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特工狂妻之一品夫人
23780000000323

第323章 别后情形,倒卖官粮(5)

由于前五期,供不应求,到了第六期,收费报纸,只好加印到五万份,其实就报纸的成本来说,这一份报纸,只有四页,也是处于亏损状态,印的越多,亏损的越多。

当初就这价位的选择上,参股的英国公,还有寿龄侯这些勋贵国戚们,就建议为了盈利,至少每份一百个铜板,可被秦韵给拒绝了。

报纸这东西,最终她还是觉得以广告收入来盈利,并顺便促进大明朝商业经济的发展,而不至于落后与西方世界。

而且,五十个铜板,对普通老百姓来说,用来看几张报纸,也是一笔不小的花费,更别说,一百个铜板了,要是一个月看五期报纸的话,那就是五百个铜板,半两银子,一年下来也需要十来两银子,普通老百姓,谁出的起这个钱。

最后,还是将价位定在了五十个铜板上。

这五万份,其实京城的需求量大概是其中的一半,剩下的还是送到了京城以外的地方。

到了第七期,那些背后参股的人,终于试着在报纸上做广告了,当然给自己做广告,也是先看看效果的,就加印了一页。

结果,一个月后,那些店铺的生意一下子开始大好,这些英国公他们乐了,有关系听到风声的商家们,开始一拥而上。

但这里面的商家良莠不齐,好在秦韵手中有锦衣卫的力量,这些商家申请后,需要一个审查资格的过程,要是同期人太多了,还有竞标决定归属。

这样一来,到了第三个月,由于广告收入的强大,不仅抵消了报纸成本的亏损,已经开始盈利了。

在此期间,值得一提的是,看到大明皇家报办的红火,也有一些人动了心思,这些人中有一些商人,虽然知道这里面的商机,可他们也知道,依照他们的身份,根本没有资格再办报纸。

可还有一些人,看到这报纸对读书人未来利益的侵害,也打算办一份报纸,不过这报纸内容主要是用来吟风弄月,刊登一些所谓高雅的诗词歌赋等内容。

其实,也就是想跟大明皇家报打擂台,最后,这份报纸还是通过了大明出版发行总署的首肯,给出示了相关证明。

只是,这份报纸,受众面实在太窄,发行量不足,大明皇家报的十分之一,这些都是后话了。

如果说这两个月内,京城只有严打和大明皇家报发行这两件事最引人注目,可对朝堂重臣来说,南方的倭寇,仍是他们关注的一个焦点。

秦韵在这期间,也收到了柳折眉的两份书信,从书信的内容来看,那边的情形很是复杂,恐怕一时间,无法马上回京。

除了柳折眉送来的信之外,浙江府那边的锦衣卫也暗地里有信件送到京城来,只是其中的情形,不容乐观。

除了政事之外,柳折眉信中还有两首情诗。

秦韵怎么也没想到,她教给这家伙的莫尔斯密码,第一次竟然被这家伙拿来写情书,害的她刚一开始,还以为对方有什么机密大事才用这东西呢。

这时代的人,写情书恐怕就算是最直白的表达方式了,要是按照那些书香门第的规矩,都是不合规矩的。

虽然看着有一大篇,其实归根结底,不过九个字,刚离别,就很想你,想你!

想念吗?秦韵承认自己生来就不是那种疾患黏黏糊糊的人,对着家伙,挂念倒是有几分,想念还有些不及吧。

时间倒回两个月前,且说那日,柳折眉离开京城后,路上也没敢耽搁,就一路日夜兼程向杭州府赶去。

不过,他不耐烦一路上经过府县的应酬,就让钦差仪仗在后面稍微走的慢一些,而他自己则带了几个人,扮成游学的书生,先行一步。

这一路上,也不怎么太平,出了京城,还没有进入南直隶范围,就遇到一群山贼,半路劫道。

不过,这些山贼看起来,应该是真的山贼,武力值实在不怎么样,柳折眉身边带的几人,可是秦韵亲自为他选择的锦衣卫中的佼佼者,所以,三两下,就将这些山贼给处置了。

后来才知道,这些山贼,只不过当地去年发了水灾后,没有得到安置的百姓,当地的官府勾结商户,不但将官仓里的粮食倒卖,导致水灾后,无力救灾,还丧心病狂地将朝廷下发的赈灾粮给倒卖掉,导致这一地,去年水灾就死了数万人,水退之后,当地的商户地主,利用这些灾民手中没有良种耕种,用很低的价位将这些百姓们的土地给买走了。

这些百姓失去了田地,无法谋生,去当山贼,就不奇怪了。

而本地的知府,县令等多名官员勾结,蒙蔽上官,朝廷对此地的情况竟一无所知。

柳折眉虽然是钦差,可他的职责主要是抗倭钦差,原本他不该多管闲事,可他毕竟还不是一个彻底的政治生物,还有良心二字。

明知他要想揭开这个盖子很难,可要是就这样无动于衷,他也良心不安。还有一点就是,杭州府那边传来最新军报,倭寇烧杀劫掠之后,已经暂时退去了,毕竟倭寇那点人,虽然凶残成性,可就凭那些人,占据一座城池不放,只能是取死之道。

既然倭寇已经退了,他这个钦差赶到,也只是做一些秋后算账的事情,所以,他最后决定,还是在此地停留一段时日再说。

自从得知这些情况之后,他将手底下带来的锦衣卫探子们都散了出去,想知道倒卖官粮的事情到底到了什么程度,如果程度比较轻,他可以暂时先放一放,如果程度严重,只有给朝廷上秘折了。

倒卖官粮,在大明律内,那就不仅仅是丢官去职的问题了,而是砍头抄家的大罪,如果他真的想揭开这个盖子,还不知要面临多少阻力。而本地的官府,还有那些奸商们,得知他如果想要揭开这个盖子,又怎么会让他轻易如愿。

轻者,他无功而走,重者,恐怕还有性命之忧。不管怎么说,这件事,他必须得慎重再慎重。“见过钦差大人。”一位五十来岁员外打扮的人被带进锦衣卫在本地的一个联络点后,去除了对方蒙在眼睛上的黑布,当对面看到坐在主位的柳折眉时,眉目闪烁了一下,上前见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