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曾国藩全鉴
23779600000016

第16章 家范

信守“八字”与“八本”

【原典】

家中兄弟子侄,惟当记祖父之八个字,曰:“考、宝、早、扫、书、蔬、鱼、猪。”又谨记祖父三不信,曰:“不信地仙、不信医药、不信僧巫。”余日记册中又有八本之说,曰:“读书以训诂为本,做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做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此八本者,皆余阅历而确有把握之论,弟亦当教诸子侄谨记之。无论世之治乱,家之贫富,但能守星冈公之八字与余之八本,总不失为上等人家。

【译文】

家中兄弟子侄,应当牢记祖父训诫的八个字“考、宝、早、扫、书、蔬、鱼、猪”。又当谨记祖父的三不信“不信地仙,不信医药,不信僧巫”。我日记中又讲到八本的说法,是“读书以训诂为本,做诗文以声调为本,侍奉长辈以让其开心为本,修养身心以戒怒为本。立身以诚信为本,居家以早起为本,做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这八本,都是我亲身经历、行之有效的经验之谈,弟应当教育众子侄谨记实行。无论治世还是乱世,家贫还是家富,只要能遵守祖父星冈公的八字与我的八本之说,总不失为让人尊重的上等人家。

家和则百福生

曾国藩治家有方,兄弟多有建树,子孙也人才辈出,家中一团和气,尊老扶幼,子孝妻贤,世世代代广为流传。

曾国藩说:家和则福自生。如果在一个家庭中,哥哥所说的话弟弟没有不听从的,弟弟所求的事哥哥没有不应承的,一家人融洽相处,和气蒸蒸,像这样的家庭不兴旺发达的,从来没有过。相反,兄弟之间相互争斗,婆媳之间彼此扯皮,夫妻之间两相计较,像这样的家庭不衰败的,也从来没有过。

现在的家庭大都是三口之家,因此家庭关系远比曾国藩那个时代的家庭关系单纯。一般说来,家庭关系越单纯,彼此之间也就越好相处,但这并不意味着家庭矛盾就会随之消隐。相反,这种矛盾以一种更精细、更微妙的形式存在着,只要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一种关系,那么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矛盾;况且,现代家庭关系始终保持着人类家庭关系的基本结构:婆媳关系、夫妻关系和父子关系。家庭的矛盾和冲突就基本存在于这几种结构之中。

家庭矛盾并不可怕,产生一点家庭矛盾也很正常。即使是一个人,也有自己跟自己过不去的时候,唇齿之间也有不睦的时刻,更何况是年年月月生活在一起的另外一个或几个人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兴趣、观念和独立性,这是矛盾产生的根源。解决家庭矛盾的唯一办法就是和,当然,或许有人会说,我可以不理,去躲或逃,然而那矛盾仍然存在着。夫妻之间之所以离婚,就是因为那矛盾已无法解决了,或者不愿意解决,谁都不愿意放弃自己的观点和独立性,即便如此,那矛盾也仍然存在着,甚至以一种更尖锐的方式存在着。所以说,解决矛盾的唯一办法就是和。左宗棠讲:“家庭之间,以和顺为贵。”这个和,就是看你是否尊重他人的独立性,是否理解并宽容他人的性格、兴趣和观念。这个和,不是说你应在矛盾产生时才讲,而是在你平常的生活中就应自然而然这样做。

夫妻关系在家庭关系中是最核心的关系,这种关系处理得好与不好,直接影响到家庭的其他关系。夫妻不睦往往导致婆媳不和,父子反目。那么该如何对待夫妻关系呢?当然你首先得爱她、关心她、体贴她,爱情是最脆弱的,你越计较,爱情就越稀少;在家庭中,你创造的爱越多,你获得的爱也将越多,你越吝啬你的爱,你获得的爱就越少。

其次,在矛盾产生后,应该冷静,尽量减少过激行为的发生。不要动不动就喊离婚,当然这也可能是愤极之辞,正因为如此,它才最刺痛人心。有人离婚,不是不爱对方,甚至她找不到他以外的更爱的人,但由于出言伤人,酿成苦果。他呢?也应反省自己,即使道理在自己一边,也不妨给她一个台阶,也许她就因为你有这等气量而更加爱你。

还有一个小办法,就是当天的矛盾当天解决。荀子讲,无宿问,说的是学习碰到疑难,当天解决,不要过夜。解决夫妻矛盾这个办法也很好,有什么纠纷,当天解决,不要等它过夜。有人喜欢打“冷战”,耗它十天半月,然而问题并没有解决,一有新矛盾,旧的问题就会风助火势,激化矛盾。

