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大西洋战场篇
23863100000021

第21章 特别行动队(2)

情况严峻、时间紧迫。斯蒂文森确定使用2架滑翔机,由2架轰炸机牵引,袭击人员分为2组,每组16人。11月19日,2架哈里法克斯轰炸机,每一架牵引着一架满载突击队员的滑翔飞机从苏格兰最北部的机场起飞了。但24小时之后,英国情报部门截获一份德国公告:“昨天,两架英国轰炸机和滑翔机飞越挪威南部,被德国空军战斗机击落,敌方人员全部被歼灭。”这一消息令特种作战司令部的参谋们目瞪口呆。原来,第一架飞机由于导航设备发生故障而无法接收地面信号,只得靠地图推测飞行,结果飞入密云层,机上结冰,失去高度。到斯塔万格北部时,牵引绳突然断裂,滑翔机在黑暗中迫降损毁,16名突击队员中有8名从残骸中爬了出来,4个在德野战医院里身亡,另4人被处决。第二架滑翔机因牵引的轰炸机撞在山上而被迫着陆,14名幸存者全部被德军枪杀。

更坏的消息接踵而至。一名德国军事情报官员在搜查飞机残骸时,发现了一张地图,而且在重水工厂所在地维莫克镇上划了红线。于是德国驻挪威的帝国总督约塞特·泰鲍温和部队司令官冯·法尔根霍斯脱立即奔赴维莫克镇亲自视察防务。纳粹党卫军在附近地区大肆搜捕,只要谁有一点点亲英的嫌疑,立即予以逮捕。艾因纳尔只得出去暂避风头。好在他们没有抓到一个“燕子”突击队员。

“燕子”们的食物所剩无几,无线电的电池也快用完了,但他们仍坚持在海拔1300米的山区里。每个人不是发烧就是胃疼。几英里外的艾因纳尔被盖世太保追捕得很紧,但每隔几天,他都在黄昏时离开伪装在雪地中的小茅屋,滑雪下山,去会见维莫克镇一带可靠的情报员。

“燕子”行动陷入困境。

3.勇猛出击终获成功

在伦敦,陷于绝望的联合作战部只得一切从头开始计划。科林·宾格斯仍决定派出另一个袭击小组。他从挪威皇家陆军的志愿人员里选出一批队员并进行充分训练。他们破坏的主要月标是维莫克化工厂的1800个不锈钢的高浓缩电池和重水罐。

科林·宾格斯现在已经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他下令马上行动。

1943年2月16日,由6人组成的“枪手”突击队伞降到了距维莫克西北45公里一个结冰的湖面上。由于他们没有得到“燕子”的接应只好先隐蔽起来,但很快食物和电池都用完了,他们失去了与山下艾因纳尔和伦敦的联系。于是,他们决定趁夜色冒险下山和艾因纳尔联系。当6个人来到斯库利凯湖边时,天气骤变,下起了暴风雪。他们只好在一间小空屋中饥寒交迫地度过了5天。第6天,大雪终于停了。6名队员强忍饥寒艰难地滑行。突然,两位滑雪者的身影跃入眼帘。“糟糕,德国巡逻兵。”大家立即做好射击准备。等来人滑到眼前,竟然是“燕子”队员,大家忘记了疲劳激动得紧紧拥抱在一起。现在10名突击队员聚齐了,加上山下的艾因纳尔,共有11个挪威人在一起共同战斗了。重任就落在他们11人的肩上了。

不久,艾因纳尔传来一个鼓舞人心的情报。情报说德国人根据某些理由认为上次的伞兵空袭不是针对维莫克化工厂,而是针对一座建在工厂附近的水坝的。因此,100多名新来的警卫大部分被部署在水坝上,只有12人被派到工厂来。此外,艾因纳尔还摸清了工厂里德军警卫的位置及换岗时间,每一扇大门的开启方法以及工厂附近的有关情况。可是要去袭击的人员要穿越好几英里长的雪封的崎岖的森林区,往下爬300米进入峡谷,涉过急流险滩,再登上300米几乎是岩石的笔直峭壁,才能到达通向工厂的铁路堤岸。峭壁上装有不少警报器,一不小心碰到它们,工厂里所有的探照灯便会立刻四下搜索。显然,突击队要闯的是龙潭虎穴。

2月27日,队长罗尼宣布了最后行动的命令:“全体人员一律穿英军制服,分为两组:掩护组和爆破组。晚上8点准时出发。每人带两片******,任何人在可能被俘时都必须服毒,不能让德国人抓到一个俘虏。”

晚上8点,“燕子”悄然踏上了征程。由于他们带着敏感的爆破炸药,提心吊胆地徒步走过了积雪覆盖的森林,向下滑过多险的雪地来到峡谷的底部,又一步一滑地摸过横在冰块翻滚急流之上的“冰桥”,现在横在他们面前的是:一堵冰封的岩壁。过这关有三点难度:每人独立爬崖谨防炸药爆炸;一定不能碰到警报器;必须在2小时之内完成。队员们小心翼翼,凭借精湛的冰雪技艺幸运地抵达峭壁的顶端。他们沿着铁路堤岸向前爬行。到距工厂以460米之内时,可以听见工厂机器的轰鸣声。大家调整了一下,到了换岗时间,罗尼悄声向大家明确了各自职责后,果断下令:“开始行动!”

