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在猎物身上打洞的玉螺:软体动物
23938900000017

第17章 可以凿穿岩石的海笋

海笋是一种海生双生壳类软体动物,身体呈长长的卵形。在它们的外壳中部,有一条从背面到腹面并稍微向后方倾斜的线沟,这条线沟把海笋的贝壳一分为二。前部微微凸出,表面长有明显的齿纹,后部则较为平滑,只长有环形的生长线。

在海笋的身体末端有两个水管,它们除了末端是稍稍分开的外,其余部分都是合并在一起的,因此从外观看,就好像是只有一个水管一样。平时,海笋会将水管伸长至岩洞外,从入水管吸取新鲜的海水和养料,从出水管排出排泄物。在水管的末端,还生有和岩石颜色相似的斑点,这也使得别的动物不容易发现它。

海笋是雌雄异体的动物,繁殖季节根据种类而各有不同。当幼虫孵化后,它们在海里游动一个时期后,就会钻入所遇到的岩石孔隙中去。很多种海笋的幼年个体和成年个体的形状很不一样,乍一看很容易被误认为是两种不同的动物。比如说,吉村马特海笋在幼年时,贝壳稍短,并且两壳在前端的腹面并不闭合,足也露在外面。之后,幼虫的发育进度就会加快,在短期内变为成虫的样子,贝壳会变得稍长,前端腹面关闭,足也会萎缩。同时在贝壳背面会长出一个梭形的后板,在腹面两壳之间也会长出一个棱形的腹板,将自己完全包被在贝壳里面。

海笋在生长的过程中会不断挖掘岩石,并且随着身体的生长,逐渐深入到岩石中去,而一旦它们钻进岩石中,从此就再也无法从里面出来了。假如幼虫在发育期间一直没有遇到岩石,在经过40多天的游动之后,它们就会停止发育生长,再也无法长成成虫。

那么,小小的海笋是如何钻进岩石中去的呢?钻凿岩石可谓是海笋的一项天赋,但由于这种动物本身就生长在石中,所以很难观测到它的钻凿情形。科学家认为,海笋是通过机械方法,即用足和贝壳来对岩石进行钻磨。以吉村马特海笋为例,幼年时的吉村马特海笋的贝壳前端,腹面并不是封闭的,而是有着锋利的齿状物,并且足也露在外面。而成年的吉村马特海笋的足部则已经萎缩,并被石灰质的薄片包裹起来,贝壳前端的齿状物也和新生的石灰质薄片完全愈合。如果我们把正在岩石中生长的海笋剥离出来,让其生活在一个没有岩石环境的海水中,就会发现由于得不到挖掘岩石的机会,即便是它们的个头并没有达到成年的尺寸,足也会逐渐萎缩,贝壳前端的腹面也随之封闭起来。这些变化足以说明,海笋在幼年时,用足吸附在岩石表面,一边生长,一边旋转贝壳,利用贝壳前端的齿对岩石进行挖掘,待到成年之后,便停止挖掘,足和贝壳也随之被包裹起来。

这种吉村马特海笋能把防波堤的石头凿成很多很深的洞穴,单单从石头的外表,可以看到许多蜂窝状的洞穴口。如果把这些蜂窝状的石头击开,就能看到被它们挖掘的那些密集的椭圆形洞穴的全貌了。科学家曾在一块长约30厘米、厚约22厘米、宽约29厘米的石块中,找到过43个活的海笋,以及40个空贝壳。可见,这种生物虽然个头很小,看起来毫无杀伤力,但实则破坏力是很大的。

不过,海笋并不是什么岩石都可以钻进去的。根据观察,沿海的海笋多出现在石灰岩中,而一些较为坚硬的诸如花岗岩之类的岩石则没有它们的踪迹。另外,还有一些海笋,诸如马特海笋,则会选择木材为家。

此外,海笋体内还含有一种发光蛋白,这种蛋白在遇到人体的白细胞所产生的自由基之后,会发出蓝绿色的光芒。发出的光线越亮,就表示人体的健康状况越差。因此,医学上也可以此来检测人的身体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