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植物中的“开路先锋”:苔藓植物
23953800000019

第19章 苔藓与环境污染的对抗

苔藓家族有梦想

亿万年来,苔藓家族秉承祖先一向低调、乐观、坚毅的优良品质,在世界的各个角落落脚安家,生根发芽,在贫瘠、荒凉中一点一滴地增加生命的绿色。因为矮小,没有俗名,苔藓已经习惯了没有喝彩的生命舞台,虽然它们含有许许多多的对人类大有裨益的天然化学成分。

一切荣耀都不是努力与自然抗争的目标,苔藓家族拥有自己不变的梦想……

污染,这个词近百年来一下子让人类明白了:除了人类,这个星球还有其他生物与人类休戚与共,息息相关。

就在废水、废气、废渣组成“联合废军”准备对地球进行大举围剿的时候,人类终于醒悟,停住了不断制造污染的脚步。

其实,苔藓家族的成员早就发现了污染的趋势和苗头,很多成员发黄、枯萎、死亡,但过怕了穷日子的人们在真金白银面前无法停止开山毁林的步伐,耳朵里听不见与钱无关的声音,眼睛里看不见与钱无关的事情……

自20世纪70年代起,部分科学家已发现了污染如不加阻止就不可控制的严重性,苔藓植物因特殊的生理结构而作为生态指示物备受关注,尤其是其对污染的生物指示作用。

不知道你注意过没有,如今在大城市,每当下雨的时候,大颗的雨滴打在汽车或别的物体上,在天气放晴时就能发现,被雨淋过的汽车或光洁的物体上,都能看到点点滴滴的污迹,原来每颗雨滴里都含有许多的微尘,雨水一干便全部显露出来了。有时我们穿着白色或浅色的衣服,不小心淋雨成了“落汤鸡”,衣服也会在干后变成很脏的样子。这说明如今的城市污染,已不是哪一个城市的个例,而是具有普遍性质的严重问题了。

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加、交通运输的频繁,大量生产、生活及交通废气排放到大气中。这些废气的自然消释速度,远远低于废气产生的速度,在稀释不及、越聚越多的情况下,引起城市及附近地区空气质量的降低,大气污染严重。

大气的污染物可分为气溶胶状态污染物和气体状态污染物。这些东西让人说起来会很拗口,也较难懂。其实简单地说,即指大气中的污染物质按状态可以分为以固体粒子为主和以气体状态为主两种类别。

气态污染物又主要分为五大类:以二氧化硫为主的含硫化合物、以氧化氮为主的含氮化合物,以及碳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卤素化合物等。有时排到大气中的这些气体又狼狈勾结,经过一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应生成新的污染物,产生二次污染。

包括大气污染在内的“工业三废”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甚至产生生态恶化的“连锁反应”。为了有效制止和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人们想了好多办法,如退耕还林、防风固沙、休渔休牧、关停并转等等。在生物学利用上,就把嗅觉敏锐的苔藓家族的成员作为警惕污染的“哨兵”!

苔藓家族成员的叶片大多为单层细胞,污染物可以从叶子的正反两面直接侵入叶片细胞,之间连个缓冲地带都没有,那些手无寸铁的叶片细胞所受到污染物的冲击率和杀伤率都远远大于其他高等植物,对环境因子的反应敏感度是种子植物的10倍,且苔藓形体小,生长缓慢,一旦受到污染,不易恢复,容易观察,是监测环境污染的“忠诚哨兵”。

苔藓家族成员对污染有着极其敏感的感应性。科学家的熏蒸研究试验表明:苔藓植物在浓度十亿分之五的二氧化硫的熏蒸下,就会表现出明显的受害症状;当浓度达到千万分之四时,苔藓植物会在几十个小时之内相继枯死。相反,大部分的种子植物在浓度为千万分之四的二氧化硫气体熏蒸100小时以上,仍无法用肉眼观察受害症状。也就是说,种子植物对污染远不如苔藓敏感。

苔藓家族虽然有特殊的生理适应机制,能够在高寒、高温、干旱和弱光等其他陆生植物难以生存的环境中生长、繁衍。但对于化学污染物,由于苔藓家族没有真正的根和维管束组织,不能组织起有效的反击,也不能及时通过新陈代谢把污染物赶出去。

科学家的移栽试验结果表明,从非污染区移栽到污染区的苔藓植物大都出现明显的受害症状或死亡。而近百年来,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污染让苔藓家族大量减员。

荷兰在185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约有600种苔藓植物,经过一个世纪的大气污染,已使那里14%的苔藓植物消失,仅阿姆斯特丹就有23种苔藓灭绝。

在比利时,对照1850年记载的约600种苔藓植物,由于大气污染,至今已经至少使得114种苔藓植物消失。

同样,加拿大西南部及欧洲的一些地区,大气污染使一些常见的苔藓植物也变得十分稀少……

可以这么说,苔藓植物比地球上任何动植物都盼望一个清明、洁净的世界。