有人在一起生活了一辈子,也找到了一些适合他们的解决方式,但无论哪一种方式都应“和为贵”。

“和”为中心,八字家规

曾国藩的齐家理论以“和”字为中心,铺陈开来,总结出了八个“本”字格言,八字家规。尤其是他反对奢侈,主张勤俭持家,反对给子女留下大批遗产,培养子女自立精神,还说子女不指出长辈之错也是不孝行为等。这些真知灼见在今天仍熠熠生辉。它已经突破了儒家的狭隘圈子,吸收了传统文化的有益成分。

咸丰十年二月,正是曾国藩反守为攻的大战初期,这位统兵大帅,却一面辑录经史百家杂钞,一面作书寄家,名其所居曰八本堂:

读书以训诂为本;

诗文以声调为本;

事亲以得欢心为本;

养生以少恼怒为本;

立身以不妄语为本;

居家以不晏起为本;

做官以不要钱为本;

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这八句话,是曾国藩从经历学识各方面得来的妙谛,也就是曾国藩家庭教育的根本。曾国藩终身行之不懈,亦愿其子弟终身行之不懈。

另外,曾国藩将其家规编为“书蔬鱼猪,早扫考宝”八字。书就是读书;蔬就是种蔬菜;鱼就是养鱼;猪就是养猪;早就是早起;扫就是扫除;考就是祭祀;宝就是善待亲族邻里。曾国藩的家庭教育,以八本堂的八句话为经,以八宝饭的八字为纬,经纬连贯,脉络相通,便形成一套治家的理论体系。千百年来,中国谈家庭教育者,未能出其范畴。因此,曾国藩的家书家训,流行民间,至为广泛,等于一部家庭教科书。后人戏称八字家规为治家的八宝饭。一个家庭有了这个八宝饭,真是吃不完用不完的聚宝盆,可以传之世世子孙以至无穷也。

除八本、八宝之外,曾国藩还有三不信:不信医药、不信僧巫、不信地仙。这也是曾星冈的垂教,曾星冈对于医药、僧巫、地仙,一见即恼,严厉训斥,因此曾国藩也一生不爱和这些人往来。

另外“勤俭孝友”四字,曾国藩于家书中亦常提及之:“历览有国有家之兴,皆由克勤克俭所至,其衰也则反是。”又云:“孝友为家庭之祥瑞,凡所称因果报应,他事或不灵验,独孝友则立获吉庆,反是则立获殃祸,无不验者。”书蔬鱼猪,是一家生产力的表现;勤俭孝友,是一家精神力的表现,二者相辅相成。

此外,曾国藩对于妇女之教,亦极注意,曾说“自古家庭能长久兴旺,男子一定要讲求耕种和读书二事,女子要讲求吃饭和穿衣二事”。又说:“凡是世家子弟不勤不俭,从世家妇女的言行就能看出来。”又说:“居家四败:妇女奢淫者败,子弟骄怠者败,兄弟不和者败,侮师慢客者败。”

曾国藩说:“家败,离不得个‘奢’字。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曾国藩说:“观《汉书·霍光传》,而知大家所以速败之故;观金日、张安世二传,解示后辈可也。”霍光为前汉大将军,总揽朝政二十年,炙手可热,他的儿孙及女婿无不高官厚禄,起阴宅,缮阳宅,晏游无度,骄横无礼,最后被灭族,连坐诛灭者数千家。当初霍家奢侈之时,茂陵有个姓徐的书生预言道:“霍氏一定灭亡。他奢侈又不谦逊,不谦逊定懈怠了皇上。懈怠了皇上就悖了礼。权倾朝野,妒忌他的人很多。天下人妒忌他,他言行又不注意,怎能不亡!”徐生的话,不幸而言中。而与霍光同时代的金日则相反。例如,他见长子与宫人淫乱,亲手杀之;皇帝赐给他宫女,他“不敢近,其笃慎如此”。班固盛赞他说,金日以忠厚尊重来使皇上悟出事理。他忠信自着,功为上将,荫及后世,世代忠孝,七代都在宫中做内侍,多么兴旺!

曾国藩要求弟弟澄侯把霍光、金日的这些正反事例“解示后辈”,意在要后辈戒奢戒骄。

所以,曾国藩在家训中,时时强调一个“俭”字。俭而不奢,家道恒兴;俭而不奢,居官清廉,这是中国的古训,也是曾国藩谆谆告诫子弟的重要规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