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大西洋战场篇
23863100000023

第23章 解放东南欧(2)

3.基什尼奥夫战役

在苏德战场上,经过长期而又浩大的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后,局面对苏军来讲,已是胜势已定,苏军乌克兰第2、第3方面军在黑海舰队和多瑙河区舰队协同下,粉碎了敌南乌克兰集团军群主力,消灭德军22个师,击溃罗军几乎全部在战场上的师,导致了苏德战场南翼德军防御的崩溃,改变了巴尔干地区整个的军事政治形势。使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和伊兹梅尔地区获得解放,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退出与法西斯德国结盟的战争,并对德宣战。通过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和尔后的进攻,苏军在510公里宽的广大地区突破了敌人的战略防线,向纵深前进了750公里。到9月底,苏军已前出到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的西部边境,为在匈牙利和南斯拉夫发展进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这场战役不仅在当时的战局下有着非同小可的意义,就是在世界军事史上也有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它是短时期内围歼敌重兵集团的典型战例之一,是实施合围战役的同时又在复杂的山林战区条件下在对外正面实施迅猛进攻的富有教益的范例,是苏联军事学术高度发展的生动体现。这次战略性进攻战役与其他大规模战略性进攻战役既有相同之处,亦有相异之点。例如,这次战役与白俄罗斯战役一样,在建立合围对内正面的同时,在相距被围之敌85~100公里的距离上建立了移动的对外正面;分割并各个歼灭敌人是对付被围敌军集团的基本方法。与其他合围战役不同的是,在这次战役中,乌克兰第3方面军的机械化军和乌克兰第2方面军第18坦克军的部分兵力,是与乌克兰第2方面军第52集团军和乌克兰第3方面军第37集团军的步兵兵团一起在合围对内正面转入防御的,其任务是阻止敌人向普鲁特河对岸撤退;而近卫第4集团军、第5突击集团军、第57集团军和第37集团军的部分兵力则实施进攻,以分割被围的敌军集团。这时,炮兵、航空兵则对突围之敌实施炮兵和航空火力突击。

这场战役中,另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苏军的各方面军和集团军能够正确的选择攻破敌军的防御缺口,并在此基础上投人了大量的兵力和武器,从而使得苏联的一次次进攻能够顺利的实施。这是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的又一突出特点。乌克兰第2方面军把主要突击方向选在罗军第4集团军与德军第8集团军的接合部,该接合部没有永备工事,防御兵力薄弱,而且该方向是通往普鲁特河渡口和进人德军主力之一第6集团军后方的捷径。乌克兰第3方面军也同样把防御薄弱的德、罗军的另一个接合部选为主要突击方向,出敌意料之外。这两个方面军均在各自的主要突击方向上高度集中了兵力兵器,从而保障了强大的首次突击。据统计,这两个方面军在突破地段上集中了67~72%的步兵、61%的火炮和迫击炮、85%的坦克和自行火炮以及几乎全部航空兵,从而形成了很高的战役密度:每公里正面近240~280门76毫米以上的火炮和追击炮、35~77辆坦克和自行火炮。

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的第三个突出特点是苏陆军与海军、航空兵之间的密切协同。战役中,地面军队与黑海舰队和多瑙河区舰队之间保持了密切协同,并适时地得到了航空火力的支援。进攻一开始,各方面军的空军集团军对敌实施了不间断突击,保障了地面军队的高速进攻。两个空军集团军都最大限度地靠近前线:轰炸机和强击机机场距前线30~40公里,歼击机机场距前线仅20~25公里。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的第四个特点是:军队的纵深战役布势对向战役纵深迅猛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例如,编入乌克兰第2、第3方面军突击集团的5个集团军中,第27、第37集团军都编为两个梯队,而第57集团军则编为三个梯队,从而保障了兵力的及时增强。诸兵种合成集团军的第二(第三)梯队和预备队投入交战主要是为了扩大突破地段;第37集团军则是为了粉碎敌人的突围企图。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的第五个特点是:有效地使用了快速的坦克和机械化部队。与苏联卫国战争的其他战役不同,在这次战役中坦克集团军不是在完成对敌防御战术地幅突破时,而是用在摧毁敌防御战术地幅之后才进入突破口进行交战的。乌克兰第3方面军的快速集群和第37集团军,都在战役第二天投入交战,用于消灭敌预备队,完成对第二防御地带的突破以及在战役纵深继续发展胜利。值得强调的是,在突破敌防御后,乌克兰第2方面军还有第二梯队的1个集团军和2个军(13个步兵师),乌克兰第3方面军总共还有12个步兵师。1个摩托步兵旅和1个坦克旅尚未动用。由于保存了如此强大的预备队,各方面军就能在合围对外正面顺利发展进攻,并能加强负责歼灭被围之敌的兵力,以及完成其他任务。