一个紧握一把切割螺栓用的大钢剪的队员径直奔向工厂大门,就听一声“咔嚓”的脆响,铁链和锁应声而落。队员鱼贯而入。5个人端着汤姆枪,占据了有利地势。一旦警报响起,他们就立即把冲出来的卫兵干掉。

由于多伦斯达德博士制作的目标模型和工厂的实际情况丝毫不差,罗尼率领的爆破组只花了不到3分钟就找到了安装电缆线的通道。它一直通向毗连浓缩铀部门的一个房间。在黑暗中罗尼与他的两个手下走散了,但他继续和另一个人沿着错综复杂的管道向前爬行。

这时,在最重要部位——高浓缩车间的通道处,一个迷迷糊糊的警卫只觉得脖颈一凉便下意识地举起了双手。此刻,夜是那么静,计划正在慢慢铺展开来。接着,罗尼迅速地巡视了储藏罐、管道、机器和高浓缩电池,并在爆炸能造成最大破坏之处放上炸药,一切都如他在英国训练时在这些东西的复制品上所做的一样。正在这时,听到一声玻璃的破裂声,有个人踢碎了地下室的窗户,罗尼正要开枪,但及时认出来人是走散的助手。罗尼时刻都在担心的警报器一直没响,他检查了一下引爆雷管,用颤抖的双手点燃了导火索。他告诉那名挪威籍卫兵快逃,自己则带着手下人飞奔至地下室门外约18米处,趴在一堵钢筋水泥墙的后面。几乎就在同时,他听到一声沉闷的爆炸声。在硕大的混凝土墙中这声音显得很低沉,但大家可以清楚地感觉到脚下的大地在颤动。颇有讥讽意味的警铃声响成了一片,酣睡中的德国兵乱作一团。不待他们从房子里挤出来,守株待兔的掩护组就破门而入,一阵强火力扫射,12名德军甚至还来不及发出呻吟声。就统统命丧黄泉了。而另一些德国警卫和挪威籍卫兵从梦中惊醒,慌慌张张地套上衣服拿上枪一窝蜂地冲进通道。一时间,工厂的警报声、卫兵的警笛声、武器的碰撞声和卫兵的叫骂声不绝于耳,整个工厂像一个被捅了的马蜂窝乱哄哄一片。趁乱,罗尼和他的队友们紧贴着通道的墙壁向外跑去,竟和冲进来的德国兵擦肩而过,消失得无影无踪。

11名突击队员花了几个月时间历经千辛万苦拉响的这一沉闷的爆炸声,终于令德国人耗费数年建成的重水实验室在几秒钟内陷入瘫痪状态,也最终让4500公斤极其珍贵的重水从炸毁的水槽中流出,顺着工厂的污水沟流走了。

几小时之后,德军驻挪威司令官冯·法尔根霍斯脱将军气急败坏地来到维莫克镇。赶到工厂,在视察了被爆炸的现场之后怒吼道:“我一生中还没有见到过被破坏得如此彻底的现场。”近乎发疯的将军一面咆哮,一面下令搜捕破坏者。随即,一个整师的德军开到维莫克镇,雪地巡逻兵和侦察机也对周围地区进行了严密搜索。所有通往工厂的公路及山间小道都被封锁,盖世太保对工厂周围方圆几十里的居民住宅进行逐门逐户的搜查,可惜他们全都一无所获。

对工厂成功地进行了爆炸以后的几分钟内,“枪手”突击队中的5名队员按预定计划迅速地撤离了现场,换上了滑雪板,向瑞典方向疾驰而去。他们马不停蹄地滑了两天两夜,经过了常人难以克服的艰难路程终于滑入瑞典国境,然后安全地飞回了伦敦。另5名队员根据当地游击队的安排,分散到各地进行地下抵抗活动。他们同德国的巡逻队不断地玩着“你追我跑”的游戏。艾因纳尔则隐居到山洞藏身处,根据伦敦联合作战司令部的要求,立即把炸掉生产重水关键设备的辉煌战果电告伦敦,尔后仍留在原地,继续监视维莫克化工厂的活动。

关于这一行动的报道简直大快人心。从奥斯陆传到斯德哥尔摩的新闻说:“进攻的地方被彻底破坏,所有的设施都已无法使用。”以后从瑞典传来的消息更振奋人心,当地媒介纷纷声称这是开战以来,盟军特种部队立下的最惊险最重要的战功之一。

