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辉煌60年
23771200000065

第65章 三等奖(15)

某机型原型发动机设计上存在八大故障, 因此, 排故、改进、改型、延寿、提高该发动机质量, 是黎阳机械厂各生产厂和设计部门的头等大事, 关系到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在发动机八大故障中贵州新艺机械厂生产的原型机×批叶片就涉及3项:

①1级压气机转子工作叶片, 裂纹折断。

②4级、5级压气机定子叶片, 裂纹折断。

③Ⅰ级、Ⅱ级涡轮导向叶片裂纹。

以上3项故障都属某机型原发动机叶片生产的排故之列。在3项排故攻关中, 贵州新艺机械厂生产、工艺、质检部门全力以赴, 主动配合设计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中难度最大的要数某机型原型发动机×批1级压气机工作叶片, 在参考仿苏×批“工×”叶片的基础上, 经过分析论证, 在工艺上增加喷丸和渗铝工艺提高了叶片强度, 采取调频措施排除了叶片共振, 彻底排除了由于1级工作叶片共振影响发动机振动的可能因素。改进后的“A×”叶片经过单机试验、工艺长试及空军外厂飞行的长期考验, 不仅排除了原×批叶片的原有故障, 而且提高了1级压气机工作叶片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性能, 是克服发动机振动, 实现某机型发动机延寿改型的重要措施之一。经过部队和援外飞行的长期考验, 这项改进技术已被黎明机械厂采用, 给贵州新艺机械厂申报“工×”叶片银质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A×”叶片的诞生

某机型发动机改型延寿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是提高发动机涡轮前的温度, 增加发动机推力。因此原×批设计的Ⅰ级涡轮叶片已不能满足改型设计要求, 必须更改。经设计更改后的Ⅰ级涡轮叶片“A×”叶片采用先进的空芯多孔排气散温原理和带冠紧固的新型结构, 为保证设计结构造型, 生产工艺由锻改铸, 经分析论证, 选用沈阳金属研究所研制的镍基高温真空铸造合金。在当时, 我国航空发动机叶片生产尚属首创, 由于“A×”叶片结构复杂、精度要求高、工艺流程长、影响因素多, 导致质量难以控制, 生产难度大。

在试生产中遇到许多困难, 当时的沈阳金属研究所副所长, 我国著名的材料科学家师昌绪 (院士) 和赵惠田 (研究员) 等, 不顾三线条件艰苦, 长驻在贵州新艺机械厂, 亲临现场指导生产试制工作, 为“A×”叶片试制成功做出了很大贡献。黎阳机械厂厂长王新民(冶金专家) 也先后多次到厂指导“A×”叶片投产试制工作。

“A×”叶片投产试制成功, 保证了某机型发动机改型延寿的设计要求。

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

1981年6月, 我受厂长李世楹指派参加由袁宝华同志组织领导的全国军工系统第一期全面质量管理学习班, 该期学员60多人, 住在北京西苑饭店, 学习时间一个月。贵州航空工业系统有两人参加: 红林机械厂质检科副科长李大军和我。首课由袁宝华同志作学习动员, 以后由专家讲课。采用日本《全面质量管理》教材, 重点讲授质量控制方法: 如“QC”管理活动、优选法等。结业前到北郊木材厂现场参观实习, 7月初返厂。回厂后, 先到基地汇报了学习情况和工作开展要求, 后到黎阳机械厂、红湖机械厂讲课。

在北京学习期间我已考虑回厂后开办工厂全面质量管理学习班, 组建新艺机械厂第一个“QC”小组, 开展质量攻关, 选题是提高“A ×”叶片精密铸造成品合格率。我的想法得到厂长李世楹和12车间领导的全力支持。“QC”小组以三结合的形式组成, 由参与“A ×”叶片生产的工艺、检验、生产技术骨干和质管办人员共同组建成新艺机械厂12车间“A ×”“QC”质量攻关小组, 攻关的课题是提高“A ×”叶片精铸毛坯的成品叶片合格率, 按质量管理“QC”控制方法, 首先列出“A ×”叶片以往生产中曾经出现的所有故障, 按故障发生频率 (多、小) 依次排序, 抓住主要, 暂搁次要, 发扬民主, 各抒己见, 分析故障原因,提出防范措施, 集中分析意见, 去伪存真, 剔除偶然因素, 确定“QC”攻关计划主攻方向,明确分工, 各负其责, 相互配合, 深入现场, 逐道工序、逐个周转环节进行监控, 做好一套完整的“QC”活动规则记录。首批投产的5个炉批, 严格按上述监控措施执行, 经过两个多月的试验, 首战攻关大获全胜! 5 个炉批的精铸“A ×”叶片的成品合格率为57%。随后, 采用“QC”小组首批试验修正后的参数和控制措施, 又先后投入50个试验炉批, 到年终50个炉批中已加工出成品的30个炉批的质量年报统计, 成品合格率为52%, 创造“A ×”投产以来的新高。年终总结认为“QC”质量攻关很有成效, 12 车间“QC”小组被评为1981年航空工业部先进质量小组。

