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绿的海水倒映着湛蓝色的天空,朵朵白云在平静的海面上投下变换的影子,轻柔的海风吹拂在身上令人心旷神怡,海天之间耸立着一座座形状各异的石山……美若仙境,美若梦幻,美若海市蜃楼,这便是令人神往的下龙湾。
下龙湾位于北部湾的西部,风光秀丽迷人,1500平方千米的海面上,山岛林立、星罗棋布。因为下龙湾的岛屿都是石灰岩的小山峰,造型各异,景色优美,与桂林山水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被称为“海上桂林”。
如果将中国的漓江比喻成“小家碧玉”,那么越南的下龙湾就是一位“大家闺秀”。它端庄典雅、温柔多情,微风吹来,海面上碧波荡漾,就像一块绿色绸缎,柔软、平滑,令人浮想联翩。同时,它也是清澈透明的,没有一丝造作的痕迹,纯净得让人怜惜。
下龙湾海域,有数不清的翠绿岛屿冒出碧蓝的海面。这些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的岛屿千姿百态,它们有的如浮在平静水面上的大鼎;有的如一匹奔驰的灰色骏马;有的如盛放在大盘子里的清蒸鲈鱼;还有的如一对争斗的雄鸡……其中,最著名的是蛤蟆岛,其形状犹如一只黑黝黝的蛤蟆,端坐在平静的海面上,嘴里还衔着一根青草,栩栩如生。
下龙湾的岩岛上有许多岩洞,其中木头洞最具特色。有“岩洞奇观”之称。它位于万景岛最高峰的半山腰,洞口虽然不大,但洞内十分广阔,分为三层。外洞可以容纳数千人,洞壁上的钟乳石互相衔接,又形成许多小洞和活灵活现的雕像。暗淡的光线透过洞口射进来,使一座座石像闪现出绮丽的光芒,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中门洞是下龙湾又一个著名的岩洞,也分为形状、规模各不相同的三层。外洞像一间高大宽敞的大厅,可以容纳数千人。洞底十分平坦,洞口与海面相接,周围长满了榕树、竹子、石松等植物。涨潮时,小游艇可以一直开进洞中。从外洞通往中洞的拱形洞口,只能容一个人通过,旁边立着一块酷似大象形状的灰白色大石头,像守卫着洞门的哨兵。中洞像一个精美的艺术馆,长8米,宽5米,高4米。再通过一个螺口形的洞口,就进入了长方形的内洞。四周钟乳石错落有致,很自然地形成许多小洞及生动的雕像造型。
下龙湾的名称历来有种种传说。其中有一种传说是古时候有一群白龙从远方飞来,它们被这里的绮丽风光所吸引,便决定从天上飞下来留在海湾里。随后,它们翻腾激浪,化成了一座座千姿百态的奇山异岛,于是为我们留下了今天如此神奇、壮观的景色。
此外,还有一种传说是从前这个地方经常遭受台风侵袭。居住在海湾里的渔民生活十分艰辛,他们每天都提心吊胆,生怕在自己没有防备的时候台风来袭。为此,他们准备了很多祭品供奉天帝,请求他的帮助。后来,天帝果真动了恻隐之心,派来一条巨龙镇守海湾。巨龙从嘴里吐出许多碎玉化成的岛屿和巨石,构成海湾的一座座天然屏障。从此,汹涌澎湃的大海巨浪一旦进入湾里就会被这些岛屿和巨石挡住,它们不得不褪去张扬不羁的外衣,开始变得柔和平静。如此一来,当地渔民终于可以安居乐业,所以他们便把这个海湾称为“下龙湾”,意思为龙下海的地方。
这里的景色如此瑰丽、秀美,难怪人们宁愿相信这些动人的传说,也不相信下龙湾事实上是欧亚大陆的一部分下沉后所形成的自然奇观。
下龙湾既秀美,又壮美。从局部看,一座座岛屿与奇峰千姿百态,倒映水中,这是秀美;从整体看,一片片岛屿与奇峰连接海天,一望无际、大气磅礴,这是壮美。奇峰下一叶扁舟荡桨而来,这是秀美;岛屿旁万吨巨轮破浪前行,这便是壮美。
下龙湾不仅山清水秀、风景宜人,而且物产丰富,海里有许多名贵的水产。这里的气候和地形适宜于各种热带鱼类生活,海里物产丰富,鱼类有上千种,其中有700多种已经定名。此外,龙虾、对虾、珍珠、海参、鲍鱼、海带等都是下龙湾的著名特产。
下龙湾有近乎原始状态的热带丛林,岛上树木花草青葱繁茂,是野猪、梅花鹿等野生哺乳动物及各种鸟类繁衍栖息的天堂。此外,你还可以在若岛上看到一个有趣的红鼻猴王国,这里所有的猴子都是红鼻子、红屁股。它们非常顽皮和大胆。一见到陌生人,就成群地跑到海滩上跳跃、欢呼,嘴里叫着:“客!客!”同时还做出各种令游客忍俊不禁的表情或动作。然而,猴子们的生活是有组织的,当管理人员把饭送到“食堂”、猴子们蜂拥而至时。猴王却蹲在高处东张西望,一旦发现哪只猴子不守规矩,便立即下令惩罚它。
下龙湾是一颗光芒璀璨的明珠,它是美的化身,为人们诠释出了大自然无暇的美。近处的岛屿、奇峰如同雕塑般唯美、精致,而远处的岛屿、奇峰却随云烟渐远渐淡,好似一幅缓缓展开的水墨画长卷,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和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