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拿蛇当正餐的“蛙神”:两栖动物
23951500000028

第28章 岩洞中的“老寿星”——大鲵

提起来大鲵的名字,你可能还会有点陌生,如果说娃娃鱼,你肯定就会恍然大悟了。它们是一种喜欢隐居在洞穴和山间的溪流石头中间的两栖有尾动物,因为它们的叫声酷似婴儿的啼哭,因此它们才有了娃娃鱼这个美名。

大鲵其实还有一个绰号,叫做“山涧夜行侠”,这是对大鲵捕猎特性一个最准确的描述。因为大鲵喜欢昼伏夜出的生活方式,在月黑风高的夜晚,它们会潜伏蹲守在山涧的石堆中间,静静地等待猎物自投罗网。由于它们的肤色非常接近周围的石头的颜色,有这样的保护色,大鲵能非常好地把自己硕大的身体隐藏起来,从它们身边走过的猎物往往不会注意这样一块巨大的“鹅卵石”。

将自己隐身起来的大鲵,一旦发现猎物的行踪,它们会瞅准时机来个突然袭击,它们的嘴巴又大牙齿又尖利无比,一般的猎物被大鲵叼住后就很难逃生。不过,它们的牙齿没有咀嚼的功能,因此,大鲵喜欢囫囵吞枣的方式,风卷残云般将整个猎物吞到肚子里,随后在胃里慢慢地消化猎物。小鱼、小蟹、蛙和蛇等动物都是大鲵喜欢的美味佳肴。

大鲵是一种古老生物,它们家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5亿年前,那时候还是联合体大陆尚未形成漂流大板块之前的泥盆纪,大鲵的祖先就先于那些体型庞大的恐龙家族生活在地球上了。此后的漫长岁月中,大鲵家族一直顽强地生活在地球上。如今,大鲵的家族主要分布在张家界及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域的石灰质山区、人迹罕至的山林溪流中。

大鲵这种古老的两栖动物对于人们研究物种的进化有重要的价值。它们在幼小的时候,是用鳃呼吸的,但是等到八九个月以后,它们的鳃渐渐地退化,大鲵又开始用结构比较简单的肺来进行呼吸了。从进化的角度来说,大鲵还是比较低等的两栖类动物,它们的家族可能是脊椎动物由水生到陆生、从水生鱼类演化到陆上爬行动物的一个重要过渡形态。

它们还是目前世界上现存的最大个头的两栖动物,它们中的成年大鲵身长最长能达到1.8米,跟一个成年人的个头差不多,而且它们的体重还能达到200千克以上,可以说是两栖动物家族中的巨人了。不过,要是与史上已经消失的9米长的巨型锯齿螈“前辈”相比,大鲵还是个小个子呢。

此外,它们还是两栖动物界里实至名归的老寿星,它们的寿命可以长达200岁,比人类最高寿的人还要老呢。大鲵还有神奇的耐饥饿的能力,即使不吃任何的东西,它们也能安然无恙地生活两年以上,也许正是靠着这么高超的忍术,它们才躲过了数次物种的大劫难至今仍然活跃在地球上。

虽然它们家族在漫漫发展历史上成功躲过了数次大的物种灭绝,但是它们现今的生存正在受到人类活动的严重威胁。由于大鲵对地质地貌、水质条件等有着非常苛刻的要求,环境方面稍有恶化都有可能导致大鲵家族的灭绝,因此它们的存在也被看成是环境是否良好的标志之一,它们也被称为生态环境的“指示剂”。

近年来,由于环境的破坏、人为的猎杀等原因,大鲵的种群数量在急剧地减少,对于这一珍稀两栖动物的保护刻不容缓。因此,大鲵被写入1998年版的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中,成为“极危物种”中一员,享受国家二级重点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