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中小学生不可不知的陆地奇观
23953100000025

第25章 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野生动物的乐园

如果你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就会发觉世界上有许多美丽绚烂的地方。恩戈罗恩戈罗自然保护区以雄伟壮观的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而闻名世界,这里是非洲重要的野生动物保护区,堪称非洲的名片。

恩戈罗恩戈罗火山是一座存在了250万年的休眠火山,海拔2400米。它以前是圆锥形,高度是现在的两倍,最后一次爆发将所有熔岩喷出,锥体顶部下塌成凹穴,只剩下火山口西北边的圆桌山。

以火山口为中心的恩戈罗恩戈罗自然保护区是********共和国的天然动物园,面积约8.1万平方千米,于197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恩戈罗恩戈罗自然保护区与外界隔绝的地理特征,为国际科学界带来巨大的研究价值。

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是世界第二大火山口,直径约18千米,深610米。六座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峰沿火山外缘呈环形挺立,高耸入云,其外形与月球火山口极为相似。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被称为“非洲的伊甸园”。

陡峭的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隐蔽在一片参差不齐的植物中,四周异常宁静,只有草原的上升气流经过火山口边缘时,刮动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才会打破这里的沉寂。如果你站在火山口的边缘向下观看,一定会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惊。火山口内的四周倾斜而成一个色彩缤纷的巨盘,最引人注目的则是600米下的河道,弯弯曲曲的流水闪闪发光,呈现出粉红色斑点的湖泊非常迷人。

恩戈罗恩戈罗自然保护区不但群峰环绕,山势险峻,而且树木茂盛,水源丰富,非常适合野生动物繁衍生息。这里不仅是大型野生动物的天堂,而且也是许多鸟类生活、繁殖、越冬或长途迁徙停留的重要地区。全年在此栖居的鸟类有鸵鸟、鸨、黑雕和白秃鹫等。雨季时分,许多欧洲候鸟,如白鹳、黄口口等为躲避北方寒冷的冬天也会来到这里。

恩戈罗恩戈罗自然保护区集中了草原、森林、丘陵、湖泊、沼泽等各种生态地貌,不断吸引火山口外的动物来此定居,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这里的动物名录看上去就像一份非洲野生动物的目录,有角马、斑马、瞪羚、水牛、大羚羊、疣猪、长颈鹿、狮子、猎豹、大象及黑犀牛等。朵朵白云从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上空飘过,灿烂的阳光照耀在周围的湖面及沼泽上,呈现出一片片银色的亮光。此时你会发现,火山口附近的地面上散落着密密匝匝的黑点,当这些黑点开始像云彩一样慢慢飘动,改变形状时,你才豁然明白,原来,它们是成千上万只正在低头吃草的角马和斑马!

春天来临之际,成千上万只火烈鸟聚集在火山口底部的咸水湖,或是优雅地踱步行走,或是弯下头颈在水中寻觅食物。突然,平静的湖面一阵骚动,粉红色的火烈鸟纷纷飞上天空,随即又飞回水面,就像一群身着玫瑰色衣裙的女子在翩翩起舞。它们与火山口内生长的各种花卉、植物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一幅美丽而灵动的画卷。

这里四季的界限非常模糊,一年之中似乎只有雨、旱两个季节相互交替。每到雨季,草木繁盛,四处生机勃勃;火山口内绿草如茵,呈现出一片翠绿的景象,偶尔还夹杂着几枝粉红色、黄色、蓝色和白色的野生花朵。肥沃的火山土上,牵牛花、羽扇豆、雏菊及罕见的蓝色苜蓿花等竞相开放,姹紫嫣红,将火山口装扮得美丽迷人。旱季时,动物们纷纷聚集在火山口附近的沼泽周围,争抢着仅有的一点儿绿草。不过,也有少量动物会沿着古老的小径越过火山口边缘离去,迁徙到火山口外的平原。当雨季到来时再重新回到火山口。这个时候,火山口内便渐渐由绿变黄,然后变成浅黄褐色,继而转为深褐色。由于火山口内大部分地区是草地,所以除了零散的金合欢树和裸露的岩石外,都是一片均匀的颜色。

生活在火山口附近的大部分动物常年定居在这里。一般情况下,它们不用为生存而向外觅食。斑马、角马和羚羊等食草动物主要依赖草原,斑马啃食植物的粗硬部分,而将多汁的部分留给羚羊;角马咀嚼下来的草皮残渣促进了新芽的生长,这对以此为生的瞪羚极为重要。同时,这些食草动物也成为了狮子、猎豹、豺狼等食肉动物的美食。

动物们大多都在每年一二月间青草最旺盛时生育繁殖,此时,食肉动物会捕捉大量食草动物的幼崽,以便供哺乳的母兽和断奶后的幼兽来食用。它们整日在食草动物群周围徘徊,寻找最佳时机偷袭离群的幼崽。如果有不听话的幼崽擅自离开队伍或落到后面,那么它的处境就非常危险了。

蓝天白云间,成群结队的斑马和角马在火山口附近的草地上悠闲地吃草;威风凛凛的狮子则躺在地上晒太阳,懒洋洋地打着瞌睡;性格孤僻的黑犀牛享用完新鲜的野草后,立刻返回茂盛的火山口森林中;长鼻子的大象在草原上慢吞吞地行走,而且不停甩动着鼻子。赶走身上那些讨厌的苍蝇;身材高大的马赛人穿过高地斜坡,将他们的牛群和山羊群放牧在葱翠的牧场上……

放眼望去,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不得不让人感叹:大自然的恩赐是如此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