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驭海史话
23941500000042

第42章 人生百岁,只庆有余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也。”

巍巍中华民族5000年历史,孝道作为世代相传的家庭美德,早已成为人们伦理观念和道德品质的精髓。

浙江东南沿海地区自古以来就把寿星作为吉祥神来崇拜,并且十分重视寿诞的庆贺礼仪。最初是因为海上作业的艰辛,朝不保夕,使得淳朴的渔家人常常感叹世事无常,淳朴的渔家由此更加珍爱生活、珍惜生命。后来,这种尊敬老人、孝敬老人的优良传统逐渐积淀成民间孝道文化,而伴随孝道文化而来的寿诞习俗也流传千古。

“海屋添筹”是怎么一回事

《东坡志林》第二卷曾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二位老人遇到一起,互相问起年龄。一位老人说:我已经不记得自己的年龄了,只记得我年轻时曾与盘古有过交情。另一个则说:在海水变桑田的时候,我曾下了筹(古代用来计数的一种用竹、木或象牙制成的小棍儿或小片儿),最近我的筹堆满了十间大屋子。后来,“海屋添筹”就成了祝寿之词了。

东海岛屿的庆寿传统,其实从给孩子过周岁起就已开始,不过,真正意义上的寿诞是从30岁开始。

据说,人生逢十是一大关口,提前祝寿不仅能避邪,还可讨个长命百岁的吉利。所以,依照东海各岛的传统习惯,30岁以下不祝寿,30岁以后每逢10年举行1次,而30岁那年的庆寿典礼就称“做生”,又叫“头寿”。随着时代发展,海边渔家人的寿诞庆贺传统也有所变化。

如今,在浙江南部包括舟山的大多数岛屿,除富商豪门外,人们一般都是从50岁开始举行真正的寿诞礼仪。因为人们觉得30岁虽说是“头寿”,但毕竟太过年轻,年纪轻轻的就要祝寿可能会折寿。不仅如此,祝寿的年月也往往提前一年进行,如五十大寿会在49岁进行,故海上又有“四十不做生,做九不做十”的规矩。当然,每个岛屿都有自己的传统特色,像洞头、玉环一带海岛的人们就是逢50整岁才开始祝寿,依此类推,每10年1次。闽南的庆寿大典也是从50岁才开始,称为“头生日”;这之后,寿诞越来越隆重,称为“大生日”。山东长岛60岁开始祝寿,此后“逢五排十”必大庆。有的地方还为已故长辈过生日,名为“烧生日”。

66岁,海龙王请吃肉

在东南沿海岛屿,人们给年满66岁的老人做寿是常见的寿诞风俗。其实,这一习俗在江南一带也颇为流行。尤其在上海、江苏、浙江地区,民间流传着“年纪66,阎王要吃肉”的谚语,意思是说阎王爷在人66岁时想索命,所以66岁是人生的一道坎,老人必须吃一刀肉后才能还了阎王的债。另外,在东海地区,人们一直信奉海龙王为海内天子,掌管着人生死的海龙王自然比阎罗王权大势重,所以沿海地区流传“66,海龙王请吃肉”的民间佳话。每当老人活到66岁,出嫁的女儿要割6斤6两有肥有瘦的鲜肉,送到娘家为父亲或者母亲祝寿。一般的做法是将猪肉切成形如豆瓣的66小块,红烧后连同一碗糯米饭和三根鲜葱送给寿主品尝,俗称“吃寿肉”。有意思的是,女儿送肉要用缺口的碗。据说是因为66岁是人生的一大关口,只要度过这个关口,人就平安无事。

吃寿肉的习俗还有其他的规矩。

例如,送寿肉的时间要在上午,最好是赶在涨潮的时候。寿肉要从窗口递进去,不能破门而入。寿星吃寿肉前,先要供祭给灶神,虔诚祈祷之后才可食用。倘若寿主是吃素者,女儿可以用66块烤麸代替寿肉。

有的小岛上的寿主在享用瘦肉前,习惯先在每块肉上割下一小块,放在装有少量糯米饭和葱的碗里撒向大海,让龙王先享用。据说,海龙王吃了这寿肉便会向天帝奏本,替66岁的老人添福加寿。在山东胶东半岛,民间也一直流传着“66,吃碗肉”的俗谚。逢老人66岁生日时,至孝的儿女或侄辈会送上66块肉;

若寿者吃素,家人则用数量相同的豆腐干代替。人们认为这样老人才能顺利通过66岁这一人生旅途上的关口。

不一样的闽家渔民庆寿

福建地处中国东南一隅,东面临海,三面环山,素有“闽海雄风”之称。蜿蜒曲折的海岸线、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孕育了这里独特的民俗风情。除了传统的寿诞习俗,闽南地区很多地方还有独具特色的庆寿礼仪,如女婿寿、禳寿等。

女婿寿:女婿寿是福建一些地区的特殊寿俗。与传统的晚辈向长辈祝寿不同,它是岳父岳母给女婿置办的寿庆仪式。女婿过30岁头寿时,岳父母要带上1对黄鱼、5千克猪肉、2瓶米酒、5千克面以及衣服、桂圆、枣子、橘子等去女婿家祝寿。据说,这些礼品都有特定的象征意义。鱼象征有余,米酒表示给老人祝寿的背景满足,寿面代表长寿,橘子因为和吉利谐音,表达了岳父母对女婿的良好祝愿。女婿收下礼品后,要以长寿面、果品、糕饼等回敬岳父岳母,也恭祝岳父岳母长寿。不过,这种祝寿不摆寿堂,只是以寿酒款待前来祝贺的人。

禳寿:福建地区给长辈祝寿的传统一般是男庆九,女庆十。意思是如果男人六十大寿,必须提前到59岁那年庆祝。此外,在正寿的前一天,还必须做禳寿。禳寿的仪式较为复杂。首先,家人把亲友送来的寿烛在祖先灵前全部点燃,灵前不仅要摆上三碗寿面,寿面上还要分别插上三朵纸花。这时,晚辈们过来对寿星叩拜,然后落座喝酒赏乐。如果家境宽裕,家人还会请人来设坛念经,替过寿者向北斗星求福寿,称为“拜斗”;还有的人家会邀请业余民乐队,在坛前弹奏,称“夹罐”。正式庆寿时,家中华灯齐放,亲朋好友汇聚一堂,有的家庭还有亲友送来寿诗和寿序给寿星作为纪念。

自古以来,敬老爱老、重视家庭是中国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寿诞礼仪不仅是这种传统美德的外化,也为儿女表达孝心、全家团圆提供了机会。随着时代的变迁,沿海地区盛行的寿诞礼仪整体上来说和内陆保持一致,基本内容没有太多的变化,只是庆祝的程序趋于简化,人们的寿礼更为高档,这正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日子越过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