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关系爱不厌诈:著名心灵导师刘墉新作
2394000000008

第8章 猜猜我是谁(3)

叫人坦白的人常会说“坦白从宽”,这坦白如果涉及的是法律,还没问题,假使坦白的是情感,就复杂了,因为“话已经说出口”,留在了对方的心里,就像B型肝炎的病毒,藏在身体里面,可以暂时不发作;但是当你老了、你弱了、你不讨喜了、你失宠了,那“病毒”就开始爆炸。

妳为什么不落红?

年轻激情的时候,他发现妳不是“处子”,可能压着不说,也可能轻声细气地问“我不在乎妳的过去,妳过去是不是有别的男人?”

然后妳坦白了。

度量小的、观念保守的,可能马上就要翻脸,再不然,他不说,让“妒虫”在里面咬,咬得实在受不了的时候,冷不防问妳一句:“妳过去是不是只有一个男人?”再狠一点的,有一天可能冷笑着问:“我比妳前面的那些男人棒还是不棒?”

碰到这种男人,如果妳没有什么实在的把柄可能落在他手上,答“这是我的第一次”,绝对比坦白好得多。

对!他是可能接着问“那妳为什么不落红?”

于是妳可以摊摊手,说不知道,说可能小时候有一次骑脚踏车摔伤,再不然拿报上的医学调查给他看:“不是每个处女都会落红的!”

于是,他笑了,就算那笑里还有点疑心,总比他记妳一辈子,甚至一做“那件事”,就想起这不悦的往事来得好吧!

有些事不能问

话说回来,一个成熟的人能问那样的问题吗?

每个人都有过去,已经过去了,何必多提?最重要的是眼前,难道眼前的事实不能掩盖过去吗?过去的“他”又如何?他过去可能“上过三个处女,表示这世上就可能会有三个男人上的不是处女。他凭什么审问妳的过去?”

往事不堪回首,往事也不必回首。成熟的现代男女根本不应该问彼此的过去。“问”是自私、是幼稚、是“沙文”,甚至可以说是愚蠢。

前面故事里的明成就是愚蠢,他何必用这方法来考验女朋友?他是希望证明什么?证明“她”是水性杨花?“吃着碗里,看着锅里”?还是拿这恶作剧当作浪漫?

还有,证明了女朋友有二心,有什么好处?真正的重点是你还要不要跟她好?“疑人莫用、用人莫疑”,用人尚且如此,这半年多,跟你总睡在同一个□□的女人,你又何必去考验她?

人是不堪被偷窥的

张爱玲说得好:“人生是一件华丽的锦袍,只是里面全是虱子。”

那些想偷窥别人心灵世界的人,绝对不会快乐。因为每个人的衣服下都有许多虱子——

你可能今天才跟老母说“别一早就喝冰牛奶,容易咳嗽。”

接着,电话响,是你妹妹打来的,你接起来,叫老母听,暂时没挂,就听妹妹在另一头叮嘱老母别喝冰的。

“喝冰的会咳嗽?幸亏妳告诉我,我怎么没听人说过呢?”老母居然回答。

天哪!三分钟前,你才告诉她,她现在就这么说。

也可能你装了电话录音机,亲戚朋友来电,你太太接起来的时候,已经上了答录,于是全录下来。结果被你不小心听到,只见她左一个怨、右一个怨,十足把自己形容成怨妇。

问题是,前一天她才对你说她好幸福啊!

怨就是一种撒娇

如果你骂这些人没良心,先得骂自己,谁让你自己蠢。

这世上哪个人不爱撒娇?作丈夫的可能跟他老娘撒娇;作老婆的可能跟她老爹老妈撒娇。你自己想想,你又不会怨吗?怨就是一种撒娇啊!

所以如果你听到了这类的话,不高兴,只能怪你,怪你不了解人性,也怪你不该听。如果你还偷看日记,就更不应该了,因为你没有了基本道德,太不尊重人。

有些谎不得不撒

人都不应该撒谎,只是在许多情况下,你不得不撒,尤其是当那谎言对双方不但无害,而且都有好处的时候。

有时你甚至得睁着眼睛说瞎话——

你跟朋友好久不见,见面吓一跳,她老多了。她似乎也早有自知之明,先开口:“你看,我是不是一下子老了好多?”

你要怎么答?

照实说——“可不是吗?妳老得我差点认不出来了。”

还是撒个有营养的谎——

“没有啊!谁说妳老了?胡说八道嘛!”

她还可能不信,怪你假:“少安慰我了,大家都说我一下子老了十年。”

这时候,你就改口了吗?

不!你要死不承认,仍然坚持到底:

“人家骗妳的,可能只是瘦了一点,根本没老,不信妳好好化化妆,只怕人家还要惊艳呢!”

多肉麻啊!你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她也知道你在骗她。

但是,那受骗的感觉多好啊!

她宁愿你骗她

受骗的感觉确实可能很好,你不见小说中、电影里常有对白,女的对男的喊(也可能是男的对女的喊):“你为什么不骗我?你为什么对我说实话?”

当你老婆发现你身上的“红颜色”的时候,你是老老实实告诉她“酒廊小姐的唇膏。”“被某女生吻的。”还是装个傻,手一摊:

“不知道啊!天哪!这是什么?会不会是印泥的颜色!”

你老婆举起衣服喊:“我闻过了!是唇膏的味道。”你笑笑说:“不可能!”抢过去,嗅一嗅,硬说:“不!是印泥!根本就是印泥味道。”

于是她瞪你一眼,转身走了,一边走,一边骂:“你给我小心一点!”

可是你知道吗?她可能正暗自高兴,因为你硬不承认,表示你在乎她。

你骗她,表示你爱她。

爱不厌诈,诈是为了爱,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