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陪着孩子长大
23939500000011

第11章 为你打开一扇窗(1)

满分妈妈看这里——好妈妈对满分妈妈的声声叮咛

一根头发丝的直径

孩子今年八岁了,整日沉溺于一种名叫“魔兽”的游戏。游戏的版式极为花哨,或许这样的设计目的真如他所说,是为了锻炼新一代接班人的反应速度。

起初,我没有阻止过他游戏,因为他很有自制力,懂得该游戏的时候游戏,该学习的时候学习。可后来,我发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自从他把这个游戏玩好后,虽然成绩没有明显下降,但他的求学态度已经发生了相当大的转变。

以前,他对每一门学科,每一个不懂的问题都怀着极大的热情。可现在,他却逐渐地有了自满情绪。我相信,这和他的游戏有关。因为他的一些同龄伙伴老是会时不时地夸奖他,说他是“独孤求败”。每次听到这种话时,他胖嘟嘟的小脸上总是洋溢着无尽的喜悦。

他开始为自己的聪明感到自豪,认为万事他都知道。毕竟,在一个八岁孩子的眼睛里,世界就是这么渺小。他不知道,他整天握于手中喝水的那个卡通小玻璃杯,承载了多少现代科技。他以为,玻璃原本就是存在于世界上的,只要那些人找出来,把它削成杯子的样子就行了。

周末,等他游戏过后,我把他唤到身前,平静地问他:“你觉得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他歪着小脑袋想了想,对着我摇了摇头。然后说:“妈妈,我是最聪明的小孩儿,伙伴们都不如我。”

看着他天真的笑脸,我内心忽然惧怕起来。我的孩子已经有了轻微的自满情绪,我该如何正确地教导他,让他走出误区?

我抚摸着他的额头,轻声问他:“你们是不是已经学了如何测量物体的直径?”

“嗯,我量得可准了,老师经常夸我。我只要有我的那把小尺子,我就什么都可以量出来。”他自信地说道。

我没说话,将手伸向后背,抓起头发,侧头扯下了其中一根。孩子一脸好奇地看着我。

接着,我将头发小心翼翼地递到他的手上,叫他帮我测出它的直径。

孩子捧住它,将它放到了自己的小书桌上,认真地测量起来。

十几分钟的时间,我的孩子就这么不服输地测量着,用他所学过的加减乘除来计算,这根头发丝的直径,还时不时将他的十个手指伸出来左右比划。

终于,他捏着那根头发丝,一脸沮丧地跑到了我的跟前,说他的尺子太大,根本测量不出这根头发的直径。

我抱住他,对他说,再小的尺子,也量不出它的直径。接着,我跟他说起了纳米这个新词。并且,告诉他纳米的精确度有多么准确。看似没有移动的物体,如果用纳米来测算的话,或许它早已移动了成百上千个单位。

他歪在我的怀里,安静地听我讲解着。原先那个骄傲自满,自觉万事都懂的他,早已消失不见。

出屋时,看他仍埋在桌上,一脸好奇地看着那根头发丝。我心里忽然愉悦起来。

感谢那一根头发丝,它让我的孩子重新找回了求学本身该具有的谦逊。

生活中的我们,在为孩子有优秀的表现而欣慰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培养孩子谦逊的品质,须知:满招损,谦受益。

一只苹果的几种分法

每年暑假,孩子都会把几位要好的同学请到家中做客。中午游戏,晚上听我辅导作文。课后,我还得把这些调皮的孩子逐一送到各家门口。

孩子多了,自然免不了吵闹。今天,他们三人又为最后一只苹果发生了争执。

这最后一只苹果,到底该给谁呢?我的孩子说:“这里是我家,苹果当然是由我来吃。”别的同学当然不服气:“是你家怎么了?这样一点也不公平。”

我从书房里走出来,制止了他们的口水战。我把最后一只鲜红硕大的苹果捧在手中,要求他们三人务必找到一个合适分配的方法,否则,这只苹果将由我个人独享。

孩子们急了,开始绞尽脑汁地想办法。三分钟后,胖同学兴奋提议:“我想到好办法啦!咱们抽签决定吧!谁抽到吃字,就可以得到苹果!”

这个提议在顷刻间获得了孩子们的应允。可当我执笔准备在纸条上写下字迹时,孩子又发出了反对的声音:“不行,我觉得这样还是不太公平!运气好的吃到了苹果,运气差的另外两位怎么办?这会严重影响我们之间的友谊。再想想,看有没有其他的办法。”

我的孩子提议把苹果榨成汁,等分成三杯,这样一来,似乎每人都可以吃到鲜苹果汁。他的绝妙提议,再次招来另外两位同学的抗议:“苹果榨汁那还有什么意思?一点嚼头都没有了!再说了,每人吃三分之一,多没劲儿!”

“那行,咱们来一个公平的竞争。由阿姨当评委,咱们就一只苹果写一篇现场作文。谁写得最好,谁就能得到这只苹果,怎么样?”瘦同学和我的孩子欢呼不已。因为就平日的作文水平来看,他俩均有胜出的可能。

底子薄弱的胖同学再次发出反对的声音:“什么叫公平竞争你们懂吗?就我这水平,你们也忍心出这种点子?那还不如直接把这只苹果从中间切开,你俩一人一半得了!还要我参加干吗?”

数学成绩稍好的瘦同学又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大家想想,一只苹果的外圆是多少度?360度,对吧?那么,把360除以3是多少呢?120度,对吧?也就是说,我们每人可以在这只苹果上享有120度的角。只要我们用尺子精确地在苹果上量下度数,就一定能把苹果合理地等分开来!”

掌声一片。可这个绝妙的想法,还是在最后遭到了这些善变孩子的否定:“咦,这和榨果汁不是如出一辙吗?等分成三份,没意思!”