4.永沉湖底,二度辉煌

1943年底,艾因纳尔发来的密报说:维莫克化工厂通过一年的修复又重新生产重水。几乎一收到电报之后,伦敦立即派皇家空军进行空袭,美国第八航空师的飞机立即起飞轰炸了这家工厂的发电站,大家都试图炸掉它。但屡次猛烈的空袭都未产生多大的效果,而付出的代价却很高,牺牲了许多轰炸机飞行员和挪威平民。在这以后德国人决定把所有维莫克化工厂提炼重水的设备和储存重水统统搬迁到德国的一个地下基地。

显然,不能让德国人转移重水的计划得逞。在这种情况下,丘吉尔又将信任的砝码放在了“燕子”上,因为他们卓越的表现足以担当此重任,没有人能代替他们。特种作战司令部再次担起了破坏并切断德国的重水供应的使命。

留守在挪威维莫克化工厂附近的艾因纳尔接到特种部的命令后就立即投入行动。他多渠道多层次调查打探,了解到有一批相当于个月产量的重水(约613公斤)将于1944年2月从维莫克化工厂运往德国。他立即电告伦敦,请求借此机会袭击德国的重水运输线,而不必再进行一次破坏工厂的尝试。他的请求很快得到伦敦的批准,艾因纳尔负责具体策划。

于是,艾因纳尔与潜伏下来的一名叫本泽的“燕子”取得了联系,两人共同开始研究袭击方案。

第一,摸清这批重水的运输路线。共有五个转交点:维莫克化工厂、廷斯贾克湖边的铁路渡口、延诺塞特、黑罗伊、德国。德国人先用火车把重水从维莫克化工厂运到延斯贾克湖边的铁路渡口,从湖上轮渡到延诺塞特,再从那里把重水分两批分别通过铁路和公路运到黑罗伊,尔后再继续装船运往德国。

第二,决定采用炸船方式并得到伦敦的正式批准。因为,在他俩仔细研究了这条运输路线后发现,若以某一地点进行正面袭击,由于德国人派重兵严加把守沿途的每一条道路,所以胜算不大。可是,运输线上的延斯贾克湖却是他们施展拳脚的地方。该湖湖水很深,有的地方达到400米,若在此处将渡船炸沉,使之沉入湖底深处,船上的重水便永远不能被打捞上来。

第三,为了防止万一,伦敦也进行了双保险的部署。特种作战司令部向挪威的另一个特工组布置了任务,一旦重水到达黑罗伊,便设法袭击装重水的货车;英国皇家空军也接到了命令,必要时在海上把载重水的轮船炸沉。

艾因纳尔又得消息,柏林方面加强了保安措施。在维莫克镇有一个连的党卫军别动队;在空中有希莱姆特别飞行队的侦察机中队巡逻;在铁路、公路沿线有一支庞大的陆军纵队护送;而且有一支特别警卫队直接负责把重水从维莫克镇安全运达廷斯贾克湖边。成败在此一举。

定好方案策略后,艾因纳尔和本泽进行炸船的准备工作。本泽利用伪造的证件,冒充维莫克化工厂的雇员,乘坐将装运重水的“海多罗”号渡船在廷斯贾克湖上走了一次。“海多罗”号渡船是一艘用螺旋桨推动的老式轮船,开船后大约30分钟就进入深水区。因此,本泽决定渡船离岸45分钟后,用炸药把船炸穿。这样即使时间上稍有差错,船也能在深水区沉没。为了使被炸穿的船无法继续行驶,他决定把炸药安放在船头,先让船头沉入水中,使螺旋桨和舵吊在半空中,船长就无法把船开回渡口了。同时,为了尽量减少对乘客和船工的伤亡,所使用的炸药不能把船炸得太厉害。因此,他决定使用8公斤可塑性炸药,并做成3.5米长****的形状,又把两只普通的闹钟改装成引爆装置。

1944年2月19日晚11点左右,重水正在延斯贾克湖口装船,“海多罗”号上的水手正准备靠岸过夜,德国卫兵此时还未到达,船上只有挪威的守卫人员。本泽和他的两位助手装作逃跑的样子闯入轮船,被一名守卫人员拦住,他们谎称有盖世太保正在追捕他们,请求帮助。守卫人员把他们送到底舱,让他们暂时躲避一下。本泽随即带着一名助手沿着底舱向船头摸去,而另一名助手留下,以防他人进入。本泽和他的助手很快就把炸药和电动雷管安好,并调整好引爆装置的时间,随后便离开了渡船。

2月20日上午8时,装有重水的一列货车从维莫克镇出发了。10点整,“海多罗”号满载重水准时起航。10点45分,炸弹准时爆炸,仅仅5分钟的时间,德国最后一批珍贵的重水连同其设备一同沉入了挪威的廷斯贾克湖湖底。

同它一同沉没的是希特勒想占有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的梦想。这一声爆炸声的背后蕴藏着大战期间一个难以置信的秘密行动的故事。这个故事谱写了英军特种作战史上最辉煌、最动人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