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中小学生不可不知的陆地奇观
23953100000005

第5章 大堡礁——海洋生态奇观

大洋洲

大堡礁是世界七大自然景观之一,被称为“透明清澈的海中野生王国”。这里是一座巨大的天然海洋生物博物馆,在辽阔澄碧的海面上,点缀着一个个色彩斑斓的岛礁,棕榈挺拔、藤葛密织,一派绚丽的热带风光。

大堡礁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昆士兰州,全长2000余千米,最宽处161千米,南端离海岸241千米,而北端仅距离16千米。这里景色迷人、地形险峻莫测,生存着400余种不同类型的珊瑚礁、1500种鱼类、4000余种软体动物及242种鸟类,同时还是人鱼和巨型绿龟等濒临灭绝动物的栖息地。1981年,大堡礁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体态玲珑、色泽美丽的珊瑚虫是大堡礁的“建筑师”,它们适宜生活在22℃~28℃的水域,而且水质必须洁净、透明。珊瑚虫以浮游生物为食,能分泌出石灰质骨骼。老一代珊瑚虫死后留下遗骸,新一代继续发育繁衍,像树木抽枝发芽一样,向高处和两旁发展。如此年复一年,日积月累,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骨骼,连同藻类、贝壳等海洋生物残骸胶结一起,堆积成一个个珊瑚礁体。珊瑚礁的建造过程十分缓慢,礁体每年最多只增厚3~4厘米。大堡礁的礁岩厚度已达数百米,说明这一奇观是“建筑师”们经过漫长的时光雕刻而成形的。

大堡礁堪称地球上最美的“装饰品”,像一颗闪着七彩光芒的明珠,即使在月球上远望也清晰可见。这座壮丽的珊瑚长城是由600多个大小岛屿组成,其中以绿岛、心形岛、丹客岛、磁石岛、海伦岛、哈米顿岛、琳德曼岛、蜥蜴岛、芬瑟岛等比较著名,现在都已经开辟为旅游区,每年都会吸引无数的游客。大堡礁退潮时,约有8万平方千米的礁体露出水面,而涨潮时,大部分礁体被海水淹没,只剩下600多个岛礁若隐若现。犹如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上怒放的艳丽花朵。

心形岛是大堡礁的奇特景观,也是游客到大堡礁的必看景点之一。从空中俯瞰,它是一个天然的心形,再加上大堡礁本身很好看的颜色,景色更是美轮美奂。

蜥蜴岛是大堡礁群岛最北端的一个小岛,这里气候干燥,有很多座海拔不等的山。人们之所以这样命名这座岛屿,是因为岛上有一种与印尼巨蜥同种的蜥蜴。蜥蜴岛的沙滩绵长,有白沙滩。也有小型的岩石岸滩。这里的海水像水晶般清澈,是最佳的潜水之处,岛周边有许多潜水地点。

芬瑟岛是世界上最大的砂岛,总面积约1630平方千米。这里以水文景观著名,此海岛上共有100个砂丘湖,砂丘湖数量仅次于澳洲的塔斯马尼亚岛。该岛上的淡水湖也是世界最洁净的淡水湖之一。此外,芬瑟岛的中央铁路站也是岛上的悠久景点,这一个铁路站周围具有许多特殊的植物景观。某些罕有的特有种蕨类在铁路周边的雨林中也可找到。

大堡礁形成于中新世时期,距今已有2500万年的历史,它的面积还在不断扩大。大堡礁名称的由来与英国探险家库克船长有关。

1770年6月库克船长驾驶“奋斗”号航船进行环球考察时,他的船陷在澳大利亚东海岸和珊瑚礁湖之间,无法继续前进。虽然库克与船员们想了很多办法,但船依旧动弹不得,他们只好滞留在这里。库克在修理航船的这段时间里,发现了许多美丽的珊瑚礁群,他很快被这里的美景所陶醉,并为这些珊瑚礁群取名为“大堡礁”。随“奋斗”号航船进行考察的植物学家班克斯目睹过大堡礁的壮美景色后惊讶不已,赞叹道:“我们刚刚经过的这片礁石在欧洲和世界其他地方都是从未见过的,但在这儿见到了,这是一堵珊瑚墙,矗立在这深不可测的海洋里。”

有350多种珊瑚生活在大堡礁,它们无论形状、大小、颜色都极不相同,有些非常微小,有的可宽达2米。珊瑚千姿百态,有扇形、半球形、鞭形、鹿角形、树木和花朵形,等等。颜色有淡粉红、深玫瑰红、鲜黄、蓝和绿,异常鲜艳。它们栖息水域的颜色从白、青到蓝靛,绚丽多彩。而形状万千的珊瑚礁,有的似开屏的孔雀、有的像雪中红梅、有的浑圆似蘑菇、有的纤细如鹿茸、有的洁白如飞霜、有的碧绿似翡翠、有的像灵芝……它们共同描绘出一幅奇特壮观的天然画卷。