半晌之后,胖同学的提议使我忍不住拍案叫绝。他让我当裁判,把苹果藏到书柜里,分别由他们三人来猜,苹果到底藏在哪本书的后面。谁猜的位置离苹果最近,谁就能享有这只鲜红的苹果。

最后,不管是谁得到了这只苹果,我肯定,他们之间都绝对不会再起争执。这正是我要的结果。

我希望他们能在一只苹果的争议中,学会思考,学会商量,学会反驳,学会交流,学会妥协,学会承受。

生活中的许多小事从发生到结束的过程中,都蕴含着一定的智慧与乐趣,在孩子的世界里尤为如此。作为父母的我们,不仅要让孩子学会解决事情,更要学会从这个过程中分享到让他们不断成长的知识源泉。

从不给你打满分

孩子再一次把得奖的作文递到我的手里,题目是《我的妈妈》。

写这篇文章之前,他向我提出了许多莫名其妙的问题。因为我的职业有些特殊,因此,他根本不明白我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目的。譬如,当老师是为了教书育人,有事先排好的课表和固定的工作时间;当工人是为了企业生产,也有固定的节假日和明确的上下班时间。可我写字是为了什么呢?什么时候上班,又什么时候下班?

参加征文之前,我简要地和他聊过几次。他把我所说的精要的话,都记录到了随身携带的素材本上。而后,花了一整晚的时间写作,修改,誊抄。

第二天,他冲进我的书房,手里拿着他的得意之作,请求我给些意见。我粗略地浏览了一遍,随手提起红笔,在几个有问题的地方画下了醒目的波浪线,并告诉他再好好想想,是否可以找到更为精确的表达方式。

我知道,就写作这一块来说,他在学校已是佼佼者,但出于本身工作性质的缘故,我对他写的东西,总是近乎苛刻。他时常受不了我这种严格要求,这次,也是一样。

他捧着画满红线的作文本,迟迟不肯离开。我再度搁下手中的书本,问他是否有什么意见。他说:“妈妈,如果满分是100分的话,你给我这篇作文打几分?”

我想了想,最终还是决定给他打80分。

他默然地离开我的书房,进了卧室。又是一整天的沉闷。他每次都要极力要求我给他的作文打分,可每次打分之后,他都会表现出一种委屈难耐的状态。

我知道,他一直都在用心写。尤其这次为了参加省报主办的少儿征文大赛,他更是绞尽脑汁,搜取素材。

他爱我,这我也知道。不然,他大可以写《我的爸爸》《我的老师》《我的同学》。说实话,写这些对象远比写我要容易得多。因为,我没他们那么好的脾气及耐性。可他却愿意硬着头皮,花大把的时间来了解我,询问我,并试图找一切机会与我攀谈,这不就是爱我的具体表现吗?

一周后,他把修改过的文章搁于我的床头。这次,我终于被他打动了。一位严母的内敛之爱,在他的笔下,如同一朵悄然绽放的百合,日渐显露出柔黄的花蕊。

这次,我破例给他打了95分。

晚饭的时候,他就此事与我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因为,这篇在我手中只得95分的文章,早在前天已被他们校长以满分的形式推荐到了省报编辑部。

他哭着问我:“为什么所有老师都能给我满分以资鼓励?为什么你就不能放低要求赞美我一次?”饭桌上,我始终保持沉默。

深夜,我在他的文具盒里放了一封简短的信:“孩子,赞美可以有很多种形式。你知道吗?在妈妈心中,你一直是个让我骄傲的孩子。我之所以苛刻,从来都不给你打满分,是因为我想让你能在浮躁的学习中找到一个戒骄戒躁的港湾,并由此明白自己离成功到底还有多少路途要走。”

做一名会鼓掌的观众

有人曾问过我,作为一位妈妈,我最骄傲的地方是什么?我说,那是我让自己的孩子学会了鼓掌。

当你走过一条条宽阔的马路,幽深的小巷时,不知你有没有发现,马路两旁的不易被人察觉的角落里,可能有那么一位衣衫褴褛的盲人席地而坐,尽情地拉着断断续续的小曲,他面前放着一只布满凹印的盘子。盘子里,是一些光洁细碎的硬币,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偶尔,上面兴许会有几张面值稍大的钱币,但似乎这样的情况并不多见。

每当走过这个角落,我都会悄悄站住,尽管我没有作声,但还是被他发现了。他的曲子开始变得有些紧凑,手指略微有点紧张。他总是想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给神色匆匆的观众。

临走时,我会给他一些疏落的掌声。在滚滚车流的喧嚣里,或许他不曾听见,但我知道,他一定能感觉到,有那么一丝丝光明在黑暗的视野里,慢慢地开阔起来。他一本正经的脸庞上,忽然闪出了越发灿烂的笑容。

街角的花园深处,几个满脸稚气的小孩儿穿着颜色不一的溜冰鞋在空地上飞驰。偶尔,他们会做几个让人屏息惊心的动作。我总害怕,这些娇弱的生命会在某一刻留下懊恼的伤疤。但后来想想,这不正是成长所要经历的吗?正如我们年幼之时,最喜欢做的事儿,正是那些父母无法应允的事儿。

于是,我开始了另一种习惯,那便是当他们在空中旋转完毕,安稳地落在地面上时,迅速抬起我的双手合击。每每这时,他们就会呼呼地从远处奔来,一面冲着我大声嬉笑,一面陆续对我说:“阿姨,谢谢。”

因为我的掌声,他们变得无所畏惧,变得勇敢,变得坦然。孩提时代的怯懦是可怕的,我总希望,我所见到的每一个孩子都不要像我当年那般,不曾越过高高的城墙,不曾看过课本之外的连环画,更不曾犯过一些值得欢呼落泪的错误。在当时,兴许这是好的。但多年之后,当我恍然发现自己的童年是一片空白时,心中便有了无数的悔意。

孩子总是要调皮的,总是要去摔一些跤,犯一些错的。既然那样,为何我们不对这些灿烂的,勇敢的小生命送上一片掌声?