但主要措施没有完全实现, 如温度、湿度、工作环境等因素, 对蜡模、模壳制造、真空浇铸等关键工序的主要监控措施难于受控; 温度、湿度随着季节天气的变化而变化, 难于控制。要真正提高“A×”叶片成品合格率关键在精铸毛坯的质量, 因此精密铸造厂房改造势在必行。

随着各项技术质量管理措施的贯彻和生产条件逐年改善, 以及12 车间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A ×”叶片的精铸质量逐年稳步提高。据新艺机械厂质检科1981 ~1983 年质量年报统计, 贵州新艺机械厂“A ×”叶片成品合格率平均为43%。由于“A ×”叶片的废品率大幅降低, 每年减少损失达数百万元, 因此在黎阳机械厂检验系统的年终评比中, 贵州新艺机械厂质检科连续3 年夺冠, 也为1983 年“A ×”叶片荣获部级银质奖奠定了基础。

另值得一提的是, 从1981年新艺机械厂12车间建立贵州航空发动机系统第一个质量管理小组开展“QC”活动以来, 工厂“QC”活动开展20多年经久不衰, 车间科室经常有活动, 年年有评比, 不断有创优受奖。

“A×”叶片获银质奖评奖经过

1983年, 沈阳黎明机械厂和贵州新艺机械厂两厂同时向三机部申报了“A ×”I级涡轮叶片银质奖申请报告, 三机部质量司主管杨华同志电话通知我, 按约定时间两厂各派一位代表到部里共同商量评奖事宜, 我们在杨华同志主持下共同商定了检查内容、评奖标准、检查时间和检查次序。

然后两厂各派3名代表与杨华一起组成7 人检查小组, 由杨华同志带队, 分别对两厂“A×”叶片进行对口、对等检查, 优者获胜, 对检查结论经双方研究协商一致后报部批准实施。

贵州新艺机械厂厂长指派叶凯华、吴传群和我参加检查小组。检查先从沈阳黎明机械厂开始, 然后返回北京三机部, 再到贵州新艺机械厂检查, 由检查双方在被检方的“A×”叶片中任抽选3个炉批号进行检查评定。

(1) 生产管理: 在选定的3 个炉批中, 各个炉批的成品、在制品、废品 (含返修品)的数量相加与精铸车间发出的毛坯数是否相符, 如不符能否查出误差依据。

(2) 产品质量: 按炉批提供成品数 (含在制品) 废品数, 超差品处理数 (评定产品质量合格率)。

(3) 档案管理: 各项质量档案是否齐全, 记录是否清晰, 保管存档是否完整可查。

检查组一致认定, 通过实地对口对等检查, 新艺机械厂以产品质量、生产批次管理、质量档案管理全优获胜, 赢得“A×”叶片部级银质奖提名, 这是我国航空工业最高产品质量奖和质量管理奖殊荣。

贵州新艺机械厂第一部《质量管理手册》的编制

1986年伊始王贤同志找我, 要我负责组织编写工厂《质量管理手册》, 我一时感到茫然, 因为既无样本参考又无资料可查, 对手册的编制内容心里没底。当时贵州航空工业系统和航空工业部下属厂所并未开展这项工作, 后到基地了解后才得知航空系统只有陕西阎良西飞一家已经编制了《质量管理手册》, 工厂同意我去西飞调研学习。阳春三月, 风和日丽,我和葛海昌同志从贵阳启程, 经成都转车去西安。远望秦岭依然白雪皑皑, 从西安乘公共汽车一路颠簸到达西飞已是下午, 接待我们的质检科科长碰巧是我的老同学, 阔别几十年, 老同学重逢, 不禁感慨万千。在交谈中得知他就是《质量管理手册》的主编, 他向我们详细介绍了手册的编写过程、指导思想、基本内容和要求, 还有上级领导对西飞首编手册的目的和要求等, 并赠送了两册给我们作参考。在西飞的工作非常顺利, 我们在老同学的引见下与厂长见了面, 参观了飞机总装, 可谓满载而归。

回厂后, 我立即开始工作。厂里考虑编写工作量较大, 又从冶金科技术室抽调了有写作经验的熊述诚同志参与编写工作。我们首先认真学习西飞公司《质量管理手册》的内容,结合我厂实际情况, 制订了手册大纲 (目录), 分工分项仔细推敲撰写出细则。细则初稿经一下一上讨论、修改、定稿。经过半年多时间, 贵州新艺机械厂第一部《质量管理手册》初稿编制完毕, 经过打印装订成册, 送贵州航空工业局审阅。因是贵州航空工业局指定贵州新艺机械厂编制的第一部《质量管理手册》, 工厂格外慎重, 所以需要报送上级审核广泛征求意见, 进一步修订完善。

