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每天学点经济学
23945000000004

第4章 钻石比水贵

关键字:价值悖论;供需理论

近年来,由于受到西方外来文化的影响,许多年轻人在结婚时都会选择钻戒来见证美好的爱情,即使是很小的钻戒也经常是上万元。在娱乐新闻中更是经常看到钻石的身影,明星出席活动时戴着的钻石戒指往往成为娱乐记者关注的八封新闻焦点,并且会猜测一下有几克拉(钻石的重量单位)、值多少钱等。如果钻石比较大,就会将其称为“鸽子蛋”,这在钻石中简直是稀有之物,动辄就是数百万元,甚至数千万元。如国际影星章子怡的一枚钻戒估计要3000万元人民币,而香港美女李嘉欣的婚戒据说更是高达5000万元人民币!小小的钻石身上承载着巨大的财富。

可是,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的生命之源——水的价格又是多少呢?普通500毫升的一瓶矿泉水售价为1元;居民1立方米用水需要花费2.90元。水与钻石二者价格相比较,简直是天壤之别。

这就引出了经济学中一个非常著名的研究——价值悖论,又称价值之谜,指有些东西效用很大,但价格很低(如水),有些东西效用很小,但价格却很高(如钻石)。

经济学家们对此从各个角度进行了解释。经济学家约翰·劳认为水之所以用途大、价值小,是因为世上水的数量远远超过对它的需求,而用途小的钻石之所以价值大,是因为世上钻石的数量太少,不能满足对它的需求,也就是所谓的“物以稀为贵”。而经济学家马歇尔则用供求均衡来解释这一“谜团”。他认为,由于水的供应量极其充足,因而人们对水所愿支付的价格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可是,钻石的供应量却非常少,而需要的人又多,所以,想得到它的人,就必须付出超出众人的价格。

那么,一件物品的最终价格究竟是如何决定的呢?价格是由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共同决定的。若供给既定,则需求越多,价格就越高;若需求既定,则供给越多,价格就越低。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决定着价格的高低及其趋向。

从需求来看,价格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用,而不是效用消费者对商品的主观评价越高,其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就越高。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水源充足,获得水的成本很低,水的消费基本处于饱和状态,人们对其不会产生稀缺感,而且人对水的需要总是有一定的限度,不可能无休止,因此,最后一单位水对他来说就变成可喝可不喝的了,也就是说,最后一单位水的“效用”也就很小。这样一来,其为获得水所愿意付出的价格自然就很低了。

从供给来看,由于天然钻石的形成需要非常苛刻的条件,是可遇不可求的,且其后期的开采、加工等工序也极其复杂,因而钻石在世界上具有高度稀缺性。此外,钻石可以满足人们巨大的心理审美需求,消费者对于拥有钻石的满足程度极高,钻石的边际效应很大,所以,人们也就愿意为之付出高昂的价格。

钻石甚至引发过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战争。世界著名的钻石之一是镶嵌在维多利亚女王王冠上的“光之山”。这颗钻石在印度发现,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钻石。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4世纪,此后谋杀及叛变事件与这颗钻石如影随形。18世纪波斯皇帝纳迪尔沙进攻蒙兀儿帝国,他所想要的就是这颗美钻。但8年后,纳迪尔沙遭到暗杀,他手下一名将军将这颗钻石拿到喀布尔献给阿富汗王朝,后来几经辗转,19世纪将它再次带回印度的是锡克王国的兰吉特辛哈,可是在他死后,锡克王国就被消灭,“光之山”钻石也随着印度国王一起由东印度公司呈献给维多利亚女王。后来,这颗钻石曾引起印度政府与英国王室发生纷争。

我们还可以从商品的收入弹性来分析“价值悖论”。收入弹性指人们收入变动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一般而言,人们收入增加相应会增加商品的消费,也就是弹性大于1;但是,水是其中的特例,因为没人会因为没钱了就再也不喝水了,也没人会因为钱赚多了就无节制的大量喝,所以,水的弹性等于1。经济学上将水这种物品称为必需品。这样一来,除非货币贬值或者生产成本明显上升,像水之类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也就不可能发生较大的变化了。而钻石的需求量对收入是富有弹性的,会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而增加,需求量的变动率快于收入的变动率,钻石属于弹性大于1的奢侈品。

伴随着经济的繁荣、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奢侈品的需求往往会以更大的幅度增加。这就促使钻石之类奢侈品的需求急剧增加,从而造成奢侈品的价格暴涨。所以,一般说来,奢侈品与生活必需品之间的价格差距在贫困的年代较小,在经济繁荣的年代价格差距较大,从而出现所谓“盛世奢靡”的现象。

现实生活中,还有许多与钻石相类似的物品,如古董、玉石翡翠珍玩、稀奇邮票、化妆品、艺术品等。

“价值悖论”也有其不适用的地方。当一定情况下对钻石没有需求时,这样的比较是不存在的。在特定的地方和条件下,水的价格会比钻石高。如在沙漠中,对于一个快要渴死的旅行者来说,再多的钻石也没有任何用处,而水是用来救命的,作为一个正常理性的人而言,他会愿意用所有的钻石来换能够维持他走出沙漠的水。设想一下,如果吝啬的葛朗台在沙漠中只带有钻石而水袋已经无水,遇到过路人有水,会不会用手中的钻石来换取维持生命的水呢?如果他认为“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生命的美好比亮晶晶的钻石更珍贵,自然会选择用钻石换取水;但是,如果他对财富的欲望超过了对生命的渴望,那么就不会换,可能成为在数百年后被探险者发现的一具镶嵌有钻石的木乃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