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蜻蜓为什么要点水:节肢动物
23938700000026

第26章 蝗虫为什么要吃掉自己的外骨骼

大多数节肢动物的体外都会长有一层几丁质的外骨骼,长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它们就会将原来的外骨骼脱掉,慢慢地长出新的外骨骼。这个生长过程在每一个成员的身上都会经历,它们每换一次外骨骼,身体就会飞速地增长一次。节肢动物换外骨骼的现象又被称为蜕皮。

正是因为节肢动物有蜕皮的现象,所以在野外经常会看到一些节肢动物蜕换下来的外骨骼。

可以肯定的是,作为节肢动物家族的蝗虫,一样能够蜕皮。可是在自然界中为何没有发现过蝗虫蜕下来的皮呢?它们蜕下的皮到底又去了哪里?这些还要从蝗虫的生活习性说起。

蝗虫是属于昆虫纲蝗科直翅目的一种昆虫。蝗虫数量繁多,生命力强悍,全世界有超过1万个种类。

其中蝗虫的生长发育在一生之中要经历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发育时期。蝗虫的幼虫即若虫。因为幼虫要经历五次蜕皮之后才能变身为成虫。一部分节肢动物在将旧的外骨骼蜕掉之后,会将它们的外骨骼吃掉,蝗虫就是其中之一。

为什么像蝗虫这部分动物会吃掉自己的外骨骼呢?

原来,节肢动物的外骨骼大多都是由三部分组成的,这三部分分别是表皮细胞层、基膜和角质层,而外骨骼的角质层是由几丁质和蛋白质组成。几丁质是一种含氮的多糖化合物,这对节肢动物来说是一种营养物质,而蛋白质是一种节肢蛋白质,对节肢动物当然也是有益无害。

既然旧的外骨骼中含有这么多的营养物质,白白地扔掉实在是太可惜了,所以像蝗虫这样的昆虫就会把自己蜕掉的外骨骼当成一种养分吃掉。

一来,不会白白地将营养物质浪费掉;二来,可以补充它们身体内的养分,有助于它们能够尽快地长出新的外骨骼。这就是蝗虫为什么吃掉自己外骨骼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