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白乐天
白乐天(772—846):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山西)。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曾任补校书郎,调盩厔尉、集贤校理,江州司马,杭、苏二州刺史,刑部侍郎,刑部尚书等职。
苏州刺史白尚书,病骨萧条酒盏疏。
到老杨枝亦辞去,张娟李态竟何如?
苏州刺史白尚书,病骨萧条酒盏疏——这两句是说:白居易在苏州任上正身患疾病,瘦骨嶙峋,无精打采,连酒都很少喝了。苏州刺史、白尚书均为白居易担任过的官职名。萧条:凋零,冷落。这里指人没有神采的样子。
到老杨枝亦辞去,张娟李态竟何如——这两句是说:等到现在老了,连善唱《杨枝曲》的樊素都辞归了,更不要说其他那些歌妓了。杨枝:指白居易的侍妾樊素。樊素善唱《杨枝曲》,故以曲名人。张娟李态:此指白居易其他侍妾。
诗歌着意刻画白居易年老时的病态及孤独困苦的形象,其中颇多人生寄托。唐伯虎想要通过这首诗歌再次强调他的人生观,即把握年轻时期,及时行乐。否则年老多病,酒不能饮,曲不能听,舞不能赏,人生还有什么意味呢?唐伯虎后期诗歌风格多学白居易,白居易的人生也对唐伯虎有所启发。此诗于浅显的语言中蕴涵着人生哲理。
题美人图
此诗是一首题仕女画的作品,通过对画面上女子神态的描画,体现出唐伯虎对女子生命的惋惜和同情。
春色关心万种情,酒杯聊寞可怜生。
折花比对佳人面,把臂相同觉命轻。
春色关心万种情,酒杯聊寞可怜生——这两句是说:画面上的女子喜爱春天的景物,看着春天将逝,心中生起万种愁情。手中的酒杯空落寂寞,真是让人怜爱。关心:牵惹心肠。聊寞:无聊寂寞。
折花比对佳人面,把臂相同觉命轻——这两句是说:摘下一朵娇美的花朵放在她的脸畔,她们的美丽相映成辉,可叹红颜薄命,她们的命运也是相同的!把臂:握住对方的手臂,表示亲密。
诗歌前两句为实写,生动地描绘了画面女子的动人姿态。她那如秋水般澄澈的双眸中流露出万种愁情。后两句从画面的女子生发开去,“折花比对佳人面”把女子的美与花的美放在一起,美人如花,花如美人,二美交相辉映,是何等赏心悦目!然而最后一句情感急转而下:“把臂相同觉命轻”,可惜红颜薄命,春花将要凋零,美人也终有一天会衰朽。当人们看着美的逝去而无法挽留时,内中只有悲戚和惋惜。更让人伤感的是春花凋谢明年依旧盛开,而美人迟暮,青春将永不再来!短短一首诗歌中体现了诗人对美的凋零的惋惜以及对生命的诸多慨叹。
题牡丹画
此诗为题写牡丹画而创作。
谷雨花枝号鼠姑,戏拈彤管画成图。
平康脂粉知多少,可有相同颜色无?
