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中小学生不可不知的陆地奇观
23953100000067

第67章 科罗拉多大峡谷——活的地质史教科书

在几千万年甚至几亿年的漫长岁月里,科罗拉多河的激流在一片高原上雕刻切割出了令人震撼的奇迹——科罗拉多大峡谷。它是高原上的一道大裂痕,也是科罗拉多河在这片洪荒大地上的印记。

科罗拉多大峡谷位于科罗拉多高原上,全长446千米,宽6~29千米,最深处近1800米。1869年,大峡谷被美国炮兵少校约翰·卫斯莱·鲍威尔带领的一支探险小分队发现。1919年,美国第28任总统伍德罗·威尔逊批准将大峡谷最深、最壮观的一段划为大峡谷国家公园,它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定的世界自然遗产之一,并于1980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亿万年前,这里也同喜马拉雅山一样,曾是一片汪洋大海,造山运动使它崛起。然而由于石质松软,科罗拉多河带着上百万吨泥沙,用260万年的时间咆哮冲刷而下,从科罗拉多州冲向犹他州格兰峡谷,最终到达平静如镜的鲍维尔湖,从而造就了我们今天看到的那原始蛮荒、苍茫幽邃且壮美神奇的大峡谷。曾有人说:“在太空唯一可用肉眼看到的自然景观就是科罗拉多大峡谷。”

科罗拉多大峡谷大体呈东西走向,东起科罗拉多河汇入处,西到内华达州界附近的格兰德瓦什崖,形状极不规则。蜿蜒曲折,迂回盘旋,峡谷往下收缩成V形。峡谷的奇特景色,浩瀚气魄,举世无双,令人震撼。

由于河水的冲刷,河谷地层在结构、硬软上的差异,致使漫长的峡谷千姿百态,有的地方宽阔,有的地方狭隘;有的地方尖如宝塔,有的地方堆如础石;有的如奇峰兀立,有的如洞穴天成。人们根据形象特征,分别冠以神话名称,如狄安娜神庙、波罗门寺宇、阿波罗神殿等。尤其是谷壁地层断面,节理清晰,层层叠叠,就像万卷诗书构成的曲线图案。从谷底向上,沿崖壁露出从前寒武纪到新生代各个时期的岩系,水平层次清晰,并含有颇具代表性的生物化石,被称为“活的地质史教科书”。

大峡谷的壮观,不仅在于其千姿百态的奇峰异石和峭壁石柱,还在于其色彩的变幻。由于峡谷两壁的岩石性质、所含矿物质的不同,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如铁矿石为五彩缤纷,而其他氧化物则是各种暗淡的色调。如此一块块鲜红、一团团黝黑、一片片铁灰、一方方深褐的色彩,使峡谷壁成为一块巨大的五彩斑斓的调色板,令人眼花缭乱。尤为神奇的是,谷壁还会随着天气阴晴的不同而变换出不同的颜色。

此外,大峡谷中还生活着75种哺乳动物、50种两栖和爬行动物、25种鱼类和超过300种的鸟类,称得上动物乐园。驯鹿是峡谷内最普遍的一种哺乳动物,可以从悬崖边缘看到它们的身影。自从发现大峡谷以来,大峡谷的环境已被改变了许多,这些改变都直接影响着大峡谷的生态环境。人类又迅速引进了许多外地生物,它们与当地原有生物进行激烈竞争。这一切都破坏了大峡谷的生态平衡。

美国作家约翰·缪尔于1890年游历过大峡谷后写道:“不管你走过多少路,看过多少名山大川,你都会觉得大峡谷仿佛只能存在于另一个世界,另一个星球。”的确如此,科罗拉多大峡谷是自然的奇迹,来到这里,你才会意识到自己的渺小,抑或是人类在大自然造物主面前的渺小。它能带给你一种难以名状的震慑,人类的历史,时间的流逝,在这道鸿沟面前似乎也只能归于一粒沙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