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在猎物身上打洞的玉螺:软体动物
23938900000015

第15章 “吞食阳光”的绿叶海蛤蝓

我们都知道,植物需要吸收充足的阳光,通过光合作用来维持生长。可是你知道吗,在海洋中,有一种神奇的动物,它们也是依靠阳光来生存的。这种动物就叫做绿叶海蛤蝓。

绿叶海蛤蝓是一种囊舌类海洋软体动物,属于软体动物腹足纲腹足目。它们主要分布于从加拿大到佛罗里达的沿海海域,体型十分娇小,成年的绿叶海蛤蝓的体长也只不过1~3厘米。这种海蛤蝓没有外壳,整个身体都像翡翠一样鲜绿,看上去就像是一片绿色的叶子。它们体表这种魅力十足的颜色在动物界并不多见,归根到底都要归功于存储于它们体内的大量叶绿体,也就是通常只有在植物体内才会存在的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

其实,绿叶海蛤蝓刚出生时并不是绿色的,而是呈半透明的棕色,身上还有红色的斑点。在生长的过程中,它们会大量进食一种叫做vaucheria litorea的藻类,与此同时,身体也会逐渐变为和海藻一样的绿色,并会终身保持这种颜色。在饱餐一顿之后,它们会将吃下去的绿藻中的叶绿体储存在体内,这样一来,它们便可以像植物一样,利用光合作用将阳光转化为能量,使得绿叶海蛤蝓在不吃东西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存活。

事实上,植物体内的叶绿体即便是在其他机体内,也是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但其他动物将海藻食入体内后,体内的消化酶便会将叶绿体破坏掉,但是绿叶蛤蝓却拥有一种保存却不破坏叶绿体细胞的特殊才能。这种海蛤蝓一生仅需要进食一次,此后体内便会充满叶绿体,终生可以完全依赖于阳光而存活。尽管绿叶海蛤蝓的生命周期只有9~10个月,但对于它们体内的叶绿体来说,这已经是一个很漫长的时期了。

因为叶绿体就像是需要充电的电池一样,如果绿叶海蛤蝓没能及时地摄取阳光,提供蛋白质给叶绿体进行功能运转,那么最短只需几天就会把能量耗尽,绿叶海蛤蝓也会因此由绿变棕,然后发黄,直至死亡。

一般来说,像绿叶海蛤蝓这样的盗食体质的生物每隔一段时间,会再次吞食海藻以补充自身的叶绿体储备。但是绿叶海蛤蝓却完全不需要,生物学家研究发现,它们体内有着和海藻相同的一种基因,也就是说,绿叶海蛤蝓在摄取了海藻体内的叶绿体之后,自身的基因组织会将海藻体内负责进行光合作用的基因也摄取过来,将其变为自身基因的一部分,并能将这种基因遗传给下一代。在自然界中,像这样的两个不同物种之间横向的基因转移是极为罕见的。绿叶海蛤蝓的这种行为堪称是动物界的壮举,科学家表示,虽然一个物种的DNA进入到另一物种的体内是有可能的,但绿叶海蛤蝓究竟是如何成功地实现基因转化的,则仍是一个有待研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