你或许曾见过偏瘫的老人在儿女的搀扶下,艰难地行进;你或许曾听过一位经验不足的歌手在台上唱破了音;你或许也曾鼓足勇气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气血翻涌,想要义无反顾地走上自己认定的人生路,可最终,却因没有赞许的掌声,慢慢变得怯懦,不得不回归原途。

昼夜往复,流水匆匆。也许,在不经意间,你就路过了别人的生命,就成了他生命里那位匆匆而至不及一瞥的过客。倘若,真是那样,请你为他的小小成就鼓掌,让他知道,再苍茫的尘世中,也有人关注着他,默默地审视着他前行的脚步。

也让你的孩子学会鼓掌,一个会鼓掌的孩子,他的心灵是善良的,纯真的,友爱的。当然,这也同样会得到他人的尊重,得到他人的鼓舞。

让悲伤顺流而下

很早之前,我们似乎就从书中明白,人这一生,最不可避免的,便是死亡。可当它以一种极其真切的面目闯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才发现事实与想象的差距。我听身边一位很要好的朋友给我说起少年时的一些故事,让我感触颇深。

那一夜,他靠在温软的被子上,流下了无数热泪。他曾是那么地惧怕着爸爸。他爸爸总逼迫着他念诗、写诗、读名著、学钢琴。他曾大逆不道地猜想,倘若爸爸恍然消失,他的生活,会不会立刻充满了五彩斑斓的欢声笑语?可现实是,在他爸爸走后不到三日,他的思念,已如疯草一般蔓延了整个幼小的胸膛。

每个周末,他爸爸都会领他去离家不远的小河边漫步。一面优雅地闻着天光里的草香,一面严肃地要求他背诵唐诗宋词。小河两旁长满了不知名的小花儿,他曾爱极了它们。但那刻,却怎么看,都觉得它们黯淡无光,像在他心中挥之不去的密密麻麻的忧伤。

他开始学会放纸船。因为很久很久之前,他背着爸爸看过一本发黄的连环画。连环画里说,在船上写下的愿望,只要有人收到,并给你回了信,那么,你就会梦想成真。于是,他开始了最为痛苦的等待。

每个周末,他都会像往常一样,独自到河边漫步,背诵唐诗宋词。而后,将自己满腹的幽思写在一张淡蓝的信笺上,叠成一条在水中晃荡的小船,顺流而下。

他再见不得一切关于团圆的画面。他第一次发现,在他小小的世界里,竟然早已住满了敏感的愁伤。只要清风轻轻掀起,他就会刹那间泪眼涟涟。

他妈妈再不干预他的生活,再不翻阅他的日记,再不对他唠叨。他一个人孤独地上课下课,漫步,放纸船。很多时候,连他自己都不明白,这个纸船,到底顺流漂到了何人之手?抑或它根本就没有那样完整的命运,半路就已被浪花席卷夭折?

再次站到河岸,还未将他新叠的纸船放下,上游就悠悠地漂来了一张粉红的纸船。顺着哗哗流水,在阳光的照耀下,如春花一般温软。这是谁的纸船?为何在这个时刻漂下?难道,它的主人也和自己一样,有着不可言道的忧伤?

他在岸上来回跑动,不停地挪着步子,好在第一时间拿到这张纸船。拆开它,里面是模糊的笔记,大体写着,所有快乐和悲伤的时光都会如流水一般滚滚逝去。他盯着皱褶的信笺纸,仿佛被雷击了一下。他隐约觉察到,并且断定,这就是给他的回信。

他兴奋极了。他放出去的纸船,竟然有人收到了!而碰巧,那是给自己的回信,他就那么不偏不倚地在同一条河流中捡到。安静下来,他有一点不明白,如果,这人曾收到了他的书信,应该是在河水的下游。可这粉红的纸船,明明是从上游悠然而来。这是为何?

当第三次收到同样的粉红纸船时,他决定,以最快的速度去河水的上游看看,是哪一个与我有着同等遭遇的人,正将悲伤付诸流水。

当他气喘吁吁地奔至上游,恍然看到,河岸上,坐着一位大汗淋漓的中年妇女。他甚至不敢相信,那是一向对他冷漠放纵的妈妈。她怔怔地看着他,尴尬地微笑,始终不语。

顷刻,在明媚的花丛中,他的泪水决堤。她茫然地起身伫立,手捏一叠粉红的信笺纸,像个犯了大错的孩子。原来,她一直不曾离开过他。

他开始写字,投稿,开始希望有更多的人因为他的文字,而懂得人生的含义。

就像,一切快乐和悲伤的时光,最终都会如流水一般滚滚逝去。

孩子的心,总是柔软的,幼时逝去的情感,在心里或许会有一辈子的烙印。作为父母的我们,要记得以不打扰他们的方式,用最真的感情温暖他们的心。

你是否也心怀这样的一片海

当一潮忘了退却的海水,频频涌向沙岸时,总有那么一些脆弱的生命,被它席卷得歪歪斜斜,找寻不到归家的路。我时常看到有那么一位坐着轮椅的小男孩儿,央求在他身后一脸祥和的爸爸,屈身将那些被海水打翻在地的小生命拾起,放入冰凉的海水中去。

从始至终,他的双眼都不曾离开过爸爸的手指。那些个鲜活的生命在暮色的光环下,显得越发不堪触弄。他紧蹙浓眉,似乎渴望自己爸爸的手指能再轻一些,再细一些,那么,这些惶恐的小生命就不致于感受到剧烈的疼痛。

我想,这是一个心怀善意的小男孩儿。他的双眼和海平面外的世界一样,充满了神秘和素洁。很多次,我想缓缓地踏着上岸的海水抵达他的身旁,轻柔地拣起那些在他身旁的小生命,而后摊开手掌,将整个手臂浸入海洋,让这一捧窸窸窣窣的小生命,顺着澄明的海水去寻找归家的路。

那一刻,我的心必然是无比纯净的。因为,我知道我的身后,一定有了这位小男孩儿的些许注目。他的注目,像五月里的阳光,温和而又多情。

很多个日子过去了,当我的双手已经能娴熟地拣起那些滞留在沙滩上的小生命时,我仍不曾步入他的视线。我知道,我不能那样温婉而又残忍地将他伤害。在他的世界里,他的视线里,只有他朴实的爸爸,才会做这样了无生趣的事儿。倘若,我做了,做得比他的爸爸还要好,还要让他感动。那么,在他的心灵深处,一定会萌生出另外一种异于先前的情感。

兴许,他会因为自己天真的善意而懊恼,而后悔,而埋怨,甚至自卑,再不来到这片宽广的沙岸。兴许,他会兴奋,他会感动,他会更加自信满满地生活。因为,他似乎明白这个世界上,不止是他一个人在不求回报地疼惜着这些娇弱的小生命。

在旁人的眼睛里,他就是那一个娇弱的小生命呵,只是,他从来都不承认,也不想知道。这样的事实,会让他觉得伤怀,觉得生无可恋。我真害怕,那温柔的举动会深深地刺伤他。即便,这样的可能性很小,但我还是不敢贸然前行。

这样的谦善,只属于他的爸爸。也只有他的爸爸,才能将这样的事儿义无反顾地坚持下去。在爸爸平和的内心深处,他的孩子,就是那一只瘦小得不成模样的螃蟹,是那一只因惊恐而将身体蜷缩在壳里小海螺。他必须竭尽全力地温柔,让它们觉察不到丝毫疼痛。

这样的海,是温柔的,是善良的,是充满父子大爱的。我常常想,很多年之后,当这个爸爸的生命像此时汹涌的潮水一般渐然退去之后,这个已然成熟的小男孩,会以怎样的态度来面对生活?他是否还会一如既往地谦卑善良?他是否也会让他的孩子或者爱人推着他,步入这片宽阔的记忆,继续儿时的感动?

