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泰戈尔
23937600000012

第12章 罕见的音乐天才

1878年,泰戈尔与哥哥萨迪延德拉纳特同住在阿赫默德巴德期间,便开始为自己写的歌谣谱曲,当时年仅17岁。

3年后,泰戈尔将欧洲的一些曲调运用于他的剧作《蚁垤仙人的天才》中。在以后的几十年,继续进行音乐创作。他以写歌剧开始,60年以后,意味深长地以创作舞剧结束了音乐生涯。

这样,在音乐与同属一类艺术的舞蹈、戏剧之间保持了延续不断的联系。在内容方面,人生的世态炎凉,大自然的万千气象,无不反映在他的乐曲里。

从巴德玛河、恒河上摆渡的艄公,到井边汲水的姑娘,种稻子的农妇,浪迹四方的歌手,飞梭走线的纺织娘,诗人在凡人琐事中听到了生命的乐章。

泰戈尔的歌曲赞美了春天和雨季。咏唱了与这些季节相联系的小鸟、鲜花和树丛。

人心灵中的种种感觉与激情在这些乐曲中都有表现:爱国主义,宗教信仰,人在面临宇宙的奥秘奇观时所产生的惊叹、感思、希望,尤其是爱,各式各样的爱;母性的,夫妻间的,浪漫的,朋友间的,神秘的,都以各种方式表现在他的乐曲之中。

泰戈尔的音乐天才是罕见的。即便风格接近古典孟拉加曲,泰戈尔的音乐作品,也以其具有诗歌的特色而显得不同凡响。

泰戈尔喜欢欣赏音乐,而且把这看做在追求最高实在过程中的最高奖赏。他将美的感受看得高于纯分析的推理。在各种不同的美的享受中,音乐所提供的享受是最完美的。

泰戈尔写有2000多首歌词,其中绝大部分由他自己谱曲。他的侄孙迪南德拉纳特有敏锐的听力,而且受过全面的乐理基础训练。当诗人哼起一首在他心中就要成形的歌曲时,迪南德拉纳特便把曲调记录下来。

音乐和作曲创作,重要的是语词的声调,如押韵与韵律。语词的意义也必须在艺术方面得到重视,在精神方面提升境界。

迦梨陀娑在谈到一首诗的音、意之间的关系时的一段话,也可用来评论一首歌的曲调与意义:二者唇齿相依,就像大神湿婆与雪山神女一样。

人们有时强调,即便是拿泰戈尔的作品来评价,他基本上也是一位诗人,在他的乐曲中,意义决定了曲调。

就艺术作品而言,在这种情况下,更难以确定哪一方面应优先考虑。意义固然重要,但诗人告诉人们,音乐有时会使意义变得明朗。

泰戈尔在《回忆》中说:“就和我们国家的情况一样,妻子以承认的依附性来支配丈夫,而我们的曲调呢!尽管表面上只是附属的,但最终却左右了歌曲。”他以自己的一部音乐作品阐明了这一点。

泰戈尔音乐的形成因素,首先来自泰戈尔家庭环境,这一环境使他从孩提时代起在无意之间对音乐产生了爱好。他还受到西方音乐,尤其是他在英国留学期间所受到的音乐方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