃生机。飞机批量生产后, 装备了人民空海军, 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 为捍卫祖国的领海和领空做出了贡献。英勇的人民空海军驾驶着我们生产的飞机, 曾在我国边境上与敌方侦察机较量, 显示了威风, 立下了赫赫战功。我们都感到很光荣。

通过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的研制, 我深深感到, 再优秀的设计思路都需要好的工艺技术与科学组织, 否则就拿不出像样的产品。尽管当时我是副总工艺师, 但工厂赋予了我很大的权力。我们组建了由生产长、总冶金师、总检验师、总特设师, 还有设计科、工艺处共同组成的工作组, 由我牵头任组长, 涉及到多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工作组来协调、拍板, 由此可见当时工厂对工艺技术的重视。可惜在“******”中, 受“左”的思想影响, 单纯追求数量, 没有严格执行设计图样和工艺文件, 以致产品出现了严重的质量问题。不遵循科学发展的教训是深刻的。

56式飞机的成功试制, 使我们较为迅速地掌握了航空专业技术, 顺利地实现了从修理到仿制的过渡, 培养和锻炼了队伍。在引进过程中创造性地消化吸收, 为基础较为薄弱的新中国航空工业成长壮大探索了一条捷径, 也为我们后来实现自主创新、自行设计制造飞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筑器一甲子 腾飞60 年

刘德馨

我国的航空工业走过了60年, 在党中央、******的领导下, 由于全国人民的支持和几代航空人的共同努力, 已经有了一个强大的航空工业。全国人民为之高兴, 我们这些退休了的航空人更为之骄傲和自豪。筑器一甲子: 筑, 乃修也、造也。从修理飞机到制造飞机, 整整一个甲子。腾飞60年: 可以说, 航空工业经过60年已经腾飞了, 也容易理解为已经腾飞了60年, 这么理解也没错, 因为在60年中, 每天的工作都是为了飞机的腾飞。

航空工业是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象征, 是先进科学技术应用的集合, 是国防工业的重要支柱, 是提升各项基础工业发展的动力。航空工业的发展、壮大, 不仅仅体现在行业本身水平, 也是国家工业强盛、技术发展的标志; 它为国家发展航空教育、发展航天工业打下了基础。现有的航空院校, 部分航天工业企业 (北京211 厂, 沈阳111 厂、119 厂, 哈尔滨航校……), 就是从航空工业分立出来的, 飞机修理业从航空工业分出去, 又部分合回来; 分散在各工业部门的国防口, 也都与航空工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 庆祝航空工业创建60年也是全国的一件大事。

回顾往昔, 发展强大的航空工业是中国人民多年的梦想, 经过60年的磨砺,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十五”和“十一五”的快速发展, 以某新机为代表的新飞机成功试飞, 体现了航空工业的硕果累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我们航空工业已经腾飞了。这60年航空工业艰苦奋斗、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修理到制造、从技术引进到自行设计、从初级教练机到品种齐全的各类现代飞机都能自行设计制造, 感慨万端, 为之高兴, 为之欢呼。

航空工业60年的贡献, 首先是为解放军空军、海军、陆航部队增添了先进的装备。从买飞机到造飞机, 造出先进的飞机, 捍卫了祖国的安全。在技术上从全部引进, 到自行设计制造, 是一个质的飞跃。我们造了三代机、四代机, 我们已经大大地缩小了与先进国家的技术差距。在手段上, 也由当年简陋的设施条件, 到现在有了科研设计、生产制造、测试评价的完整体系, 并具有先进的管理运行机制。

60年的发展是漫长的, 历程是艰辛的。航天专家孙家栋曾说, 1970年要搞第一颗人造卫星, 连一个合适的21孔插头都找不到。可以想象在1951年航空工业诞生时, 全国工业生产条件就更加困难。新中国成立初期, 我国只能产几十万吨普通钢材, 与航空工业要求的特殊材料相差甚远。就全国而言, 工业也不配套, 多数的原材料和辅助材料都要一项一项地试制。今天看“一五”所建的新厂, 为什么个个都是“大洋全”?[2]?和“小而全”? 产品上的铸件、锻件、标准件、橡胶塑料件都要自己配套; 辅助生产的工、夹、量、模具全要自己制造, 机床要企业自己大修……原因就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 我们国家的工业基础很薄弱, 地区不能配套, 甚至全国也配套不了, 只好由企业自己生产; 在国内采购的原材料也都是供应方按标准边试制、边供应。到了20世纪60年代, 新建的“三线”工厂改成“小而全”, 成立了专业化工厂, 由于工厂布局分散, 常常为了一个垫圈开着卡车跑几十里地, 也很艰苦。

航空工业是高技术产业, 高技术要有高水平的人才。新中国成立初期, 学航空的人才奇缺, 仅仅清华、交大、浙大、西北工学院有航空系, 其他院校的理工专业人才也极为稀缺, 这些人全是企业、研究所、航空院校的骨干, 至于在国外学航空的人更是屈指可数。起初的办法就是速成培养, 全国各行各业莫不如此, 大学先改办专科, 开办中等专业学校, 派人去苏联实习……从全国民营企业中选聘技术人才, 一批老师傅从各地选出, 加入到航空工业队伍中来。人员来自四面八方, 新工厂、新产品、新人、新设备, 大家意气风发在一套新制度下共同“磨合”成长。从自己动手搞修理, 到在专家指导下搞试制, 再到自行设计制造, 一步步走过来。