我很羡慕这位男孩儿的爸爸,即便他的孩子身有残疾。可我们不得不承认,身体上的残疾,远远不如心灵上的残疾来得惨重。很多时候,我们已在陌生的人潮与车流中,被一种莫名的焦躁所麻木。即便,不远处的视线里,有一个濒临垂危的生命。即便,在和暖的日光中,有一个少女因痛失双亲而哭红了眼睛。

孩子心性的培养,很多时候源于父母的教导,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启蒙老师。作为掌舵者的父母们,当这样娇柔的生命屡屡遭遇人生的不幸打击,站在风和日丽的沙岸上的我们,也该心怀这样一片海,将他们包容,将他们温暖,让他们因此而找到归家的方向?

物与路

跟我学写作那年,他恰巧十五。年少之心,如春时之草,丰茂,却没有固定的生长方向。他所爱之事物甚多,或许连他自己都数不过来。

他不甘落后。于是,他逼着自己学很多本领。例如,写作、钢琴、绘画,还有武术。据说他的武术老师很是欣赏他,去参加国际比赛时,特意从国外给他带回了一根木棍。我见过这根木棍,也见过他在我教学的楼下把这根木棍耍得虎虎生风。

那是一根多么漂亮的木棍。外体镀有纯金之色,几条青龙蜿蜒其上。细看,这几条玲珑活现的青龙并非印制,而是手工雕刻。因此,看上去层次分明,立体感极强。

很多同学都问过,他这根木棍的出处,甚至,还有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同学出钱向他买。他不卖,但他爱把他这木棍的来历炫耀一番。这更是惹得其他同学心生羡慕,也让他倍加喜爱这根木棍。

在上交的作业里,他不止一次写到自己对人生的彷徨。太多的路在他前面,难以取舍。我开始担心这个聪明的孩子,于是找机会把他叫到了家里。

“孩子,你觉得现在你最爱什么?或者,你觉得你最不舍的东西是什么?”我看着与我对坐的他问道。

“武棍!”他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从他豪气十足的眼神里,我仿佛看到了自己年少时曾在日记里写过的那个大侠梦。

“它那么重要,你觉得它能给你换回什么东西呢?”我看着他手里的那根金棍。

“什么都可以。”他紧握着棍子回答我。

我们的谈话算是到此结束了。我命他去帮我做三件事:用棍子去换楼下裁缝手里的那根针,若不行,就去换园丁手里的那把剪刀,若再不行,就直接去换食堂炒菜师傅手里的那柄勺子。

我知道,他的心里充满了愤懑与疑惑。他想要证实给我看,这根棍子本身的价值远远超过了一根针,一把剪刀和一柄勺子。那些人势必都会争先恐后地与他交换。

两个时辰后,他握着棍子回来了。佝偻着背,在门外站了许久都不曾进来。我去内厅接水时看到了垂头丧气的他。

看到那根棍子仍紧握在他手里,我就再没问及此行的结果。只是,他才抬头触及我的眼神,就猛然大哭了起来。

一个曾心高气傲,在众人面前把棍子武得虎虎生风的小男孩,就这么站在我的面前痛哭着。我没有用任何言语去安慰他,因为我已觉察到自己的残忍,我已将他那个原本密封完好的梦想打碎。

实质上,我并没有在他所拥有的路途里给他挑路,选路,以解除他心中的烦恼与困惑。我只是告诉了他,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每一种职业,每一个人,都要面临着不同事物的出现。你所认为最不舍的东西,或许在多年后就是裁缝手里的那枚针,园丁手里的那把剪刀,厨师手里的那柄勺子。它们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所持之人对它们本身的态度。

很多时候,父母总是将自己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欲把所有自己年少时来不及完成的任务,统统交给幼小的孩子。殊不知,学习范围广而不精,就等于什么也没学。请记得让孩子明确自己最擅长的是什么,然后学有所长,精益求精,方能显出他真正的价值。

寻找感动

孩子最近要写一篇名为《感动》的作文。他前来问我,该如何标新立异,寻找素材?我想,我该告诉他一些什么呢?是父母恩赐他的感动吗?还是朋友、老师给予他的感动?

兴许,这些都太过于稀松平常。再者,这些真情赐予他的感动,该是他真切地从生活的细节中体会到的,而不是由长辈之口代为陈述。

孩子喜欢游乐场。每个周末,他都会要求我陪他前去。在这里,有他最美好的童年记忆。可遗憾的是,他对游乐场似乎并无多少感情。想想也是,冰冷的铁器和陌生的售票口,如何让人心生感动?

为了让孩子寻找到感动的素材,我领着他,特意去了附近的建筑工地。我与他就这么一动不动地站在施工地外的角落里。我不说话,只令他细细观察。

“妈妈,那些梯子稳不稳?可都是木头的!要是掉下来怎么办?”他略带惊恐地问我。我没有回答。

“妈妈,那大叔似乎有些挑不动砂浆了,我们要不要过去帮他?”我依旧没有说话,冷冷地看着远方。我能觉察到孩子心中的不悦。

“你带我来这里,又不说话,妈妈,你再这样,我可要走了!”他仰头看着我,等待我的回答。可此刻,我该说些什么呢?他显然没有看到,更为惊险的场景。

僵持了片刻,那昏暗的楼顶上,终于颤巍巍地走出了几个人。他们朝着十四层楼外狭窄的木板上,艰难地探出一只脚。一个皮肤黝黑的男人抓着另外一只结实的大手,翻到了木板上。就这样,一个个头戴黄色安全帽的汉子,陆续站到了木板上。