谷雨花枝号鼠姑,戏拈彤管画成图——这两句是说:谷雨时分盛开的最为繁盛的花要算是牡丹了,于是提起画笔戏画一幅牡丹图。鼠姑:牡丹的别名。彤管:红色的笔,朱笔,这里指画笔。
平康脂粉知多少,可有相同颜色无——这两句是说:平康里有那么多美艳的歌妓,不知道有没有像牡丹这样的国色天香?平康:唐长安丹凤街有平康坊,为妓女聚居之地,亦称平康里。
诗歌以牡丹花入题,点名画面景物,后两句将笔触转向女子。在这样的季节中,牡丹花开,春光宜人,风流才俊们可不能只顾赏花,人生适意应该“赏花赏月赏秋香”,也应去寻找那解语之花。诗歌以戏谑的语言出之,轻松活泼,体现出唐伯虎身为才子风流不羁的一面。
题栈道图
栈道:又称“阁道”、“复道”,古代沿悬崖峭壁修建的一种道路。有多种形式,主要有在悬崖峭壁上凿孔,支架木排柱来支承的简支梁桥,或在陡壁上凿孔插入木梁,梁上铺木板或再覆土石而成。
栈道连云势欲倾,征人其奈旅魂惊。
莫言此地崎岖甚,世上风波更不平。
栈道连云势欲倾,征人其奈旅魂惊——这两句是说:栈道狭窄,崎岖而上直入云霄,陡峭到似乎要倒下来,远行的人走在这样的路上怎能不心惊胆战,魂飞魄散。征人:远行的人。其奈:怎奈,无奈。旅魂:旅情。
莫言此地崎岖甚,世上风波更不平——这两句是说:不要说这里的道路崎岖,世上的路比这里的路更要艰险得多。
诗作前两句极言画面上所绘栈道的崎岖艰险,颇有李太白《蜀道难》中“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的气势。后两句则由画面转向人生。“莫言此地崎岖甚,世上风波更不平”句表明诗人对人生之路的敬畏。自然的艰险算不了什么,人生路途上的曲折才是真正令人惊惧的!作品能够将画面与人生打成一片,营造深刻的哲理意味,令人咀嚼不尽。
题东庄图
东庄图:明代沈周所绘。设色。原画共二十四帧,明万历年间佚三帧,今存二十一帧。所画为作者友人吴宽之父吴孟融居住的庄园——东庄的景色。墨色浓润,线条圆劲,糅粗笔细笔于一体,别具特色。
落叶风中稻满场,平畴相对东庄。
膏腴望望应千顷,满地黄金下夕阳。
落叶风中稻满场,平畴相对瀼东庄——这两句是说:秋叶在寒风中飘落,金黄的稻谷堆满谷场。一湾流水分开平坦的田野,从东庄中缓缓地流过。场(chánɡ):平坦的空地,用来晾晒、收打谷物。平畴(chóu):平坦的田野。瀼(ránɡ):流入江河的山间溪水。
膏腴望望应千顷,满地黄金下夕阳——这两句是说:有千顷良田沃野,一望无际。夕阳西下之时,金色的阳光洒满大地,映照着金黄的稻谷,满目生辉。膏腴(yú):肥沃。
人言看景不若听景,唐伯虎笔下的东庄的确是一个景色绝美的去处。它不像桃花源那样高古出尘,不食人间烟火,而是一个有着浓郁生活情调的地方。正值秋天,黄叶飘落、稻谷丰收,良田沃野流水绕村。是一个安居乐业的好去处。在景色描摹的同时,诗人没有忘记用色彩来表现这种丰收的喜悦,整个画面笼罩在金黄色的阳光下,显得温暖喜悦而充满希望。诗歌与画面相得益彰,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
题自画守耕图
守耕图:为唐伯虎所画。画面主体是掩映于苍松柏木中的深深农家院落。远依青山,近临水田,布局疏密有致,意境清远恬淡。
南山之麓上腴田,当守犁锄业不迁。
昨日三山降除目,长沮同拜地行仙。
南山之麓上腴田,当守犁锄业不迁——这两句是说:在南山脚下有一片肥沃的土地。这里的人家祖辈耕作,没有改变农家的本业。麓(lù):山脚。腴田:肥沃的田地。