航空工业发展的历程, 方方面面的事太多了。我们每一个人只是处在某一单位、一个岗位、一段时间, 加上一孔之见, 无论如何也不能概括航空工业巨大的发展变化。仅把技术和管理工作的点点滴滴串起来说说体会, 以此祝贺航空工业创立60年。

(1) 技术。航空产品是一个特殊的产品, 要用它来克敌制胜, 保卫祖国; 要用它把人们安全地运送到遥远的地方。航空器的工作环境、停放环境不同于一般产品, 要长时间、连续地工作; 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 保证产品有极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这些都要高水平的设计、制造技术来支撑。航空产品还要跟踪世界上的前沿技术, 不断修订发展目标, 研究、发展新产品。

(2) 管理。航空产品要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组织配套; 多个企业生产一个高精密、高可靠性的产品, 协调一致环环相扣; 质量管理上, 产品批次、材料来源、工作流程、每一工序的工作者, 均可追踪查询。从航空工业创立至今, 一直把管理工作放在重要的地位。

技术

航空工业是技术密集型的产业, 是国家最高技术之集大成者。航空工业历届领导, 不管分工主管什么工作, 都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工作, 重视产品规划与发展工作。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 重视规划发展, 目标明确

航空工业有过多次总体规划, 也有过各种专业规划, 部长、副部长都亲自组织、参加讨论, 听取意见。1978年吕东同志来三机部工作。在羊房胡同“二招”, 召集各院校和厂所有关专业教授和技术人员, 讨论制订航空工业发展规划。规划涉及下一代飞机、发动机推重比, 采用什么飞控方案; 发动机、辅机在飞机发展中的地位和投资发展顺序安排。会期较长, 从会议开始到会议结束, 部长都坚持参加听取讨论意见和建议。会议还听取了关于建立机载设备环境试验中心的建议。

2. 科学组织布局, 工作落实

航空工业的技术部门设置借鉴苏联的经验,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先在基础工作上做了科学的布局。建了一批基础研究所———标准化所、航空材料所、航空工艺所、航空计量所、航空情报所 (技术信息) ……并在企业建立相应的系统。

3. 强化工作推进, 注重实施

从航空工业建立开始, 领导对技术工作都亲自参与研究、听取意见。陈少中副部长曾经分管技术工作和辅机工作, 亲自主持规划、注重缺门的产品技术补充发展, 如建立螺旋桨专业厂、建立组合夹具厂……刘鼎部长在西安组织制定航空工业的“技术政策”, 徐昌裕部长参与标准化的规划, 讨论航空新技术, 定义新词汇、词条。除了航空工业规划会议之外, 何文治副部长与李章由局长, 对航空机载设备的系统管理进行了深入研究, 规范成文, 促进了航空辅机系统的发展。

4. 深入调查研究, 总结提高

陈少中副部长较长时间分工主管辅机工作, 作为上级领导他除了在原则上、政策上下工夫之外, 更细致深入具体技术工作。产品换代中, 米格-17和米格-19有一个同型号的产品, 在飞机上的功能也相同, 是否存在重复引进的问题? 陈副部长把设计员找来仔细地询问。轰6炮塔是一个硕大的机载武器系统, 其生产的工作量相当于一台轰6发动机。在轰6炮塔的工艺准备过程中, 陈副部长对基层工作的组织、进程非常关心, 力求加快生产准备及早投入产品的试制。当了解到工厂改变了过去分车间编制工艺规程, 抽调骨干力量集中编制, 强化冷热工艺、工艺与工装、工艺与非标准设备设计的协调, 减少环节, 改变了20几个车间之间的扯皮时, 非常高兴地称之为“工艺革命化”, 是工厂的一朵金花。

5. 狠抓产品研发, 摸索前进

我国在采用引进技术生产飞机时, 引进的是工艺制造技术, 不包括产品设计技术。不是没想到, 是人家不转让。从二机部四局到航空工业部, 领导始终不渝地为提高航空工业的科技水平而不懈地努力。从1958年开始就筹建产品设计所 (设计室)。在112厂筹建飞机设计所, 在阎良建立仪表设计所, 在513厂建立降落伞所 (部属厂管) , 以及1958年在114厂等单位建的新产品设计室 (新建的批生产工厂都有批生产设计科, 负责批生产图样的技术管理和贯彻实施, 而新产品设计室的工作是自行设计新产品。在苏联对应的有独立的实验设计局)。1960年, 苏联专家撤走之后, 三机部明确提出要从引进走向自行设计。

6. 机关服务基层, 同心协力

航空工业部技术局在航空工业的发展中, 始终关注着企业在技术上存在的关键问题, 产品标准体系的建设、加工, 冶金技术的发展等。114厂有一个关键产品的油泵, 是以特种铸铁为基体的铸件, 由于石墨脱落的关键问题, 技术局两次调集部系统的铸造专家协助工厂攻关 (老六所的张工和技术局的周工), 终于得到解决。为了一个技术关键, 上下同心协力是航空工业的精神财富。

上述点滴, 不能概括航空工业发展中技术工作的全貌, 只是说老领导们是如何重视、关心技术工作, 如何身体力行、嘉言善行, 努力促进航空工业技术发展。

管理

企业管理是航空工业一项重要工作。飞机是技术密集的产品, 其厂际、厂内协作关系纷繁复杂、零件体系层次多、工艺流程长且流转过程中有分支回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