“哎呀!妈妈,那木板要是断了,他们可就完了!”孩子忍不住用双手捂住了眼睛。他目睹了这些勇敢的工人危险的施工过程。

紧接着,轰隆隆的机器迅速上升,将装好的砂浆和砖块,运至木板上。汉子们相互吼开了,示意自己的工友小心一点。此刻,孩子几乎将心扯到了嗓子眼。说实话,虽然他经常坐着宽敞明亮的公车经过这些施工地,但是,却从未这么细致地观察这些建筑工人的真实生活。

大风刮起,工地瞬时陷入一片模糊。黄沙卷裹着泥尘,包围了那些汗流浃背的工人。木板在大风中咯吱脆响。一个工人的帽子,从十几层的高楼上劈啪坠落。我的孩子厉声尖叫。

“妈妈,我们走吧,太可怕了!要是那帽子砸到人的话,该怎么办啊?”

“孩子,这个世界,就是由这些默默无闻的劳动者所创造的。我们居住的高楼,你最爱去的游乐场,我们脚下的马路,无不是这些工人用汗水和生命换来的。可是,生于城市繁华中的我们,到底有多少时刻,想到了他们?”

当夜,孩子完成了作文,名为《被忽略的感动》。我想,对于生活,他一定也有了新的感触。而我,也有义务,带他一同寻找这些潜藏在城市背后的感动故事。对于孩子来说,那才是最为真实的人性光芒。

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们很多时候不能只是言语相教,其实很多时候,以实践的方式,让他们见到生活最本真的一面,远远比苍白的语言,更富有说服力。

孩子的重阳节

我和孩子事先便已商定,重阳登山看日出。说实话,我对这样的活动,并不抱以十分的热情。因为,在这样的盛况中,孩子除了学会凑热闹之外,再无其他。但我不能开口食言,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承诺,是最为坚实的保障。

重阳节之前,我领着他去了附近的一所孤儿院。当他拎着大包东西挤入人群时,这些被遗弃的孩子,并没有显露出过分的热情。反而,有一种冷冰冰的隔阂。

我知道,这些孩子,心里大都有着很难解开的疙瘩。如今,我带着孩子一同来看他们,不等于是在他们的伤口上撒盐吗?

为了能让他们从对比的忧伤中脱离出来,我陪他们做起了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对于陌生的我,他们似乎不太感兴趣,喃喃地说:“这个游戏我们已经做过了!”我瞪大了眼睛,故作滑稽的模样问:“像我这么大的老鹰你们见过吗?我可能把你们这些小鸡,一下子都抓完了!”

说完,我一把抓住其中一个孩子的小手。他因这突如其来的善意的惊吓,情不自禁地欢笑起来。周围的孩子立刻被他的笑声感染,纷纷要求加入游戏的队伍。

那天,我的孩子玩得异常兴奋,他认识了不少朋友,甚至和他们拉钩许诺,保持联系。归来的路上,我告诉仍沉浸在一脸惬意中的孩子:“刚才和你玩的那些小朋友,都是没有爸爸妈妈的。”

他愣住了,仰头看我,忧伤顷刻从他的眸子里渗出。我抱起他,接着道:“他们不但没有爸爸妈妈,甚至没有一个亲人。因此,当你去看他们的时候,他们既畏缩,又惊喜。”

这些天,他一直忘不了那些孩子,常常询问我,何时再去探望他的伙伴。

重阳节快到了,我教孩子念了一首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一句,我讲得极为细致。片刻后,他终于哀求:“妈妈,咱们不去登山了吧,我想去看看那些朋友,重阳节到了,又没有亲人去看他们。如果我不去的话,他们一定会很难受!”

重阳节当天,我应了他,买了许多零食和花,前去探望那些孤独的孩子。远远地,他们见我们来了,便高喊着奔到门口迎接。

在每个孩子的领口前插花,是他想出来的主意。他说:“茱萸会让他们想念亲人,只有花,才会让他们感到快乐。”

于是,我的孩子,就这么挨个儿地给他的伙伴们插花。喜气洋洋的红花,开满了他们的衣领,照得小脸格外动人。

我打开相机,让他们簇拥着站到一起。顿时,几十个孩子的笑脸,就这么简单而又淳朴地连在了一起。他们领上别着鲜花,嘴里吃着零食,俨然忘却了重阳节所带给他们的忧伤。

深夜,他在作文里写道:“当我们为团圆开怀欢笑的时候,不要忘了,还有许多孩子,站在忧伤的角落里。”

这是一个特别的重阳节。它属于善良,也属于每一个孩子。

人之初,性本善。每一个孩子,都有着一颗善良的心,在孩子的成长教育中,我们一定不能忘记挖掘他们的善心,因为善良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品质。

让你的孩子懂得适可而止

当他第三次没有缘由地拉扯住长辈的衣服,嚷嚷着要钱的时候,我终于忍无可忍地对他扬起了细长的木棍。

他在哭声中惊慌逃窜,寻找袒护之人,一面扯开了嗓子,故造声势。我停止了对他的责打,让他面墙自省。半晌后,他终于一如既往地跟我说出“对不起”这三个字。对孩子,我总是倍加宽容的。我总觉得,一切的过错之后,他只要勇于说出“对不起”这三个字,都可以坦然谅解。兴许,他会觉得这三个字是他的指明灯,保护屏。即便如此,我还是相信,虽然他此刻不懂道歉的深意,但许多年后,他会明白,一句“对不起”所赐予别人的心灵慰藉,是任何事后的弥补都无法相提并论的。

他的嚷嚷声在皮肉的痛楚中消停了几日。他知道,随便拉着对他疼爱有加的长辈要钱,是不好的,是会遭到责罚的。因此,诸类事件,后来再不曾发生。

很多天后,孩子放假归来,哭闹着要买喷水枪。此时,楼下的欢笑已经如同树木一般繁茂。那些一脸天真的孩童,在日光普洒的树下,裸露着膀子,各自抬着颜色不一的水枪相互嬉戏。他们的笑声在我的孩子看来,就是一种不可抑制的诱惑。他蜷缩在沙发上,不吃不喝,以特有的倔强和眼泪,企图让我在这场两人的家庭战役中俯首投降。

如他所料,不到半日,我便在他阴沉的小脸下露出了默许的笑容。他领着我,急急地奔进闹市,蹿进一家玩具店,抱起其中的一把水枪,趾高气昂地说:“我就要这一把!”