昨日三山降除目,长沮同拜地行仙——这两句是说:昨天海上仙山降下除拜神仙的文书。在山间隐居耕作的人已经被拜为神仙了。三山: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除目:除授官吏的文书。长沮:传说中春秋时楚国的隐士。曾与桀溺耕田于野,嘲讽孔子热衷于政治而颠沛流离疲于奔命。见《论语·微子》。这里指隐居的高士。地行仙:指隐居修道快乐自适的人。
此诗前两句为实写,简单点明画面内容,依靠着南山的人家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耕作,怡然自乐,自给自足,世世代代不改祖业。后两句为虚写,出以想像之辞,使整个画面显露出脱俗的艺术效果。作品虚实结合,营构出远离尘嚣的神仙境地。这样的生活也是诗人魂牵梦萦的景象,结构巧妙,意境悠远。
题子胥庙
子胥:即伍子胥(?—前484)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谋略家。名员,字子胥。封于申地,故又称申胥。楚平王杀其父兄,伍子胥逃亡入吴,助阖闾夺取王位。不久,吴国攻破楚国,掘楚平王之墓,鞭尸三百。吴王夫差时,因力谏停止攻齐,拒绝越国求和,而伍子胥渐被疏远。后,夫差赐剑命伍子胥自杀,并以鸱夷革盛其尸浮于江上。
白马曾骑踏海潮,由来吴地说前朝。
眼前多少不平事,愿与将军借宝刀。
白马曾骑踏海潮,由来吴地说前朝——这两句是说:伍子胥曾经骑着白马,踏着海潮而来,吴地的人们说原因就在于春秋时期你那些坎坷的遭遇。白马:民间传说因吴国大夫伍子胥死后,尸体被抛入江中,钱塘江涌潮由此而生。涌潮时,人们还能见到子胥白马素车奔驰于潮头之中。吴地:春秋时吴国所辖之地域,包括今之江苏、上海大部和安徽、浙江、江西的一部分。前朝:春秋时期的吴国。
眼前多少不平事,愿与将军借宝刀——这两句是说:现在世道不知道有多少不公平的事,希望能借你的宝刀来主持人间公道。
伍子胥在春秋时期是一位颇有神话色彩的人物。诗歌前两句即采用传说故事,表现这位传说中的人物,其中有蕴涵着万千气势,他活着的时候有精彩的人生,死了以后同样不同凡响。后两句打通古今,寄托自己对眼前生活的感想,自己但愿能像伍子胥那样拿起宝刀,主持人间公道。赞叹了伍子胥的人生,同时寓有深沉的现实感喟,风格沉雄豪壮。
五陵
五陵:指代富贵之地。指西汉高祖、惠帝、景帝、武帝、昭帝的陵园。汉朝每立陵墓,都把四方富家豪族和外戚迁至陵墓附近居住,最著名的是五陵。后常以五陵指豪门贵族聚居之地。
五陵昔日繁华地,今日漫天草蔓青。
蔓草不除陵寝废,当时一寸与人争。
五陵昔日繁华地,今日漫天草蔓青——这两句是说:五陵是当年多么繁华的地方,可是今天这里却是草藤疯长,攀爬满地。
蔓草不除陵寝废,当时一寸与人争——这两句是说:坟墓旁边的野草没有人去整理拔除,陵墓旁边也因此而废弃,无人聚集。但是想当年这里的地方可是寸土必争啊!陵寝:古代帝王陵墓的宫殿寝庙,借指帝王陵墓。
诗人《桃花庵》诗中有:“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五陵”在唐伯虎诗歌中是一个多次出现的意象,而且都表现相同的主题。此诗通过今昔对比的手法,写出了生活的沧桑变换,写出了生命的无奈和短暂,其中同样蕴涵着及时行乐的主题。
马(二首选一)
这是两首题为“马”的诗歌,原作有二,此选其一。但这两首诗歌并非单纯咏马,而是主要展现胡地的风土人情。
草软沙平桃李开,春风先到李陵台。
