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风婆婆雨婆婆的怪脾气
23941600000025

第25章 古诗词中的气象秘密

山姆教授知道,古诗词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那么,你是否知道,在古诗词中,与气象气候有关的真的不少呢!其中借气象、气候景观表达真情实感的最为亮丽,或热情奔放、直抒情怀,或诙谐洒脱、令人神往,或寓意深刻、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若能将古诗词进一步深化理解,便会发现古诗词中包含丰富的诸如天气、气候、物候、气候差异、气温随高度的变化、冷空气活动等气象知识。

古诗词中有大量反映天气、气候和物候的诗句。小学时学习“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老师特意讲解了一下物候方面的知识。

唐代边塞诗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前两句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从诗中第一句“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可以看出,北方冬季风来得早且来得急,北方冬长夏短。八月(阳历9月份)北方就处于冬季风的控制之下,所以雨季也很快结束,雨带被冬季风推到南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显然是一次速度很快的冷锋过境形成的天气特征。北方冬季长而严寒,南方的情况如何呢?白居易的《早冬》里说:“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霜轻未杀萎萎草,日暖初干漠漠沙。”意思是说:江南的十月天气很好,冬天的景色像春天一样可爱。寒霜未冻死小草,太阳晒干了大地。可见江南是长夏短冬、冬季较暖的气候特征。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形象地刻画了春末夏初梅子黄时的节令特点。唐朝诗人杜牧在《清明》这首古诗中,写下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佳句,反映了每年清明前后,正值大陆上冷、暖两股空气的势力相当,相持滞留在江南或者华南一带,造成当地连绵不断的霏霏细雨的天气现象。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则涉及到了我国西部地区秋季多雨的地方性的特殊气候现象。

古诗词中有不少名句对气候的差异也进行了形象的刻画。

如“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农历五月正值仲夏,江城(武汉)梅花花期已过,而地处西北边塞的天山(祁连山)仍旧积雪覆盖,由此可以看出内地与塞外气候差异之大。正因为“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所以有“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莫恨雕笼翠羽残,江南地暖陇西寒”。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用平淡无奇的语言描述了气温垂直分布的特点。正是因为气温随海拔高度的上升而降低(海拔高度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这一特点,才造成了山上、山下的桃花花期早迟不一的现象。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所呈现的画面,由近及远,从低到高,描写的时间也从春季转入了冬季。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爱情诗。诗人刘禹锡抓住对流雨范围小、历时短等特点,采用竹枝词这种巴渝民歌的形式,运用谐声双关语来表达恋人既抱有希望又含有疑虑,既欢喜又担忧的微妙复杂心理。

这就是藏在古诗词中的气象知识的秘密。理解了这些气象方面的知识,对于深刻了解词的意境和诗歌的含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