这一把粗壮的喷水枪,让他迅速加入到了树下孩子的行列。他们离队、分组、编号,准备在午后开始一场昏天暗地的恶战。他们达成协议,先各自回家补充资源,整换行装,十分钟后,再到楼下集合,一决胜负。

他破门而入。一面举着水枪,头也不回地朝卫生间里走,一面兴高采烈地跟我说:“妈妈,妈妈,我们下午可是要打水仗呢,你能来当我们的观众吗?要是有你来指挥我们组的话,那一定会赢!”

我接受了他的邀请,成了一名权力至高的指挥官。在我的精心指导下,他们终于获得了胜利。那帮因弹尽粮绝,浑身湿透而不得不退至墙角的孩子齐声高呼:“不公平!不公平!我们可没有大人当指挥呢!”

我的孩子首当其冲地给了他们每人一枪,恨恨地说:“谁让你们战略失误?先前也没说不能请指挥啊!输了还不认,兄弟们,给我打!”

顿时,十几支水枪如同奔腾的小河,在一片欢笑声中席卷了落败的孩子。他们在角落里尖叫,求饶,最后失声痛哭。我亲眼目睹了我的孩子是如此的不讲情理。

最后,在我的厉声呵斥下,他怯生生地站到了那个昏暗的墙角。我让剩下的孩子将他团团围住,对他开枪、嬉笑、戏弄。半晌后,原本士气震天的他,恍然狼狈不堪,无精打采,且沉默不语。我问他:“被众人逼到角落戏弄到无路可退、无计可施的滋味如何?你为何不懂得将快乐适可而止?”

当日,他的身体或许受到了小小的伤害,感冒发烧了,但在他的心灵深处,却有了一种不可多得的智慧——不管你是从别人身上索取,还是赐予别人快乐,都得懂得适可而止。否则,一切原本愉悦的欢笑,都会成为另一种不可磨灭的伤害。

感恩的家庭哲学

在中国的饭桌上,我不止一次看到这样的景状。家中资历最老的长辈,颤抖着身子,给屋内年龄最小的刁蛮孩子盛饭端水,哄其下咽。这绝不是个别现象,它所牵连到的地域,几乎是横跨南北,直越东西,贯穿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现代家庭景观。

我们对孩子的疼爱,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小小年纪,他所得到的,不仅仅是父母的关怀,学校的教导,社会的庇护,更有祖辈的溺爱,亲戚的骄纵,等等。

我曾家访过上百个孩子,说是与家长沟通,实质是在对家庭教育的底线作一次深刻调查。只要家中有老人,孩子的地位便是高高在上,不可动摇的。这种“隔代亲”的屏障,几乎给了孩子所有恶作剧的力量。这种孩子在家中常常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稍有不顺,便摔碗耍闹,好不痛快。

无数个家长曾对我说,孩子的祖辈要这样,我们有什么办法?或者,直接来一句,我们就只有这么一个孩子,不宠他宠谁?

听来,这似乎是父母无私的最佳表现。但实质不然。我们在娇宠孩子的同时,其实也暗示给他们一个中国式定义:父母对你这样是应该的!天经地义的!

于是,导致社会出现了一个奇怪的问题,这么多年过去,没有一个孩子来问过我:“为何爸爸妈妈要对我那么好?”他们没有追究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已经知道了答案。你之所以对他好,是因为他是你的孩子,仅此而已。

在韩国的那些天,最让我震撼的,不是这个国度的经济盛状,而是家庭中的人文素养。在家中年纪最小的孩子,每次吃饭前,都要忙忙碌碌地按从老及幼的顺序给屋内的人盛饭端饭添饭,完毕,还得目不斜视,正襟危坐,恭恭敬敬地对饭桌上的长辈们说:“谢谢你们给了我这么丰盛的一顿饭菜!”

我将这样的事例告诉给中国的父母,他们无不觉得多此一举。想想,一个仅仅几岁的孩子,怎么可能懂得生活的艰辛,以及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再者,孩子的童年必须是充满欢声笑语的,那样一来,岂不是莫名地要增加许多不必要的愁苦?

我们错了,并且一错便是上百年。中国孩子与韩国的孩子相比,到底少了些什么?无可厚非,定是感恩的情怀。按照理性的思维来判断,孩子是不可能懂得感恩的深意的,但我们要明白的是,感恩不是要让他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种种缘由,而是赐予他一颗感恩的心灵。

当他怀有了这样的一种情怀之后,他便会在时光中慢慢懂得,对一切来之不易的爱和帮助,都要心怀感激,知恩图报。甚至,他会更深刻地明白,父母之所以对他百般关怀,不仅仅是因为他尚未成人,更多的原因是出于那份血浓于水的爱。

在这样一种心怀感激的氛围里成长,我们便可以不费唇舌地去教导他该如何善良,如何与他人友好交往。因为,当他怀有一颗真正感恩的心之后,必然会懂得,如何去体贴另外一个生命。

我该赐给孩子的一堂课

当他第一次含泪向我撒娇时,便遭到了我的义无反顾的拒绝。因为我知道,他在家中的特殊地位,已经让他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倘若我再对他千依百顺,势必会遮蒙他窥视人生路途的眼睛。

“妈妈,周末的时候你可得提前一天帮我准备,班里的几个同学要到家里来吃饭,还请记得多买点可口的饭菜。衣服嘛,就上次你领我逛商场时看中的那套就好。”他在出门前恳请着,说完就匆匆地消失在了拐角处的深巷里。

我恍然想起上次与他在商场里爆发的那场大战。他所看上的衣服,无不是名牌行货,商品价格让人有被恶意掠夺之感。我说:“同等条件的情况下,我们完全没有必要买那么贵的衣服。你看其他小朋友,穿得不也一样是那些名不见经传的牌子吗?这些衣裤迟早都是要被遗弃的。你很快便会长大,会喜欢上其他不同类别的衣物。既然这样,我们为何要用血汗钱来图一时之快呢?”