在合围对外正面追击敌人时,快速集群也起了重要作用。这时,快速集群都是在宽大正面沿独立方向遂行任务。例如,在追击敌人时,第6坦克集团军进攻的地带宽24~50公里,每个军都在两个相隔3~20公里的方向上作战。由1个加强坦克旅或1个机械化旅组成的军先遣支队通常脱离主力20~30公里。追击速度达每昼夜30~35公里到40~60公里,有时甚而至于达70公里。

4.南斯拉夫解放

苏军在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中,击溃了德军南乌克兰集团军群,从而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获得解放。苏军进入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境内并进抵南斯拉夫边境。巴尔干半岛的形势发生了剧烈变化。

鉴于在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和希腊的德军交通线面临严重威胁,德军统帅部被迫于1944年8月26日命令所属兵团从希腊北撤。

战果的扩大,更加坚定南斯拉夫人民必胜和信心,此后的解放斗争活动空前高涨,人们怀着对法西斯治者的仇恨,拿起武器给予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重创,从而使广大的地区获得解放。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在与国内外敌人的严酷斗争中不断成长、壮大,至1944年9月,已拥有15个军(50个师)、2个战役集群(每1个集群由2个旅组成)、16个独立步兵旅和130支游击队,共约40万人。他们斗志昂扬,且富有战斗经验,颇有战斗力。与此同时,南斯拉夫共产党人还领导人民群众在解放区进行了重大的政治和社会改革,在各族人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权。

然而,直至1944年9月前,南斯拉夫所有重要城市、主要铁路和公路仍被敌人所控制。德军魏克斯元帅指挥的F集团军群(辖第2坦克集团军、塞尔维亚集团军级集群和一些独立部队),继续在南斯拉夫土地上肆虐。南斯拉夫境内的敌军总数近至50多万人。

1944年9月底,苏联元帅托尔布欣指挥的乌克兰第3方面军进抵保南边界维丁地域;而南面,保加利亚第1、第2、第4集团军在皮罗特到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和希腊三国交界处的正面上展开。苏军已有可能对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反抗德国侵略者的斗争提供直接的军事援助。

直到1944年秋天,苏南军队合力对驻塞尔维亚的敌军,特别是在贝尔格莱德方向的敌军实施决定性突击的条件已经成熟。

参加贝尔格莱德战役的苏、南、保三国军队,此时已发展壮大。官兵的万人,火炮和迫击炮4477门,坦克和自行火炮421辆,飞机约1300架,作战舰艇约80艘(多为装甲艇)。而其中,苏军方面参加战役的有:乌克兰第3方面军所属第57集团军、空军第17集团军、近卫第4机械化军。第236步兵师、第5独立摩托化步兵旅、近卫筑垒地域以及多瑙河区舰队,总计火炮、追击炮和火箭炮多达350门,坦克和自行火炮358辆,飞机1292架,作战舰艇约80艘。而乌克兰第3方面军的基本兵力,即第57集团军、近卫第4机械化军由拉杜耶瓦茨、库拉、维丁地域向贝尔格莱德总方向实施主要突击。乌克兰第2方面军所属第46集团军近卫第10步兵军和空军第5集团军一部,配合乌克兰第3方面军的行动。南斯拉夫方面参加战役的有:第1集团军级集群(无产者第1军、第12军和由数个师编成的1个战役集群),第13、第14、第15、第16军;保加利亚方面参加战役的有:第1、第2、第4集团军。与苏、南、保三国作战的敌军有:官兵15万人,火炮和追击炮2130门,坦克和强击火炮125辆,飞机352架。双方兵力兵器对比,苏、南、保三国军队居优势地位。苏、南、保三国军队的兵力比敌军多3.4倍,炮兵多1.1倍,坦克和自行火炮多2.4倍,飞机多2.6倍。

