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植物也有感情:植物共生
23953200000010

第10章 玉米和豌豆是对好搭档

玉米,也称苞谷、苞米或棒子等。玉米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农作物。因为它产量高,所以在用途上也要比一般的农作物要广,它既可以做食物,又可以做饲料,另外,在工业上它还能作出巨大贡献。

世界上最先开始种植玉米的是美洲的印第安人,他们在700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种植玉米了,直到16世纪中期的时候玉米才传到中国。玉米产量很高,在解决我国人民的温饱问题上作出了很多贡献。

豌豆是一种豆科类的植物,又叫寒豆、麦豆或雪豆等。豌豆的用途也很广,豌豆苗和豌豆不仅可以做蔬菜炒着吃,种子晒干以后,还可以磨成面粉做面食。豌豆的营养价值也非常高,它身体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蛋白质、叶酸等各种营养物质。

我国种植豌豆的时间也是非常久远的,大概在2000多年前,我国的农民就已经开始种植豌豆了。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豌豆和玉米来我们中国的时间相差那么久,它们两个怎么就成为好搭档了呢?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就得从一个叫根瘤菌的家伙说起了。

根瘤菌是菌类家族细菌门的一个成员,它是一种与大豆、豌豆等豆科植物共生的一种菌类生物。根瘤菌最初是生活在土壤当中的,人们把豌豆的种子种到土壤中,随着豌豆种子的生根发芽,土壤中的根瘤菌就会依附到豌豆的根上。在豌豆还是幼苗的时候,根瘤菌就已经开始向它靠近了。豌豆的根毛上能分泌一种有机物,这种有机物对根瘤菌有特别的吸引力,可以将大量的根瘤菌都积聚在自己的周围,促使它们大量繁殖。

根瘤菌与豌豆等豆科植物的共同生活方式是这样的:植物通过为根瘤菌提供生长和繁殖必需的糖分、矿物质盐分和水分,以保证根瘤菌能够尽快生长和繁殖。而根瘤菌呢,它有一项神奇的本领,就是固氮。

我们都知道,空气中除了氧气和二氧化碳以外,还有一部分就是氮气。氮这种化学成分对人类可能意义不是很大,可它是植物的重要营养成分之一,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空气中游离的氮元素是植物没有办法吸收的,只有转化成化合物形态的氮才能被植物吸收。而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就是把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氮。根瘤菌的固氮本领无疑促进了豆科植物的生长。

根瘤菌除了给豆科植物提供生长必需的氮以外,还会把一些氮分泌在土壤当中,在豌豆的生长末期,根瘤菌会自行地从豌豆的根上脱落到土壤当中,如果这样,有些氮就会白白地在土壤中浪费掉,但是,如果将豌豆和玉米两种植物一起种植的话,这种资源就不会浪费了,土壤中的这些氮完全可以被玉米吸收,这样一来不仅不浪费资源,还能促进玉米的成长。而玉米呢,也不是吃白饭的,它在吸收利用了根瘤菌的氮之后,还能为根瘤菌提供它生长所必需的糖分,从而促进豌豆的丰收。

总之,玉米和豌豆这对好朋友由根瘤菌这个“中间人”牵线,达到了互利共生的目的。如果把玉米和豌豆种在一起,来年肯定会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