雪中一阵乌鸦起,知是胡雏打猎来。
草软沙平桃李开,春风先到李陵台——这两句是说:春风吹拂的塞外,春草柔软,平沙漠漠,桃李花开。春风先吹到了汉代李陵的坟墓前。李陵台:指汉李陵的墓。
雪中一阵乌鸦起,知是胡雏打猎来——这两句是说:冬天尚未融化的雪地上飞起一群乌鸦,是胡人的小孩子来这里打猎了。
诗歌写塞外景象,能够抓住有特点的意象进行表现。如其中所选平沙、李陵台、胡雏均能代表胡地特色。但同时诗人又在这些意象中增添了诸如桃李花、春风等意象,使原本显得刚硬的景象带有一些温柔的美。
题杏林春燕(二首)
这是两首题画诗。写春天时节杏子花开,春燕穿梭,黄鹂啼鸣,春色满城的活泼生动景象。
燕子归来杏子花,红桥低影绿池斜。
清明时节斜阳里,个个行人问酒家。
燕子归来杏子花,红桥低影绿池斜——这两句是说:燕子归来的时候,杏树正是繁花满枝。红色的短桥在水中低低地投下它的影子,绿色的水塘曲折狭长。
清明时节斜阳里,个个行人问酒家——这两句是说:清明时节夕阳西下的时候,这里的景致如画,行人走到这里,大多都要询问酒家在何处。
红杏梢头挂酒旗,绿杨枝上啭黄鹂。
鸟声花影留人住,不赏东风也是痴。
红杏梢头挂酒旗,绿杨枝上啭黄鹂——这两句是说:开满杏花的枝头飘扬着一面酒旗。绿色的杨树枝上,黄鹂鸟婉转啼鸣。酒旗:即酒帘。酒店的标志。啭:啼叫。
鸟声花影留人住,不赏东风也是痴——这两句是说:如此美妙的鸟鸣花色挽留游人驻足欣赏。此时此刻,不懂得欣赏春色,也真是痴呆呀。东风:指春风。这里指美好的春色。
这两首诗歌写尽江南之春,写景犹为出色。第一首最后一句化用杜牧《清明》:“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第二首中“红杏梢头挂酒旗”句则为曹雪芹所激赏,在其所著《红楼梦》中有一段:大家想着,宝玉却等不得了,也不等贾政的命,便说道:“旧诗有云:‘红杏梢头挂酒旗’。如今莫若‘杏帘在望’四字。”众人都道:“好个‘在望’!又暗合‘杏花村’意。”此段中宝玉为大观园中题对额时,取唐伯虎“红杏梢头挂酒旗”诗意,以“杏帘在望”题酒幌。
两首诗歌都通过清丽的语言、清新的意境来对江南春色进行细致的描摹刻画,寄托着诗人对江南春天无比热爱之情。
椿萱图
椿萱:亦作“萱椿”。父母的代称。椿,即椿树,指父亲,古代称父为“椿庭”;萱,即萱草,指母亲,古代称母为“萱堂”。
漆园椿树千年色,堂北萱根三月花。
巧画斑衣相向舞,双亲从此寿无涯。
漆园椿树千年色,堂北萱根三月花——这两句是说:园子中长着一棵千年古椿,庭堂北边种植的萱草三月间开出了美丽的花。此两句象征父母健康长寿。漆园:古地名。战国时庄周为吏之处。庄子曾担任漆园吏,这里借指庄子。据《庄子·逍遥游》中记载,远古时有一种大椿树,以八千年当作春,以八千年当作秋。堂北萱根:语出《诗经·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谖草就是萱草,古人又叫它忘忧草。背,北,指母亲住的北房。
巧画斑衣相向舞,双亲从此寿无涯——这两句是说:巧妙地画出两个身着彩衣的孩子相向嬉戏的样子,期盼从此以后父母双亲能安康长寿。斑衣:彩衣。亦指服彩衣。《北堂书钞》卷一二九引《孝子传》言老莱子年七十,父母尚在,因常服斑衣,为婴儿戏以娱父母。
诗歌借庄子寓言入题,采用象征手法,以长寿之椿与开花之萱草象征父母。同时点出图画中小孩为让父母高兴而穿彩衣相互嬉戏的景象。诗歌配合图画,表现了孩子期盼父母平安快乐的意图。浓浓的亲情感人至深。
嗅花观音