白天在珊瑚礁阴影下的水中一片沉寂,但到了夜晚各种动物都纷纷出来活动。珊瑚虫在夜间觅食,伸出色彩缤纷的触须捕食浮游微生物。无数珊瑚虫的触须一齐伸展,宛如鲜花怒放。在春季某些宁静的夜晚,会出现最壮观的情景。沿着大堡礁,不知受何种化学物质或光线的诱发,所有珊瑚虫会一齐放出一片片橙、红、蓝、绿色的卵子和精子,漂浮到水面,使海水呈现鲜艳的颜色。

珊瑚礁虽然看上去美丽平静,其实里面经常发生争夺食物和地盘的搏斗。有的珊瑚十分结实,可以禁得住浪涛冲击;有的非常娇弱,只能生活在平静的水域;有些比其他邻居生长得快,会抢夺邻居的阳光;有些会利用含毒的触须,或向水里施放致命化学物质的方法,来清除自己周围领域内的对手。

同时,大堡礁海域还是各种热带海洋鱼类的栖息乐园。这里有泳姿优雅的蝴蝶鱼、色彩夺目的雀鲷、漂亮华丽的狮子鱼、好逸恶劳的印头鱼、释放毒液的石头鱼及可爱无比的鹦鹉鱼等。透过清澈的海水,这些五彩缤纷的鱼儿历历在目,十分迷人。

濒临灭绝的座头鲸每年7~9月便会出现在珊瑚岛南部,虽然这种巨鲸体长15米左右,体重在40吨以上,但它们并不可怕,是一种比较温和的海洋哺乳动物。此外,这里还生活着大量其他海洋生物,如海参、海星、海兔、海葵、海绵、海胆、海蜇、水母、蓑蚰、虾等,种类繁多,色彩纷呈。某些濒临灭绝的动物物种,如人鱼和巨型绿龟也栖息于此,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大堡礁是海洋中的热带雨林,珊瑚取代雨林中的树木,鱼类和软体动物取代了鸟兽。同雨林一样,其中也有各种各样的生物和生存竞争。夏季,母海龟爬到岛上把蛋产在沙滩上的洞穴里,大约八周后,成千上万的幼龟便从沙里孵出,争先恐后爬入海中。可惜在它们爬向大海的途中,往往会被海鸟、螃蟹和老鼠捕食,所以最后能存活下来的数量很少。礁外的深水区生活着海豚和鲸等哺乳动物,而在大堡礁的边缘处,最凶残的大白鲨和虎鲨则时刻等待着海豚和海龟自投罗网。

珊瑚岛是无数海鸟的栖息地,成群的海鸥遮天蔽日,为大堡礁增添了无限生机。这里聚集的鸟类有240多种,如燕鸥、海鸥、鹱、军舰乌、鲣鸟、大海雕等。各种鸟类为珊瑚礁上植物的生长作出了重要贡献,它们把植物的种子散布在礁上,其粪便则会使礁石上的土壤肥沃。海鸥喜欢吃龙葵属的浆果,把其种子散布在岛上;而燕鸥常在腺果藤树上筑巢,具有黏性的树种往往附在燕鸥的翅膀上得以传播。

由于大堡礁地势险恶,因此周围建有大量的航标灯塔。有些已成为著名的历史遗址,而有的经过加固至今仍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航标灯塔在发挥导航作用的同时也成为一道观赏的景观。

大堡礁的生态环境平衡得异常微妙,稍有改变就会受到破坏。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刺冠海星的数量激增。由于刺冠海星会把消化液吐在珊瑚上,令珊瑚死亡,大堡礁的生态因而受到威胁。科学家预测,2l世纪全球海洋温度将会提高2℃~6℃,这对于对水温异常敏感的珊瑚虫来说,算得上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受气候变暖影响,珊瑚虫会因为向它们提供营养的海藻死亡而失去斑斓的色彩,出现严重的白化现象,最终死去。

人们还预测,等到2100年的时候,这座花费了千万年时间筑造而成的建筑将从这个世界上彻底消失。从20世纪开始,由于人类开采鸟粪、大量捕鱼捕鲸及大规模的海参贸易等活动,大堡礁已经伤痕累累,苦不堪言。

大堡礁是世界上最有活力和最完整的生态系统,是一片如梦如幻的伊甸园。来到这里,犹如进入了一个完全不同于地球的五彩世界。希望这份大自然的美景可以一直传承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