他几乎不听我的劝说。不止一遍向我强调,班上的很多同学都穿这些牌子的衣服,而他,一件类似这样的都没有。他开始埋怨,开始诉苦,甚至,义正言辞地说,我根本不爱他,他不是我的亲生孩子。我简直气坏了,真想在众目睽睽之下让他嚎啕,让他皮开肉绽。

我止住怒火,故作平和地跟他说:“事情来得过于突然,得容我考虑考虑。”他见事情有了转机,脸色忽然多云转晴。

傍晚,他兴高采烈地归来,在门口便嚷嚷着:“妈妈,妈妈,快让我试试新衣服,明天他们可要来看呢!”

当他看到我空空如也的双手,泪水片刻间汇成了怨愤的溪流。我抱着他左右扭摆的身体,严肃地说:“你要的衣服,妈妈可以买给你。可口的饭菜,我也可以为你的小伙伴们做。甚至,我可以送给他们每人一份精致的小礼物。”

他挂泪的眼睛,刹那间喜笑颜开:“真的吗?真的吗?妈妈你可别骗我!你真好,你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他奋力地用自己的小脸朝我的怀里贴。

“但妈妈有个要求,希望你能考虑考虑。”

“什么要求?”他的眼神里藏满了疑惑、喜悦和憧憬。

“妈妈考虑到你已经长大,并且以后将会喜欢上越来越多的东西。我知道,你想把那些喜欢的东西带回家,但苦于无从获得报酬。现在,妈妈决定给你一个机会。咱们互相商议,将家中的所有劳务合理定价,精细分工,这样,当你再次帮我分担家务时,便可以按条例获得相应的薪金。当然,这些薪金暂时由我储备,如再遇到你喜爱的东西,只要合理,你便可随意支配这笔酬劳,你看如何?”

他以为这是一个赚钱的机会,欣欣然答应了。到了后来,他的很多东西都买得异常艰难。一件衣服,一盒水彩笔,一个新书包,往往要让他奋力工作半个多月。

从那以后,他再没有刻意要求过我为他购买些什么。他已知道维持一个家庭周转的诸多不易。我用切实的劳动让他明白生活的艰辛和只有付出才能获得回报的真理。我想,这是每个父母都该给孩子上的一堂最重要的课。

善良的尊严

当孩子气势汹汹地用枪口对着另一个孩子的身体,迫使其委曲求全,并求饶上缴玩具时,我才知道,我的孩子已经迷上这种能打圆球形子弹的塑料手枪。

我站在夕阳西下的楼上,静静地看着我的孩子一步步从谦逊走向霸道与蛮横。他用漆黑的塑料枪对着另外一位年纪相仿的小男孩,恶狠狠地说:“把你手里的东西放下,那是我的!”那小男孩儿委屈至极地说:“这东西明明就是我的,我昨天还和它玩呢,怎么今天就是你的了?”他不理会,把枪口抬得更高了些,盛气凌人地说:“我说是我的就是我的!你给不给?不给我可开枪了啊!”

孩子的倔强总是那么让人无法琢磨,那位看似瘦骨嶙峋的小男孩,无论如何也不肯将那本漫画书交给我的孩子。我原本以为,我的孩子一定会被他的勇敢、正义和善良所打动,但令我万万不曾想到的是,他竟然对着这位意志坚定的小男孩,重重地开了一枪。

清脆的声音伴随着小男孩的嚎啕奔入我的耳朵里。那小男孩儿的右手背红肿青紫,手里的漫画掉落在地。我的孩子一个箭步上前,捡起漫画便仓皇逃窜。

站在黄昏的窗口,我简直不敢相信,刚才那个蛮不讲理的小男孩,会是我的孩子。他几日前的温文尔雅,善解人意,到底去了哪儿?面对这样一个善良而又极富正义感的伙伴,他怎么忍心开枪?

这几日,他再不敢出去了。我想,他大抵是怕那小男孩上门寻仇。于是,只好独自徘徊家中,抱着那本抢来的漫画书,在沙发上翻来覆去地看。我从邻居家里牵来一条浑身雪白的长毛小狗,他闻声侧头,欢呼不已。我知道,他爱狗,他曾不止一次央求过我,要在家中驯养一只温顺的小狗,但被我一次次拒绝了。

他对这条小狗真是爱不释手,将它抱在怀里,舍不得放下,还把平日里最喜欢吃的零食塞到它嘴里。

我说:“要让小狗多在地上跑动跑动才是好的。”他应声将小狗放了下来,但双手还是不愿从它毛茸茸的背上抽离。

我拨开他的小手,将身形瘦小的小狗拍倒在地。小狗在地上翻腾了片刻,又跳将起来。我再度将它拍倒在地,面无表情地看着它在冰凉的地板上挣扎。我的孩子终于发话:“妈妈!你不能这么对它!”我不理会他的要求,继续将它拍倒在地。片刻之后,他终于恼羞成怒,抱着小狗立起身子,双眼含泪,语气坚定地说:“你真残忍!小狗也是有自尊的!”

“孩子,你能体会到一条狗的痛楚,并为此引发你人性深处的关怀与善良,我很高兴。但为何你不能对自己的朋友心生体贴?他们与你一同欢笑,一同经历了多少甜美的时光,你怎么就忍心用蛮横的手段来夺走他们喜欢的东西,并不顾后果地摧残你们之间的友谊呢?在你心中,难道他们还不如一条小狗吗?”

我的孩子一言不发地站在窗前。他看着不远处,一群孩子在嬉戏玩耍,忽然耷拉下脑袋。半晌,我终于看到他抱着那本漫画走出了小区。当我看到他把那本漫画递给那位小男孩时,我知道,他已经明白,善良,也一样有着不可触犯的尊严。

我们做父母的,在处理孩子所犯的错误时,不能一味地斥责相加,我们应该采用正确的方法,让孩子能明白自己所犯下的错,而后去纠正。

家有叛逆儿

我与孩子的矛盾像是一场不见烽火的战争。小的时候,他像个受伤的兔子一般整日依在我的怀里,片刻不能分离。长大了,倒是越发地要和我生疏了。譬如,他有很多很多的话不再愿意和我说。有很多很多的小秘密,可以和素未谋面,不知来历的网友滔滔不绝半日,却不曾和我提过只言片语。

