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曾国藩全鉴
23779600000037

第37章 须眉鉴(2)

眉毛长而有势的人会成功,正如古人所说的“一望有乘风翱翔之势”。可以这样说,这种眉毛具备了光亮、疏朗、气势昂扬的优点,给人留下一种很好的印象。

眉目亦语,其意俱表

人类眉毛的功能,无疑是表示心情的变化。过去曾有人认为它们主要的功能是防止汗水和雨水滴进眼睛里,眉毛是有这种功能,但最主要的还是与表情有关。每当我们的心情改变,眉毛的形状也会跟着改变,从而发出许多不同的重要信号。

在观察一个人的时候,观察他的眉毛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在眉毛运动的时候,下面让我们具体分析一下,这对把握一个人的心理是有帮助的。

低眉是受到侵略时的表情,防护性的低眉则只是要保护眼睛,免受外界的伤害。

在遭遇危险时,光是低眉仍不够保护眼睛,还得将眼睛下面的面颊往上挤,以尽可能提供最大的防护,这时眼睛仍保持睁开并注意外界动静。这种上下压挤的形式,是面临外界攻击时典型的退避反应,眼睛突然见到强光照射时也会如此。当人们有强烈的情绪反应,如大哭大笑或感到极度恶心时,也会在脸上产生这种情状。

一般人常把一张皱眉的脸视为凶猛,而不会想到那其实和自卫有关。而真正侵略性的、无所畏怯的脸,反而是瞪眼直视、毫不皱眉的。

皱眉所代表的心情可能有好多种,如惊奇、错愕、诧异、怀疑、否定、无知、傲慢、希望、疑惑、不了解、愤怒和恐惧。要确切了解其意义,只有回头去看它的原因。

一个深皱眉头表示忧虑的人,基本上是想逃离他目前的处境,却因某些原因不能如此做下去。一个大笑而皱眉的人,其实心中也有轻微的惊恐和焦虑,他的姿势中就泄露出要退缩的信息。他的笑可能是真的,但无论他笑的对象如何,那同时也带给他相当的困扰,当面临的威胁太强时低眉,威胁较陌生时扬眉,被击败吃到苦头后又低眉。

两条眉毛一条降低、一条上扬。它所传达的信息介于扬眉与低眉之间,半边脸显得激越、半边脸显得恐惧。眉毛斜挑的人,心情通常处于怀疑状态,扬起的那条眉毛就像是一个问号。

眉毛打结。指眉毛同时上扬及相互趋近,和眉毛斜挑一样。这种表情通常表示严重的烦恼和忧郁,有些慢性疼痛的患者也会如此。急性的剧痛产生的是低眉而面孔扭曲的反应,较和缓的慢性疼痛才产生眉毛打结的现象。

在某些情况下,眉毛的内侧端会拉得比外侧端高,而呈吊梢眉似的夸张表情,一般人如果心中并不那么悲痛的话,是很难勉强做到这样的。眉毛先上扬,然后在瞬间内再下降,这种向上闪动的动作,是看到其他人出现时的友善表示,它通常会伴着扬头和微笑,但也可能自行发生。眉毛闪动也经常于一般对话里,作为加强语气之用。每当说话时要强调某一个字时,眉毛就会扬起并瞬即落下,像是不断在强调:“我说的这些都是很惊人的!”

眉毛连闪,是表示“哈罗!”不停地连闪就等于在说:“哈罗!哈罗!哈罗!”如果前者是说:“看到你我真惊喜!”后者就是在说:“我真是太意外,太高兴了!”