嗅花观音:观音能广化众生,《法华经·普门品》说他有三十二即应化身,有千手千眼观音、鱼篮观音、白衣观音、杨柳观音、嗅花观音,还有佛身、梵王身、帝释身、居士身、宰官身等。此诗为诗人在天台山国清寺游览时所写。
拈花微笑破檀唇,悟得尘埃色相身。
办取星冠与霞帔,天台明月礼仙真。
拈花微笑破檀唇,悟得尘埃色相身——这两句是说:观音手拈鲜花,嘴角浮现会心一笑,她早已悟得色即是空的大智慧。拈花微笑:比喻彻悟禅理。《五灯会元》记载: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檀唇:红唇。多指女子嘴唇。色相身:即肉身。
办取星冠与霞帔,天台明月礼仙真——这两句是说:我打算置办好衣物,到国清寺来陪伴清风明月礼拜得道的仙人。星冠:道士的帽子。霞帔:道士服。天台:在浙江省东部天台、宁海、奉化等县市间,山上有隋代古刹国清寺,为佛教天台宗发源地。仙真:道家称升仙得道之人。
诗歌写国清寺中嗅花观音庄重典雅的形象。前两句着重对欣赏对象的描摹,形态毕现,活灵活现。后两句主要写观赏者看到观音像后自己内心的艺术感受。从这首诗歌的语言中可以看出诗人借用道家语言来表述佛教名词,佛道混同一气的现象。这实质上体现了当时人们对佛道两教往往区分得并不十分清楚。这种现象在佛教传入中国后就一直存在。
题元镇江亭秋色
元镇:元代画家倪瓒(1301—1374),江苏无锡人,自称倪迂,号云林,元代中后期的“元季四大家”之一。他的绘画开创了水墨山水的一代画风,善画山水、竹石。画自明代开始便形成了“江南人家以有无倪画判雅俗”的声势。此诗主要缅怀倪瓒。
不见倪迂今百年,故山乔木领苍烟。
晴窗展轴观图画,淡墨依然见古贤。
不见倪迂今百年,故山乔木领苍烟——这两句是说:倪迂离世到现在已经有一百多年了,从画面上依然可以看到他的故乡山中那高大的乔木弥漫着山间的云气。苍烟:云气。
晴窗展轴观图画,淡墨依然见古贤——这两句是说:在阳光明媚的窗前展开倪迂的一幅图画,于淡淡的墨迹间体会绘画者的精神。古贤:古代贤人。
首句点出其人离世时间的久远,距诗人的时代已经有一百多年。次句概括画面景色,古雅高远,内含飘逸之气。后两句于看似平淡的叙述中蕴涵着诗人对倪迂的景仰追慕之情。
题落花卷
这是一首题画诗。主要写春去之后山林中幽雅清新而又富有诗意的景致及诗人内心的闲散放逸情怀。
空山春尽落花深,雨过林阴绿玉新。
自汲山泉烹凤饼,坐临溪阁待幽人。
空山春尽落花深,雨过林阴绿玉新——这两句是说:在寂寞的深山中春天已经完全离去,林中堆积着落花的残迹。一场山雨过后,林中树叶呈现出碧绿如玉的色泽。绿玉:指碧绿的树叶。
自汲山泉烹凤饼,坐临溪阁待幽人——这两句是说:亲自打来清澈甘洌的泉水烹烧上等好茶。临溪而坐,在亭子中等待那山中隐居的高士。凤饼:又称凤团,印有凤纹的茶饼。幽人:幽隐之人,隐士。
诗歌题画而不拘泥于画,完全是人在画中游的写法,将画面的世界与人生的现实世界融为一体。诗歌前两句写景,一句写落花一句写绿叶。一边残败凋零,凄美动人,一边欣欣向荣,生动活泼。落花用一“深”字修饰,其中寓有诗人无限感叹嘘唏。绿叶着一“新”字修饰,包含无数喜爱和欣喜。后两句主要写人的活动,在这样的山中“汲山泉烹凤饼”,那清新宜人的茶香就已经够人陶醉忘俗了。诗人却在品茗的同时临溪而坐,静观落花随流水,细数林间鸟雀飞,等待山涧中的隐逸高士,此时的诗人难道不正是那隐逸的高士么?整首诗歌境界超尘脱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