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中小学生不可不知的陆地奇观
23953100000152

第152章 净化海水的古井

古井奇观

古井中,纯净甜淡的井水是渗入地下的雨水汇集在因陆地下沉而地势明显降低的海滩里的。一旦井露,地下水有了出口,在水位差的压力作用下,就会在井底形成泉涌之势。同时,渗入地下的淡水,在底质为沙的古井内遇上海水,由于沙的孔隙中水质点较为稳定,淡水和咸海水的混合非常缓慢;又因为海水比重稍大于淡水,所以淡水可以“浮”在海水表面,并把海水压成一个凹面,淡水则形成一个双凸透镜的形状,称为淡水透镜体。把苦咸的海水倒入古井,隔一会儿,人们汲上来的依然是淡水,因为海水沉入“淡水透镜体”下面去了。

过滤井

我国广东省南澳岛的海滩上,有一口古井近40年来让无数人为之着迷。它有两点过人之处:一是海水倒进井中,过一会儿就变为淡水,且这水甘甜异常,经年不腐;二是它时隐时现,行踪不定,常常是十几年也不现身一次。

这口古井是用花岗石砌成的,正方形,直径约1米,深约1.2米。沿海的滩地为盐碱地,地下水因海水淹浸掺和,多半为咸水或半咸水,不能灌溉庄稼,更不能饮用。但这口古井不仅井水奔涌,而且水质清甜,即使把苦咸的海水倒入古井,隔一会儿,井水依然纯净甜淡。而且,据说此水贮存十几载也不腐。

放大井

你听过有放大功能的古井吗?人们还真发现了这样一口奇特的古井。它具有显微镜般奇特的功能,如果把小的东西扔进井里,在古井上面,人们仍能清楚地看见躺在井底的东西,包括它的轮廓及上面的纹路和字迹。

随着甘肃省武威雷台汉墓的出土,一号墓中的一口枯井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奇观。古井的直径为1.2米,井深约为12.8米,它是用汉砖砌成的,“人字形”的砌砖方式在我国考古发现中并不多见。如果往井里扔东西,比如钱币,站在井口,竟能清晰地看到井底钱币上的文字。如果你把手伸进井里会感觉到寒气逼人,无法忍受。雷台汉墓这口井是枯井,没有水,那是什么使光线发生折射呢?联想到井中刺骨的凉气让人不禁猜想到,井下会不会悬浮着某种比重和密度都大于空气的气体,光线在透过空气和它之间的界面时产生了折射呢?目前这还是一个未解之谜。

变色井

湖南省洞口县竹市镇荷池村,有一口已有500多年历史的古井,井深2米,长宽各为1.5米,近似四方形。数百年来,井水清澈,透明无色,常年水丰。可是,1979年以来,这口井出现了异常现象:每逢下大雨的前一两天内,井水就会变成棕红色,且水味也会变得苦涩。这种现象每次持续2~5小时左右,然后井水又恢复原状。它比天气预报还准确,只要变色,不出两天,就一定会下雨。村民们渐渐了解了这个规律,都把它当成了“雨神”。

为什么这口古井的井水会随天气变化而变色变味呢?研究发现,下雨前气压低,生物以及地质环境会有很多灵敏的反应,古井的异常表现也许和这些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