前段时间,因为早恋的事儿,他几乎不曾与我说话。偶尔,我发火了,他才唯唯诺诺地答上两句。我开始恐惧,那个名叫“叛逆”的东西,已经深入了他的骨髓。

量变引起质变。孩子在一个清晨失踪了。他留了纸条,说是要去打拼自己的天下,不想再“寄人篱下”。我看完纸条,泪水便恍然顺着冰凉的脸庞簌簌掉落。孩子,你不清楚,我之所以反对你早恋,是因为我与你有着同样的人生经历。正因为有着与你一般的经历,所以我才明白,过早过重地涉及那份尚未成熟的感情,会荒废多少青春里的梦想。

几个日夜之后,我累了,不想再找了,孩子却回来了。他虽然回来了,却始终不甘心。少年的倔强和任性,似乎在怂恿他,等待合适的时机,为下次行动做着准备。

孩子回来后的第二天,发现我不见了。他以为我是外出窜门或者走亲戚去了,可直到深夜,他都不曾见到我的身影。傍晚,他漫不经心地问他的爸爸:“爸,妈去哪儿了?”他爸爸恍然放下碗筷,悲切地说:“不知道上哪儿去了。我都找了一整天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出了什么事儿!”

当夜,孩子手握电筒,顺着那些幽深巷子,宽敞的马路,细细地寻去。他的爸爸跟在他的身后,为他打气。他一面走,一面大声叫喊着“妈妈,妈妈”。我想,那一刻,他定是把我看作生命里最为重要的人。要不然,他的声音不会那么哽咽,路灯下,他的双眼不会泛满了晶莹的泪花。

我从远处归来。孩子一脸沮丧地打开门,猛然见我坐在屋内的沙发上,他惊慌失措,略带责备地问:“妈!你去哪儿了?你知不知道我和爸找了你一晚上!?”

我说:“我能去哪儿啊,我就去外面走走而已,心情不好。”孩子似乎知道,我心情不好的原因,悻悻地进房睡觉去了。

次日,我给他留了一个纸条,上面写有一段简洁的话儿:“孩子,相信你已经能体会亲人无故离去的滋味。你会是一个懂事体贴的好孩子,我相信!”

再后来,一切优秀的品质逐渐在他的身上闪耀出来。他的学习成绩提高了,而且他和同学相处得十分融洽。虽然他的体育成绩不是名列前茅,但他有了一颗不断拼搏的心。

其实,孩子的阴暗和亮点都是并存的。他为何阴暗?是因为你不曾将他的闪光点发掘出来,你不曾让他去感受人世的一些感动和大爱。他为何闪亮?是因为,你已经将生活和梦想的阳光折射进了他原本怀有叛逆的胸膛。

从不让你知道生活的实情

女儿失踪后的第36小时,我心急火燎地给警察局打了电话。我的恼怒也已在这度日如年的36小时中化为无边的愧疚。

班主任跟我说女儿早恋的时候,我死活不信。从小,她一直循规蹈矩,中学后,我更是对她百般叮嘱,她怎么可能犯这种不可原谅的低级错误呢?

但细细想来,这些天她的确有些不对劲儿。第一,照镜子的时间多了;第二,开始莫名其妙地发笑。我心里忐忑不安,不知该如何取证,排解疑惑。

万般无奈之下,我只好偷看了她的日记。近些天,她的日记里频频出现同一个男孩的名字,甚至赫然写明了两人的恋爱关系。我失落至极,像是大病了一场。这些年的苦口婆心,循循善诱,都在此刻成为了泡影。

饭后,我和女儿开始了严肃异常的谈话。我冷面问她:“你老老实实告诉妈妈,你是不是已经早恋了?”

“妈!你听谁说的?又是我们老师吗?你可别听她瞎说,她见到谁谁在一块儿就说人家早恋,难道,我与别人就不可以是正当朋友吗!?”

“我再问你一遍,你到底早恋了没有?”这是我第一次如此严厉地呵斥女儿。

“没有!”

“啪!”我在女儿脸上重重地掴了一巴掌。刚打下去,我便后悔了。

这些年,为了填补女儿心中的空洞,我几乎是放弃了所有爱好,腾出一切闲暇时间,争分夺秒地关爱她。目的,只是为了让她能在单亲家庭的环境中成长得更好些。因此,我对她倾注的是全部的希望和爱。

这全部的希望和爱啊,怎能忍受再三的欺骗?

“那你日记里写的是什么!?”为了证明事情的真实性,我搬出了最后的救命稻草。

“你……你……偷看我的日记?你忘了我们的约定?我恨你,我再不要你这种不讲信用的妈妈!”说完,女儿夺门离去。

我没有追她。直到这一刻,我还是放不下一位妈妈的尊严。我想,错的是她,该让她好好反省。清楚了之后,她自然会回来。

深夜,我坐在客厅里等待女儿归来。桌上摆满了她最爱吃的小菜。可惜,直至东方泛白,她也不曾归来。地板上,落了一地狼狈的烟头。这次,我是真伤了她的心。

我开始回顾整个事情的经过。女儿纵有不对,但我身为长辈,不该以这种不理智的方式来对待问题。尤其,不该贸然自毁约定,偷看她的日记。可女儿也太过于任性,她应该对我坦白。这些年,我不但得操持这个家,还得额外关照丈夫的年迈父母。生活虽然过得极为窘迫,但我却从来不对女儿诉苦。

女儿常去的地方,我已经逐个找遍。我隐隐有些绝望。如果女儿真在夜里出了什么事情,那我,岂不是抱憾终身?

坐上警车,我提议去她爸爸的坟头。这是唯一没有找过的地方。远远地,我看到了她的身影,萧索地坐在坟前的杂草上。面对她的爸爸,我忽然悲从中来。哀叹出一句:“这些年要是你在的话,该多好啊!”

女儿终究跟我回了家。当她看到满地烟头,和那整整一桌冷却的饭菜时,忽然哽咽起来。我搂住她的双肩,说了许多道歉的话。后来,是她的一句关切之语,让我豁然感动:“妈,我知道你这些年受了许多苦……”

女儿啊,我之所以不愿你知道生活的实情,报喜不报忧,不都是为了能让你毫无顾虑地去追寻自己的梦想吗?

可我们也应该明白了,对待孩子,过激的言语和行为,只会适得其反,将事情弄得更糟。要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最好的方式,莫过于以真情感动她。孩子的心,亦是柔软而善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