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特工狂妻之一品夫人
23780000000392

第392章 回家(3)

那位大师兄就算功夫再好,在密集的弹雨中还是受了伤,但让她没有想到的是,那位原本躲起来的白莲圣女在那个时候冲出来,挡在了这位大师兄面前。

然后身子被火枪打穿了几个窟窿,又这样一个时间的缓冲,最后,那位深受重伤的白莲教大师兄还有余力抱着白莲圣女的尸体逃脱了。

当时,躲在暗处观战的她,心中只留下一个词祸害遗千年,不过,白莲教大师兄受了火器的伤害,虽然这时代的火器伤害力有限,但是治伤的大夫更少。

相信经过这一遭,这位大师兄就算不落下残废,功力也大打折扣,但想起对方恐怖的制毒本事,终究还是后患。

特别是对方抱着白莲圣女离开的那一瞬,还是向自己躲藏的方向看了一眼。那一眼,让她至今想起来,都觉得很是凉薄。

但因为击毙了白莲圣女,又给白莲教造成了重大的打击,摧毁了对方劫持漕粮的谋划,再一次为秦韵和锦衣卫打响了名头,就算一向不怎么待见秦韵的文臣们。

在她回朝见驾时,竟然有许多人上前跟自己打招呼。

所以说,弘治朝,作为一个封建皇朝,有各种弊端,但本朝大多数臣子的人品还算是过关的,就算对她的性别和身份再怎么不屑,但也不能埋没她对朝廷的贡献。

但秦韵并没有因此志得意满,她一直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现在才不过是迈出了第一步而已,未来的路还很长,很长。

至于宁王这次,因为没抓到什么特别有利的证据,只能暂时放过了。而因为保住了漕粮,对江南的百姓还是很有好处的,一时之间,关于秦韵这位女锦衣卫倒是在民间也有了一定的名声,而且还是比较正面的名声。

时光荏苒,转眼之间,三年的时间就过去了,在这三年的时间内,秦韵和柳折眉这对未婚夫妻可能算是大明朝当之无愧的政治新星了。

柳折眉先是外放扬州,更是在前年年初改为苏州府的知府,如今在苏州任上也足足有两年多了。

扬州苏州都是朝廷的赋税重地,弘治帝将柳折眉放在那个地方,可想而知,是赋予重任的。

相比较而言,秦韵这个大明朝现在最传奇的女子无论性别还是身份好似都限制了她的发展,也只是在去年升任了锦衣卫同知。

但就在昨天,京城爆出了一个重大的消息,那就是这位秦同知,竟然更进两步,直接成为了锦衣卫都指挥使,总领南北镇抚司,从此之后,秦韵以女子之身,也一跃成为大明朝有数的几个大佬了。

虽说先前,她已经创造了一个第一,成为大明朝第一个御封的女伯爵,可那仅仅只是一个虚位,并无实权,可现在就不同了。

至少从此之后,不管是朝中众人还是天下百姓,必须得正眼看这位今年才十九岁的美丽女子了。而不管是几位内阁大学士,还是六部尚书,东厂厂公,他们也必须的重视秦韵这个锦衣卫都指挥使的存在了。

比起众人各式各样复杂的目光,秦韵则冷静的多,她很明白,弘治帝之所以这么迫不及待地将她推了上去,一来,是的确没有比她更合适的人选了,二来,弘治帝的身体是真的不行了,他需要给自己的儿子未来铺路。

接了圣旨之后,秦韵进宫谢恩,她现在身上的服饰,是亲赐的斗牛服,如果是普通女子,面对这色彩鲜艳的服装,可能会有些不适应,但秦韵的气质天生就适合这等艳丽的颜色,穿上后更是神采飞扬。

因为这次觐见,很有特殊意义,所以,她还得写谢恩的奏疏,然后有太监献上奏疏,宣她觐见,她才能见到弘治帝。

弘治帝身子是越来越不好了,现在三日的一次的早朝都改了规矩,所以,这次见她并不是在武英殿的正殿,而是在后面的暖阁内。

秦韵到了暖阁,里面除了一位小太监外,并无其他人,她上前拜见,然后谢恩道:“微臣以女子之身,蒙陛下看重,委以锦衣卫亲军都指挥使一职,定尽心用命,以报天恩。”

对弘治帝,秦韵的确是有感恩之心的,在这个时代,她一个女子,再有千般万般本事和穿越人士的优越感,那也需要一个合适的平台,才能让她发挥所长。

从这点上来说,弘治帝对她是真的有知遇之恩的。

“起吧,锦衣卫亲军干系重大,朕如今委卿以重任,指望卿能看在师徒情分上,好好护卫我儿。”

“有了陛下和太子殿下,才有了微臣的今天,微臣绝不会让陛下和殿下失望。只是陛下还是要多保重龙体才是。”弘治帝脸色是越来越差了。

“卿的忠心,朕是知道的,这两年也多亏你让人在各地遍访名医,来寻来丘太医等人,不然朕——”

弘治帝没有继续说下去,但意思已经明了了。

而秦韵当初之所以遍访名医,一来,确实不希望弘治帝这位皇帝不要那么快英年早逝,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她和柳折眉,因为他们都太年轻了,在朝中没有任何根基,有几年的缓冲期,他们也可以做些政绩出来,从而能更快在朝中有话语权。

如今看来,弘治帝的生命虽说比历史上稍微延长了一些,自己也达到了自己想要的目的,可弘治帝的身体底子太差,实在不知道还能拖上几年?

叹了一口气后,弘治帝接着道:“朕的身体朕是知道的,不是你们说两句好话,朕就会没事的,只是太子性子这两年随沉稳许多,可朝中重臣,朕对他们有知遇之恩,太子却没有。”

弘治帝这话已经说的够露骨了,但他既然当着秦韵的面说出来,那就是表达了对秦韵非同一般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