1986年我满60岁, 到了退休年龄, 余留工作只能由其他同志继续完成。但为了让这项工作有始有终, 圆满完成手册编制工作, 总工程师王贤同志要我办理完退休手续后继续留厂工作, 完成手册的最终修订任务。这是给我这个在航空战线工作一生的老兵向组织提交最后一份答卷的机会, 所以我二话不说答应下来, 最终圆满完成任务。

企盼与祝愿

我今年85岁, 在岗38年, 离岗已25年, 耄耋之年, 幸身犹健, 作为航空战线上的一名老兵, 为建设航空、发展航空奋斗了一生。

忆往昔心潮澎湃, 百感交集, 看未来充满希望。我国航空工业60年的发展历程, 跌宕起伏, 今天的辉煌成就来之不易, 是新中国几代航空人艰苦奋斗的结晶。我能看到今天的大好形势, 感到由衷的高兴! 新一代航空人正在实现老一辈航空人的期盼与夙愿, 我倍感欣慰。祝愿祖国航空事业高歌猛进, 后来居上, 早日跻身世界航空强国之列! 祝愿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更加繁荣富强!

航空工业建设史上一次难忘的西进与东归经历

———关于沈飞公司两次创业的回顾与感悟

孙平方

开发西部, 调整我国经济和国防建设的战略布局, 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

西部饱含艰辛和奇迹。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曾演绎过红四方面军西征的悲壮历程。我们也目睹了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大开发的辉煌。我仅补充一段50年前航空工业开发西部的插曲。在20世纪60年代初, 我国3年困难时期, 有一支航空工业建设队伍也有一次艰难的西进与东归的历程。

去祖国西部报到

20世纪50年代是中华儿女充满激情的年代。1959年我在北京航校毕业后留校参加“勤工俭学”劳动, 我填写的分配志愿是新疆, 想到离家最远、最艰苦的地方去锻炼。1960年7月, 我和6名同学被分配到航空工业张掖筹建处工作。这是中苏关系破裂后, 航空工业贯彻自力更生的精神, 在没有“老大哥”援助的条件下, 拟在西部腹地自己建设一套重型轰炸机厂。

1960年7月下旬, 我们踏上了西去的列车。我是领队, 拿着7个人的档案, 我们先到设在兰州万里机电厂的“张掖建厂处兰州留守处”报到。原以为是分配到飞机、发动机工厂工作, 报到后才明白, 我们进了航空工业的专业建厂队伍。建厂处独立建制, 负责航空工厂的筹建、投资管理、工程发包、技术质量监督、材料设备供应、设备安装等任务, 从生活后勤到武装警卫, 配套齐全。建厂处主任蔡宪亭同志尚在兰州接待了我们, 这位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老干部在建厂处保留了部队的作风。建厂处很多管理干部和老工人也是完成了东北的建厂任务又转战到西北的, 在完成了兰州三厂一校的建设任务后, 正在向河西走廊的张掖地区搬迁, 我们赶来兰州, 就是加入这支西进的队伍。

在兰州休整了3天, 我们又踏上了继续西进的列车。夜过乌鞘岭, 初遇西部的高寒; 午过盛产棉花的“银武威”, 又感受到“午穿纱”的滋味。走了一天一夜才到张掖市。

张掖地区在河西走廊的中部, 也是走廊最狭窄的一段, 南北宽只有100多千米。南面是祁连山脉, 与青海相临; 北面翻过北大山就是内蒙古, 这里是内地连接新疆的战略要道。刚下火车就看到成队的骆驼车在马路上悠然阔步。选择这里建厂, 战略地理位置优越, 但是, 四周都是戈壁滩, 气候与生活条件艰难。

建厂处机关设在地委的接待处, 建厂处团委书记胡建昌同志接待了我们。陈淑贞同学留在机关人事科工作, 我们6人改乘汽车继续西进, 汽车开进临泽县城, 建厂处的基地就在这里。一线科室和安装队已在这里就位, 我被分配到材料设备科当计划员, 在这里开启我人生的新起点。

在祁连山下建厂

毕业生报到后参加生产劳动是国家政策, 我们被安排到距县城30多千米的“梨园”工地参加劳动。汽车在戈壁滩的沙路上向祁连山麓进发, 一群黄羊在远处时隐时现, 像是与汽车赛跑, 一会儿就消失在滚滚沙尘中。翻过一片沙土山, 眼前是开阔的荒原, 自雪山而下的一条小河划过荒原向东流去。“梨园”到了, 这里就是规划的重型轰炸机厂厂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