耸眉亦可见于某些人说话时。人在热烈谈话时,差不多都会重复做一些小动作以强调他所说的话,大多数人讲到要点时,会不断耸起眉毛,那些习惯性的抱怨者絮絮叨叨时就会这样。

须眉所美,相称相合

【原典】

须有多寡,取其与眉相称。多者,宜清、宜疏、宜缩、宜参差不齐;少者,宜光、宜健、宜圆、宜有情照顾。卷如螺纹,聪明豁达;长如解索,风流荣显;劲如张戟,位高权重;亮若银条,早登廊庙,皆宦途大器。紫须剑眉,声音洪壮;蓬然虬乱,尝见耳后,配以神骨清奇,不千里封侯,亦十年拜相。他如“辅须先长终不利”“人中不见一世穷”“鼻毛接须多滞晦”“短髭遮口饿终身”,此其显而可见者耳。

【译文】

胡须,有的人多,有的人少,无论是多还是少,都要与眉毛相和谐,相匹配。胡须多,应该清秀不俗,疏朗不杂且长短错落有致。胡须少,就要润泽光亮,刚健挺直,气韵十足,并与眉毛、头发等相匹配。胡须如果像螺丝一样的弯曲,这人一定聪明,目光高远,豁然大度。胡须细长的,像磨损的绳子一样到处是细弯小曲,这种人生性风流倜傥,气质华贵却没有****之心,将来一定能名高位显。胡须刚劲有力,如一把张开的利戟,这种人将来一定居高官,掌重权。胡须清新明朗,像闪闪发光的银条,这种人必定是年轻有为,少年得志而显赫之人。以上这些都是仕途官场上的大材大器的人物。如果人的胡须是紫色,眉毛形秀和势长,声音洪亮粗犷。或胡须弯曲蓬松、轩宇昂扬,而且有时还长到耳朵后边去,这样的胡须,再有一副清爽和英俊的骨骼与精神,即使封不了千里之侯,也能当十年的宰相。其他的胡须,如下巴和两腮首先长出胡须,则对一个人的前途终究没有好处。人中没有胡须,一辈子受苦受穷。鼻毛连接胡须,命运多舛,前途黯然。短髭长得遮住了嘴,则终生挨饿,缺衣少食。这些胡须的凶相是显而易见的,这里无须详细加以论述。

须眉之间的玄妙关系

胡须与眉毛的关系,总结起来有两方面的内容:相称与相合。

相称,指胡须与眉毛之间相互顾盼,相互协调,显得匀称、均衡,使整个人的面容呈完美之相。相称为有成之相,反之则为无成之相。

相合,指合五行形局,若合五行正局则为上相,反之则为下相。《五行形相》称:“金不嫌方,木不嫌瘦,水不嫌肥,土不嫌矮”等,均合五正局,为上相。《灵山秘叶》云:“口上曰髭,口下曰须,在颐曰胡,在颊曰髯。”“多在不欲丛杂,少在不欲焦萎。”本段开头也说“须有多寡,取其与眉相称”,由此,我们能感到相称原则的重要性以及地位。

相术认为,胡须的多少与须相的好坏没有因果关系,也没有正比例或反比例的关系。而是着重指出:胡须不管多与少,都应和眉毛相称。也就是眉毛多的话,胡须也要多,眉毛少的话,胡须也要少。只有这样,才称得上是佳相。为什么胡须的多或少,“须相”的有成与无成,与眉毛的关系这么大呢?因为眉毛和胡须对于人来讲,属于同类,都是人体的毛发,此其一也;胡须和眉毛同位于人的脸部,都是面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是专指男性),此其二也;其三则是取其水火既济或水火未济之义,也就是胡须和眉毛相称为既济,不相称为未济,既济是上相,未济是下相。

多者要“清”,“清”就是清秀、清朗、清雅、清爽,就是不浊、不乱、不俗、不丑。要“疏”,“疏”就是疏落、疏散、疏朗,就是不丛杂、不淤塞。要“缩”,“缩”就是弯曲得当,不直、不硬。要“参差不齐”,就是有长有短,长短配合得当,错杂有致,不要整齐划一,截如板刷。这种多而清、疏、缩、参差不齐的须相,不管眉毛的多或少,都能和眉毛相称。若眉毛多,这种须相可与之形成一定的反差,若眉“少”,这种须相则可从“神”上与之协调一致。因此,作者说,“多者,宜清,宜疏,宜缩,宜参差不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