南斯拉夫为了加速解放塞尔维亚,其人民解放军最高统帅铁托命令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的7个师从黑山和波斯尼亚开赴塞尔维亚,以加强正在那里作战的军队集团。然而尽管南军怎样的英勇善战,终究由于重型武器上的缺乏而未能彻底的打败敌人,彻底的从自己的疆土上把敌人赶出去。

由于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没有重型火炮和坦克,这给击溃德军或阻止德军从希腊北撤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铁托认为,若苏联红军与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共同作战,不仅能取得重大的军事效果,而且将大大加强南斯拉夫各族人民的解放运动。与此同时,苏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也认为,要加速解放塞尔维亚,必须在贝尔格莱德方向进行大规模的进攻战役。

1944年9月的头几天,铁托元帅通过苏联驻南斯拉夫军事代表团向苏联国防委员会转达希望苏联红军开进南斯拉夫的请求。9月中旬,铁托和斯大林在莫斯科举行谈判,就苏军大兵团进入塞尔维亚,以便与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一起解放南斯拉夫东部地区和贝尔格莱德问题达成了协议。关于苏联为加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而扩大援助问题也作出了决定。同时规定,在驻有苏军的地区仍由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委员会民政机关进行管理。9月23日,南斯拉夫和保加利亚两国军队指挥部代表在马其顿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总部举行了会晤。双方商定,两国军队将在马其顿地区对德军进行联合作战。

贝尔格莱德战役计划是苏军乌克兰第3方面军指挥部拟制的,并于19M年10月1日经苏联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批准。大本营命令苏军于1944年13~14日发起战役。战役企图是,苏联、南斯拉夫和保加利亚三国军队齐心协力,苏军乌克兰第3方面军和保加利亚军队从东面,南斯拉夫军队从西、南、东三面分别实施突击,粉碎塞尔维亚集团军级集群,解放被德军占领的塞尔维亚地区和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前出到驻希腊的德军E集团军群的交通线,阻止该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半岛南部撤退。这样就构成了苏南两国军队统一的作战正面,并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尔后争取本国的完全解放以及为乌克兰第3方面军在布达佩斯方向发起进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在战役打响之前,苏军指挥部先对各部队和兵团的人员。武器装备、弹药、油料,通信器材和车辆等进行了必要的补充。另外,苏军还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党政工作,重点是向全体指战员指明,在南斯拉夫复杂的山地森林地条件下遂行战斗任务,必须做好周密的准备,因为敌人在这里对居民地和道路枢纽的防守尤为顽强。苏军通过口头宣传和报刊等媒介表达苏联人民对南斯拉夫各族人民的深厚情谊和崇高敬意,阐述南斯拉夫爱国者开展人民解放斗争的情况及其顽强不屈的精神风貌,同时着重指出对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和广大居民援助的必要性。方面军和集团军的报刊登载了附有地图的关于南斯拉夫的历史资料和苏联军人必须了解的南斯拉夫概况。苏军教育军人尊重南斯拉夫人民。由于即将越过南斯拉夫边界,乌克兰第3方面军政治部还印发了官兵注意事项。由于苏军在各个战场上捷报频传,加上贝尔格莱德进攻战役即将开始,全体军人在政治上和精神上极为振奋,许多军人纷纷要求加入苏联共产党(布)。在1944年9月~10月,仅乌克兰第3方面军中就有1144人光荣入党。

苏军及时完成了战役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实施战役的一切必要条件已经完全成熟。

德军为防守其占领区也做了相应的准备。德军指挥部下达的任务是:坚守德军从希腊撤退时必经的主要交通枢纽,特别是要扼守萨洛尼卡至贝尔格莱德的铁路。为了守卫这条铁路,德军动用了所有的战略预备队。从驻扎在南斯拉夫境内的F集团军群中将塞尔维亚集团军级集群抽出,并把5个师的某些部队增拨给该集群。这个集群的任务是,严密掩护南斯拉夫东部边境,并可靠地保障德军从巴尔干半岛南部撤退。敌防御的基础是城市、村镇、道路枢纽和山间通路构筑的坚固支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